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琳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石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3500)
为解决“三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发展旅游行业的有效途径,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重点,推动乡村生态环境和三农产业的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要点,将其和生态旅游进行互动融合,用于构建和谐美好乡村,并推动农业的长远发展。
乡村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都是落后的代名词,相比较于发达城市,无论是生活方式,或者是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显得比较落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的经济获得了发展,尤其是乡村特色生态旅游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建设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色,有助于改善当下的生活环境,实现脱贫致富,进而摆脱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将其和生态旅游行业进行有效结合,以乡村为落脚点,构建和谐的旅游景点,既能拓宽旅游领域,又能带领农产品的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种植速度在提升,进而降低了工作量。所以农民开始选择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新型的劳动生产模式,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三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的农产品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在降低,实际的供需发展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重点,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的契机,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能转变传统农村的发展模式,提升农民收入,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开放的时候,部分景区单纯以发展经济效益为重点,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也没有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评估,而是过度开发,对森林进行砍伐,令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开发之后的旅游景区并未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尤其是垃圾的处理工作,并未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理。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监管,如若当地政府没有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过于粗放化的经营模式,会导致部分景区的价格严重高于市场水平。同时,监管的行为落实工作不到位,例如乡村的旅游产品较多,但是并未有自己的特色,显得比较单一化,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的发展工作处于弱势水平,整体开发水平不高。
人力资源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旅游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对其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人才短缺的痛点,在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一方面,劳动力的缺失,当地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剩余劳动力,并未接受专业的培训,导致他们的工作能力不强,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人员的缺失,缺乏战略人才引进机制,无法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进行科学划分。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若缺少资金,会导致各项工作无法落实到位,也会影响乡村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比较常见的问题是项目建设阶段,缺少资金投入,导致部分景区项目的发展比较缓慢,容易成为烂尾工程。而在交通建设方面,如若没有连通城乡的专车,游客的数量也会下降。还有住宿、餐饮等方面,虽然部分景区以农家乐为主,但是没有对住房情况,食物卫生等进行严格检查,难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乡村旅游中的特色文化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倘若当地旅游产业的同质化发展,缺乏创新性和差异性,旅游娱乐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文化内涵,这样会破坏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初心。再者,营销方式过于落后,景区的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化,人们所看到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却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而是盲目跟从,导致最终呈现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自然无法体现当地的生态旅游特色。
和谐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生态旅游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工作,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有助于促进当地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人们格外看重的垃圾处理工作中,乡村景区要响应国家号召,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建设特色化的垃圾处理站,并在回收站旁边设置简单的废物循环图示,作为公益标志,让来往的游客能认识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清除垃圾垃圾分类应该从我做起,真正将环保理念贯穿于内心深处。回收的垃圾需要由专人进行处理,实行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处理工作,制定严格的监管机制,尤其是在旅游旺季,需要频繁运输垃圾,做好垃圾桶的清理工作,为外地游客营造出一种干净、美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准确而言,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经济类活动,如若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的和谐互动,需要各个地区的乡村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创新,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努力适应现阶段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还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用于推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政府部门需要结合乡村发展环境,进行合理规划。虽然我国陆续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全国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政策。但实际上,大部分地区并未将这一政策贯彻落实于实处,而是处于一种随意发展的模式。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要求,联合林业、旅游行业和农业部门进行合理规划,结合自身的优势来推动当地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
第二,改革发展模式。针对目前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需要寻找原因,主要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一般是以个体农户为主。所以各个地区进行深化改革,向当地的行业协会,或者集体经营模式进行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资管控。充分调动各个地区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通过市场运作的形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改变以往小、乱、差等问题,让乡村生态旅游行业向着更加美好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坚持“深化城乡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特色产业为引领,聚点成面、连线成片,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以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石墙镇为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盘活上九山闲置古村落,打造成集民俗展示、文物展览、影视拍摄、休闲观光的综合旅游度假区,增加200余个就业岗位,壮大周边村庄集体经济收入,丰富周边村民就业渠道。创新发展循环池养殖新模式,培育水产养殖新业态,以堃茂渔业为龙头引领,通过技术下放和“订单式”养殖的方式,带动村集体和农户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做大做强特色种植,支持红长青建设新型蔬菜大棚,为农户提供大棚租赁和参与田间管理等多种就业选择,努力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不掉队”。
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工作。要知道,一支优秀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施者和参与者,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所以,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化的培训工作,致力于打造新时期背景下有素质、有文化的现代农民。首先,应该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工作,保证农户具有生态旅游发展理念,具有极强的主人翁意识,对知识有极强的探索欲望,积极创新和发展。其次,保证农户的服务技能和旅游知识,其中包含了特色化的知识培训,如普通话培训,服务礼仪和职业道德等知识,将综合性的发展模式作为农业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而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打造特色的品牌形象。
再次,关注人才招聘工作,需要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旅游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开发商、企业和高校之间应打造立体化的人才发展模式,通过提高收入和薪资福利等形式吸引相关的旅游人才参与其中,为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最后,加大对本土专业旅游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理论知识丰富,而且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到高校进行继续学习,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当地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
要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用于完善基础化的设施建设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游客的体验质量。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质上属于旅游产业,也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客户体验价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发展,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的角度而言,需要资金不断投入,建设实用且美观的公共设施,保证特殊群体的设施供应需求,例如为孕妇、残疾人、婴儿等提供专业的医疗设备等。而且场地休息区域应该体现人性化的发展特点,夏天凉爽,冬天日照充足,结合季节因素选择合适的花草,或者是设置3~5条景区特色道路,让外来游客在玩耍的时候感受当地的美丽风景。生态旅游景区内部的建设工作,应该融入当地的发展特点,设置个性化的基础设置,例如全范围覆盖的wifi,方便游客上网,主动分享游览时的感悟,发布网络平台,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让更多人前来玩耍。
此外,还要做好交通设施的建设工作,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一般是依托现有的网络设备,开通各个地区的专线旅游场地,设置观光巴士和交通设备。针对铁路附近的区域,需要加大周末节假日旅游的优惠力度,打造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利用机场作为游客的中转中心,适当增加航班,避免出现过于拥堵的情况。而对于自驾游的乘客适当提供相应的优惠补助措施,从民俗、通信设备等方面分析,满足现代化游客的认知需求,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风情塑造特色化的产业形象。例如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发展,最大程度保证景区的知名度,或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应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构建国家级、省级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加强和电视台、旅行社的合作,以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打造特色化的景区项目,让更多人愿意了解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愿意前来玩耍。
特色化的乡村品牌建设,要求对各个乡村和街道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了解贫困人口和旅游资源的时候,基于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将脱贫制度真正落实到家家户户。以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的上九山村为例,建筑结构严谨,石刻、石雕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古建筑文化韵味。为打造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则是将上九古村酒文化作为重点,开发出粗布衣服、床上用品、布艺等产品,打造了以“乡愁”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同时,借助电视台媒体进行积极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明信片。总之,围绕着文化、美食、农业等特色化产品,实现资源的统筹管理,认真分析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创新乡村生态旅游特殊产品,推动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发展。
从上述的发展而言,生态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乡村振兴战略,或者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质上都是为经济发展所服务。因此,二者本质上有着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农村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发展举措,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乡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