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明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图片来源:网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拟题依据】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试题选择的命题材料各有不同,命题的形式和写作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国家命题还是省市自主命题,有一点是相对稳定的,那就是命题紧扣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仅以2021 年高考题目为例,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紧扣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全国乙卷“理想追求”紧扣核心素养的“自我管理”“理性思维”;新高考Ⅱ卷“写人与做人”紧扣核心素养的“健全人格”“勤于反思”等。本题漫画材料的寓意是“不要盲目听信他人意见”,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自我管理”紧密接轨,符合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再者,漫画类题目在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中频频出现,既考查写作能力,又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可谓一箭双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写作指导】
这幅漫画主要由手指、大海和人三个要素组成。画面中,一只大手上的食指指向右前方,一个人顺着食指所指的方向大步向前走去,已到了指尖。那人右脚踏在指尖上,左脚已经悬空,手指下面是一望无垠的大海,而且海面与食指间的距离很远。这幅漫画令人捏一把汗——那人即将从指尖坠落,葬身大海。三个要素都有象征意义:食指指向右前方,代表他人的指引,喻指生活中别人的言行、暗示等对人们的引导;大海代表险境,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失败等;只顾向前走路、从来不问处境的人,则代表了不动脑子、盲目听信他人的一类人。将三个要素有机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漫画告诫人们:如果一味按照别人的指引盲目前进,很可能会一步踏空,摔得惨重,甚至丢掉身家性命。明确了寓意,就可以围绕寓意确定立意了。如“盲从是失败之源”:对别人的建议不假思索,不分对错,轻信轻从,到头来只会落得可悲的下场;“聆听是一种智慧”: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太多的“声音”,是对是错,是真是伪,是善是恶,务必加以甄别,唯善是从,切勿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三思而后行,方为成功之道”:对于别人的引导或建议,要结合自身特点或所处环境综合考虑,不轻易拒绝,也不轻易照单全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范文示例】
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高三(3)班 杨诗雅
漫画中的人,顺着他人指示的方向,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他面临的,是万劫不复的深渊。人生路上,有多少这样的“愚氓”,一味轻信他人,终使自己陷入窘境。在此我规劝世人:拒绝盲从,学会聆听,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人生的路充满坎坷,不免有迷茫、彷徨的时候。此时,我们渴望得到高人的指点,能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然而,这是一个充满“杂音”的世界。善意的、恶意的;睿智的、鄙陋的;真的、假的,不一而足。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对于他人的悉心指点,我们要精心“过滤”,择善而从。否则,步入歧途,悔之晚矣。
盲从是缺乏主见的表现。如果做事盲从,完全以别人的指引为方向,自己的大脑成了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常常会是非不辨,在重要抉择面前偏信盲从,最终酿成大错。在南非的一个大峡谷中,人们曾发现270 多只羚羊的尸体,惨不忍睹,也成为谜团。后经专家调研,原来是领头羊患有严重的眼疾,它带领群羊在迁徙时来到大峡谷上方,没发现前面是万丈深渊,就冲了过去,摔下悬崖。群羊都向领头羊看齐,纷纷跟着跳了下去——这些群羊多像漫画中的那个“人”啊!不管前方是悬崖,是深渊,是火坑,还是陷阱,都一味地唯他人马首是瞻,是忠?是勇?都不是!是愚,是慵,只会给人留下笑柄。
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的确,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思想有高度,行为才有准度;思想有深度,行事才有精度。否则,我们恐怕连那些葬身峡谷的羚羊都不如。去年8 月,因为疫情,有些地方出现疯狂囤货现象,许多超市里的粮油等生活物质被抢购一空,线上的生鲜配送也纷纷标注“售罄”,有人竟然买了一整头猪。不仅如此,还有上海土豪抢购豪宅,以致互殴;西安女生抢购服装,三人买走30 件……这些疯“抢”的背后,多是盲从在作祟。抢购之后,冷静之余,只怕好多人都会叫苦连天,悔不当初!
不学越国东施效颦,当效许衡“我心有主”。德国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即使驾着一只脆弱的小舟,只要舵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主见。”齐晓景就是这样一个有主见、善掌舵的人。作为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她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立志建设乡村。家人反对,亲朋不解,他人嘲讽,但齐晓景不为所动,没有退却,终于成为十里八乡“谢不够、离不开”的好闺女。有主见,有志向,有作为,终于也有了好口碑。齐晓景找到了飞翔的意义,收获了滚烫的人生。
孔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不因他人的好恶而趋避,不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对他人的忠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弃之,才是生活的智者,才能做人生的赢家。
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引出论点,审题精准,观点明确。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从反面论述盲从的危害,由物到人,催人警醒;再从正面论述“有主见,才能赢得好人生”。通过正反对比,孰是孰非,何去何从,一目了然。素材囊括古今中外,兼顾名言警句与时事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论证力度。长短句的并用、名言的引用、骈句的活用,使表达灵动而活泼,增添了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