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甜
网络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和媒介,借助于网络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拓展其教育渠道,同时能够完善其教学内容。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同网络的接触日益频繁,网络甚至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全面地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任务,切实把握媒介融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以及新趋势,积极探索高效化的实践路径,确保这项工作真正取得成效,最大限度优化广大学生的思政素养以及德育水平。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且日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效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业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新常态。基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立足于网络时代的全新特征,积极推动这项教育活动的发展以及创新,不断完善它的教学质量。当前,在开展过程中,该项教育活动一直凸显着较为关键性的特征。首先,以信息平台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技术为它的快速发展以及全面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如同安上一双翅膀,这就使得它的整体信息传输效率变得更高。高等院校完全可以借助于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平台来随时同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甚至还能够实现个性化的信息交互。其次,师生信息对等性。在过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教师拥有绝对的信息话语权,部分辅导员甚至按部就班地按照相关要求来灌输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教育成效。相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所能够获得的信息也是公平的。受信息技术的作用,师生可以对等地享受网络中便捷高效化的信息传输,同时也能够主动积极地利用相关的信息,甚至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还能够获得比教师更加全面的信息。最后,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网络时代,高等院校能够选择以及利用的渠道或者内容都得到了广泛的拓展。比如辅导员教师可以借助于微信平台、抖音号等来实现同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也能够及时将多样化的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如教师既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来开展教育与互动,也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的思政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全面地依托于信息技术,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以及技术化,能够切实提升和优化它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成效。伴随着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以及高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这项全新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不少进展,这不仅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现代学生的认知。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毕竟属于新生事物,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以及问题,亟待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方式来进行优化以及变革。首先,理论教育强于实践教育。虽然媒介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部分教师仍将理论内容全面灌输以及渗透作为教学着力点,鲜少将其同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必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实践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其次,学生主动性不强。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学生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主体,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来开展自主学习。但当前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中,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比如部分学生在“冲浪”的过程中,明显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也没有主动积极地予以探究以及搜集整合,更多时候是沉溺于网络社交或者游戏中。最后,教学载体夯实基础不足。顾名思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或者平台是信息技术,只有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够更好地优化教学水平。高等院校应该积极结合教学需求来拓展广泛化的平台,同时注重加强平台的建设以及维护,尽可能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但当前阶段,高等院校并未进行科学化的平台建设以及维护管理,也没有配置高素质的平台管理人员,这就使得平台的闲置率较高,无法真正契合学生的使用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积极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信息化,积极搭建完善系统的教学平台,能够实现它自身的变革以及创新。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为了全方位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必要采用以下方面的科学对策。
在教学实践中,离不开夯实的理论体系,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为此,高等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切实有效地注重理论体系的建设,同时全方位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但鉴于它的开展时间不长,在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兴趣。为有效扭转这一局面,全面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质量,高等院校应该注重全面夯实理论教育基础,同时不断革新思政内容以及其呈现方式。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不断拓展教育内容,在全面夯实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基础内容的同时,也要积极融入最新的时政内容。信息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重要的方式以及渠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与时政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思政教育内容呈现的过程中,要充分契合学生的认知兴趣,要不断变革以及优化思政内容的呈现方法以及呈现途径,最大限度保障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质量。比如在思政主体班会中,可以采用视频、动画、动漫、图文结合等方式,以此来有效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同时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应该积极有效地同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要同思政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成为思政课程或者思政活动的主体,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深入广泛的学习以及探索。一方面,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来加强同学生的互动与沟通,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社会实践,并通过网络平台来同教师保持高度的联系,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创新采用任务型、探究型、研究型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开展社会热点的剖析以及论证等实践活动。
应该积极创设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同时全方位保障教育平台的广泛性以及科学性。比如在教育平台的构建中,高等院校既要利用好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更加广泛的社交平台。比如辅导员可以指导班长或者学习委员来搭建微信公众号,挑选优秀的学生干部来作为平台的运行主体,鼓励和引导他们积极筛选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及时将相关内容推送给学生。辅导员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把关,以此来保障平台内容的积极性以及正能量性。再比如高校辅导员教师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搭建抖音账号平台,拍摄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短视频,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该顺势而为,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的核心引导作用,巧妙借助多元且互动性较强的网络平台,积极实现二者的高效融合,更好地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以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