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的教学设计

2022-03-15 18:59张浩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糖类脂质高中生物

张浩

摘要:在“双新”、“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如何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仍然是广大一线教师尚未解决的难题.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其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据此,对2017版新课标中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和研究,结合学情,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糖类;脂质;教学设计;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2)03-0122-03

为深入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哈尔滨示范区建设工作三年规划》的精神与要求,全面推进哈九中“双新”领航示范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促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笔者以《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课题,开展了以“落实核心素养,拓展学科课程”为主题的“双新”实践探索行动策略研究与课堂纪实活动.在本次活动中,笔者也尝试落实教育部“双减”工作,全面提高课堂质量.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整理如下,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科学思维)

(2)从物质与能量观角度阐明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命观念)

(3)构建糖类和脂质的相互转化模型,从结构与功能观角度阐明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科學思维、生命观念)

(4)关注糖类、脂肪等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习惯的同时,积极向他人宣传健康饮食观念.(社会责任)

(5)利用课余生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生物学实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指导生活.(科学探究)

2 教学过程

2.1 观察生活,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食物中所富含的糖类导入新课.学生能回答出来冰糖和葡萄中主要含有蔗糖;啤酒中主要含有麦芽糖;米饭中主要含有淀粉;芹菜中主要含有纤维素;牛奶中主要含有的糖是乳糖.教师可以补充:葡萄中还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虾壳中主要含有的糖是几丁质.

设计意图:知识来源于生活.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将课本和生活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学以致用的观点.

2.2 模型建构,糖的分类

教师提出问题:摄入的这些糖类是否能够直接被细胞吸收呢?紧接着教师讲解单糖、二糖和多糖的概念.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将前面列举的糖类进行分类.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联系初中学过的食物的消化,推测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过程.学生不难回答出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水解成麦芽糖,进而在小肠中被分解成葡萄糖.从而总结出多糖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单糖.学生自然能对二糖的水解产物产生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细胞中的糖类,因此教师有必要区分摄入的糖类和能直接进入细胞的糖类,从而引出糖的分类.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既能理清糖类的分类及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科学思维.

2.3 总结归纳,糖的功能

教师布置任务:以表格的形式比较各种糖类的功能及主要分布.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构建.完成后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则进行补充,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糖的功能有哪些.学生不难回答出糖类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以及某些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见表1).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真正把课堂留给学生,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最终构建出表格总结各种糖类的分布及功能,可以提升小组合作能力.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点明了糖类的主要功能这一重点知识,升华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4 健康生活,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食品,糖尿病患者需要定量摄取?为什么?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生物学知识回答,但是对有些食品是否需要定量摄取会产生争议.如白萝卜、葡萄和鸡蛋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分析和交流.教师点明主题,提出“控糖”的建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思想.

设计意图:教育的本质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笔者设计了与本堂课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并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入手,找到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遇到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是学生已经学习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但是规范性欠缺,因此需要教师从旁指导.最后,再让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回归问题本身,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2.5 模型建构,糖和脂质的转化

通过引入“北京鸭”摄入玉米、谷类和菜叶,却长了肥肉的例子,引导学生认同糖类和脂质相互转化的观点.接下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构建模型.学生能够说出糖类首先经细胞利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其次,合成糖原;最后,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教师强调糖类在供应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但是只有在糖代谢障碍时,脂肪才可以少量转化为糖类.在这里,教师可以举出“减肥”的例子进行说明.对于脂肪分解的产物,学生可能存在疑惑,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脂肪酸的种类及特点,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介绍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考虑到学生模型建构能力薄弱,教师先给出模型的框架,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逐步地形成科学思维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构建模型的方式,深入理解糖类和脂肪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针对脂肪酸的结构区别这一抽象、微观的概念,笔者通过展示二者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种脂肪酸的结构区别,并延伸到二者的功能区别及特点,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

2.6 难点突破,脂肪的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糖原和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区别”,并展示二者分解放出的能量值和结构式(如图3所示),引导学生说出二者的结构差别.学生不难说出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明显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因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图片,总结脂肪的其他功能.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是本节课的难点,笔者从脂肪和糖原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对比,从而总结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利用“元认知”思考问题的方式,又培養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人体内脂肪的图片又直接地体现了脂肪的其他功能,再结合极地动物说明皮下脂肪的保温功能,使得课堂生动而有趣.

2.7 总结提升,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教师采用“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脂质与功能的连线,并结合生活实例对脂质的功能进行说明,如:过量摄入胆固醇容易造成血管堵塞;补钙的同时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等.最后,以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笔者列举了丰富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脂质的功能,并以连线的形式检测课堂效果,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最后,以概念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如图4所示),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脉络,让原本细化、复杂的知识点成为本节课的“骨架”,有助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生活中富含糖类的食品入手,到糖尿病患者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再到“控糖”的健康生活方式,最后联系到科学“减肥”,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情绪高涨,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比较糖原和脂肪的结构式,分析二者作为储能物质的功能差异,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构建糖和脂质的相互转化模型,培养科学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课下探究生物材料中还原糖的含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积极向他人宣传“控糖”以及糖尿病正确饮食等,树立社会责任感.

充分落实“双减”任务.本节课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前安排学生对本节课进行预习,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画表格、建模型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收获了知识.课下布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继续发散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王宪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版生物学教材使用思考考试周刊,2020(A5):135-136.

3151500338261

猜你喜欢
糖类脂质高中生物
芒果皮泡水喝可降血脂
医药脂质纳米材料技术
中年发福或与脂质周转有关
“糖门”大起底
“主食”应多吃还是少吃
金属/基质增强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用于单细胞脂质分析
为什么霜降之后的青菜比较好吃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