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平,孙绍勇
(1.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2.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9)
网络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公众表达诉求的新通道,是社会思潮碰撞的新领域,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并被称为继领土、领海、领空之后的“第四空间”。网络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放的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知识获取、文化交流、了解世界带来了便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新场景,但网络同时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各种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历史虚无主义等袭扰,网络主体间的“信任半径”难以保障。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给网络空间治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2]因此,确保网络可管可控,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和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是新时代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任务。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臾不可懈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在网络空间治理背景下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识别风险,再闯难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空间在其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兴业态,既具有技术的网络属性又不失人的社会属性。准确把握、有效分析其发展变化的态势,既是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要。
加速更新、不断创新是网络技术的典型特征。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和催生了网络技术的快速更迭,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20年底,第三方应用商店应用程序达16040亿次,[3]数量多、门类细、更新快。就目前而言,大量细分的用户需求是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创新、更迭的源动力。根据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07 亿,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4]如此巨大的网民数量和智能手机用户群体是一个显著的时代信号,必然会有门类繁多、更为细分、更具不同风格的差异化需求,如何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用户需求,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是掌握流量、满足需求、适应发展的唯一选择。以社交软件为例,从较早的博客、QQ到微博、微信,再到抖音、快手等,用户需求差异、用户数量变动无不印证催生网络技术迭代更新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此外,企业技术领先优势、占领扩大市场、资本逐利本性等要素驱动,也在倒逼网络技术更新换代迎合市场与用户的现实之举。这就需要深刻认识新的时代方位下网络技术的更新规律和要求,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这一重要抓手,紧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前瞻性和敏感度。
网络平台的用户群高校占据重要位置,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网络平台助力,网络平台的发展更需要高校的承载力。就开发者而言,应用程序开发的最终归途在于商业价值、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等价值变现,一定规模的用户沉淀是应用程序更新的必要前提和可靠保障。对于用户而言,符合“胃口”,满足个人需求是应用程序的最大吸引力。只有满足了相应规模的客户群体的需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就能吸引、沉淀用户,进而黏住用户。微信为何成为国民软件,很大程度就在于其功能的普遍适应性,进而产生了良好的用户黏性。抖音、快手为何风靡,就在于其满足了某些群体的特殊需求。而“知乎”是主打知识社交的网络问答社区代言人,知识分子、精英群体是主要座上宾。博客的消逝,微博、微信的兴起,再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反映得不外乎就是其中的道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了解、分清、关注学生网络平台的迁移动态,有的是否固化、有的是否变化、有的是否新兴,进而精准知晓学生最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动态,精准传播思政教育内容,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果。
“内容为王”的时代,网络空间里优质内容从来不缺市场,并更易引发网民的点赞与追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达到效果,生产优质内容应该是需要考虑的前提因素,这也是学科领域的普遍共识。然而优质内容的生产仍然存在不充分、不均衡问题,这是困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个体差异化极具明显,差异化必然导致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反之,信息需求的多元化推动供给端的多元化生产。今日头条的崛起与其精准分众化的推送相关信息给用户不无关系。反过来,这也就满足并且固化了个体信息获取的习惯和渠道。当然,随着付费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兴起,个体信息需求也产生了分化,信息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构建带来不小的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既要捕捉时代主题与变化,把握时代脉搏,科学掌握网络信息生长、成长和传播规律,也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性等特征,持续追踪学生信息需求,在个性化、高效化、精准化等方面下功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受学生欢迎、满足学生需要、适合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
网络空间治理是系统工程,其中生态构建是重中之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生态破除混乱局面。试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优质的内容可能会被隐藏在角落、虚假的消息四处丛生、历史虚无主义随处飘散、网络犯罪泛滥难阻,久而久之意识形态的阵地必然失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并强调过不了互联网关就过不了共产党长期执政这一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关于网络空间治理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各高校相应的制度措施也有序出台,这些都为网络空间生态构建打下了基石,奠定了基础。然而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空间生态构建与实际发展需要仍有不小的差距。其一,网络监管的前瞻性、引导性还需要加强,网络监管不应过于注重事后监管,事前监管、事中监管在某种程度而言代价更小,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其二,媒体、用户、企业等不同的主体对于网络生态秩序的构建认知还存在差距。网络生态秩序的构建并非政府一家独大,反而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共建秩序矩阵。其三,网络空间犯罪成本太低。有些用户在网络空间“自由过了头”,即使编造、传播了虚假消息,要么没有代价,要么代价忽略不计,网络虚假消息故而频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不断优化和健全规章制度,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大学生网络空间守法意识,明确大学生网络空间责任边界,强化大学生维护网络空间秩序责任,引导学生有序、规范、理性上网。
网络空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场域,既是高校的“宠儿”,又存在风险隐患。多元社会思潮、数据拜物教、生态内容娱乐化等风险一直都在,并对高教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识别网络空间风险是扎实有效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
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正反两个方向发展,全球化亦是如此,一方面,推动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共建;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各国间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交流的场所、空间之间的边界已段然不在,万物通过网络技术互联互通已不再是梦想。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学生活动的“第二阵地”,是“高校大学生重要的聚集、活动和实践场域,网络虚拟实践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实践形式”。[5]相比实体的物理空间而言,网络空间边界难以掌握、虚拟性突出、参与主体多元,这也给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路“牛鬼蛇神”开辟了新的场域、提供了新的出场机会。错误思潮充斥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严峻性更为突出。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马甲”非常多,有专门的理论包装,以“去中心”为口号,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进而攻击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合法性。可想而知,这些思潮修饰极好、极具伪装,披着逻辑、科学外衣的观点,消解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对历史的认知,大学生对于错误思潮的辨识、理解和分析还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极易受其影响,轻之产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倾向,重之则动摇理想信念、价值混乱等根基性问题。
此外,高校学生生活状态网络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手机族成为主流,据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研究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都观看过网络直播,[6]网络与大学生二者难舍难分。网民权利意识日益觉醒,但面临的局面是复杂的。网络信息巨大的流动量和流动速度,各种思潮、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也就给了西方错误思潮以可乘之机,高校学生如何正确分辨确实是一个现实难题,一旦被蛊惑就容易产生错误思想,甚至发布错误言论、不理性声音、产生极端化行为等,这无疑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面对西方错误思潮的攻击和渗透,高校应积极回应、有力回击,加强监管、切断路径,有效引导,共建良好的网络生态。
大数据时代井喷式的信息量是以往所没有的,巨大的信息流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带来了便利,但是数据拜物教思维易使人们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放松警惕。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类由早期对自然物的崇拜演化为对上帝的崇拜。通过所拜之物,人们实现了自我认识”。[7]马克思对拜物教进行了深刻批判。就本质而言,数据技术投身市场大环境,必然经过商品化的洗礼,技术拜物教从属于资本拜物教的本质不会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容易被技术所掩盖。从拜物教的角度来讲,其容易生成大数据拜物教,也容易催生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发生。这种异化剥夺了人选择的权利,掠夺人的利益,弱化人的决策能力,人的主体性危机深化,人们痴迷于数据带来的价值,进而形成数据量化一切的倾向,态度、情感、行为等主观形式也难逃被量化的结局,转换为具体可分析、可量化的数据形式。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容易导致人们在数据面前的无意识的盲从,容易忽略数据背后的真实“故事”,加重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性。近年来,大数据商品成为西方国家手中包装的“利器”,把西方“普世价值观”用数据包装的形式,企图削弱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
大数据时代,教育者面对海量的信息,管控的范围更加狭窄,信息传输增加了新的变量,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个人隐私泄露、网络安全漏洞等时有发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空间增添了变数,带来了风险隐患。网络空间危机发生事发突然、不可预测、难以掌握,有的甚至是精心策划。面对如此境遇,及时引导应对,挖掘有效信息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前新的课题。因此,在享受大数据技术带来的红利之时,高校不可忽视大数据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应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善于运用大数据监控技术,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防止西方错误思潮通过大数据意识形态异化渗透,规避大数据拜物教带来的隐形安全漏洞。
国外的经验表明,“那些最成功的实施风险预警的学校或企业已经把风险预警渗透和融入他们决策性、战略性和操作性活动之中”。[8]新时代多种趋势并存、矛盾交织,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定斗争意志,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新时代高校的应有之举。就高校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风险隐患增多、风险挑战加大、风险极具隐藏。加之,风险本身就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突变性,高校网络空间的风险防范机制体制建设仍面临艰巨任务。尽管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是网络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自媒体规范引导等方面的制度规范还不够成熟。高校对于学生网络空间活动的管理条例更是缺乏,更多的是泛泛而谈,精细化、针对性、前瞻性皆不够。此外,工作机制上的短板仍长期存在,难以制定符合各部门利益的长期规划和有效目标,部门间互通、资源共享的大思政格局尚未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也任重道远。
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空间风险的性质特点,知晓网络空间风险的危害后果,把握防范和化解网络空间风险的内在规律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表征,构建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重视和抑制风险源头,做好风险的前期预测,风险的实时监控、事后的处置和评估,将风险降低到可控的范围内。
据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显示,被网络诈骗的人中63.7%的为20多岁的青年人。[9]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信息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生态内容的显著特征,正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信息碎片化便于阅读和认知,但是系统、思辨、论证等经不起推敲,始终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甚至是极端化的问题,对于网络生态内容构建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时间被分割,主流价值难以介入。大学生在信息快餐式的消费中已然接受、适应了标题式的信息获取。抓住眼球、博得点击量等内容时常充斥着网络,诱导大学生点击阅读,长时间碎片化的抓取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完备知识体系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育被消解,思政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被稀释。如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并非唯课堂,网络获取途径的比重在某种程度而言可能更重。传统课堂重理论、约束多;网络空间更加自由自主,知识获取压力较小。二是泛娱乐化倾向明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形成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自然形成的,而是主流意识形态同非主流意识形态争取公众信任、赢得认同的过程。当前“网红文化”“流量经济”盛行,娱乐乱象不断,大量低级趣味,博取眼球话题的内容以娱乐化、非理性的形式被广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势必受到冲击和消解。从微博热搜不难发现,热搜榜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娱乐新闻,网民和大学生纷纷成为“吃瓜群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浅层次信息、通俗娱乐信息,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能力,长此以往,价值高、营养足的信息被排斥在视线外,“将军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现象层出不穷。抵制低劣、低俗、低级等网络内容信息在高校大学生中泛滥蔓延已是刻不容缓的必然抉择。
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如何真正地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教育实效得到更为明显的体现,建设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然而建立起一直专业务实高效的人才队伍并非易事。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网络素养有待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善于使用网络知识和技能的网络素养,应在“学网、用网、管网”方面着力。既要在网络教育理念上下功夫,还需在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格局中发挥作用。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软件具备高度的黏性,高校大学生参与运用的频率极高,如何发挥其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网络素养。其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配置难题未解。一般而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主体主要包括:辅导员队伍;宣传、学工、团委;思政课教师。这三者之间尽管分工明确、目标趋同,但协同性、整体性欠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打了折扣,如何使三者在网络空间打破各自为政的旧格局,形成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大有文章可做。最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缺乏制度保障。一方面,欠缺人才引进和培训的配套制度。简单拼凑、临时组建、敷衍应对并不能精准化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困境,这就需要高校在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多着力,下功夫。另一方面,教育评价制度还未跟上,评价的指标、方式、体系也应同步完善。高校应在教育评价制定上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紧盯师生需要、激发师生活力,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评价应有侧重,既要利用和依托网络,又要建设和完善网络。比如,制作和发布的网络产品数量与质量;网络作品的点击量、转载量、点赞量、评论量;网络作品的网络声量;网络作品的影响力、舆论的引导力等,都需要作为新的评价指标纳入考核和评估体系。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复杂系统工程,既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又要在具体环节如体制机制、内容供给、人才队伍等方面花力气,做文章。
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各类矛盾风险相互交织,如此复杂敏感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斗争在网络空间引发的新变化、新特征迎面而来,无法回避。网络空间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的“新的无硝烟战场”,守好网络关口,治理好网络空间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 “生命线”。
“话语的本质和意识形态的功能,决定了在阶级社会中话语和权力必然要结合到一起而形成话语权,并为特定的阶级服务。”[10]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高校防范和化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风险的基本前提,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能否实现网络空间治理目标。在复杂的大变局背景下,网络空间话语若缺乏合适的理论支撑,就会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声音”日渐式微,话语权变得“无力”,话语空间就会受到西方错误思潮的挤压。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守住阵地、扩大阵地、占据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充实网络空间,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网络空间自身的表征加上大学生又具有的差异性、选择性等特点,二者相互交织,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虚拟空间生存状态,研究学生在网络空间得活动规律、呈现方式、表达方式、情感诉求、语言特征,用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观点、话语,用网络的、契合青年人的方式方法来阐述、回应和解决网络空间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最近《无穷之路》纪录片就是反驳西方对中国扶贫抹黑和质疑的有力回击,引发了海内外广大反响。另一方面,创新和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表情的晴雨表,是网络文化的多棱镜,网络年度热词、网络流行语等就是网络话语表达的集中体现。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学习接触网络空间流行语言,去感知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传播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形式,精准化、精细化地推送网络内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能力,提升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进而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
网络空间境遇下,风险隐患增多,多种矛盾交织,突发情况不断涌现,网络空间风险防范和化解出现了新问题,增添了新变数,提出了新挑战。近期,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国安局网络攻击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这就需要高校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处置网络空间领域发生的风险。网络空间领域海量的信息流动,源头不明、真假难辨、捕捉困难,高校建立集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处置等要素于一体的风险防控机制是应有之义。首先,加强网络空间风险监测和评估,网络空间中无时无刻都有巨量消息在流动和传播,全天候、立体式、全方位地读取、识别、研判危险源、风险点,汇集与之相关的危险信息,并对其快速分类、精准判别、关联分析,进而准确完整准确评估预测风险的所属类型、风险等级、危害程度,查找风险源头,提出应对方案。其次,制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舆情每天都在潜在发生,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制定完备的风险防控应急预案,既可以打好网络空间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能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遭遇战、阻击战。应急预案可以提高警惕意识,有了充分的遇见和准备不但能避免风险的变异升级,有效压缩网络空间风险响应的周期,还有利于高校占据主动权,遏制风险的蔓延势头。最后,建立风险应急处置机制。风险处置是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建立一整套科学高效的处置流程。网络空间生态下,数据的威力不断凸显,高校应发挥技术、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专长,建立较为完整的网络风险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识别以及数据完整记录风险运行的全貌,主动出击,化解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深挖风险潜藏信息,精准研判风险来源,规范高效处置风险,真正将风险事件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测,事后评估,从而化解风险消除隐患,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随着网络经济复杂性和技术密集性的不断增加,网络生态内容资本不仅不会变得微不足道,反而会变得更加重要,更需要同心的文化力量应对技术变革的威胁。网络内容包罗万象、生态视域复杂偶联,优质的网络生态内容能够“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1]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内生性内容供给模式,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也是高校师生的热切期盼,更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层次上把关提升。网络生态内容内涵丰富、层次多维、特点鲜明。总体上,网络生态内容要以主流价值观为依托,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逻辑,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话语,其最终定位就在于回应大学生在是非问题、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困惑。高校既要重视传统课堂思政元素,也要注重雨课堂、智慧树、“慕课”等网络思政元素,并把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网络课堂化、课堂网络化。二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上深度开源。作为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善于从校园生活中挖掘思政元素,尤其是高度重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教师创作展现时代风采、符合青年气质,符合思政素材的具有原创性、感染力、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作品。三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上“圈层”覆盖。网络空间媒介多元化引发了网络社交圈子的多样性,大学生因自身的差异,故分布在不同的网络社交圈,这些社交圈又分化为不同圈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念应用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打破高校一家独大局面,引入多元教育主体,共建育人格局,形成育人合力,进而把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
建设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是构筑亿万民众共同精神家园的时代要求,也是信息生态学基本规律的现实反映——具有一定内在自我调节能力的信息生态系统。
第一,要注重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和引导。从技术上讲,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在网络空间随处可见,通过技术甄别、过滤、删除负面信息和错误思潮,防止其漏网成祸。从管理上讲,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引导,培养大学生理性、安全、合法上网、用网,不断提升其媒介素养;另一方面,高校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团委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主动权、话语权,做好舆情引导,确保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坚定、方向正确。在社会层面,还应立规以导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网络素养、用网规范性等方面的意识还不强,应注重规范大学生用网行为,坚守底线,不踩红线,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第二,加强网络生态文化环境建设。校园网、“两微一端”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高校可充分借助此类平台,开发、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延伸教育链条,拓展教育空间,提升学生网络素养,营造和谐文明校园环境,实现网络育人效果。第三,改善高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环境。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网络空间的色情、暴力等污垢仍流窜其中,高校要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引导学生网络情感的正确表达,减少负能量、过度吐槽等现象,传递正确价值观和正能量,为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教师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主体,师资队伍建设、稳定和发展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乎网络思政育人的成效,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首先,着力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还属于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各大高校都在探索有效模式。掌握其技术、把握其规律、发挥其功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短期内还面临“本领恐慌”的问题:教育能力与网络技术应用水平难以同频共振。高校应注重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在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做文章,使“学网、用网、管网”达到实效。其次,打造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偏科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既要“引导增量”,又要“盘活存量”,优化配置。也就是说,既要重视选拔、引进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务又具有较强的网络素养的人员补齐短板,又要注重挖掘现有师资,让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最后,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制度化程度是衡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培训机制、评价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面临着新老问题交织,激励性不足,导向性不强,前瞻性不够等现实难题,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与发展,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统筹协调,在人才选用、培训、考核、评价、晋升等各个关口,推进制度化进程,完善相关制度内容,注重配套制度体系建设,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为集聚人才、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人才留得住、靠得上、干得好的有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