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薇 俞 涛 赵筱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重视社区学生公寓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党建工作从课堂教室延伸至宿舍生活区,符合“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新方法。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通过建立长期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净化宿舍、影响楼层和辐射学院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传递党的声音,有利于建立和谐安全的宿舍环境,有利于营造积极文明的学院氛围。
为扩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生资学院党总支经过努力探索、多方借鉴、认真实践,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努力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搭建工作平台,抓紧抓实队伍落实,逐步形成了以学生宿舍为载体、以学生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团员”结对共建的“党员进宿舍”党建工作体系。
生资学院率先垂范,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中,自2011年起开展“学生党员进宿舍”活动,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积累,现已成为学院党建工作中的特色工作。
经过九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已建立在党总支领导下完备的“党员进宿舍”组织体系,形成了“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年级—班级—宿舍—学生”六级联动机制;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成立“党员进宿舍”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为组长,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委员等为小组成员。结合学院实际,先后制定了《生资学院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实施办法》《生资学院学生宿舍文明公约》《生资学院“党员进宿舍”工作计划》《生资学院党支部联系团支部和班级制度(试行)》等一系列工作细则,形成了完整的学院党团工作制度体系。每学期初,领导小组制订党员进宿舍活动计划,安排责任党员完善宿舍成员联系表,进行宿舍情况整理摸排工作。
学院以“同专业高年级党员‘帮、促、带’同专业低年级同学”为原则,以学生宿舍为阵地搭建党建工作平台,让学生党员进入学生宿舍开展工作。学院宿舍责任党员挂牌,让学生党员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学生党员深入宿舍,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情感等现实问题;通过学院、党支部严格党员管理,不断规范党员言行,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利用学院宣传平台,扩大党员示范性、先进性影响力。
1.亮明身份,接受监督。将学生党员按专业均衡分配至学生宿舍,将负责宿舍学生情况记录在宿舍本,反馈至学院,并定期回访。通过安排同专业的学生党员进宿舍,更有效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学业困难、专业前景迷茫等问题。通过宿舍挂牌的方式亮明党员身份,让学生党员牢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提醒学生党员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接受学院同学的监督。
2.深入宿舍,帮扶引领。“党员进宿舍”活动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帮扶引领作用:第一,坚持思想引领。党员要带领责任宿舍成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做头脑清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深度谈心谈话。学生党员要与宿舍成员深度谈心谈话,关注其学业、生活、情感和心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第三,学业朋辈帮扶。学生党员要督促宿舍成员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辅导专业课程,提高课业成绩。第四,做好日常工作。学生党员要监督责任宿舍的宿舍安全、卫生等情况,营造卫生、安全、文明、和谐的宿舍环境。
3.严格考核,提升素质。正所谓律人先律己,学生党员要在同学中间起到榜样引领作用,首先自身需拥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党支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带领学生党员集体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定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树立学生党员为学院学生服务的意识;通过严格管理学生党员的学业成绩、课堂考勤、宿舍卫生等表现,营造学生党员相互学习的良性氛围,敦促学生党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党员持续发挥表率作用。
4.宣传引导,扩大影响。党支部结合学生党员工作情况及现实表现对支部党员进行量化考核,对在志愿服务、重大活动和疫情防控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党员酌情加分,将考核情况报送学院党总支,学院党总支根据学生党员考核情况,开展学院党员评比宣传活动。利用“北农生院”微信公众号、学院抖音号等宣传平台,及时对先进党员及其事迹进行报道;每学年对在“党员进宿舍”活动中表现优秀的责任党员予以表彰奖励,进一步扩大党员示范作用影响力。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素质和工作来呈现。学生党员均为责任宿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党员进宿舍”活动能够让学生党员在把关积极分子入党时有话说,让党组织的考察更加全面、深入、细致,依托组织基础,全面提升学院党员队伍质量。严格落实《生资学院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实施办法》,充分听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的意见,严格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有选择地吸收思想积极进步的优秀团员青年加入党组织,有效地保证了党员发展质量,促进党组织队伍质量的整体提高,不断为党组织注入青春力量,使党员工作队伍充满青春活力和工作动力。
学院采取高年级学生党员带低年级宿舍、同专业学生党员进同专业宿舍的方式开展工作,方便同专业学生之间交流学业问题、专业前景等,以宿舍为载体搭建帮扶平台,寓教于生活,使同学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共同进步。学院党总支专门为“党员进宿舍”活动定制宿舍本,在开展工作之前发至每位学生党员。通过学生党员的深入了解,分析宿舍成员的成长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宿舍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宿舍学生更好地计划和享受大学生活。通过学生党员的不懈坚持与努力,让“党员进宿舍”活动成为学院党建工作品牌,使学院党建工作不仅走进了学生宿舍,更走进了同学心里。
自2011年学院“党员进宿舍”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党员自觉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履行党员义务,通过自身努力为学院同学树立榜样,吸引更多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通过持续开展“党员进宿舍”活动,使责任党员以身示范,赢得了学生的好评和信赖,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活动示范,为团学活动做出榜样,带动学院团学组织工作。在党员的引领示范下,学生迟到、早退现象减少,被帮扶的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学院整体学风持续向好。坚持“党员进宿舍”活动,使学院整体呈现出“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发展”的积极面貌。
为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鼓励同学们从宿舍走出来,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活动,学院开展内容丰富的党建活动。例如,集体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组织志愿者赴东篱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承担回龙观第二小学生物科普课程。随着党建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关注国内外发展大势,践行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
为营造学院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党员给低年级同学传授学习经验和技巧,做好学习上的向导,充分发挥朋辈教育影响力。积极实行学习资料与经验“向下传”的传统,使低年级同学早知道、早行动。党员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带领同学走进图书馆学习,监督低年级同学早晚自习,敦促同学们好好复习、诚信考试;针对同学出现上课违纪的现象,进行面对面引导教育,强化同学们遵规守纪的意识。通过朋辈教育帮扶,学院学风明显向好。
为了深化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九年来学院坚持与学生签订《宿舍文明公约》;定期组织排演校园文明情景剧,将校园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以情景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醒同学们时刻约束言行,注意言谈举止;发起宿舍文明生活签字活动,将“做文明大学生”的思想传递给同学,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学生心中,为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为加强学院对学生宿舍内务卫生管理,增强学生宿舍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学生党员进宿舍”活动,监督并加强学生对宿舍卫生、安全情况的重视。通过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定期对宿舍内务检查以及检查结果的评定通报,对学生进行监督,帮助内务较好的宿舍继续保持,对内务较差的宿舍不断督促与改进,提高学院宿舍内务整体水平。经过学生党员的监督和管理,在学校内务检查评比中学院95分以上的宿舍明显增多。
学院施行“党员定岗”责任制,将学生党员负责宿舍记录在案,明确学生党员的岗位和职责。将学生党员按专业分派到学生宿舍开展工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再“添把火”,真正将“党员进宿舍”活动落到实处,打通基层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学生党员坚持与责任宿舍同学交流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校园生活中的难题,通过持续的关心换来责任宿舍同学的信赖。通过参与“党员进宿舍”活动,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的热情,增强学生党员为学生服务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通过“党员进宿舍”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了共产党在学生中的信服力和号召力,更使“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再是一纸空话,而成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向心力和行动力。
学院宿舍张贴负责党员的姓名、班级、宿舍号和联系方式,敦促每位学生党员自觉接受监督,成为鲜活的旗帜。通过“党员进宿舍”活动的开展,督促学生党员履行共产党员的义务,促使学生党员承担共产党员的责任,帮助学生党员感受共产党员的光荣。张贴在宿舍的“名片”就像一面旗帜,提醒学生党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言行。
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榜样,通过“党员进宿舍”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党员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树立先锋进取的形象;通过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在学生中形成“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不断提升学院整体风貌。学生党员在生活中帮助学生成长,发挥党员的榜样作用;用先进的思想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让先进的思想观念融入学院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