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2-03-15 13:49李建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小学生

◎李建华

素养指的是一个人自身所具备的基本修养,从广义上看,素养包含了多个层面,如道德品质层面、文化知识层面、言行举止层面以及能力状态层面等。就核心素养概念而言,主要是同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品质等进行理解,并且核心素养注重学习者在知识、个人能力和情感品质的内化调整,因此可以将核心素养概括为一个人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之后所获得的内在的个人成果储备。

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核心素养具有根源性和支撑性的积极作用,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根基,能够支撑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品格与能力,结合新课改,核心素养让学生发展成为关键,同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教育的转向,为更好地探索学科育人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必要的知识点学习,同时在小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情感目标达成上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并构建完善的人格品质,为个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既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要点,也是其价值所在。

一、创设情境,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要想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遵循规律、科学开展教学工作。一方面,要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训练小学生的理解力,以便于实现对文章的快速理解和语言积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材广泛,具有体裁丰富和图文并茂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降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PPT教学的方式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统编版的很多古诗阅读中,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在《赠汪伦》一诗中,可以通过播放教学动画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桃花潭水并非是真的有千尺之深,这只是一种创作上的夸张,但是汪伦送作者的情谊却比桃花潭水还要深厚,充分体现出作者出彩的创作手法,学生更易理解。

另一方面,培育小学生阅读与思考相结合的好习惯。最好是能够带着疑问去阅读,在阅读中来寻找答案,如在《坐井观天》一文的阅读中,可以思考为什么小鸟和青蛙所看到的天是不一样的?从而通过角色的对话来得出,二者的环境决定了其眼界,引申出来就是要求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开阔眼界,不能够成为井底之蛙,小学生在掌握“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人生感悟。

二、科学提问,激发学生思维提升

通常来说,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普遍缺乏独立认知能力,但是这项思维认知能力往往又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一种持续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而在阅读中设置问题,科学提问则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来设置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能够在提问过程中将各个教学知识点贯穿进去;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主导者的作用,能够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能够始终坚持问题的驱动性,也可以借助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实现小学生个体之间的思维碰撞,进而逐渐培育起小学生对于问题的主动思考意识与能力;再次,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更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以及启发性,这样就能够避免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学生思维的开拓,也能够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各抒己见,凸显个性化学习,最终培育其核心素养水平。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中,教师可以优先提问:

作者忆的是什么?

大多数小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够明白作者想念的是自己的兄弟,也是自己的故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继续提问:

之前还学过哪些思乡的文章呢?

这个问题极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通过探索和交流,就能够罗列出诸如《回乡偶书》和《静夜思》等诗作,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再次反复朗读并探讨关于九月九日的节日习俗,也能够启发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逻辑渗透,培育学生演绎能力

在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将所获得的语文知识作为同其他人交流的工具,同时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能够自发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就阅读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同时还要关注阅读课文中所蕴含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挖掘文化元素的意识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育其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并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

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主人公周恩来同志那种为了民族崛起而奋发图强的高贵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旧中国内忧外患的处境,周恩来的民族信念成为了他后期成功的精神支柱;最后,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能够从情感角度将文化教育渗透阅读文章中,以此来达到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陶罐和铁罐》阅读教学中,通过罐子的不同材质来区分其优缺点,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一个谦虚不懦弱、一个骄傲又狂妄,在阅读和扮演过程中学生通过陶罐、铁罐最终的结局来领悟到一个道理:

人各有优点和缺点,无论是学习上还是为人处世上,都要谦逊,取长补短才能够友好相处、长足进步。

四、拓展训练,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中华文明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且成为人类文明史中唯一没有中断的,足以看出中华文明的蓬勃生命力。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阅读不仅仅停留在课本教材中,同时笔者认为还要延伸到课本之外。只有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化、发现世界并发散思维,实现小学生的文化积累与审美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来设置课外读物的阅读量,或者选取有营养的内容带入阅读课堂中,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通过列书单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读好书,还能够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帮助。

同时,可以通过阅读作业的拓展,提升阅读效果。不同于常规的写字作业,小学生阅读作业的布置更多的是依靠学生内驱力和自控力,通常来说,阅读作业主要是通过指定书目和指定方向的方式来布置即群文阅读。如在学习《琥珀》一文之后,教师可以布置阅读其他相关类文章的作业,学生通过自发阅读或者家长辅助,就能够搜集到诸如恐龙化石、煤炭石油形成等科普文章,拓宽知识面;同时,群文阅读则是教师给定主题,学生在该主题之下进行的一种综合阅读,从而能够摆脱一篇文章的限制,实现小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满足了部编版教材编写的意义。

此外,阅读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践,为了能够让小学生获得更理想的阅读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风筝》一文的时候,就可以准备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课下动手制作风筝,并在学校操场组织一场放风筝比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主题,还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其参与度和配合度。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积极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能够构建良好的阅读教学关系,实现综合素养的共同提升。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小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是小学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