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卫华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一政策的出台,粤港湾三地间的合作关系也愈来愈紧密,三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开展频率也变得更加频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三地学校之间的合作同样事关重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尤以古诗词值得称道,因而在港澳和内地间被广为传诵,在文化上激发了精神上的共鸣。令人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学校的古诗词学习只是局限在教材范本内,教学手段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广州市毗邻港澳,三地间使用着共同的方言——粤语,粤语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的粤语词汇中,仍然保留大量的古语词,有些古语词甚至阅读读起来会更押韵。因此,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以古诗词吟唱课程为抓手,构建创新式吟唱剧课程,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校际古诗词吟唱剧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在关注普通话的古诗词吟唱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粤语吟唱途径,以期用古诗吟唱剧短小精悍、韵律意境唯美的特点滋润粤港澳学生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审美境界,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我们通过对古诗词吟唱剧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将粤港澳三大地区的教育内容作为融合的载体,进一步凸显了古诗词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通过对古诗词吟唱剧课程的开发,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完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任务,同时还可以激发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共鸣,其作用表现在:彰显粤港澳办学元素,创新吟唱剧课程实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们通常仅仅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是一味强调诵读在记忆古诗词过程中的作用。但这种教育形式过于松垮,学生大多也忽视了古诗词课程的重要性,由于缺乏对古诗词含义的理解,只是一味通过重复的诵读加深记忆,导致学生很难真正意义地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也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精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他们始终认为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是拿到高分,却忽略了古诗词所培育出来的人文素养在他们未来生活与学习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课程中草草了事,过于敷衍。
结合目前古诗词吟唱剧课程开展实际情况来看,各地的学校在课时的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着课时偏少的现象,不足以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工作。此外,部分学校还存在着没有制订完善教学大纲的现象,教师们在进行授课时更多地会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审美品味来选择作为教学内容,导致了这些学校的教学课程内容略显单薄,因此加强针对学生的古诗词吟唱剧课程开发势在必行。
古诗词吟唱剧课程是由两条主线共同构成的:其一是强化学生文学基础知识的理论课程,而另一条主线是锻炼学生作曲能力的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将文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从古诗词的来源、创作背景及作者所处年代等多个方面出发,让学生徜徉在艺术长河里,通过对古诗词诞生历史的溯源以及著名诗人代表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升他们的文学基础水平。
作为古诗词吟唱剧课程的另外一条主线,音乐课程同样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者们如果想要构建音乐为辅助的吟唱剧课程,首先必须对学生的作曲能力进行培养,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充分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古诗词吟唱剧课程的开发与实现必须紧紧围绕时代的发展,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火热的背景下,教师们掌握了更多丰富自身教学手段的方法,例如在网上选择并下载适合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观看的互联网视频或动画,从而起到丰富教学内容与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不仅如此,教师们还可以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能力,将粤语方言与普通话结合,在满足不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中,而这样其实也是创新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全面的提升古诗词吟唱剧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有力地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进程。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二者并不分离,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和渗透,而学生的线上活动极有可能影响现实表现,因此学校在对古诗词吟唱剧课程内容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现实,又要把握网络世界,将二者综合利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是要主动占据网络媒体的高地,重视公众号、百家号、抖音等自媒体的作用,集中力量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学生输出健康有益的文化知识。
二是要全面发挥线下教学的作用,通过利用理论课的知识指导与实践课的互相结合,构建出多层次、跨领域的古诗词吟唱剧课程内容,同时普及戏剧知识与技能,提升戏剧鉴赏能力。使吟唱剧课程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让学生透过戏剧课,掌握基本的戏剧表演知识和技能,通过演员基本训练,全方位提高学生感受力、表达力、控制力等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表演素质。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优秀文化,普及古诗词教育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学生的气质,在带给学生启迪和享受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古诗词吟唱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要想更好地完成在古诗词吟唱剧教学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教师们应当做到在不同环境下匹配上不同的方法。
抛砖引玉:教师将自己要讲授的内容先做隐藏,用语言的技巧引导学生自发地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古诗词与吟唱音乐之间的匹配,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如教授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时,便可以分别将三首古诗的内容与匹配的三首乐曲打乱顺序后同时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来完成古诗与吟唱曲之间的匹配,为学生之后的作曲编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循循善诱:师生之间通过讨论、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古诗词吟唱剧课程的开发。这一工作需要老师能够提前做好准备,设计出有吸引力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做到循循善诱,将教育内容渗入学生内心。例如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古诗词的题目、内容的理解。并鼓励答对的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在交流中使古诗词吟唱剧课程更加出彩。
画龙点睛:此方法适用于古诗词教导完之后,加深学生对于诗词主旨的理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自身已经对于诗词有了模糊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点出课堂教学的重点,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加深主题,从而真正结束这一堂课的同时,也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
在粤港湾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政府对于教学体系的改革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开发粤语与普通话结合的吟唱剧课程也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了许多学校提高学生古诗词水平的法宝。为此,我们要开展卓有成效的古诗词教学,利用古诗词来滋润粤港澳学生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