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简析

2022-03-15 11:18周荣芳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党员干部

周 娴,周荣芳

(古田干部学院/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福建 龙岩 364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始终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举措,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根深蒂固,存在隐形变异,具有隐蔽性和反复性,依然是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发展的顽瘴痼疾,必须更加彻底地践行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大敌

习近平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1]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危害群众利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方面不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取消极应付态度,推诿扯皮、简单粗暴。有的新官不理旧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办事效率低下,事情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另一方面脱离群众的现实需求,没有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去思考、谋划、推动工作,导致群众缺乏获得感。

(二)浪费政治资源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工作浮于表面,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乱拍板乱决策,既浪费有限的资源达不到既定工作目标,又让干部在形式主义的空转中浪费时间精力。如有的政策文件朝令夕改,一天一个样,让干部群众做重复工,浪费时间精力;有的政策文件内容繁杂无序,难以实际操作,工作效果差,花了钱没办好事;还有的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结果文件发了一份又一份,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还是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三)动摇执政根基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光打雷不下雨,形式上轰轰烈烈,落实上空空如也,敷衍了事,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在具体的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也违背了《共产党宣言》所界定的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即“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同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催生了特权思想,形成了特殊利益,是诱发腐败的“催化剂”,是助长腐败的重要源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根除,腐败就难以根除,党的作风也就难以有根本转变,党员领导干部就容易脱离群众,也容易动摇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和执政信心。

二、脱离群众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

2018年《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大根源》这篇文章指出,“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为”“缺乏担当、本领恐慌导致懒政怠政”“‘官本位’思想影响导致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发现难监督难导致心存侥幸少有顾忌”“上级罔顾实际,下级应付差事,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3]等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五大根源。习近平同志指出:“‘四风’问题只是表象,根上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4]195形式主义背后的实质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兴风作浪,缺乏担当意识。官僚主义背后的实质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缺乏公仆意识。所以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在于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不走群众路线,忘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一)忘了我是谁

党员干部官僚化是造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制度根源。

一是官本位思想,让干部自认为是官。中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面子”文化。受其影响,无论是一些党员干部本身还是普通群众都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把党员干部认为是“官”,形成了超越群众的优越感,自己不自觉地脱离群众,让一些党员干部有了“官老爷”做派和“衙门作风”。此外,根植在中国人思想上的“面子”文化,让一些党员干部觉得下基层调研层层陪同、前呼后拥才有面子,无论大会小会都要“各方代表”到齐才能突显自身的重要性等等,进一步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是权力集中化,决定了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拥有巨大的权力,也就决定了党员干部个人喜好、倾向对于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的分配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干部的升迁、资源的配置、发展的规划等等。这就必然导致一些利益相关人投其所好、唯领导是从,造成党员干部政治正确、无所不能的假象,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党员干部拥有这些权利之后,一方面容易产生高人一等的良好感觉,获得巨大的个人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把政治资源或者公共资源据为己用,为自己带来特殊利益的现象。比如领导孩子上学、就医、办事,很多时候打个招呼就能够开通绿色通道,享受特殊照顾,这自然让党员干部想要当官,乐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是行政官僚化,把干部塑造成了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我们的行政办公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办公无纸化、程序规范化、分工专业化,绝大多数干部在各自的流水线上,忙于咬文嚼字,忙于文来文往,忙于以会议贯彻会议,基本上在办公室开展自己的工作,很少参与群众的实际生活,没有主动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更不用说真真切切到群众家里或者工作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了,从而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派。而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用形式主义的空转代替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具体工作的落实,又是成本最低的完成工作的方式,有的党员干部自然也就乐此不疲。

(二)不知为了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薄,或忙于追名逐利,或只顾明哲保身,或只求过得去、不求做得好。党员干部利己化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

一是价值观走偏。有的党员干部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锤炼,把理想信念和理论武装当作可有可无的虚假摆设,有些干部甚至把去党校进修看作休养放松的一种替代方式,放弃了自己再学习再进步的机会,得过且过,一旦在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必然会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敷衍了事。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存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阵势”大、“效果”好,容易给上级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会办事、能干事的评价,使有些干部自以为是。

二是权力观扭曲。有的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权力不是人民赋予的、组织给予的,而是上级任命的,是通过自己的能力争取的,甚至是自己祖坟冒青烟,造化过人得到的。这种扭曲的权力观,必然产生官本位思想,对上不对下,事事揣测上级的意图,多方打听领导的喜好,忽视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下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口大气粗、态度骄横,习惯被人捧着。

三是政绩观错位。“无利不起早”,总有党员干部明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但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升官,于是有的党员干部只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性民生工程视而不见、一拖再拖。这些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心里装的不是人民的“期待”,而是为了自己的“顶戴”,违背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功成不必在我”的共产党人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更有甚者,弄虚作假,蒙蔽群众、欺骗上级,沦为了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不懂依靠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基层的种种问题,很多是因为党员、干部心里没有群众,不去做、不想做、不会做群众工作,少数干部或无视群众期盼或不敢应对诉求,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4]195党员干部工作虚浮化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根源。

一是不善于调查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提出要求、制定决策前不经过调查研究,没有一张蓝图画到底的全局思维,照搬照抄、主观臆断做决策,导致制定的政策不切合当地实际,下级在执行过程中也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如一位基层干部举例说,有些县直部门晚上八九点来一个电话,要求第二天上午下班前摸清全县某行业的生产情况,但即使通宵达旦摸排也不可能完成任务,为了交差只能以形式主义应付。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不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不切实际的决策部署,不分缘由的一禁了之,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二是不善于担当作为,缺乏动真碰硬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转变自己,想当官不办事,想揽权怕担责,做事畏首畏尾,缺乏担当精神和实干本领,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有的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有限,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急躁时就容易凭经验办事,难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结果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是不善于监督考核,缺乏一抓到底的精神。形式主义的表现方式各种各样,有时候界定起来有较大阻力,有些干部往往义正词严摆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使得形式主义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同时还披上合理性的外衣,客观上极大地增加了监督难度,这也是为什么形式主义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始终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而且,形式主义造成的危害有时并不具有直观性,这就容易造成监督的滞后,进一步导致追责的滞后甚至难以界定,导致一些干部对形式主义听之任之,甚至陷入“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怪圈之中,客观上纵容和助长了形式主义。同时,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考核方法单一,督促检查习惯听汇报、看档案材料、到安排好的地点走访,没有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让督查考核走过场,也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机可乘。

三、践行群众路线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法宝

习近平同志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4]46。践行群众路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也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法宝。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牢记初心使命,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

(一)铲除特权土壤,让党员干部融入群众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受益的主要是党员干部,受害的主要是人民群众。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又是党员干部,只有既得利益的党员干部勇于自我革命,限制隐性特权,让自身融入群众,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深刻体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才能下定决心、找准症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首先要从党员干部开始,从限制党员干部的特权开始。

一是公开信息,破除信息垄断。产生特权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渠道的垄断。要加大政府信息和党员干部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扩充群众利益表达传达机制,既让公众的利益诉求由下而上地及时传达,也让群众能够充分了解政府和党员干部信息,破除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特权现象。同时,要减少政府行政权力,增强服务功能,比如政府现在开展的“放管服”改革,就是简政放权的很好做法。

二是精兵简政,避免人浮于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把精兵简政视为克服官僚主义的“良药”,提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费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砍掉它三分之二。”[5]现在大家普遍反映事情太多,人手不够用,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与办公要求和领导能力有一定关系,但与很多精力时间都消耗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上,消耗在层层传达层层指示上,消耗在许多可有可无的程序和细节上不无关系。要进一步减少机构层级,实行扁平化的领导,推动党员干部参与具体工作,加强一线指导,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

三是健全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特别是要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制约,不断健全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着力解决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以及执行不力等问题。要建立惩治预防长效机制,扩大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新兴媒体等舆论监督作用,坚持在“常”“长”二字上持续用力,对违规用权、享受特权的该惩则惩、当罚则罚,不搞“网开一面”和“下不为例”,提高制度机制的刚性约束。

(二)加强教育引导,让党员干部服务群众

干部的主流是好的,是想为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的。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干部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是加强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地把“官本位”思想糟粕扫进历史的故纸堆,强化党员干部公仆意识、为民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将干部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中,宏大党员干部胸襟,促使干部从蝇营狗苟中、从形式主义的无畏消耗中解脱出来,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要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教育,让党员干部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与群众朝夕相处,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强为民服务的情怀。

二是优化考核。要明确责任,进一步厘清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职责权力边界,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权责边界,防止层层转嫁责任。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将为民服务、民生保障等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干部宗旨意识。要改进考核方式,以一线考核为主,以实际效果考核为主,以群众的口碑评价为主,避免多部门重复考核等问题,坚决防止“痕迹管理”,杜绝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同时,要避免为考核而考核现象,注重激发干部务实为民的情怀,实现为民服务的自觉,而不是让干部困扰在考核的条条框框中,反而影响工作的实效。

三是示范带头。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头雁”作用,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明确党员领导干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职责,督促他们敢于批评制止,敢于善于斗争,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于担当,坚决开战,成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桥头堡、排头兵。

(三)深入基层一线,让党员干部依靠群众

改变工作作风,党员干部要从办公室走出来,从烦冗的材料中解脱出来,真正深入群众,与他们同吃、同穿、同劳动,真心和他们交流,真心帮助他们,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了解真实的想法,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制定切实管用的措施解决实际的问题。

一是加大群众参政力度。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入基层一线考察选拔干部,每年拿出一定比例选用基层干部,注重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真正让那些来自基层、有实际工作经验、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同时,探索让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参与行政事务管理,增强普通群众参政议政的力度。

二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定期到基层一线挂职蹲点,做到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经常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深入研究具体解决办法,真正想百姓所想,忧百姓所忧。同时在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领悟,从另一层面来说,这也是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是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三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转变监督检查的方式,少听汇报少看材料,多到实地调研走访,多听老百姓评价,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指标。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通过网络、电视、通告栏等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的内容、流程、成效以及责任人、完成时限等,进一步畅通问题反映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党员干部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