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6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受体制机制、传统教育模式、外在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还不能完全适应,教与用还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社会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1]。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学院教育与实践模式是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2]。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尽快满足岗位需求,需要将高校讲授的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是较为有效的方式。产业学院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企业提出需求和目标,并提供实践环境以及产品要素,高校提供优秀师资与科研能力,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开发符合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深度产教融合课程。
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课程主要目标是将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紧密结合,高校关注育人,企业重视用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应坚持知识应用统一论和注重学习迁移能力的原则,课程应具有适应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聚焦于企业需求,并及时反馈、评价和改进。产教融合课程应突破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突出特色。
产业学院需要多主体共建共管,但高校、政府、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社会职能各不相同,在课程建设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现实困难。第一,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企业需要适应本企业岗位的人才;高校面向的用人对象更加广泛,开设的课程要求面向整个行业岗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面向企业特定岗位。高校的培养模式容易出现学生的知识技能“广而浅”,不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企业的培养模式虽然针对性强,却容易出现原有知识技能不能适应未来岗位需求的问题。第二,校企双方运行机制与组织结构不同。高校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是采用国家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企业采用以业绩考核为主的管理模式,这些差异会导致校企双方在建设管理上的不合拍、不一致,无法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第三,校企双方师资各有短板。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都占优势,教师的流动性较低、稳定性较好,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企业导师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强,但在课堂授课、知识体系完整性、学生综合培养等方面有所欠缺,同时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大,对学生培养的连续性不如高校教师。第四,学生个人与产业学院目标与理念不完全一致。当前产业学院注重的是将政校企等要素结合在一起,但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人的因素。高校培养人,企业使用人,这里的主体是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利益,产业学院将不会得到良好持续的发展。学生及家长最关注的利益就是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如果只是考虑到产业学院的培养需求,而与学生未来的个人职业发展具有较大偏差,就会出现学生在产业学院不积极、不主动参加学习、实践和实习等现象。
产业学院课程体系是建立在高校原有教学体系基础上,具有适应性、协同性、创新性,体现高校和企业岗位特色。课程类型既包括基础课、思政课、专业基础课,又包括符合企业岗位标准的专业课、实践课、实习课以及职业素养课程。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课程应具有更多的创新性,由校企双方全面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用人需求,找出双方的契合点,将高校原有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调整。因此,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课程应该以知识技能协同岗位需求为育人导向,其基本特征是:外部驱动,技术创新需求牵引知识生产;内部整合,实现“发现问题→选择技术→整合知识→学习课程→解决问题”这样内部循环的过程;环节互嵌,校企多元异质性资源匹配与集成;成果共享,按要素贡献率双方各取所需。除此之外的核心要素是关注和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和未来发展。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利益和发展的关注度决定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在保护学生利益方面,校企双方除了保证学生人身心理健康安全外,对学生在真实岗位上所创造的价值,应有一定的经济报酬,这需要双方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学生在岗位实践中的奖惩标准;同时,课程应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学生的未来,充分保障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产业学院课程应形成相互关联的课程群,保证对学生系统的培养,专业课、实践课、实习课、职业素质课应相互协调,通过行业标准将各类课程进行系统建设,建设过程中应做到“过程规范化、内容系统化、调整动态化”,将现代企业的“敏捷制造”思想引入教学中,形成“敏捷教学”的课程实施模式。“敏捷教学”要求在学科理论知识、专业性技术和实践教学中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非线性重组和快速重构,打破传统的教学时序,让知识、技术、实践根据学习目标交叉并行,同时实施校企教育资源的高效协同,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多轮迭代[3]。
课程群应确保与产业链紧密衔接,依照每个岗位的行业标准建设课程。由于不同企业业务模式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岗位具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课程建设应随时灵活改进,以适配岗位的需要。课程建设过程中应以工作岗位上的实际项目为案例和支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在项目式、案例式教学中,课程应该以提出工作目标为起点,突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产业学院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课程建设,设置基础技能、核心技能、拓展技能和顶岗实习4个实践课程模块。通过构建“课内实训→专项课程实训→产业学院实践→企业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训与工作、仿真与实际”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4]。
由于企业每个岗位所需人员有限,因此每门课程虽以班级为单位授课,但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内容却不尽相同。因此,课程应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针对不同项目开展学习实践,虽然学生掌握的技能不尽相同,但综合能力和业绩表现却可以分出高下。由于需要开展不同的课程教学实践,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师资不足的现象,校企双方需合作探索“微课→知识单元→课程→细分专业”的教学模式。“微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碎片化学习需求;“知识单元”基于典型岗位职业设计,使学生高效地学习职业技能;“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重在启发,培养个性化独立学习;“细分专业”以满足学生职业持续成长需求为出发点,采取专业与行业相结合的方式授课[4]。最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效果、能力、岗位业绩等指标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另外,还需将时间因素考虑到考核体系中,在现实中,工作效果和业绩短期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一般在3~4个月,在岗位上真正实际操作的时间更短,而很多岗位的业绩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因此不能完全由业绩来评价学习效果。同样,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大多数工作需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业绩也由团队共同创造,如何对团队每个成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5]。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关于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学院是近年来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兴模式,上述研究成果就是对产业学院中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课程体系进行的深入探索与尝试,能够为其他高校产业学院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