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噻虫胺悬浮剂拌种对花生田蛴螬的药效评价

2022-03-16 11:40张自启王利霞王淑枝韩瑞华刘顺通段爱菊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荚果蛴螬吡虫啉

张自启,王利霞,王淑枝,韩瑞华,刘顺通,段爱菊

(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等省,其年产量约占世界花生年产量的60%[2]。在花生整个生长过程中,由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在苗期常造成缺苗断垅,在荚果膨大期取食、钻蛀果荚,造成产量降低,危害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3-4]。

在花生田进行危害的地下害虫种类主要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其中蛴螬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地下害虫[5]。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及在蛴螬危害期进行药剂灌根是控制花生田蛴螬危害的常规化学防治措施,但这2种措施费时费力、成本高,且必须选用高毒、残效期长的杀虫剂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国家对高残留和剧毒杀虫剂的限用或禁用,用于蛴螬等地下害虫防治的药剂越来越稀缺[6-8]。因此,亟待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防治花生田蛴螬。

噻虫胺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是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可有效杀灭对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高抗性的害虫,该药剂既可用于茎叶喷雾处理,也可用于土壤、种子处理,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棉花、果树及其他作物田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9-11]。噻虫胺毒性低,用量少,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具有较优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农药品种[12]。

本研究选择不同剂量噻虫胺处理花生种子进行大田试验,使用荚果膨大期花生在室内饲喂蛴螬验证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在花生收获期调查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以期筛选出噻虫胺对花生进行种子处理的适宜剂量,为花生田蛴螬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农林科学院花生试验田(北纬34°38′13″,东经112°28′44″)。该试验地前茬作物为花生,常年不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蛴螬发生量平均在2头/m2以上。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药剂 48%噻虫胺悬浮剂,江苏中旗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2 供试作物 供试花生品种为远杂9102。

1.2.3 供试昆虫 花生田蛴螬(暗黑鳃金龟幼虫larva ofHolotrichia parallelaMotschulsky)。

1.3 试验方法

1.3.1 处理及播种 2019年5月15日进行播种,试验分别采用48%噻虫胺SC按照每千克种子1、2、4、8、12 mL的用量进行拌种处理,以60%吡虫啉FS和30%毒死蜱CS 为对照药剂,对照药剂用量分别按药剂使用方法确定为每千克种子3、20 mL,以花生种子不处理为空白对照,共计8 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田间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4.4 m2(2.4 m×6.0 m)。播种前3 d 将花生种子按不同处理包衣用量分别进行包衣,并晾干备用。播种前将试验地灌水,待试验地能下地时开始播种试验。采用开沟播种,每穴播2 粒花生种子,穴距16 cm,行距40 cm,后覆土。

1.3.2 花生荚果膨大期在室内饲喂蛴螬的药效测定 室内饲喂试验前60 d,在河南省孟州市化工镇花生田用黑光灯诱暗黑鳃金龟成虫,带回室内(室内温度26 ℃)用榆树嫩枝饲喂,待其产卵后,将卵挑出,放入已备好的沙壤土(土壤含水量15%,加入适量小麦作为幼虫食物)内待其孵化,待生长至2龄幼虫时备用。在花生果膨大期(荚果内可见果仁)时,挖取花生3 穴,剪去上部茎叶,将花生根和果埋入已备好的沙壤土(土壤含水量15%)的养虫盒(30 cm×20 cm×25 cm)内,每盒放入花生2 株,分别接入2龄幼虫30 头。每处理3 个重复。待接虫后10、15 d 时调查幼虫的死虫数(蛴螬幼虫的死亡或其不能正常活动视为死虫)和活虫数,计算幼虫死亡率和相对防效。

1.3.3 花生收获期对大田蛴螬的药效测定 在花生收获时,收取小区内中间3行全部花生荚果带回室内进行考种,调查蛴螬对花生荚果危害情况,并对花生荚果被害情况进行分级。计算被害果率、虫情指数及相对防治效果。

花生荚果被害分级标准为:0 级.荚果完整,无被害状;1级.荚果表皮有被害痕迹;2级.荚果有被害小洞,但果仁完整;3级.荚果有被害大洞,果仁被害1/2;4级.荚、果仁均被害1/2以上。

1.4 数据分析

数据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进行统计;利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新复极差法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于花生荚果膨大期在室内饲喂蛴螬的防治效果

48%噻虫胺SC药剂处理的花生植株在室内饲喂2 龄幼虫10 d 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表1),其中,48%噻虫胺SC 以12 mL/kg 种子用量的防治效果为77.8%,显著优于其他用量处理;对照药剂60%吡虫啉FS 3 mL/kg 种子防治效果为52.08%,与48%噻虫胺SC 8 mg/kg种子用量间的相对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1、2、4 mg/kg 种子用量的相对防治效果;对照药剂30%毒死蜱CS 20 mL/kg 种子处理防治效果较低,防治效果仅为31.07%,显著低于48%噻虫胺SC 以8、12 mg/kg种子用量的处理(P<0.05)。

表1 花生果膨大期不同药剂处理的花生植株在室内饲喂蛴螬幼虫10、15 d的防治效果Tab.1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peanut plants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 treatments used to feed grubs larvae in laboratory for 10 days and 15 days during peanut expansion period

48%噻虫胺SC药剂处理的花生植株在室内饲喂2 龄蛴螬幼虫15 d 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表1),其中,48%噻虫胺SC 以12 mL/kg种子处理防治效果为91.94%,显著优于其他处理(P<0.05);而对照药剂60%吡虫啉FS 3 mL/kg 种子处理防治效果为64.12%,与48%噻虫胺SC 以8 mL/kg 种子处理防治效果77.14%间无显著性差异,显著低于48%噻虫胺SC 12 mL/kg 种子处理(P<0.05);对照药剂30%毒死蜱CS 20 mL/kg种子处理防治效果显著低于48%噻虫胺SC 4 mL/kg 种子处理(P<0.05),防治效果仅为31.07%。

综合花生荚果膨大期不同处理的植株在室内饲喂2 龄蛴螬幼虫10、15 d 的防治效果可以看出,随着48%噻虫胺SC 药剂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提高,且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其中,48%噻虫胺SC 以12 mL/kg 种子处理防治效果最优;2组对照药剂处理防治效果虽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明显低于48%噻虫胺SC 12 mL/kg 种子处理。说明48%噻虫胺SC 12 mL/kg种子处理花生种子能达到防治蛴螬的目的,且显著优于60%吡虫啉FS 和30%毒死蜱CS 对照药剂(P<0.05)。表明噻虫胺药剂通过种子处理持效性更好。

2.2 不同药剂处理在花生收获期对大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从虫情指数和危害果率分别计算相对防效发现,花生收获期48%噻虫胺SC 不同浓度处理对大田蛴螬防治的防治效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且随着用量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表2)。其中,按虫情指数计算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剂量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0.38%和95.07%,按危害果率计算的相对防效分别为90.77%和95.76%,且48%噻虫胺SC 8、12 mL/kg种子剂量从虫情指数和危害果率计算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48%噻虫胺SC的以上2个处理下对大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相当。对照药剂60%吡虫啉FS 3 mL/kg 种子处理虫情指数的防治效果为63.46%,危害果率的防治效果为65.22%,显著低于48%噻虫胺SC 不同处理。对照药剂30%毒死蜱CS 20 mL/kg种子处理虫情指数防治效果为43.36%,危害果率的防治效果仅为31.33%,显著低于48%噻虫胺SC不同处理,也显著低于对照药剂60%吡虫啉FS。说明48%噻虫胺SC 8~12 mL/kg 种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60%吡虫啉FS 3 mL/kg 处理和30%毒死蜱CS 20 mL/kg 处理,可以替代这2 种药剂种子拌种或包衣对花生田蛴螬进行防控。

表2 花生收获期不同药剂处理对大田蛴螬的防治效果Tab.2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s treatments on grubs in field during peanut harvest

3 结论与讨论

蛴螬是花生田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生产上通常采用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等土壤处理(撒施、穴施、灌根)[13]以及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和噻虫啉等种子处理(拌种、包衣)等措施进行防控[14]。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可有效杀灭对有机磷酸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高抗性的害虫[9-11],刘煜财等[15]、刘艳涛等[16]、张黎辉等[17]、段成鼎等[18]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毒死蜱等药剂对蛴螬进行了防治试验,谢吉先等[19]用0.1%噻虫胺药肥进行了防治蛴螬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闫冉冉等[2]用噻虫胺在7月对花生进行灌根处理防治花生田蛴螬,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花生苗期灌根需药量大,耗费人力、物力。

本试验采用药剂拌种的施药方式,在花生果膨大期按照不同处理用花生整株在室内饲喂蛴螬测定其防治效果,并在花生收获期试验小区调查花生果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8%噻虫胺SC 不同处理中8、12 mL/kg 处理对花生田蛴螬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60%吡虫啉FS和30%毒死蜱CS。而在刘尚友等[20]和管磊等[21]用吡虫啉和噻虫胺等新烟碱类药剂种子包衣防治花生蛴螬药效对比试验中发现,噻虫胺防治效果略优于吡虫啉或相当,与本试验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近些年花生大田常年用吡虫啉药剂进行包衣防治花生田蛴螬,蛴螬对吡虫啉药剂的抗药性增强,导致本试验吡虫啉药剂防治效果降低。有关蛴螬对吡虫啉抗药性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因此,48% 噻虫胺 SC 以 8、12 mL/kg 种子剂量拌种处理对花生田蛴螬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显著优于60%吡虫啉FS和30%毒死蜱CS对照药剂,可以有效替代2种药剂或交替使用防治花生田蛴螬的危害。

猜你喜欢
荚果蛴螬吡虫啉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我国鲜食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花生荚果烘干设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棉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对策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