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岚
(陇南市成县文化馆 甘肃 陇南 742500)
随着国家和社会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社会矛盾有了新的转变,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随之兴起的“数字文化馆”,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下线上文化活动中心,以文化馆为主体的网站。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质水平提高,愈发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世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活动较少,且难以满足人们的高需求。“数字文化馆”具有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服务,满足人们的文化创新需求。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使得数字化,信息化逐渐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重大转变。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矛盾也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增长。这里的美好生活需求已经不再是追求单纯的物质生活,更多的是对精神文化的需求[1]。群众文化可以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但传统的数字文化馆下的群众文化,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的人们的文化需求。传统的数字文化馆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借助互联网设备进行群众文化创新。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2],将传统文化馆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享受“数字文化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现如今,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国家文化部正在努力推进互联网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使其不断满足群众文化创新的需求,“数字文化馆”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数字文化馆”通常指的是一种以互联网设备为基本媒介[3],依托互联网下的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馆的各项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而建立的系统。数字文化馆是现代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重要支柱,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服务能力,同时还能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让群众方便快捷的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以此提升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目的。“数字文化馆”由网络云平台、数字资料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三种方式构成。以下对三种构成方式进行阐述。
2.1.1 网络云平台
网络云平台是“数字文化馆”的具体运作平台[4],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所需的各项功能,比如活动预约、预定、展示等一系列综合的服务功能,可以让群众在线进行创新文化的展示,很好的满足了群众广泛的文化需求。
2.1.2 数字资源库
数字资源库是“数字文化馆”的根基和命脉。数字资源库中包含了许多的文化资源[5],比如包含了全国各地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等特殊地域文化资源。数字文化库同时还具有分类的功能,能够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按照具体的类别进行分类。同时,数字资源库还能够与其他文化网站之间进行直接对接,形成文化共享,是群众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具体文化内容,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2.1.3 线下互动体验空间
“数字文化馆”不仅能够提供线上服务,还能够让群众享受线下互动体验空间[6]。“数字文化馆”在传统文化馆的基础上,对文化馆场地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同时引进先进的数字化系统和设备,比如通过VR的形式,让群众可以在线下进行互动体验式服务。同时线下文化馆还增添了科技元素。比如宁波数字文化馆,在线下通过现代技术建立全息投影、3DVR设备,同时还专门建立了许多单一的具有科技元素的体验馆,让群众可以一对一体验高水平的文化服务。
现代互联网技术下的“数字文化馆”相较传统文化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方便快捷。传统文化馆不能够及时的对某一特色文化进行宣传,群众接收文化服务容易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数字文化馆”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快速便捷的对各种特色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其次,能够对文化进行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馆的线下展览费时费力,而通过网络展览,不仅能够拓宽多种新型的文化内容形式,同时还能拓展文化。最后,能够使国家文化部门根据数字文化馆网络平台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数字文化馆逐步完善和落实。
如今现代技术下的数字化文化馆,通过高新技术设备,使人民群众在线上线下都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比如,成县文化馆数字文化馆建有数字一体机、国家文化资源宝、微信公众号平台、门户网站、总分管制建设、大数据平台,文雅“慕课”平台。数字一体机是集数字文化馆系统平台、数字资源、系统功能于一体,为文化馆专属定制的设备,数字文化馆系统平台具备文化资讯、文化课堂、网上展厅、艺团风采、艺术鉴赏、线上赛事、活动参与、志愿之家、非遗保护、网上演播厅等十几项功能模块,让群众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免费浏览和学习文化知识,借阅图书等。同时,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和门户网站,还能随时了解文化活动动态,参与学习,交流学习经验。门户网站已实现场馆预约,培训报名等功能。总分管制建设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建立“数字文化馆”,改变群众文化服务方式。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立能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为总馆网站建立“文化服务地图”提供数据库支持,通过云计算的引进实现“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的文化服务需求,做到真正贴近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大数据平台可时时关注分馆场馆动态,群众入馆流量信息,以及总馆文化资源共享等服务。与此同时,文化馆还有音乐、舞蹈、书画、器乐等学习视频,供群众免费观看学习。文雅“慕课”平台拥有数字图书馆,数字教育两大领域,“慕课”——系列线上课程免费提供给群众,内容涉及历史、文学、艺术、国学、科学、哲学、心理学、影视、音乐、非遗、生活百科等等,内容丰富、获取方便,让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数字文化馆带来的便捷服务。
由于当前的“数字文化馆”是在传统文化馆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数字文化馆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7]。线上部分以互联网设备为媒介,通过网络云平台、数字资源库以及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三部分构成,在线上可以进行很好的运作也便于管理。然而在线下部分,由于传统的文化馆中一些工作机制和场所的分工安排的管理模式相对传统守旧,还没有跟上现代数字化文化馆的变革步伐,与线下的文化馆和国家各地的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数字文化馆”这一文化系统工程,主要是由数字文化馆中心网站平台、数字图书馆、线下图书馆、线下文化馆平台共同组成。由于平台众多,且各个平台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导致群众无法正确获取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服务平台。与此同时,数字文化馆中的各个平台公众号相对独立分散,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群众很难找到所需平台的路口,传统的数字文化馆网络平台需要进行转型,逐步加强各平台之间的联系。
目前,“数字文化馆”是近几年刚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文化服务平台。关于文化馆内部工程资源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总体的规划。比如,文化馆内部的形式、内容以及服务功能等方面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高速发展互联网系统设备和新媒体的发展。数字文化馆在建设初期,由于缺乏吸引性,许多文化资源尚处在挖掘时期,各地资源建设水平相对参差不齐,且部分资源建设开放共享力度不够,群众关于这方面的了解不足,因此关于数字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人民群众更多的选择在线上进行文化的普及,这就导致线下文化馆场地的服务效果作用不够凸显,许多城镇乃至乡村的群众对于线下的服务场所不够了解。线下文化馆的开展有利于与线上进行联动,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无论是线上或线下服务功能都有待加强,线下服务活动参与率有待提高。
由于数字文化馆是在传统文化馆的基础上兴起的产物,数字文化馆中的许多工程与社会各界力量尚未形成完善的全面合作。与此同时,数字文化馆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不足,许多偏远地区、城镇和农村对于文化馆了解不足,对于社会平台的良好利用不足。由于社会宣传力度不足,从而容易限制数字文化馆的发展。因此,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程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宣传,促进其融合发展,更好的进行转型。
现如今,随着现代信息化和网络数字化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纷纷进行变革和转型发展,借助互联网设备,建设“数字文化馆”,通过数字文化馆,可以将文化与科技进行有效融合,利用现代科技丰富群众文化的形式,同时借助便捷的网络信息,拓展群众文化内容。因此,文化馆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充分利用数字文化馆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与变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措施着手。
现如今,传统的文化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因此许多地方的文化馆纷纷响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建设数字文化馆。但有些文化馆存在线上的数字文化馆与线下平台相脱离的情况。部分文化馆线上与线下的平台发展参差不齐,有些文化馆注重线上平台,线上平台运作良好,而线下服务转型速度慢,运作模式较传统单一。也有部分文化馆的线上数字文化馆与线下平台独立运作,并且由于资金等情况有限,线上平台文化资源更新慢,整合程度低,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等情况。因此,传统文化馆想要利用数字文化馆进行群众文化的创新,必须要将数字文化馆与线下平台进行有效融合。比如,张掖市数字文化馆协同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地级市文化馆百馆联动”这一活动,为疫情下的张掖人民送上特殊的礼物和鼓励,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通过在闭幕式上呈现独特的裕固族歌舞等多种文化形式的表演,不仅给张掖市当地人民感受文化魅力,同时也让因疫情而无法参与活动的群众能够通过直播的形式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充分感受当地特色文化。
文化馆在借助互联网设备建设数字文化馆的同时,也要注重线下文化服务体验区形式内容上的创新。单凭线上的数字文化馆,对于提高群众文化创新的效果远远不够,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才能促进群众文化创新。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群众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服务需求,应当对线下文化服务体验区的形式进行创新。借助数字文化馆的科技设备,丰富线下文化馆的服务体验,使群众可以对线下文化馆的文化服务更加满意。比如,线下文化馆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文化馆服务体验区进行转型和升级,比如,可以使用地面互动投影、环幕投影、3D技术、VR技术、全息投影等各种高科技,对文化服务体验区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多种高科技设备,营造良好的现代文化体验区,使群众可以在线下的文化服务体验区具有良好的体验。线下文化服务体验区要注重以文化体验为主,传承和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增强线下文化服务体验区的文化性、艺术性,真正满足群众文化的需求,促进群众文化创新。
由于线下的文化馆场地开放时间具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晚上不提供服务。通过建立线上的“数字文化馆”,可以有效的打破时空限制,群众可以在家运用互联网就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基于数字文化馆下的群众文化创新,要努力建立24小时全方位、开放式的文化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的文化需求。比如深圳数字文化馆,通过文化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品牌活动、艺术精品荟萃、文化产品配送中心等等各项功能,可以是群众全方位了解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字文化馆网站观看有关艺术课程、文艺活动、直播等,通过开放式服务平台,努力建立24小时全方位开放的文化馆。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的目的是创新群众文化,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因此,文化馆通过线上线下数字文化的有效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创新。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文化馆下的群众文化创新,应当建立群众评价与反馈机制。文化馆可以利用线上数字文化馆平台建立群众评价与反馈机制平台,根据群众意见,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比如通过数字文化馆,了解大多数群众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文化馆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举办相应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综上所述,“数字文化馆”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下兴起的产物,以互联网为重要的媒介,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柱,同时其服务资源建设也增强了数字文化的服务能力。“数字文化馆”能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新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国家文化传承和创新。如今,“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共同助力和推动“数字文化馆”下的群众文化创新,使其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拓展其覆盖面和适用性,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