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木枝
(江西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4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转折性、全局性、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在任重而道远的爬坡关键期,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求生态”“盼环保”的愿望,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要厘清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由谁共享、让谁评价等原则性问题,要突出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人民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在对“批判的批判”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他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而社会历史活动又带有价值评判的特征。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别的党派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性,一切为了人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价值主体是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实践,每一种变革实践都有赖于人民,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得好不好、成效怎样,人民最有发言权,应该交给人民来评判,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好坏的评价主体。因此,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主体、实践主体、评价主体等“三个主体”的合一。
人民主体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那天开始,就肩负着为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巨责任和光荣使命。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 “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 ‘群众党’”[1]。毛泽东提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归宿就是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人民的利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要解决关系人民发展的切实利益问题;习近平更是提出党是因为人民需要而产生,兴旺发达的,党必须与人民命运与共的人民中心论[2]。这些执政理念的共同价值指向都是坚持人民至上,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利益,都把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作为自己执政的奋斗方向和前行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关系到发展问题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关切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3]历届中央领导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生态建设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设的论断、思想。毛泽东在1956年就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要求要美化人民生活的家园、学习工作的环境;邓小平1983年提出要把“美化祖国”这一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坚持二十年、一百年、一千年,要世代坚持下去;江泽民在2000年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让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实现人民永续发展;胡锦涛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2018年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目的是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终极关切和价值取向是人民,是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主体。
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的需求而开展,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产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生态产品。政府要调整发展思路,破除要发展就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旧思维,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环境破坏了,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政府要树立正确的现代化观,克服资本逻辑导致的人的本质问题的异化。资本是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人的本质异化了,会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绿色是发展底色的原则,要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要加速发展转型,要建设人人宜居宜产的、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要把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重点,作为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的一部分,当前的工作重心在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要打好蓝天、碧水及净土三大保卫战。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为老百姓提供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可以自由呼吸的大气环境;要严格落实预防治理水污染的行动计划,为老百姓提供水清岸绿、鱼游虾潜的水资源环境;要坚决开展土地污染整治行动计划,为老百姓提供放心、称心的农产品;要始终整治农民居住环境,为老百姓留住能够记住乡愁、愿意回归故土生活的田园风光。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4]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自己开展过的活动,人民创造了自己,人民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而不是少数英雄人物或者天才人物。恩格斯说:“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5]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剧作者”也是“剧中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我国不管是处在战争年代还是处在和平年代,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强依靠力量。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建成的,要无条件坚持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人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真正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每个人都要参与,要当建设者,不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只做裁判,不做运动员。只有人人齐心协力共建才能共享,每个人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6]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策,而人民是这些“根本之策”的实践主体。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河北“塞罕坝人工林” 工程、山西右玉县的“沙漠变绿洲” 工程、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理” 工程等都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实践主体性作用突出的经典性案例。
理念指导行动,要在心中树立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成为人民群众的内心准则与行为规范。目前,有些人的思想观念依然停留在见人不见物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文明阶段,把人看成是自然的绝对主宰,人可以任意奴役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变成人的对立面,重经济利益轻环境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人民群众要培育生态文化,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文化传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只有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创立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成为人民群众的内心规则和行为规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经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需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化发展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符合中国实际,适合中国现实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物质基础,人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建设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绿色发展是契合我国当下实际需求的,是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性要求,同时也是用来解决当前我国依然面临的严峻污染问题的最管用、最根本的对策。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破坏严重,以资源高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方式要坚持“合规律性”和“和目的性”的辩证统一。[7]“合规律性”要求经济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要敬畏自然,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自然和谐了,自然对人的回报是慷慨的;不和谐了,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无情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都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为此,要研发绿色技术,利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更新迭代,要培育能节约能源的环保产业,发展无污染的清洁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大众事业,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成果人人尽享,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转变成全体中国人民自愿开展的行动,使人民变成为愿意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实践主体。人民拥有无穷的智慧和创造性,只有充分信任人民、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积极性,才能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8]人民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主体。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反对超越合理需求的奢侈消费、抵制炫耀性的过度消费,倡导健康的、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过度消费就是一种异化了的消费,是一种“面子消费”,为的就是用消费来炫耀身份和地位,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象征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物质或精神上所必需的消费,而是满足虚荣心的畸形消费。过度消费在经济上造成资源的浪费,在环境上造成环境污染。适度消费就是一种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消费。适度消费不是禁欲主义,不是要去过苦行僧的日子,而是考虑了环境的限度,考虑了经济发展程度、考虑了伦理道德的消费,是一种“合度”的消费。绿色消费就是指消费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品,产品没有被污染过,消费也不会污染环境。绿色消费放弃了无节制的物质欲望,而是理性地根据生活需求进行的消费,是一种本真的真实的消费。另外,消费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我们不能过于追求物质消费,把人变成一种“物欲性的存在”,要减少物质需求,要增加精神需求,要形成“物质简单些,精神富足些”的消费价值观。[9]只有人民群众形成了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真正建成,正如艾伦·杜宁所说:当社会上大多数人看到豪华汽车认为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不认为是代表社会地位的时候,就意味着生态道德马上就要来临了。同样,当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商品的过度包装以及一次性产品是不好的,是对子孙后代犯罪的时候,就意味着消费主义快要慢慢衰退了。[10]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执政水平高低、执政成就多少是由人民来评判的,而且只有人民才有资格评判,不是共产党自己说了算的,人民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最高裁决者。[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开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过程中,始终如一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出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把“人民是否得到实惠、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 作为检验所有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2]生态环境问题涉及每个人的生态利益,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怎样,空气是否新鲜、水是否干净、食物是否能放心地吃、生活的环境是否宜居,人民是否拥有生态幸福,这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得失,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检视,而评价主体是人民群众。什么样的作者是符合条件的、是“够资格”的,什么样的作者是不符合条件,是“不够资格的”,人民群众一直都这些问题的唯一评判者。[13]
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评价有科学评价和价值评价两个方面。科学评价是项目建设是否符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否符合“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防止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损害经济发展。比如各类建设项目在建设之前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评价中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要充分衡量环境承载力,把可能的环境隐患消除在决策之前。价值评价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取向的评价,即干部的考核是否包括生态评价考核指标;企业是否有环保信用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设计是否反映人民意志、体现人民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否为人民群众享有;人民群众是否有充分行使管理和监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权利和平台。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评价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理论上讲,每个公民都能成为评价主体,但为了评价工作的科学、公正开展,涉及相关利益立场的人不能参加。第二,评价是多角度的,包括开展的建设对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对当代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对眼前及长远利益的影响;对政治、对经济、对文化的影响。第三,评价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生态环境状况下的成效评价标准要有区别。[14]自然基础条件好的区域和自然基础条件恶劣的区域在评价生态建设效果时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衡量,要有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还有赖于生态文明制度来保障,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制定、执行依靠人民。因此,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企业和人民群众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来,要发挥制度和法律的权威,加强对制度和法律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