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佳
(河南警察学院 指挥战术系,郑州 45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2月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好涉及宗教工作的重大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1]对于意识形态工作来说,高校反境外渗透刻不容缓。“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风险挑战考验。但在总体向好的局势下,形势波云诡谲、仍有暗流涌动。国内外敌对势力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从未放弃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制约着整体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加之我国国内部分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致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威胁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高校反境外宗教渗透课题的研究已然成为推进国家安全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保障。
高校作为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沿阵地,被境外宗教视为渗透的首要目标,其政治意图意欲何为?如何在高校“宗教热”的背景下,精准定位高校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的联系,准确定义境外宗教渗透的内涵、外延,是我们探讨高校反境外宗教渗透研究的前提。
从宏观角度出发,意识形态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占有一定的指导份额,是维护国家主流价值观安全的关键所在。而宗教作为一种由“器皿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合而成的文化体系,早有意识形态的内涵。宗教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认为宗教的意识形态性质具有维系社会和创建社会的社会功能,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界定:“它(宗教)首先是一个观念的体系。”[3]我国学者也指出:“自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就出现了意识形态,最早的意识形态是宗教。”[4]
199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出台。不管是对于我国政策发展来说,还是宗教理论而言,该通知都是一次较大的迈步,为境外宗教渗透概念发挥出了导向作用。该通知表示,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都巧借宗教之名对‘和平演变’战略大肆实施,蚕食破坏我国社会稳定。由此可以看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从未停止,也进一步说明了“境外敌对势力”在“国外宗教”之外的存在,明确了“境外敌对势力”与“国外宗教”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简言之,境外宗教渗透即境外敌对势力以宗教问题和宗教为突破口,潜移默化渗透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5]
宗教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还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那么它被境外宗教渗透便势必表现出意识形态上的输出,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从而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如前所述,境外宗教在高校的渗透实际上就是境外敌对势力针对我国高校,通过宗教达到渗透、破坏的目的。
在研究世俗化的意识形态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信仰体系,他提出“纯理论”必然不会存在于政治实践和历史事件中。因此,当我们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时,必须探究其背后集团性的深层利益关系和价值诉求。境外宗教渗透相较于宗教文化交流更侧重意识形态属性,往往具有意识形态输出和“社会复制”的政治含义。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各国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是一种工具化的“软实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过宗教节日、出入宗教场所,或听宗教歌曲、阅读宗教经典,把增加“宗教元素”的生活方式当作新的精神追求,助推了世俗化宗教带来的“宗教热”。国外敌对势力一贯的做法就是从我们手中抢夺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年[6]。高校肩负着培植人才的使命,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的主体,更是马克思主义被意识形态渗透的主场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国家以宗教意识形态为基础的输出,表现出转向高校的新趋势,在于将西方制度进行“全球复制”。企图让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全部吞没,让其经济政治制度把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取而代之。因此,境外宗教渗透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将其应定义为“政治渗透”。
在对意识形态问题探讨时,马克思把其视作是观念体系。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映射。所以,在意识形态相关理论中,他把核心确立为政治意识形态。国家核心价值观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内生动力,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具有维系社会和复制社会的功能,尤其是它对核心价值观具有融通、统摄的作用,那么意识形态问题和意识形态安全势必关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问题。
宗教的回归带来的宗教政治化,使宗教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话语工具。当宗教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公众化和政治化,成为跨国意识形态,其作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变成了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变量之一。高校作为境外宗教渗透的首要目标,被境外敌对势力有预谋、有组织地通过文化交流、网络传教、“空中传音”等途径对其进行渗透。它的真实主体不是宗教或某一宗教组织和宗教团体,而是推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的境外敌对政治势力。因此,增强高校反境外宗教渗透能力,确保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加强高校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学界对高校宗教渗透的实证调查主要围绕信仰现状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呈现出校园传教率较高、学生对宗教政策没有明确的认识、部分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情况。由此可见,随着宗教神圣性与现实世俗性之间的张力不断扩大,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意识形态阵地中,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工作方针受到公开挑战。
通过对大学生在校园遇到传教布道的现象人数进行统计,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校园中的传教现象仍然严重。比如陶倩等对上海地区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将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学生曾经遭遇校园传教[7],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对北京4所高校的信教群体状况调查中显示60%的学生遭遇过校园传教行为[8]。宗教在大学校园面向师生进行校园传教与我国法律相违背,但曾经遇到校园传教的学生比例较高,可见境外宗教的渗透仍无孔不入。王康等以无记名问卷的方式抽样调查了浙江省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10所院校,其中有50%的学生对外国势力无权干预我国宗教事务和宗教团体知情,有93%的学生认为中国公民可自由选择是否信仰宗教,有52%的学生认为我国的教育和宗教是完全独立的,宗教不允许插手学校教育工作。不可否认,大学生对国家宗教政策已形成自我认知,还有待深化。[9]韩轶等对大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宗教观的问卷调查显示8.9%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11.2%的学生说不清。[10]武汉大学沈壮海团队发布了《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该报告面向全国30所部属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该份报告显示11.O%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11]
通过实证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社会出现“宗教回潮”,高校也存在着“宗教升温”现象。现阶段,高校出现的信教学生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更值得关注的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也出现被宗教文化吸引的现象。
青少年极易被不良思想侵蚀,一直以来,境外敌对势力也从未放弃对青年学生信仰市场的占领。大学生对于宗教渗透的伎俩,特别是对我国实施“隐形攻击”的手段在思想认识层面还不足,整体认识水平不容乐观。
1. 校园宣教,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重点在意识形态领域,体现出渠道多种化、手段专业化、形式生活化的特点。“间接渗透”替代了“直接渗透”,紧密配合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加大对高校学生进行所谓的“洗脑工程”“福音计划”。特别是当意识形态中的杂音和噪声出现时,高校青少年极其容易被干扰,造成他们政治意识淡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低、一味追求功利化等表现。那些思想和自我意识左右摇摆的大学生更是如此,总是过激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难题。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带有宗教宣传倾向的方式,有预谋、有目的地大力宣传宗教思想,影响处于铸魂育人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挑战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2. 手段多样,联动应对机制不健全。在渗透时,境外敌对势力直指校外和校内。其中,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向校内进行宗教渗透:在常态化教学中由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潜移默化渗透宗教;把印有宗教教义教规的相关资料在校园中大肆传播;以对外学术交流的名义渗透宗教;在大学英语角活动中秘密对教义教规宣传;假意经济资助利用贫困生变相传教;打着西方节日的由头对宗教宣扬。学校附近是校外宗教渗透的聚焦点,主要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以学外语、交朋友为借口进行非法宗教集会;把宗教活动点设立在高校附近;利用广播电视进行空中传教,宣讲福音节目,进行宗教内容的广播;利用经济资助或提供兼职的方式,扭曲大学生信仰。高校管理部门对宗教渗透规律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应对措施尚不完善,未能形成反渗透合力。尤其在面临突发性宗教渗透事件时,无法对渗透状况进行分级,致使实效性缺失。当前,很多高校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但对学生宗教信仰的掌握仍存在底数不清、数字不准、情况不明的情况,缺乏对宗教渗透应对处置机制的顶层设计和通盘考虑。
3. 网络传教,信息时代下暗流涌动。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暗潮涌动也给身处“地球村”的青年学生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资本逻辑全面展开、价值渗透日益隐蔽的复杂局面下,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渗透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常规操作”。在境外宗教渗透中,网络宣传是其主流渠道。当新事物出现时,大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同时,他们对高科技产品感兴趣,愿意在网络中投入大把时间。宗教渗透隐藏在良莠不齐的网站和社交平台中,借助文化交流的幌子,在浏览页面植入宗教或神学。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宗教渗透的隐形推手,互联网也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思想斗争的重要阵地、争夺民心的重要战场。因此,青年学生的“心防”已经成为国防的重要领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落实下去,孕育出复合型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价值。要落实好这一要求,必须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加强主体、丰富形式、谋求创新、落实责任等方面精准施策。宗教渗透的危害会从意识形态领域扩展至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高校作为重要阵地,必须增强高效反境外宗教渗透的能力。
1. 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揭开“神圣的帷幕”。境外宗教渗透的背后夹杂着政治意图,鉴于此,应立足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角,对境外宗教渗透综合研判,坚守阵地,加强“观念”树立。在特定的范围和情况下,宗教具备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定期进行大学生宗教观教育,即把马克思相关宗教本质、起源、作用及宗教发展规模、衰败等内容向大学生普及,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教会学生如何客观认识宗教现象、辩证分析宗教问题。把党的宗教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央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维护马克思主义阵地,抵制宗教渗透。高校应将大学生宗教观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上升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积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最新成果转化为大学课堂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导向,高校辅导员也义不容辞。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应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扩大宗教政策宣传等方面入手,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活动,应对高校宗教渗透问题。通过课堂、课余双管齐下,让大学生对宗教本质规律正确把握,正确看待宗教唯心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差异,进而认可马克思主义观点,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大学校园弘扬主旋律,重点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宣传无神论,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态牢牢占据思想领地。
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增强制度自信。宗教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它的功能性进行渗透,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异质文化的渗透。第一,在综合国力中,文化认同占据一定位置。同时,文化认同是国家主权独立的保障。而一个社会的精神集中体现在文化核心价值观上。第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即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夯实地基,形成抵御外来异质意识形态的屏障。第三,通过文化认同,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青年一代焕发出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构建起有效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文化“长城”。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生活阅历,甄别复杂信息能力不足,容易盲目轻信别有用心的信息。我们要多去肯定青年大学生,让他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齐,不断强化自我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厚植社会主义荣辱观,让青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保持高度认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要素保持良性互动,拉紧整体文化的共同纽带。这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实施“三全育人”工程的重要抓手。
1. 开设国家安全课程,树立学生全球视野。国家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建设这一庞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实现对非国家行为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的培育和涉及国家安全事件危机化解能力的提升。拔节孕穗期的高校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宗教渗透的全球性决定大学生必须具备拥有全局性的空间维度,纵观国际的大背景,离开了全球视野不可能具有战略意识,从而也不可能对境外宗教渗透的开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抵制,更不可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和国家安全。树立世界意识是第一要务,通过国家安全的教育及时掌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输出和宗教渗透的最新动向,使大学生具备世界意识、全球眼光,避免闭目塞听。在每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利用主题党团活动,开展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力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形成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的第二课堂育人品牌,涵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动增强学生分辨的能力,拉长视距、放开眼界,准确把握宗教渗透形势发展的走向,妥善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才能卓有成效地防范和抵制境外宗教渗透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输出。
2.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联动管理长效机制。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在校园内设置反渗透的联动机制和应急预案。高校宗教渗透的防范是一个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一个以制度防范、教育防范、管理防范“三位一体”,集学校、社会、个人于一体的防范工作体系。作为学校各管理部门,应根据职能组建专门领导小组,包括宣传、统战、保卫、国际交流、教务、科研及学生管理部门。譬如针对留学生、外籍教师、出国访学人员等群体,国际交流处应把其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科研处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报告会议的背景管理,密切关注、提高防范,预防以学术为名的宗教渗透;保卫处要实时监测了解社会上及校园附近私设点的最新动态,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抑制,确保不会干扰到高校教育。选取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担任信息员,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工作队伍,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信息员与辅导员及时沟通,积极引导,对有倾向性的易感人群提前掌握,使大学生能够有效拒绝校园传教,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3. 加强党委领导,确保责任人担责到位。统战部门会同宣传、教务、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管理部门完善顶层设计,设置各项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同时,高校应当与驻地党委统战部门、政府宗教部门、公安机关紧密合作,建立宗教渗透应急工作预案,各部门都要针对各自工作重点建立相应的预案,明确组织领导、流程、处置、报告等相关要求。通过建立联动机制,经常互通情报,形成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的合力,从战略高度构建抵御和防范高校宗教渗透的长效机制。
1. 主动作为,破除“宗教迷雾”。把校园宣传主阵地的优势巧妙发挥,应用多元化宣传形式。首先,线下注重完善校园文化育人机制,充分利用校园硬件设施,如宣传栏、电子屏,以及校园广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无形资源。同时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多举办以优秀文化为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其次,线上构建网络素养的培育体系,推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如加强与抖音、B站等学生经常接触的互联网载体的融合。要灵活通过微电影、微视频、微视角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积极运用符合青年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的话题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助力清朗网络空间,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主、理性、适度、合法参与网络发声,文明表达、文明上网,巩固大学生思想,坚决抵御宗教渗透,学会精准辨别宗教交流、渗透和宣传,保持警惕心。
针对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校园的隐形手段,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融媒体建设。通过问题解答、热点讨论等方式,积极输出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跟帖、发帖引导青年学生客观评价、理性表达,及时发现渗透苗头、消除潜在隐患。带领学生探讨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形成全面认知,撕下“宗教”的神秘面纱,认清其本质。
2. 研判预警,构建网络信息安全平台。网络信息传播本身就具有不易控性、交互性,境外宗教渗透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现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建立和完善网络防御机制,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这不仅要联合公安机关部门,还要同宣传部、网信办等其他政府部门进行网络综合治理。着手开发信息联络平台,确保信息流通高效,实时了解宗教渗透进度和动态,客观剖析境外宗教在线上的宗教渗透情况。如对境外宗教网站和网页名称板块设置、宗教电子商务销售、直播平台传教等进行监视、控制、取证,使这些网络行为处于“可控”状态。在这些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平台开发,保证网络环境健康绿色,加大力度抵制宗教渗透。特别是互联网领域,要严格把控。也鼓励大学生自觉投入网络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中来,及时防范化解青年学生“因网而生”的精神困惑和认知焦虑,使他们深度凝聚社会共识,共同迎接网络境外宗教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