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学研究对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启示

2022-03-15 11:18王彬旭贾林祥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养老居民

王彬旭,贾林祥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模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基层治理体系亦在日益完善和规范,但在面对基层治理中遇到的社会心理问题时,一般的治理手段难以直接奏效,亟须得到来自心理学尤其是社区心理学的支持。社区心理学注重理解人的心理,并试图通过行之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将这种理解应用于改善和增进整个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制度的全盘部署,与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战略论断,为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实践土壤。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从心理学视角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专业帮助,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必将随着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一、社区心理学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联结

社区心理学可从心理学视角为审视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其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联结可为创新基层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崭新思路。

(一)社区与心理学

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在《社区与社会》中首次提出“社区”概念并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社区是指人们密切联系、互相帮助、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1]。从社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社区既是基层的社会单位或社会共同体,也是容易获得的、互相支持、可依赖的关系网络。社区成员在生活、文化与心理层面互相认同[2],并关注彼此之间心理上的联结。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前沿阵地。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关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因而,加强基层社区治理,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

心理学在面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时常出现束手无策的现象。原因在于,现代心理学深受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4],关注的是可操作量化的行为指标和生理指标,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心理学发挥面向社会、贴近现实、走向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作用与潜力,而具有良好生态学效度的社区心理学则弥补了现代心理学在此方面的不足。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学在社区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力[5],将人的心理视为社区中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注重通过社区参与并构建理论框架以指导社区实践行动,强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理解并提高社区居民和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对于以人及其所在社区环境与社会系统为背景的新思维方式[6]。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社区中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参与式理解和体验性诠释,才有可能对各类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合理解释、预测并加以控制。

(二)心理学视角下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

基层社会治理是在党的领导下调动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资源,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等建设现代化城乡社区的活动[7]。虽然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社会面貌得到显著改善,但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基层社会治理中对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关注和研究仍还有提升的空间。具体表现在。

第一,与西方自发性较高的共同体社区不同,我国的社区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又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受其所在街道办管理,行政意味较强,自发性较弱。因此,我国居民对“社区”这一共同体的整体认知还存在偏差[8]。第二,我国社区主要由家属院社区与商品房社区构成[9],不同的社区属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态度存在差异。商品房社区居民的人员构成复杂,对社区事务和社区活动参与不足,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关心和互助,对社区缺乏归属与认同,社区感普遍不强,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间的凝聚与融合。第三,我国社区治理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既包括基层政府和街道部门,又有来自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参与[10]。这不仅导致相关政策难以有效落实,还使得各方诉求难以协调满足,在社区居民遇到实际困难时仍存在求助无门、互相推诿的现象,进而降低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信心,最终影响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第四,因少部分社区工作者自身专业性不足、素质不高,致使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评价较低,产生负面刻板印象,误以为社区工作就是给居民“找问题”“添麻烦”,严重影响到社区居民对基层社区工作的理解与政策实施的支持[11]。

(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参与

基层治理虽讲法理、讲制度、讲政策,但也要讲“人情”。讲人情是指基层治理要从“心”而治,遵循客观心理规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基层政策是利国惠民的,感受到基层干部是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

面对传统治理模式难以关照到的情感与心理领域,学界逐渐开始关注“情感治理”、从“心”而治的治理模式。传统的治理模式倾向于通过行政命令快速达成治理目标,往往忽略了基层群众因快速变革而产生的心理不适,继而引发社会心态波动,效用较低。而“情感治理”或从“心”而治的治理方式则是在充分理解与遵循人性和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了解群众态度、引导群众行为、高质量完成治理目标的治理模式[12]。

从“心”而治是心理学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入点,要做到从“心”而治,必须将社区心理学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联结,这既有利于社区心理学的繁荣发展,又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既是心理学主动投身社会治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表现,又是心理学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的有效途径,为基层治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学理思路和科学依据。因此,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应充分吸收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索促进社区居民积极融入社区、信任基层政策、支持社区工作并主动参与社区发展的新路径。唯如此,方能使基层治理更有人情味。

二、社区心理学研究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社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可为推进我国基层治理提供专业指导和全新视角,必将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产生积极作用。

(一)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心理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13]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战略目标与要求,也为心理学贴近社会实践、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战略机遇,有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解释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个别地区在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时仅关注心理健康或心理咨询等个体心理现象,而忽视了整体的社会心理问题,这种做法并非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初衷[4][14]。社会心理服务不单纯是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技术的简单延伸,而是立足整个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服务[15]。社区心理学中的心理赋能理论、社区抗逆力理论、个体—环境匹配模型以及社区责任感理论等[16],均可为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中国社区心理学的发展既要融合国际先进研究成果,更要密切联系我国传统文化与基层社区现状,不断挖掘理论资源与社会资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17],不断为加速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

(二)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心理学专业方法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落户门槛降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社区居民构成愈加多元。由于现有社区的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资源也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快速增加,导致各层次社区居民间出现分歧与矛盾,这是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下降乃至产生冲突的直接根源。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将给基层社区的安全稳定带来隐患,也严重考验着当前我国基层治理的水平。

社会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何有效有序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共享社区发展成果,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当下基层社区治理的难点。社区心理学已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诸如通过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平台,创设社区叙事情境,组织社区议事活动、社区心理剧展演、社区志愿服务以及影像发声项目等促进社区稳定的手段为社区居民“赋权增能”[18][19],鼓励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直接参与到改进措施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中,并以此化解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的矛盾。将社区心理学的专业方法应用于基层治理可使社区居民的问题与矛盾止于基层、化解于基层。因而,社区心理学及其研究成果有望成为社区组织创新基层治理,推进我国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途径。

(三)为打造幸福社区提供心理学全新思路

由于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政策与利益分配模式还不能完全关照到社区空巢老人、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因而其社区感、幸福感相对较低。在社区心理学家看来,社区心理学应当关注全体社区成员的幸福感[20],既要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又要兼顾社区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通过激发全体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加深个体与社区的联结,进而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幸福社区。这既是社区心理学的目的[21],也是基层治理的宗旨。

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既可服务全体社区居民,又能为社区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参与式观察、话语分析和社区个案研究等生态效度较高的研究手段,对社区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中的多重心理问题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普遍需求和特殊诉求,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并采用社区初级预防和心理赋能等专业化干预方法对其进行精准帮扶,即可全方位提升其幸福感。这就从心理学视角为打造幸福社区提供了全新思路。

三、社区心理学研究对推进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社区心理学研究对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基层政府应合理吸收社区心理学研究成果,将其作为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参考。

(一)以发展多元化心理服务为导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球化、信息化及数字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其需求结构更加多元、层次更高。但由于我国当前基层社区治理的水平尚不能与社区居民的多元化、高层次的需求相匹配,易使其对基层社区组织产生负面情绪,不愿配合基层社区工作,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与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比如,在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访谈时发现,由于社区工作直接面向社区居民,事务琐碎繁杂、工作负担沉重、薪酬待遇偏低、晋升空间较小,因而他们普遍感到心理压力较大。而少量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负面刻板印象又进一步加剧了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发展,也严重影响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面对这些问题,基层政府可组织社区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宣传以及心理健康培训,如邀请社区心理学家进入社区普及社区心理学知识、举办社区工作者心理辅导与培训、为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减压疏导等活动,不断打造社区心理文化,提升社会心理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可通过社区心理学家面向广大居民广泛收集意见,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分析研判民意所向,并对重点人群进行焦点团体访谈,探明基层政策落实受阻的深层原因,预测政策实施后的群众满意程度,为基层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使基层政府更全面、更从“心”地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消除社区居民与基层政府间的隔阂,提升他们对基层政府的信任感与满意度,维护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促进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同时,社区心理学也应将地方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效果纳入研究范畴,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为基层治理提供支持。

(二)以培育居民社区感为核心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

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与归属是顺利开展基层社区工作的源动力,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社区感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参与式治理格局。社区感是指社区居民“感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并与社区成员相互依赖,互相照顾”[22]。良好的社区感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相互依存并形成合作关系,强化其与社区的联结,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社区心理学研究均认为,社区感是抵御个人和团体潜在风险的保护性因素[23],因而在创新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把社区感作为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路径具有独特价值。

家属院社区和商品房社区是我国社区构成的两种形态。家属院社区是“单位制”的产物,工作与生活的共同联结使其社区成员体现出较高的社区感。而商品房社区虽能给居民带来房产的“获得感”“确权感”,但由于社区居民构成复杂、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很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等,导致居民社区感较低。社区感不仅是社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改善个人生活、预测其幸福感的重要参考指标[24]。培育居民的社区感一方面可有效地促进居民的社区参与和相互联结,在参与和互动中疏导、排解各种心理社会问题,提升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使问题与矛盾化解在基层,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清障,为基层减负增效,为加快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心理保障。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引导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社区感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社区感,并促进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应当引起基层政府的重视。

(三)以社区参与为社区养老的主要形式促进老年健康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我国老龄人口占比已达18.70%[25],庞大的老龄人口给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的考验。面对史无前例的老龄化浪潮,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的积极作用”等。这既说明党和国家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也彰显出当前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紧迫性。

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难以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因此亟须发展基于社区的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传统家庭养老的延伸,是在对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进行整合的基础上,以社区为平台,以老年人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和心理服务为主要内容,引入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方式,使老年人既能得到家人的陪伴,又能得到专业化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已将社区养老视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浪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26]。社区养老不仅在于养“身”,更在于养“心”。因此,发展通过以社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养老,来让老年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实现价值,是促进其身心健康行之有效的养老方式。老年人在社区中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既能锻炼其身体机能,又能在完成任务后增强控制感,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生活满意度[27]。众所周知,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没有了工作压力,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追求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也愿意参与社区中各类力所能及的活动[28][29]。而且,随着身体机能老化程度的加深,他们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更积极的社区参与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完整而高质量的社会网络与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较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30]。这种以社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社区养老,既能减轻地方政府的养老压力,又能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其安享幸福晚年,因而是未来深度老龄化地区创新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猜你喜欢
心理学养老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