高职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与恢复对策

2022-03-16 10:26
船舶职业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体育教师院校

张 旭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 125105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以往明显较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体育训练。通过有效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能够放松自我、调节心情。但在实际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时,部分学生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现象,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此,相关体育教师需要采取合理恢复对策,有效解决相关运动损伤问题,避免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1 高职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

1.1 准备活动不充分

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活动开展前,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准备活动,但由于活动准备不够充分,无法起到明显效果。该类问题的出现,与学生自身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不够了解有关,学生在主观意识上轻视准备活动所起到的作用,相关准备活动的动作也不够标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活动前的准备工作,通常是由体育委员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完成,由于缺乏统一教学指导,导致相关动作不标准,且学生在准备活动中没有充分参与,进而导致准备活动不充分,出现了相关的运动损伤问题[1]。

1.2 预防意识不足

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对运动安全加大重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而通过相关调查和实践,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缺乏安全意识,未对运动可能产生的损伤问题形成足够重视,缺乏足够的预防意识,进而导致其在具体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损伤,对安全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效果产生了影响。首先,教师需要在具体活动前对学生有效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还应在相关体育运动进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其次,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爱挑战和爱表现的特点,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对一些刺激项目十分热衷,而且还存在毛躁冲动的性格缺点,容易导致出现相关的运动损伤问题。

1.3 运动训练负荷过大

首先是容易引起相关损伤问题的爆发力训练。如果训练活动负荷超过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将会导致学生出现肌肉拉伤或膝关节损伤等相关问题,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训练。其次是学生在局部训练时压力较大的技术型训练。例如,体操的平板支撑以及瑜伽的相关高难度动作等,一旦在此类训练活动中训练负荷较大,将会导致学生肌肉拉伤,进而造成十分严重的身体损害问题。最后,如果训练负荷过大,将会影响到学生自我运动能力的准确评估,使其无法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产生正确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在训练活动中为了追求刺激而盲目加大训练负荷量,导致身体透支,同时还容易引发相关运动损伤问题。

1.4 技术引导规范性不足

在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时,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与体育教师技术引导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由于部分教师的技术引导不够规范,进而导致学生在实际训练时出现损伤问题。而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训练的量化处理十分重要,但多数运动目前仍存在于理论阶段,部分教师会结合以往经验来对学生的训练能力进行评估,并以此制订训练计划,导致相关计划的量化处理不够充分,进而增大了学生出现运动损伤问题的概率。同时,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活动中,部分教师的技术引导缺乏规范性,对学生相关技术要领的掌握情况不够重视,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对运动技巧没有充分掌握的情况下便开展相关体育活动,最终出现损伤问题[2]。

2 高职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恢复对策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训练活动,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具体来说,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相关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具体的体育技巧和专业动作,而此类动作的难度相对较大,运动负荷也相对较高,因此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

2.1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为了使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活动中的运动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培养教师与学生的预防意识,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要意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效果。

首先,教师和学生需要树立良好的自我防范意识,理性看待“运动损伤不可避免”这一认识误区,小心谨慎地开展相关体育训练活动,避免出现运动损伤问题。

其次,需要培养学生在体育训练活动中的安全意识。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并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的教育原则,对不同运动项目可能产生的损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科学运动目标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教学的纪律性和组织性,通过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保证学生体育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最后,则是需要有效规范相关体育技术技能动作,避免学生在实际运动时出现与专业技术技能相违背的现象,杜绝学生对危险动作的尝试,使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概率得到有效降低。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相关动作时,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渐进性发力的方式,同时还需要禁止学生在无准备和无保护的情况下,对高难度动作进行挑战。如果相关训练的强度和运动量较大,需要指导学生保持规范的技术技能动作进行适当练习,使人为损伤因素得到有效控制[3]。

2.2 重视运动热身准备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并以此来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确保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热身,做好准备活动,然后再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训练活动。

其次,教师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保热身准备活动能够得到合理开展,同时还需要明确运动热身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例如,在夏天,教师需要做好防中暑措施,避免学生体内水分流失过多。而在冬天则需要确保学生佩戴相关防寒护具,并经过热身使学生四肢得到充分活动[4]。

最后,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运动项目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开展热身运动,具体可以采取扩胸、腹背以及振臂等相关运动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此外,教师还应对热身不充分容易造成的危害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高度重视热身运动。

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相关指标进行充分分析,对学生的训练负荷量进行合理设置,避免出现运动损伤问题。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深层次地分析学生各项体能参数,并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以及个人能力,严格按照相关运动项目的参考指标,确定学生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范围。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运动形式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各关节部位的承受力。在实际开展相关训练活动前,体育教师需要询问学生是否有陈旧损伤,并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合理制订和选择运动方案。对于学生的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地增加,避免发生运动损伤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合理调整其训练负荷,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强负荷训练。

2.3 提高技术引导的规范性

体育教师在体育训练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运动技术指导时,需要转变自身的指导思路,规范化地开展技术引导工作,有效预防运动损伤问题。教师需要具体分析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以及腿部肌肉拉伤等损伤问题,在实际体育训练活动中为学生详细讲解运动项目技巧,避免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与此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各运动项目经常使用的关节部位,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一旦学生出现运动损伤问题,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运动损伤进行恢复练习,使学生的运动能力早日恢复[5]。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训练活动过程中,为了对运动损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预防,相关体育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运动损伤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采取合理恢复对策。具体而言,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合理控制运动负荷,并要保证技术引导的规范性,以此来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全面保障体育训练活动的安全开展。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体育教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