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亚 郑娜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情深意笃且志同道合,夫妻关系融洽。之后某年的重阳节,赵外出游历,李清照空守于家,心有所感,写下了名作《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满溢着作者相思的忧愁,但情感却是含蓄蕴藉的,即便抒情的最高潮也是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可以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词人刻骨的愁思呢?起最主要作用的是词的结构,包括词的场景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
《醉花阴》上片和下片各有两个场景,表面上看词人在场景的设置上漫不经心,推究起来四个场景的设置却大有乾坤。
场景是诗词最常用的单位,除了场景自身所包含的内容外,其中还隐藏着一个重要信息——视距。所谓视距就是观察点与场景包含的人、物之间的距离。根据视距的远近,场景可以分为全景、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一般来说,景由远到近表现愈益高涨的情绪;反之,则表现愈益低沉、安静的情绪。下面,我们从视距角度来观察词的四个场景。
上片起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点出词眼“愁”,场景中设置了几个意象“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等。“薄雾”“浓云”的视距遥远,这些是远景;“瑞脑”“金兽”的视距很近,这些是近景。这个场景是由远景到近景,但主要是远景,它刻画了阴沉的环境和压抑的氛围。词人是孤独的,重阳佳节没有丈夫的陪伴,漫长的白天无事可做,只能静静地盯着“金兽”里的“瑞脑”如冰一样慢慢消融。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是第二个场景。视距拉近,场景中人物出现了,也设置了两个意象——“玉枕”和“纱厨”。视距很近,都是近景。在这个场景中,因为离得很近,我们甚至能看到她脸上的寒意,夜半难眠,忧愁多了一层。
过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第三个场景。视距逐渐拉远,场景中的人物在饮酒,同样设置了两个意象——“东篱”“暗香”。视距比上一个场景要远,是个全景。重阳节要喝菊花酒,词人独自饮酒,一杯又一杯,周围菊花盛开,西风把花香吹满了词人的衣袖。词人的愁绪似乎被酒浇去了一些,被风吹走了一些。
结尾“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第四个场景。场景中先出现了“帘”和“西风”两个意象,接着出现了人物。这里有一个问题,人物正在做什么?
首先我们要弄清“帘卷西风”的“帘”是窗帘、门帘还是屋内的帷幔。可以想象,即便风力很大,透过窗户把窗帘吹开,依然难以看到人物,因为构成窗户的花纹图形也会阻挡“人比黄花瘦”这一场景。屋内的帷幔更不可能,如果由门而过,西风首先要把门帘吹开。所以“帘”应该是门帘。
西风吹开门帘时词人是睡在床上吗?不会的。根据“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句,透过门,看到的是床周围的纱帐,还有薄衾,怎么看出人的消瘦呢?实际上古代建筑的布置非常注重私密性。院子里有影壁,用来阻挡路人的视线。房间里有花地罩、落地罩、拉门、屏风、画纸窗、帷幔等等,不会让人一览无余。卧室里还有各种屏风,如床屏、枕屏、座屏等等。所以即便西风吹开门帘也看不到词人睡在床上。
那么“帘卷西风”时,词人在做什么呢?她正坐在靠近门的照台也就是梳妆台旁。《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中说“照台(梳妆台)和枕则是卧室最常见的用品”。词人卧室的照台上可能放着镜子及各色化妆用品、香炉,甚至还有插在花瓶里的菊花。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第四个场景,这是一个特写,视距极近:西风卷开门帘,一个坐在照台边的清瘦、满面愁容的女子占据整个画面。忧愁不断积累,到最后词人忍不住呐喊“莫道不销魂”,但突然收住,以一个特写场景作结。这是一妙笔。首先,因为视距极近,读者不能不被吸引,特别关注这个场景,有很强的代入感,能深刻体会词人的愁苦。其次,情感积聚在这个特写场景中,并借助“比黄花瘦”的人物表现出来,加深了愁苦的程度。再次,这个特写场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读者反复体会词之相思的忧愁这一主题。
从场景结构上看,第一个场景是远景,第二个场景视距拉近,变成一个近景,第三个场景视距拉远,变成一个全景。最后一个场景,视距极近,是一个特写。视距的变化带来了情感的变化。前两个场景的由远到近,表现了相思之愁的加剧。中间两个场景的由近而远,表现了相思之愁的低沉。最后两个场景的由远到极近,表现了相思之愁的爆发。可见,《醉花阴》的场景结构和情感是契合的。
我们给《醉花阴》四个场景加上时间这个维度。四个场景叙述了词人重阳节这一天的经历,但,我们可以给出关于它们更精确的时间吗?叙事都有立足点,词人是站在哪个时间点上来叙述这一天的经历的?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早晨。
重阳节已是昼短夜长,太阳落山后,地表温度很快降低,在后半夜至第二天早晨,近地面的水汽会达到饱和,凝结形成雾。一天之中清晨气温最低,也是雾最容易出现的时候。词人当时所处的山东,相对南方较干燥,雾在早晨会持续一两个小时。所以第一个场景应该在早上九点之前。
这里还有一个常识错误。薄雾,是说雾较稀薄。浓云,是说铅云密布。一般情况下,同一地区同一时间,目光所及之处雾和云不会同时存在。因为雾主要是气温降低造成的,而云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不利于雾的形成。另外,有雾的时候人难以看到高空的云,即使是“薄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词,虽然近处看雾薄,因为累积,看向天空时雾就像是浓重的铅云了。
所以词人的忧愁从早晨起床就开始了,她炙香之后,就坐在卧室靠门的照台边,门帘高卷,她透过门看到远处的薄雾,接着她又望向了天空,层层薄雾堆积成厚厚铅云,不由得愁从心生,白昼虽短却显得那么漫长。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半夜。
半夜,一夜之半,相当于现在晚上十一点至第二天凌晨一点这一段时间。重阳节这天词人早早上床睡觉,已是深夜,但词人辗转反侧,孤枕难眠。虽然喝醉了酒,当第一缕寒气穿透盖在身上的薄衾时,词人明确意识到时间是半夜了,她感到骨子里的寒冷。
第三个场景发生在黄昏。
黄昏,下午五点左右。词人来到东篱边的空地,赏菊喝酒。一个人喝酒并不能把忧愁浇灭,但夕阳下的篱笆和盛开的菊花可以使她暂时忘却烦恼。
第四个场景发生在第二天的凌晨。
辗转反侧到了半夜,漆黑的夜晚愈发使人孤独和愁苦,词人索性起身坐到了照台边,金兽烟冷,菱花人瘦。西风掀开门帘,面对门外的黑夜,词人才发觉醉酒的自己忘记了关卧室的门。这时已经过了半夜,到了第二天的凌晨。极度忧愁的内心,或许,让词人一直坐到天亮。
很明显,第四个场景的时间是整首词的叙事立足点,站在这一时间上,回忆一天的经过。先是早上的第一个场景,接着跳到了半夜的第二个场景,再接着跳跃到了黄昏的第三个场景,最后回到了凌晨的第四个场景,这些场景之间时间在跳跃,画面在穿插,意识在流动。这些场景的组合放慢了叙事节奏,造成了奇特的效果。而这一切让读者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词人的忧愁之情。
这个跳跃的时间结构与心怀忧愁的词人起伏不定的心态相挥发、相照应。词人在深夜因为思念丈夫而不能成眠,重阳节这天中的各个片段一起涌来,而这些片段之间没有什么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或者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体现在词中就是时间结构的跳跃,而时间结构的跳跃正是词人忧愁的表现和外化。可见,《醉花阴》的时间结构和情感是互文的。
现在,我们观察《醉花阴》四个场景的空间维度,即事件的发生地。
第一个场景的地点是卧室靠门的照台。词人起床后就坐在照台边,时而看着门外的天空,时而盯着香炉发呆。
第二个场景的地点是卧室的床上。佳节无趣,早早上床,却夜不能寐。
第三个场景的地点是“东篱”。但“东篱”是哪里呢?
地点是在自家的园林里。“东篱”很明显源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房子周围开垦了果园和菜圃,还在东边篱墙边种了菊花以采食服用。李清照使用这个典故有追慕陶渊明之意,而陶渊明开创的具有清雅高洁之风的菊花也隐然词间。
这个“东篱”,不仅是诗意的,也是现实的。北宋的园林十分兴盛,园林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富贵人家的住宅庭园经常模仿村舍景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韩平原作南园于吴山之上,其中有所谓村庄者,竹林茅舍,宛然田家气象。”黄度造园林“凿池筑塘,榜曰遂初,环以名花修竹,深衣幅巾,挟策吟啸,陶然自适”。方信孺兴建园林“中堂作复阁,匾以‘诗境’,凿田为寿湖,中累海石为山,植荷柳松菊,间着茅草木栈”。
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可知,赵李两家家世显赫:“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时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两人都爱好金石收藏,“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
考虑到当时士大夫造园林风气和赵家的家世、资财,结合李清照词作中出现的数十种花草以及第三个场景中的“东篱”“菊花”两个意象,我们可以断定,第三个场景的地点是李清照家的园林。
第四个场景的地点是照台。词人忧愁郁结,索性起床来到照台边。
我们可以看到,词人一天的轨迹是坐在卧室靠门的照台边发呆,在卧室的床上辗转,接着在园林里饮酒,最后又回到照台边。开头和结尾都在照台,做着同样的事情,这在空间上构成了首尾相连的圆形结构。在情感表现上,以孤独的相思开头,以无尽相思之愁结尾,而空间结构上开头和结尾地点的重合,也暗示着结尾的忧愁连接着开头的忧愁。空间圆形结构最终构成了词人忧愁之情的循环,这种忧愁无始无终,难以挣脱。可见,《醉花阴》的空间结构和情感是统一的。
《醉花阴》结构精巧,情感浓郁、蕴藉,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外在结构和内在情感的完美契合。我们不得不感叹李清照的这首词真是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