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2-03-15 00:30孔凡霞
新农民 2022年33期
关键词:农产品疫情农业

徐 昕,孔凡霞

(1.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2.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人民政府,江苏 南通 226301)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大众的生命、生产、生活的影响从城市传导到农村,从第三产业传导到一二产业,对畜牧业、种养殖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产业均造成了相当的影响。至今疫情仍呈现出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的特点,疫情防控措施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对如何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1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为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在严格的社会管控下,除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外,其余经济活动均处于停摆状态。由此带来的对农业经济的冲击是多维度的。

1.1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疫情管控要求,人员流动的限制造成农业田间作业困难、用工劳力短缺、农技指导不到位以及农资短缺等问题。种养殖业方面,饲料、化肥、兽药、种畜禽苗等生产物资运不进来,肉蛋奶等农产品积压运不出去,各个产业链环节不畅,严重干扰了种植业、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的农技指导、农机技术培训等指导性服务暂停。由于务工短缺,例如西兰花、鲜花等有特殊采摘期要求的品类无人采摘,大量生鲜水产、蔬菜无法运输并销售出去,损耗巨大。花卉、苗木订单减少,运输成本上升。乡镇企业订单急剧下滑、营业收入减少、运行成本增加,投资行为减少,创新行为停滞,复工复产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影响生产决策。

1.2 对农业运输的影响

为切断地区之间交叉输入影响,全国多地实行交通管制,且各地通行要求不一,有些地区要求跨省跨市要48h核酸检测报告,有些地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车采取一律劝返“一刀切”的管控措施。另一方面,受人员流动管控影响,部分货运司机返岗困难,因各地返岗隔离管控要求,返岗后实际返工仍需时日,人力紧张、车流滞留、物流不畅进一步造成农业生产原材料、生鲜农产品等运输周期延长,生鲜产品新鲜程度大打折扣,而运输成本、保鲜成本、防疫投入的急剧上升又进一步影响交接货周期、回款周期和产品利润率。

1.3 对农业销售的影响

春节、端午、中秋等佳节,本是高端食材、农特产品销售的黄金季,受疫情影响,鲍鱼、海参、石斑鱼等中高档海鲜食材、车厘子、猕猴桃、蓝莓等中高端水果礼包滞销。餐饮业关闭门店暂停堂食,外卖阶段性停摆,食材需求量骤降,销售市场萎缩。另一方面,采摘游客减少、物流配送运力紧张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叠加,导致大量生鲜产品积压滞销,对家庭农场和农产品生产大户的经营销售影响很大。对乡镇企业、种养殖户而言,城市疫情管控、物流交通、防疫检测等原因,农产品外销困难内销量小,消杀检测等防疫成本增大,销售利润率降低。

1.4 对农业消费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劳动者失业率上升,收入减少甚至中断,社会救助群体增加,消费者消费欲望降低,消费行为减少,高端消费回落。果园采摘、民宿体验、农家乐等体验式休闲农旅活动全部暂停。而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上海等城市则出现蔬菜、大米、粮油等部分农产品供求失衡,价格飙升,负面舆情增加。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2022年端午节假期,江苏省纳入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546.79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达22.54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达6.96亿元。而疫情之下,这部分消费市场全部归零。

2 疫情下农业经济管理暴露的问题

2.1 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规划滞后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专业性、整体性等特点,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科学设计规划是保障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管理的重要前提。疫情期间,要实现“暂时卖不掉的生鲜农产品先存起来”,必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增加储运能力,以减少生鲜农产品损失。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远远不及发达国家90%的平均水平。阿受土地资源、资金等限制,现代化冷库数量偏少,公路冷藏及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极低,冷链设施总量及低温加工配送中心明显不足,产地冷库建设等发展规划滞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实际农业生产情况不契合,极大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质效。

2.2 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思路固化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主体要发展经济,就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思路,结合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等外部变化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营销路径。以江苏省南通市西亭镇为例,疫情前,本地216家蔬菜大棚种植户90%的农产品销往上海、苏州等附近城市,本地自销仅占10%。2022年3~5月份,受上海、苏州疫情影响,前来本地集中收购农产品的外地客商人数降至低谷。因交通管制和防疫力度加大,营销人员急剧减少,本地农产品只能低价销售至当地农批市场,因运力、吞吐量限制,农批市场无法消化大量的本地农副产品,农户损失惨重。销售渠道单一,发展思路固化,限制了农业经济应对风险的能力。

2.3 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内外部形势及时优化和改革,这是快速提升农业经济以及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疫情之下暴露出大部分农业经营主对现代化农业认知程度不足、对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管理理论不熟悉,缺乏应对新冠肺炎病毒的应急处置制度和应急预案,缺乏对员工知识技能、公共卫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相对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在税费、社保减免、金融扶持、争取土地指标等问题上,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现代化农业发展衔接存在较大问题,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3 政府主导下的应对策略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建立了科学的分级分区分类差异化防疫体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战略,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考验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危机处理能力。

3.1 落实精准防控措施

控制住疫情这个短期干扰项,对农村流动人员和返乡群众分类实行精准防控,落实落细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常态化管控措施,是保障农业经济良好运行的首要前提。既要严防疫情输入风险,又要确保防疫政策不过度执行,不层层加码。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打通农民返乡、职工返岗、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剂调运等堵点问题,以确保农业产品、人员、物资等有序流通。建立集中统一指挥,分工分级负责的农产品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加快推广使用全国统一互认的通行证,着力打通农产品货车专用绿色通道,可探索实行APP或小程序预申报通行制度,在两码绿色和核酸检测有效的前提下,确保鲜活农产品快速通行。对需要排查的车辆和人员,有序引导就近查验,确保货运车辆不积压。

3.2 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来指导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惠农政策支持。多措并举保障农资供应,持续加强农技服务力度。基层政府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农产品生产大户的需求兼顾,防疫力量、金融资源、土地指标等向农业企业倾斜,促就业保民生,帮助农村经济主体渡过难关。因地制宜推广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经营模式,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加强人才补贴力度,鼓励并引导本地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突破疫情防控期人员流动受限的壁垒。

3.3 加强政企沟通协作

政府要积极下沉企业摸排走访,主动关心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复工复产的困难、利益诉求及工作建议,加强对受疫情影响单位的用工指导和精准服务。密切关注本地农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出现的问题,收集汇总受疫情影响滞销农产品信息,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主动协调产销对接。农业生产主体也要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将利益诉求和权利主张传递到政府部门,为政府出台相应支持措施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把政府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融入农业经济管理。政府可牵头成立行业协会,鼓励并引导行业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3.4 助推应急流通体系建设

农产品冷链是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短板,也是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的潜力所在。政府及企业要立足长远,注重对农业产品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将分别达到85%、30%、85%。政府要统筹规划土地资源,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开展技术指导,鼓励农业生产大户建立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基地。将传统运销和应急保障相结合,兼顾提质降损和营销增收,从根本上提高生鲜农产品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产地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

3.5 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农产品企业在稳固原有产销合作的前提下,要重视拓展销售市场,非常时期更要立足于把困难消化在当地,扩大地方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由政府主导,以保供单位、线上供货商家为平台,发动本地电商、批发市场和保供超市等,构建“多对一”的帮扶机制,顺应市场趋势和需求,开展直采直供、订单配送、社区团购等项目,建立基地与本地商超的产销内循环,化解产地“卖难”和销地“买贵”的问题。政府部门要服务端口前移,在政府微信公众号整合发布优质滞销农产品清单和购买渠道,帮助滞销农产品扩大影响力,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和消费者搭建平台。

3.6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大流行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未雨绸缪谋长远。重视农村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开展常态化全民卫生健康教育。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加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和引导,统筹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治理、生畜禽养殖粪污清理、农村户厕改造等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基层政府可牵头社保部门、民政部门、基层工会组织等相关部门精选课程,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围绕就业技能、卫生防疫知识对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和职场竞争力。

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是暂时的,不会改变农业经济活力强、韧性足、潜力大的特点。“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方法,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实施精准防控,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加强政企沟通,助推农产品应急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帮助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新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能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强基石。

猜你喜欢
农产品疫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战疫情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