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州市美术中学 马秀丽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张“注重学生过程,创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引导的现实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注重对学生过程的评价”。可见,“情境”式学习,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事实上,真实而有价值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为更好达到文言文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落实单元任务,老师在课堂中要创造有价值的“情境”,即老师在吃透教学内容、任务群等内容的基础上,多维度地设定情境,通过不停追问,不停思索,让文言文文本和现实的社会生活精准连接,促进学生生成情感,进而由点到面,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潜移默化中厚植祖国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境主要分为个人体验情境、社区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如何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创设高质量的实践活动情境,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笔者以为,文言文情境教学,在于找准文本与现实生活的链接点,设置多元的情境,层层追问,让学生不断进行思考、推测和思想实验,从而深度体味文言文中所蕴含的精华,树立文化自信的信心。基于此,文言文情境教学便尤其迫切。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难的点在于如何克服学生不愿意学的问题。他们反感的不是文本后的内容,而是文本字词枯燥乏味。教学时如果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素材进行高效导入,让学生与文本有切身的链接,产生“文言文中的这个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就是课文中的一份子的感觉,从而削弥对文本的恐怖感,激发其探究文本的欲望。比如,在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导入部分,笔者设置的情境:展示学生的绘画作业——我印象中的屈原,学生嘻嘻哈哈的看着伙伴们的作品,边看边评,谁的作品最能体现屈原的神韵,为什么?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分辨出最有“神韵”的“屈原”,学生翻开书,为画作找寻证据,“以文析画”。这种用学生自己的图片作为导入的情境,比直接引用陌生人的图片更有冲激力,学生代入感更强,更容易与历史现场产生链接。
落实好新课标的教育内容,除了熟悉文言字词等基础知识,更关键的是品味古文中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新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于对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传承,对文本中所蕴含的精神,对人性的悲悯之情和人性之光的坚守与弘扬。。
(1)重点诵读,以点带面,体味情感
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诵读是最常的方法,但如果没有目的,没有情感、不分重点的机械诵读,学生时常给人一种和尚念经的呆滞感,即使耐着性子读完全文,也是深入宝山空手归,不明所以。但如果带着问题,选取重点段落诵读,学习效果会大大提升。一则是读的是重点段,选段文字不多,内容少,容易消弥学生对文言的抵触情绪,二则是带着问题诵读,以“体悟情感”为诵读任务,如果学生读完能马上完成任务,那么很容易有即时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新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文本,其情感都比较鲜明。让学生带着“找情感词”的任务去诵读,或喜或怒或哀或乐或苦或愁或悲等这些旗帜鲜明的词,即使再难懂的文言文文本,仍然是可以找得到的。所以,文言文本教学时,不妨以“边诵读边找情感”为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走进文本,体悟情怀。以《屈原列传》为例,情境一:集体诵读、自读最后一段,然后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读?你通过哪些字词感悟到这些情感的?学生诵读时,马上捕捉到“悲其志”中的“悲”字,那么“悲”什么?为什么悲?问题激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兴趣,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2)联系生活情境,品味细节,感知形象
文言文教学时,不必过分执拗于传统的逐字逐句先解释字词,再串讲文意的过程。史传类作品,不妨调动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先整体感知,激发学生共鸣,再细品经典细节,抓大品小。统编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文本往往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教学中以人物形象为链接点,让学生从文中搜索人物的档案信息。例如在中雄心壮志的曹操(《短歌行》),恬淡的陶渊明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并序)》)等。
在执教《屈原列传》教学中,笔者设置的情境二:秦国正在召开人才招聘会,请你帮助屈原做一个简历。他的籍贯?学习能力?内政上有什么能力?外交上有什么能力?有什么样的理想?他在楚国做过什么官?当教师用中学生并不陌生的社会生活——求职简历为情境,学生带着问题回到历史现场,看到的就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马上检索到“楚之同姓”是写屈原的籍贯,“博闻强志”说明他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是内政才能出色,“入则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写出了卓越的外交才华。一生中经历“任——疏——黜——迁——沉”五个阶段,在楚国高光亮相,惨淡收场。
(3)调动认知情境,亲自演绎
文言文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主要集中在优秀人物身上,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往往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动作、行为表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说千道万,最终靠学生内化。所以说无论教师多么精彩的讲解,都不如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来得深刻。课本剧、辩论都是非常好的情境。把课堂变成学生表演的舞台,只要学生亲自参演,他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内驱力就会增强,又因为表演时要将古文转化成现代汉语,那么学无形中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其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以《屈原贾生列传》的第十段为例,当屈原披发吟词时,渔父曾劝解他“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以令见放为?”笔者设置的情境是:分角色扮演屈原和渔父。即将赴死的屈原,偶遇渔父,你们会对对方说些什么?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历史的对话。学生表演热情高涨,即兴延展——
渔父:有美玉般的品质,但全天下黑暗,何不与我一起放浪江边,看云卷云舒。多惬意!何必被一贬再贬,活得那么痛苦?
屈原:我清白的身躯,怎么能蒙受的污染?况且,我活着,难道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不!我不仅是我自己,还代表着楚国!
渔父:伟大的人啊!(竖起拇指)我敬佩你!但是,我想除了伟大的共产党,谁又能真正救得了中国啊!我们还是保存实力吧!
学生在即兴表演中,特殊句式“见放”“身之察察”都转换运用得非常自然。文言文的课本剧,让学生真切的感知屈原抉择的艰难与伟大与崇高。古今对照,更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亦坚定为国为党奉献的信念。
比如,在教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屈原列传》时,笔者设置这个情境:我们都想要得到认同,老师的认同,同学的认同。都想有个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屈原的人际关系怎么样?屈原的人际关系,表面是与周围人的关系,其实是“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当然,引入“人际关系”这个情境,主要基于中学生存在人际焦虑的前题,旨在引起共鸣,认识到人际关系,其实体现的不止是“小我”的交际能力,更是检验“大我”格局的验金石。
首先梳理屈原跟领导关系。楚怀王对屈原,从“甚任”(在第一段)到“怒而疏”(第二段)再到“黜”(第四段);顷襄王是:“流放”——“怒而迁”。怀王一开始不是“甚任”吗?后来为何不信任他?原来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非我莫能为”,成功将自己对屈原的嫉妒转嫁为怀王对对屈原的嫉妒,当君临天下的王,想到下属要与自己平起平坐之时,他的怒火不仅焚烧了屈原,更焚烧了楚国的正道清流。而顷襄王“怒而迁”的原因是因为得罪令尹子兰。
其实梳理屈原跟同事的关系。同事上官大夫数次在领导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为什么同事这么憎恶屈原?无他,只因为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只因为上官大夫让屈原按照自己的意愿篡改法令,遭到拒绝。再看屈原被顷襄“怒而迁”,那是因为他不停的宣讲“存君兴国而欲反覆”(思念国君,希望振兴楚国)的理念,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最后回到现实,学生分析屈原的人际关系,分析他个人命运与时代大环境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屈原一生直行,用生命捍卫正道的伟大!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返观我们,生逢盛世,是何等荣幸与自豪!
所以说,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所遇到的困惑,带着问题走入文言文文本中找寻答案,既解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更解决了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教中,老师设置有价值的情境,或朗读或探究或演绎,合理的情景设计,能引领学习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了解文本。在情境中,既实现了建构语言的目的,又深化了学习者对人文主题的认知,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养。当然,教无定法,文言文教学,不同的情境的设置,取决于不同的学情。不管何种情境,都必须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原则,而且不能为情境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