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2-03-16 02:48:23张富强
今天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角形题目教学法

张富强

(陇西县崇文中学 甘肃 陇西 748100)

引言

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因为在此阶段学生不仅能够收获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学会运用思维去思考相关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教师应该多采用问题教学法来进行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即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通过提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推进教学任务的进展速度,另一方面,这种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当今初中数学的教学状况

为了更好地去满足我国应试教育的需求,教师愈发注重学生的分数,并且长久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在较长的时间内,教师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忽视。同时为了定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更多的采用“直筒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阻碍作用,并且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兴趣也比较低,所以教师的课堂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2.问题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制定相关的训练问题,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师生之间进行融洽的沟通交流中,课堂效果得以提升,从而课堂效率提高。问题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丰富课堂环节有着积极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问题教学法,教师首先需要准确的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讲解中的重难点,从而更好地去提高课堂效果。总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相对具有综合效果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在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都有着积极影响,最终真正实现课堂质量的提高。

3.问题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

3.1 问题教学法的特点

问题教学法具有强烈的引导性、情境性。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传统教育模式,同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课前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正式课堂的讲解做铺垫,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讨,从而为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通过合理的提问能够对学生的思考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意义,这也是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问题教学法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会通过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方向,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思考数学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思考的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对于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有所保障,进而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而且问题教学法将学生的学习注重问题化处理,真正实现了以学生的自学和探究为主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问题教学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能找到努力的方向,也能更着重的听教师的授课,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往往持续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的求知欲不容易得到满足,同时课堂的学习气氛也会比较压抑,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的掌握不够清晰,学习的动力不足。但通过应用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气氛会更为融洽,有益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能及时地为学生解难答疑,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会更牢固。其次,问题教学法能更清晰地展示章节内容主线,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以及努力方向。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满堂灌”的模式,很难区分课本内容的重难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找不到预习的方向和内容,教师的课堂讲解内容的效果也较差,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初中阶段数学教师应多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方式进行教学。

除此之外,问题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自主思考,并且也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而且问题教学法更具有趣味性,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展示的平台。因此,问题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成绩方面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这种方法也为初中数学课堂提供了更为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4.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4.1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课前的问题

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保证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初步了解课本上的内容,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同时这样也能保证教师课堂的流畅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前,首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该节内容的整体知识轮廓,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道之前所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类型的简单题目,让学生对于之前所学习到的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进行一个基本的回顾,之后再为学生提供一道本节课中会涉及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一个思考,之后教师与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探究。这一节内容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寻找自变量——用未知数来表示自变量——根据题目条件列出相关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出方程——作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研究价值,并且所提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4.2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来进一步促进问题教学法的落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直接提问是一个普通又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且在提问过程中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调动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在讲解《轴对称》这一节内容时,课前的提问相对而言是较为容易的,初中阶段轴对称的相关知识与小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需要做的事,帮助学生回顾起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比如: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轴对称图形具有哪一些性质。而且课本可以起到一个基本的引导作用,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完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轴对称相关知识后,可以拿课本上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来初步了解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一个基本掌握情况,而且对于这一类的简单类型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大面积地进行直接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表现的机会。

4.3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会面临教师的大量的提问,所以,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然而,有一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存在很大的思维障碍,所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要采用问题分解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将题目分成几个小部分,通过小问题的解决来帮助学生探索思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内容时,需要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一个掌握情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师在课前提问之前需要较浅层次地让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比如:一个三角形,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之后,得到第二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都有各自的特征,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是相似三角形。之后再以该问题为基础展开下面的探究。但即使学生学习完该节内容之后,相似,三角形的问题仍然是初中阶段较难的题目,因此,对于这类题目的难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索,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4.4 重视问题教学法的实践过程,进行有计划地提问

问题教学法的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积极的意义,但教师在实践问题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首先,问题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需要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基础,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提问需要提前做好计划,教师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从而保证在课堂上更具针对性地提问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4.5 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对准备提问的问题题目进行针对性选择,不能泛泛的选择,提问题目的数量要控制好,保证题目的典型性,而且少量的题目不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其次,对于题目的难易程度也要做好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果学生出现异常心理,教师要及时进行沟通,为学生排忧解难。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问题教学法,教师能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而且问题的呈现也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内容的重难点,方便学生的针对性听讲,能更好地保证课堂质量,同时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角形题目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求知导刊(2015年15期)2015-05-30 0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