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昶 谢和键
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病,许多救治及时的人會觉得自己很幸运,恢复后通常也不太在意。但事实上,心肌梗死对于心脏的危害就相当于汽车遭遇了一次重大车祸,即便进行了妥善维修,很多功能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完好无损,可能会面临多种问题。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由于长期供血不足会造成纤维化,泵血能力减弱。若再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工作,心肌会变得肥厚,最终可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反复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皮肤湿冷、大汗淋漓、水肿等表现。
心脏结构改变。若心脏瓣膜缺血坏死,会导致功能失调或断裂;若心室壁出现大面积缺血坏死,会令心腔压力变大,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部分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心脏穿孔或破裂,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数日后就会死亡。
心律失常。由于心肌大面积坏死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和继发炎症反应,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在发病后1~2周出现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
栓塞。血小板聚集加上血流动力学紊乱,容易在左心室形成附壁血栓,新鲜的血栓易脱落,可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造成脑梗死、肾梗死等。长期卧床患者,若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部分脱落,可能引发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心包炎。多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1~4天,发生率约为10%。正常心脏外面包着一层薄膜,称为心包,当出现透壁性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心肌表面的这层薄膜会发炎。患者常有进行性加重的胸痛,疼痛随体位而改变。一旦发生,往往是灾难性的,极易造成死亡。
死亡。当血栓堵塞心脏的主干血管时,会导致血管闭塞,持续时间越长,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如未得到及时救治,最严重的结局就是死亡。
为避免心肌梗死后发生更严重的病症,患者病情稳定后,一定要积极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梗死前活动水平、身体状况等制订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另外,要及时、积极地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从而减少心肌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定期随访。一旦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胸骨下或心前区有持久性疼痛,且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等症状,可能是心肌梗死复发,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此时,患者应停止活动、稳定情绪、平卧休息,救助者不要随便搬动患者,翻身活动、搬运不当都有可能加重病情。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