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社区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2-03-16 08:50冯登立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社区

冯登立,冉 苒

(1.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一、社区养老服务概述

(一)社区养老的背景

在2015~2035的这段时间内我国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人口高龄化的特征在此阶段内会变得很明显,与此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缺乏养老设施等问题,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各研究学者所重视。

目前,我国养老方面管理制度和理念落后,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缺乏,足以显示出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并没有与社会发展速度接轨。另一方面,老话常说“落叶归根”,在老年人的心里,年老之后总是想要回归家庭。很多老人害怕机构养老,就是害怕自己失落感和孤独感。所以,社区养老对我国老年人群体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在社区养老的概念、现状、意义等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合理化对策建议,进一步形成体系化的优化方法,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健全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营造优美宜居的社区养老环境。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

在理论方面,养老问题一直是每个国家无法避免的关键问题,而社区养老是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应运而生的服务,是在当下老年人生活方式、观念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客观必然的现象。研究社区养老现状、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有利于形成专业化效率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全面、多方位的服务板块项目和理论方法,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现实方面,随着目前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社区对老年人养老的扶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社区养老可以照顾老年人对于养老出现的心理特征和生活习惯,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生活。在另一方面,对老年人带来较大的受益,是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促进完善社会发展养老事业治理机制的有效方法。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1.有利于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难题。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专业化技术服务为手段,以相关机构和社区养老为依托,以小家庭为养老核心,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破解日趋尖锐的养老难题。

2.便民、利民、亲民的养老模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与家庭养老模式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能够让老年人与其他的老年群体进行接触,有伴可作,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能够照顾到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考虑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使其不离家便可享受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以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做到便民、利民、亲民,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3.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如今,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形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逐年上升的多样化和具体化社会服务正是老年人需要的。所以,开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市场可期,前景十分广阔。根据专家学者的预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潜在市场规模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途径,扩大服务业规模并带动经济发展。

4.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养老模式符合老年人生活思想习惯和传统文化。在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的同时,更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在该模式下,老年人的情感和心理需求能够得到重视,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其所开展的许多服务活动和项目,都与社区中其他成员具有互动性。因此,社区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敬老爱老的参与者,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敬老爱老的习惯,以社区为单位由点及面,为社会营造出敬老爱老的氛围。

二、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一)调查概况

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选择五山街道社区满60岁及以上的老人。合理分配性别比例和不同区域,努力做到客观清晰。

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以问卷为主,通过问卷快捷的收集大范围的样本随机抽样;通过走访,详细了解调查对象的想法和建议。大多数问卷填写是笔者或老人子女述题,老人进行选择。

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5份,回收有效率为95%。其中老人男女比例4:6的情况,进行走访提问较多。

3.调查问卷设计。本次调查的主体是“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社区养老服务情况”,问卷分为五部分:(1)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共四题;(2)以满意程度、享受服务、较之前对比、社区氛围等方面来衡量社区养老的现状,共五题;(3)关于社区养老服务宣传和需求解决方面,共三题;(4)还存在的不足,共三题;(5)开放式的调查五山社区老人对社区养老的建议。

发放问卷前会告知此次调查的目的和用处,征得同意后让老人们填写。

(二)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随机的调查方式,对五山街道的老年人进行社区养老走访调查,并在走访后发放问卷,了解当前的五山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现状。以下是走访调查后的总结。

1.五山街道社区老人对养老要求较高。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男性45人,女性5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7.4%和52.6%,本次调查主体是社区养老,范围是60到90岁之间,其中60-65岁有39人,约占总人数的41.1%,65-10岁有20人,约占总人数的21.1%,75-80岁有10人,约占总人数10.5%,80岁以上有8人,约占总人数的8.4%。

被调查者中有34人的学历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约占总人数的35.7%,初高中学历的有45人,约占总人数的47.3%,小学以下学历的有11人,约占17%。

被访者中,有28人的退休金在每月6000元以上,约占总人数的29.4%,有30人每个月5000-5999元,约占总人数的31.5%,有9人每个月4000-4999元,约占总人数的9.4%,有12人每个月有3000-3999约占总人数的12.6%,有11人每个月有2000-2999元,约占总人数的11.5%。

由以上数据可知,五山街道退休老人追求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与此同时,五山老人的退休金都比较高,养老资金相对允裕,因此对养老的要求相对也高。

2.社区小家庭养老居多。被调查的长者中,有子女的共90人,占总人数的94.7%,5人没有儿女,占总人数的5.3%。其中有83人与儿女一起居住或者儿女就住在附近,占87.3%,儿女没有在身边居住有12人,占12.6%,有8人是独居老人,占8.4%,和老伴在一起居住有 87人,约占91.5%。

图1 五山老人居住状况

3.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生活质量提高。由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五山仍有20.5%的老人因为身体状况是没有办法在没人帮助下进行独自生活,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的帮助才可以生活得更好。特别是家政服务以及健康检查方面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和有疾病在身的老人们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社区养老服务的出现能够迎合老人们的需求,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

图2 五山老人身体健康状况

图3 五山老人心理状况

在调查中,五山的老人心态比较开朗,但还是有部分五山的长者在一定程度上患有心理上的压力。社区养老服务包含精神慰藉,能够有效缓解老人们的心理压力,让老人不再时常感到孤独寂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是有必要的。

4.对社区养老的认识不足。根据问卷数据反馈,有80人没有听说过社区养老模式,占总人数的84.2%,有10人有听说过社区养老模式,但也只有模糊的认识,占总人数的9.5%,只有极少数人能清楚了解社区养老。由此可知,社区养老模式并不广为人知,社区养老的内容和模式没有同步跟上,接触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老人大多是简短接触,次数不多,对社区的社会服务工作者,老人们也是模糊的概念,由此可知,社区养老在宣传力度方面欠缺严重。

图4 五山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认识

三、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作为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导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种特征,广州的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仅单纯来源于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根本无法做到有效满足社区养老需求,只会承担更大的财政压力。所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筹集需要积极开拓渠道,引入政府资助、社会投资、慈善捐赠等来源。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去购买服务。据调查,五山大多数是分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机构来提供养老服务,由于政府对调动资源并不充分,还未设立专门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站点。而在养老服务的费用方面,资金的投入也远远没有能满足,最突出的是养老设施、专业养服务者的培训和待遇投入不够。

政府只是片面强调社区养老的公益性,从而忽略了社区养老商业性的特征,导致承受舆论压力与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得进行社区养老的众多服务工作,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利用市场对商业性服务项目来提高运作效率,所以会出现管理责任缺位等一系列问题。经费的缺乏会制约很多服务项目的发展,再加上广州市目前的生活物价水平较高,受制于这些,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覆盖范围也较局限,社区养老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还无法解决。

(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短缺

社区老人所需要的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各类服务,都需要完善的配套的养老设施支持,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是社区养老必不可缺的硬件。当前,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数量不够、功能单一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尽管各街道大都设立了老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但因为设施欠缺的问题,无法满足老人在锻炼、娱乐、休息方面的需求。并且有些老人活动中心设备破损、陈旧,但却没有及时维修和更换,久而久之,该场所就失去了原有的养老设施功能。

在服务方面,社区也不能充分提供家政服务与日常生活照料,在当前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缺乏的情况下,无法提供长期的做饭、陪同购物、上门生活护理等服务。

在娱乐学习方面,根据问卷反馈,社区的娱乐活动次数并不多,而且没有考虑到参与人群的特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都很难融入进去。再加上场地和人员限制的原因,只能开展类似唱歌等娱乐活动,像运动、广场舞、手工书法等活动就更难开展。而社区的看报室或图书室都存在面积小、书本少和类型少的缺点,不能很好满足老人们的求知需求。

(三)社区养老服务缺乏公众参与

目前,主要由广州市政府购买来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在进行统筹管理等方面,政府的财政支出是社区养老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政府承担的资金支出有限,在此情况下就会导致社区养老机构缺乏足够资金去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因此出现服务水平不专业、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等状况。其实,社会力量是能够在社区养老中发挥很大作用的。现今,缺乏其他途径的来源。

在服务人员方面,尽管志愿者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但还是缺乏专业培训,并且大多数志愿者是学生,通常只能提供简单的服务。在对社区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居民都认可社区与生活存在比较大的关系。其实,这一部分志愿者是社区养老潜在的人力资源,如果能够提升他们积极服务和参与的意识,对他们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充分调动,进行系统性管理编制,就可以充分利用该资源,培养出强有力的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队伍。

(四)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提高而日趋多元多样,当前相对较差的特色化服务供给、面对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很好地满足。因此,有待丰富和提升社区养老的特色服务内容。比如,对文化水平较高的老人进行精神方面的熏陶和讲座,供给不足对独居老人们的健康监测技术等老人们的需求都没有能很好地满足。

(五)社区养老宣传力度不够,覆盖范围有限

政府对社区养老的宣传力度较小。在此次调查中,五山街的老人们总体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是很高的。社会是经济支持的主要来源,家庭是生活照料的中坚力量,所以老年人对两者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据五山街居民的随机调查问卷中,老人们对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都没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由此明显看出在关于社区养老方面宣传存在很大的不足。

被调查的95人中,只有一小部分对社区养老非常了解,没有听说过社区养老模式有80人,占总人数的84.2%,特别是社区养老政策、服务内容等,很多老人是一问三不知。

大多数社区居民出于不了解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收费服务,所以并不信任其效果,所以只有小部分人愿意购买。其次,五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数量不足,所以相对有限的覆盖范围导致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服务。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得服务机构后续的发展能力不足,无法做到更大规模的覆盖。

(六)信息孤岛困境有待突破

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要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能够做到信息共享是重中之重。因为它的具体工作涉及到市场的各个环节以及医疗、住建、人社等各类政府部门。根据调查,在广州市当前实际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仍然是信息流通的不畅,导致相关主体之间没有做到能够实时共享关于老年人的社保、健康等相关信息。明显的数据断层会滞缓规划的步伐,加剧数据和信息的碎片化。

四、完善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义务,加大财政投入

社区养老是结合社会和家庭的养老方式,政府在确立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标准之后,就得着手规划社区的养老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老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用制度的规定保障政府履行职能,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都需要规范化的体制机制进行完善,从而保障老年人群体社会养老保护的基本权益。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对各部门进行统筹沟通汇总,从而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社工质量,鼓励社区公众积极参与

在社工培养上,政府应该加强对培养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员的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数安排、课程计划上加以构思。既要职业技术培训,又要兼顾学历教育,实施与养老服务、养老质量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此外,政府需要增加财政资助,进而吸引更多专业人员过来从事社区养老的工作,提高社区养老方面的从业人员薪资和社会地位认知,让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预防老年服务人员的流失。同时要加强引导舆论,提倡正确的观念,提高老年服务人员群体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从事老年服务事业,从而降低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难度。对已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要定期参加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由政府牵头,委托相关机构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将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进行记录和上传,让用人单位、居民可以看到这部分人员的培训记录,以便了解其业务能力。

社区居民的志愿意识理念提高也是一股强劲的支撑力量。鼓励社区内学生和居民积极加入社区养老的志愿者队伍中,用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强调和展示邻里互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志愿者队伍中也可纳入社区内低龄老人,只要他们有意愿参加社区养老服务并且身体较健康,都积极欢迎,因为年龄于服务对象接近,话题就比较多,共鸣比较强,还可以增加自己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为日后自己的社区养老提前学习。公众积极参与社区养老,不仅能引导社区形成敬老爱老的文化氛围,同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助力者,共同创造更高质量的养老环境。

(三)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群体对养老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和高要求,着眼于多元化项目的培养,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新项目进行鼓励扶持,可以有效的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并且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和特点,针对性的提供给该区域的老年人群体,满足他们的需求。特色养老项目在取得一定认可后,鼓励进行推广,各区域之间相互借鉴学习,交流各自的优质特色。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对服务需求的评估提供优质的针对性养老服务。最后,要不断完善健全养老服务机制,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为患疾病的老年人群体提供从治疗期到临终的一体化服务等。

(四)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要运用多渠道、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普及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识,争取得到老人们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同。宣传工作化被动为主动,不能仅靠简单的宣传方式,宣传人员要宣传到户、宣传到人,政府可以通过义工队伍、社区的服务中心、等机构对社区居民进行“扫雷式”宣传,给老年人或其家人讲解清楚老年人能够获得哪些服务、对整个家庭有什么好处、什么是社区养老等,让社区养老服务概念被每家每户都了解。加上创新宣传方式,随着网络媒体越来越专业化,可寻求一种更易被接受的创新宣传方式,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在宣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到不同老年人社区养老所真正需要的地方,做好信息记录,汇总老年人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社区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城市养老模式的首选的今天,政府更应该充分发挥其身为养老模式的主要构建者主导地位。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统筹当前的资金和社区的现有资源,分析整理后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从而确保社区养老的稳步发展。其次,大力鼓励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投资创建民办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对于民办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相应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刺激市场的积极性。政府对于已经建立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制定相关有偿或低偿的服务项目体系,供机构挑选,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为扩大其规模提供后备力量。最后,完善捐赠渠道,公民在有了尊老爱老的社会意识之后,会积极承担起分担社会养老的责任。

(五)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全市社区明确的目标是实现智慧养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交出一份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方案,包括内容、分工等,系统性的进行规划。其次,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信息化平台,收集养老信息和各类养老数据,制定规范化的收集标准,推动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再次,要对养老服务信息的综合平台进行不断完善,做到各类基础信息实现互联共享。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研发智慧养老产品,更新智慧养老信息体系,提高三方资源协同服务的信息化和管理效率。在信息化社区养老服务圈内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五、结语

社区养老模式将会是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首选养老模式,积极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健身发展对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会重大影响。社区养老模式是我国未来养老的首要选择模式。但是,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和理想中的社区养老服务相比,现阶段还未达到要求,还存在着政府引导力度不足、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我们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一一突破,才能使社区养老模式在我国走得更深,更好解决我国将面临的老龄化的挑战。●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