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与价值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和问题意识,对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一群真正有信仰、有理想、有自信的青年人,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在学生的内心根植对中国文化的真正认同与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部分高校由于起步较晚,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课程思政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教研改革、管理机制等建设工作还任重道远。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专业课教师惯常陷入知识传授高于价值引领的误区,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偏重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忽视价值引领,缺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等方面,所以应该发挥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同向同行。
部分专业老师虽然对于专业课程教学专业知识传授技能较好,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用能力还有所欠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基本内涵与逻辑还不够熟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基本特征、规范要求还不能较好地掌握。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一些专业老师还不知道如何去挖掘思政教育点,还不能较好地营造好课程思政教学环境,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将思政内容讲解独立出来,导致整个课程出现教学内容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并且不能保证思政内容在这些课程中的系统呈现。教学改革动力不足,教育改革创新手段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相当欠缺,少有鲜活案例和素材充实课堂,缺乏对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缺乏实践育人环节,教师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认同度不高和获得感不强,未能到达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层面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巩固和拓宽课程思政宣传阵地,积极打造集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官方微信、合作媒体等多平台于一体的全媒体宣传矩阵。
学校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组织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课题思政深入解读,加深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目标及原则等的理解。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充分运用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沙龙研讨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主力军”建设,逐步形成 “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建设充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中,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协同育人的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实效。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课程设置上,通识必修课程除了开设相应的思政课程外,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三个认同”和 “四个自信”,同时应该结合本校地域特色,依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着力推进美育工作,丰富通识类的艺术鉴赏课程,提升学生人格修养,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切实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
2.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要从专业课程本身的设计出发,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如比邻东盟的广西某高校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过专业案例插入思政元素,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应用能力及爱国精神。利用区位优势,以“实地到中国—东盟国家边境地区考察学习国际贸易和边境贸易”为主线,带领学生到祥浦寨国际商贸城、凭祥中国—东盟跨境综合保税区、中国友谊关口岸等地方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交货方式、货物运输、结算方式及贸易币种,重点掌握国际贸易术语具体应用,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把思政教育有关内容直接加到课程与课堂教学内容中,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需要有明确的课程建设目标与凝练思政元素,要求围绕课程建设目标、聚焦课程思政元素遴选课程知识点、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专业课程教师,要把握好什么章节什么时点融入思政元素,怎么样有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如何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案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的防疫措施,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去思考全民抗疫所呈现的感人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凝聚抗疫强大合力,再次向世界彰显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让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制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更好地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自觉的树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立志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建设一批党团活动、心理辅导、社团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园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校园文化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校园文化景观,开展“中国魂”系列特色校园活动,以社会实践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体会—感知—内化—实践,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研究项目,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展 “课程思政”课题立项,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培育扶持课程遴选和“课程思政”立项工作,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成果,提炼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不断增强团队整体教学能力,发挥团队示范作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形成广泛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
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落实听课制度,学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系主任等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进一步强化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加强校级督导和二级学院督导两级管理制,对老师进行“精准扶教”,持续督促检查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把培养效果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严谨的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围绕教学设计、育人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指标,开展实质性评价,学校应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