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学建模的过程可简单分为四个阶段,即现实问题数学化(由现实问题经过简化后建立数学模型)、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解答和现实问题解答验证。虽然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趋于淡化,但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模型思想。文章阐述教师如何利用课本中蕴含模型思想的素材实施教学,如何借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 模型思想;低年级教学;数学教学
一、在分析题组中尝试建构模型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区理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达到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低年级数学经常会要求学生探索算式规律,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做起。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代劳,将题组中蕴含的规律直接告知学生。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适时引导学生自主寻找规律。
(一)自主观察,表达模型
面对一组抽象的算式,低年级学生往往没有头绪,他们不明白观察什么,更别提自主分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数字的表面形式观察,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发现。例如,在教学某道练习题(如图1)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组算式,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有什么规律。学生往往能够通过观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如“都是减法算式”“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减号前面的数都是单数”等。虽然,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没有运用精确的数学语言,但是他们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思考和表达,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内容,尊重学生的想法并顺势引导,为学生提供指导。
(二)合作交流,完善模型
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能够发现算式的规律,至于如何挖掘规律的本质,教师依然要放手让学生探索、交流,集众人的智慧探索规律的本质,这样讨论出来的结果将更具有意义。在教学上述题组时,教师原先的设计是将学生牵引到“被减数越大,减数相同,差就越大”的规律上。而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汇报说:“我发现被减数是单数,差都是双数;被减数是双数,差就是单数。”这不禁点醒了教师,原来学生给函数模型增加了限制条件,即在b=a-9的模型中,当a为单数时,b是双数;a为双数时,b是单数。学生只有真正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学”才会真正发生。学生依照想法建构模型,教师给予学生合作探讨的空间,帮助学生完善模型。或许学生不一定能归纳出尽善尽美的结论,但他们能够尝试,敢于突破,这说明他们的模型思想已逐渐植根于数学学习中。
二、在解读规律中主动感悟模型
题组中存在的模型不仅指向一道题目,而且指引一类题型。学生如果仅归纳一道题的模型就停止研究,那么,他们对模型思想的感悟还不够深入。
(一)续写题目,深化模型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举一反三能力。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归纳的模型续写一道题目。“你能按照规律给题目增加一道算式吗?”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如果真的掌握了模型,基本可以写出19-9=10。教师追问学生:“你是怎么写出下一道算式的?”学生答道:“被减数每次增加‘2’,‘17+2=19’,差每次也增加‘2’,‘8+2=10’。”教师继续追问:“如果再写一道题目,不计算,你们能猜出下一道算式的差是几吗?”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抢答,因为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模型的魅力:不管题目怎么变,只要模型存在,就能够答出同一类问题。
(二)学说故事,体会模型
教学回归现实有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型思想,体会模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上述题组为例,教师可以半开玩笑地对学生说:“如果老师买了11个苹果,一星期吃了9个,还剩2个;买了13个苹果,吃了9个剩下4个;买了15个苹果,吃了9个剩下6个。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一星期吃9个苹果,如果买得越多,剩下的就会……”学生通过思考,总结规律,将模型切实运用到生活中。有的学生会举起小手,举一反三,“大包薯条有17根,吃掉9根,还剩8根;小包薯条有15根,吃掉9根,还剩6根。”
我们可以发现,与已有经验相似的内容更容易被大脑接受,而打比方则是大脑找出新旧知识共同点的好助手。打比方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能起到“拐棍”作用。学生自主打比方是数学模型回归生活的体现,是学生理解模型的体现。这些大大小小的例子无疑证明了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体现了学生研究模型、应用模型的重要性。
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模型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从最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入手,但有时问题越简单,学生越容易忽视情境中蕴含的数学模型。教师在为学生打基础时,需要让他们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学模型,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一)分析问题,寻求模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9年版)》在数与代数方面提出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计算技能,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初次遇到减法问题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构建减法模型。学生在对减法模型有了清晰的认知后,就不会混淆运算方法了。
(二)联系情境,回归模型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将解题过程分成了四个步骤。他谈到,只要解题时按照这四个步骤去做,必能成功。第一步:你必须弄清问题。第二步:找出已知与未知的联系。第三步:写出你的想法。第四步:回顾。
同理,模型求解(即完成了第三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探索过程,更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模型。例如,教师在讲授除法问题“把16厘米长的花边平均剪成2段,请计算每段长多少厘米?”时,在引导学生掌握了关于解决平均分的除法模型后,要进一步指导他们将算式代入情境中。教师需告诉他们“16”表示花边长16厘米,除以“2”是因为将花边平均分成2段,每段是8厘米。学生通过回归模型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模型问题,需要教师挖掘问题本质,围绕模型设计教学。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经历建模、用模的过程,深入感悟模型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时时渗透、有方法的渗透。教师需要适时地帮助学生积累探索数学本质的经验,为学生下一阶段,甚至更长久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八——模型思想(上)[J].小学数学教师,2014(12):4-9.
[2]戴文亚.让课堂焕发“模”力——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尝试建模的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4(4):72-76.
[3]张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0(4):195-199.
[作者简介]陈丽娟(1992—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市金陵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398050033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