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力

2022-03-16 15:18陈娜
今日财富 2022年5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审计工作行政

陈娜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共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增强,资产数量与资金额度大幅度提高,相关财务管理和账务处理工作难度加大,上级督导与国家监察手段越来越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不仅能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也能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合法合规。文章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缺点、改进措施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提高相关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一、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外部审计工作的审计方主要为上级单位、审计机关、相关事务所,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方主要为单位内部审计组。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内容与企业审计不同,企业审计主要针对账务处理、票据管理、税务筹划、资产管理等内容进行审查,得出风险评估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除对单位财务工作审计外,还会对单位的机构设置、业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审核,从而分析出相关单位的执行能力和整体素质情况。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预防财务风险,保护工作人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两次。在外部审计进行之前,首先由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对单位财务状况、手续流程、资料保存等情况进行审核,站在外部审计人员的立场上对单位内部工作提出审计意见,及时纠正有财务风险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前预防工作不规范带来的风险,这对于单位整体和工作人员个人都是一种保护。另外,审计人员还可以提供财务咨询工作。随着近几年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细化,行政服务性增强,出现很多新生工作。比如,在政府食堂采购方面,国家规定部分食品要通过832扶贫平台购置。从线下购置到线上购置,相关供应商的选取标准要遵循不同的标准。在扶贫平台上选取供应商,无法像线下采购一样要求货比三家,另外还需考虑供应商配货速度、距离远近、发票开具时间等问题。对于线上采购的工作流程,需要提前咨询审计人员,遵循审计人员建议,做好相关工作。

(二)督促单位工作人员规范工作方式

内部审计工作,虽然是由单位同事进行审核,但是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一定的处罚权,这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是一种制约和警醒。有了这一层约束,财务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会随时考虑审计要求。对于不符合审计要求的工作流程,提出财务改进建议,从而提前规避审计风险,从源头上保持财务规范性。比如,聘请专家培训工作,虽然有些文件对于聘请专家的费用标准有一定要求,但是相关要求并不全面。对于聘请专家费用,一般采取副高级职称每小时不高于税后500元,正高级职称每小时不高于税后1000元的标准。但是,很多时候聘请的培训讲师,由于专业限制,没有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体系,无法提供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对于这种特殊情况,财务人员应综合判断,考虑文件规定,考虑领导要求,考虑单位需求,考虑审计规范,对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没有文件标准,可以通过开会讨论、单独申请、以副高级标准折算相关培训费用等方式,弥补政策性不足。

(三) 促进单位健全管理制度,保护单位财产安全

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只是对单位已发生情况进行督查,但是在进行督查之前,需要单位内部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审计工作才能有序进行。这在另一个角度对单位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要求,督促单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对管理制度提高要求,提高了单位内部运行的健康性、合理性,从而对单位资产的管理、保存等提供了合理化保障,提高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在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时,通常要根据单位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核,财务制度一般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财务收支制度、绩效评价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合在一起,组成了符合单位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督促单位形成完整有效的管理流程。单位内控管理程度提高,最直观的效果是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提高,从而保护了国家财产安全。

(四)规避不良经济合作,保护单位合法权益

内部审计工作除对单位自身情况进行监督外,还需对单位外部合作方的情况进行考虑,考虑双方的职责范围、合同条款、合作方式等情况是否规范,从而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由于工作要求,行政单位内部之间会进行合作。比如新建学校项目,会由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建设发展部门三部门共同协作完成。对于各部门权责划分要有明确的界定标准,才能顺利进行工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各部门职责进行合理化估计,从而明确单位相关职责,保护单位权限。另外,对于单位与供应商之间,审计人员应及时检查相关合同的订立情况,尤其是对双方职责的规定条款、付款方式条款、质量保证条款进行审核,保护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业的审计人员,不仅没有审计人员,单位财务人员也欠缺专业性。国家实力的提升在最近十年最为明显,随着国家能力的提升,对于专业性人员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虽然近几年专业的财务人员已经明显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相关单位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单位的审计人员就更加欠缺,很多的审计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财务工作与审计工作虽有相通之处,但是工作侧重点不同。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人员,就像自省吾身,虽然能规避一些错误,但无法突破自身局限性,无法站在高位去分析问题,也就无法有效规避风险。另外,在有审计人员的情况下,大部分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不足。由于很多审计人员是非审计、财务专业出身,或者审计人员欠缺审计经验等原因,导致审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行政事业单位对审计工作意识淡薄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全部实现财务专业化,所以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了解更加薄弱。首先在人员思想方面,单位工作人员首先是对内部审计工作有抵触心理,认为审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提出问题是对自己工作的不信任,所以在审计工作中往往不愿配合。另外在工作内容方面,业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工作时,并未考虑过将要发生的审计风险。比如单位内部同事间关系熟络,出于信任财务人员面对业务人员支出业务时,可能会出现先付款后补票的情况。最后在单位管理机构层面,并未做完善的不相容岗位规划。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较少或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很多单位并未规划不相容岗位分离方案。比如经费收支及账务处理都由同一人担任,业务操作岗位与审核岗位未区分,采购岗与管理岗未分离等。

(三)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这就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可依。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这些规定和准则主要从审计人员管理、审计内容、审计后续监管等方面,大致阐述了审计工作的操作流程。但是行政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单位审计的重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教育类单位审计,除审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还要结合国家对于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政策进行审核。比如社会发展类单位,还要结合当地基建情况、地区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审核。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内部审计制度。

(四)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建议整改措施滞后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欠缺,在审计人员出具审计报告和整改建议书之后,审计整改工作往往执行乏力。首先,从业务人员方面,相关人员对审计整改工作不够重视,認为整改内容是单位内部事项,对整改建议消极应对。另外,从单位领导层方面,未对内部审计提出的问题给予解决。比如人员岗位职能的划分、不相容岗位分离、工作流程的规范等问题,没有相关领导的支持,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最后,从工作内容方面,基层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规章制度杂乱,在面对审计整改建议时,往往疲于应对。基层人员在面对大量重复性工作时,只能通过简化程序来保证工作的完成进度,即使明知道应该按照完整的流程来规避风险,但无奈于人手欠缺,只能让风险存在。基层人员按照审计建议进行整改时,也会由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制约,导致整改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审计能力

首先,要提高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审计工作内容主要是单位的财务状况,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高低和审计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工作时,如果能做到原始凭证留存完整,收支业务佐证资料齐全,数据资料准确无误,资产管理和低值易耗品管理有序进行,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就能审核到一套清晰明了的财务资料,不仅能提高审计效率,也规避了大型的审计风险。另外,要提高单位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单位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首先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性。虽然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左右内部的编制欠缺情况,但可以通过加强岗位专业培训来弥补这个缺陷。单位应从单位文化氛围上鼓励员工不断学习,积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通过邀请外部专家对员工进行审计业务培训、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内部审计的审计能力。其次要丰富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审计工作会随着被审计对象的不同而调整审计内容,面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在本着基本的审计要求的基础上,要及时调整审计方向和重点,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相关经验和应变能力提出考验。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对象的情况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审计对象面对的国家政策和发展状况,与相关财务人员或业务人员积极交流,为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知识积累,总结相关经验,提高审计效率。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审计风险意识

首先在内部人员思想认识方面,要提高全体员工的审计风险意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积极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告知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情况。使相关人员明白审计工作绝不是对其工作进行挑刺和设限,而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保护其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流程完整,工作需求合理,规避工作漏洞,降低业务风险。另外,在内部人员工作方式上,应建立严格的流程管控机制。无论是单位领导层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大型项目还是小额支出业务,无论是熟识的同事还是陌生的人员,在业务处理流程中,都应坚守正确的流程。不因事小而违规,不因熟悉而通融,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相关人员的规范意识必定会增强,面对审计工作时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最后,在岗位设置方面,应在规避审计风险的基础上设置岗位职能,严格遵守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对于支出业务岗位,支出制度编制与制度审核岗位相分离,经费支付环节与审批环节相分离,经费执行环节与账务处理环节相分离;对于预算业务岗位,预算编制环节与预算审批环节相分离,预算执行环节与预算评价环节相分离;对于政府采购类业务,采购需求与采购审核岗位相分离,招投标手续执行与审批岗位相分离,验收环节与入库保管环节相分离;资产管理方面,购置资产计划编制与审批环节相分离,资产购置与资产验收环节相分离,资产验收与资产后续维护环节相分离。

(三)制定完整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要从岗位设置、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几个方面进行设定。岗位设置方面,审计组成员至少由三名成员组成,一名主要审计人员,一名辅助审计人员,一名复核审计人员。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规模较小,无法形成这种规模的内部审计小组,也可以采用多个单位合用一个审计小组的办法。审计内容方面,应写明审计小组的审计范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主要是对单位账务处理、票据管理、凭证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编制、经费支出、行政事业收入、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内容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制度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对相关单位的要求和制约,设定审计内容。审计程序方面,在审计工作开始之前,向相关部门递交审计通知书,写明审计范围和需提供的相关资料。正式开始审计后,对相关财务账簿、财务报表、资产台账、预决算报表等佐证材料进行审核。同时还需检查单位的现金情况、银行账户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情况。另外还需检查单位重大决策的决策流程、大型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招标采购项目结束后的后续管理工作等是否合理合规。审计工作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和整改建议书。

(四)积极配合审计建议进行整改

对于审计建议书中提到的整改要求,切不可消极应对。首先,相关业务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对于审计建议书中提到的人为错误及时改正。比如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先付款再发货,账务处理不规范导致固定资产记成办公用品等。对于这些简单错误,应及时调整错误凭证,或补充记账凭证以弥补错误。另外,有些审计整改要求改变单位管理方式和岗位设置,对于这种情况单位管理层和业务人员要积极沟通,召开内部研讨会,寻找更合理的人员配备方案。

结 语

内部审计工作是投射单位财务状况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的督促,能促使相关业务人员在工作中时刻警惕风险,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每年会固定接受上级机关安排的外部审计。为做好应对外部审计的准备,提前规范好自身的财务工作,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单位人员业务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减少贪心、懒惰等私心造成的业务风险;制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法可依;积极进行审计建议整改工作,保障审计工作能行之有效地改善单位财务状况。长此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水平必定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整体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3264500589238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审计工作行政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