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能源经济专业就业困境及对策

2022-03-15 15:43赵晶国秀瑾杨加亮
科技风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赵晶 国秀瑾 杨加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能源经济;就业困境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受到石油价格的猛烈冲击,引发学者们对能源价格的广泛关注,能源经济学开始兴起,国外部分高校开始设立能源经济专业,涉及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国内的能源经济专业起步较晚,2011年以前,仅有几所高校或科研单位設有能源研究所,培养研究生层次人才,而社会对能源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增长较快,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设置了能源经济本科专业(代码:020106T),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和江苏大学率先成立能源经济专业,培养本科层次人才。截至2021年,目前全国一共有16个本科高校开设了能源经济专业。

应用型高校设立能源经济专业,与研究型高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能源经济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了解能源技术,又了解相关经济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对数学、化学等知识的要求较高,应用型高校招收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在接受知识和深入学习方面普遍不如研究型高校的学生。

(2)教学资源不同。虽然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均面临该问题,但是应用型高校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一方面,虽然能源经济是目前的热门研究话题,但是本科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除内蒙古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学校处于能源资源丰富之地,大部分学校所在地的能源企业并不多,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或工作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前景限制,部分高校能源经济专业不受重视,无法满足专业所需的全部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应用能力,其中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又是应用能力的关键要素。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实现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应用型高校设立能源经济专业,不能仅仅参考模仿研究型大学能源经济的培养模式,还应该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能源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2应用型本科能源经济专业就业现状——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

2.1就业机会及岗位要求

通过各招聘网站搜索能源经济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发现,能源经济对口工作的招聘条件普遍比较高,大部分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较少,在搜索到的17个岗位中,仅有4个岗位招聘本科生,但是招聘本科生的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比较高,需要1~3年的工作经验。能源经济对口岗位的招聘要求中,多个岗位对应聘者的科研能力、项目经历、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北京经世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能源经济研究员助理的招聘条件中明确要求对数据敏感,具备良好的数据收集、清洗、统计分析等能力;嘉兴发展规划研究院招聘能源、低碳、环境咨询工程师,规定参与过碳减排项目研究或发表过相关论文、有国有企事业单位或环保咨询公司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优先。

2.2就业情况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自2012年成立能源经济专业以来,至今已有六届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情况如表1所示(数据截至2021年6月)。六年的毕业生人数共324入,升学率(包括境内/境外)仅9.26%,大部分学生选择就业,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更加严峻,2020届和2021届分别有12人和21人未就业。

通过整理学生毕业就业的三方签约情况,分析19届、20届和21届学生的初步就业去向,可以看出,京江学院能源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涉及的行业众多,但是从事经济或管理类相关工作的人数较少,且并未有学生从事与能源经济专业契合的工作,学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2.3存在的问题

2.3.1就业率低且工作与专业不相关

近两年的能源经济毕业生中,待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即使是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比较糟糕。根据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三方签订情况,可以看出能源经济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涉及的行业非常多,但是从事的工作与能源经济专业并不相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虽然与专业无关,但一直是能源经济专业学生比较认可的工作,而能从事这些工作的学生,每年都屈指可数。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各种企业从事销售、营销类的工作。

2.3.2毕业生求职信心不足

通过座谈访问,了解毕业生求职的心理动态,普遍发现,京江学院能源经济专业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放弃或者完全不考虑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方面,专业对口的工作数量较少,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有限,且存在工作条件与自己预期不符的情况;另一方面,专业对口工作要求较高,学生看到招聘要求之后产生畏难情绪,觉得自己无法满足招聘条件,直接选择放弃。一直以来,没有成功案例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对口工作招聘方面信心不足。

2.3.3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京江学院作为江苏大学的独立学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一直采用母体学校的培养计划,并未充分考虑母体学校学生能力、就业市场等情况与京江学院学生的差异性,能源经济专业的培养计划也不例外。

根据调查,社会对能源经济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技能型,即使是能源企业的营销岗位,也对拥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更加偏爱,侧重经济学方向培养的能源经济专业毕业生,在能源企业求职过程中存在天然劣势。以经济学为培养重点的能源经济学生,应充分利用优势,扬长避短,在掌握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数据分析、模型构建、科研项目等能力也要加强重视,而这正是京江学院能源经济培养计划中最缺失的部分。

3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3.1问卷设计

针对学生就业存在的困境,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主要以网络形式进行发放,仅针对京江学院能源经济专业19-21届毕业生,共收回有效问卷87份。主要目的是探究京江学院能源经济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境以及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经历分析能源经济专业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素养。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毕业生的性别、入学时间、毕业去向、工作类型等。

第二部分:毕业生对专业的看法。主要通过单选题的形式分析能源经济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Q7)、毕业生工作与能源经济专业的契合度(Q8)、能源经济专业对学生就业的帮助程度(Q9)以及就业的困难程度(Q10)。Q8和09两题仅针对毕业后就业的学生。

第三部分:影响能源经济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本部分以五分量表的形式展现,包括专业认可度、对口工作数量、对口工作难度、专业知识技能四个方面,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按照1-5分对选项进行打分,1分为最不困难,5分为最困难。本调查者根据自身真实意愿进行打分。

3.2问卷结果分析

3.2.1基本信息

共收回87份有效问卷,其中2019届毕业生37人,2020届毕业生21人,2021届毕业生25人,占2019-2021届总毕业人数的46. 28%。根据图2可知,87名毕业生中,其中有13人是硕士在读,有23人处于待业状态,另外51人本科毕业后处于就业,由此可见,京江学院能源经济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表2可知,学生认为能源经济专业目前的社会}人可度较低,均值只有1. 72分,就业的困难程度较高,均值达到4. 17分。学生的就业情况与能源经济专业关联度较小,得分仅1. 65分,且学生认为能源经济专业对他们工作并未产生较大的帮助,可见现行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就业帮助较小,培养效果不明显。

3.2.2能源经济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

通过前期的互动访谈,将学生提及到的找工作困难的原因总结为四点:(1)专业认可度低;(2)专业对口工作数量少;(3)专业对口工作要求高;(4)专业知识技能性不强。

首先,利用SPSS对四个影响因素进行信度分析。信度反映量表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常用的信度评估标准为Cronbach's Alpha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值得范围以及信度的效果:一般来说,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7都是可以接受的,且系数越大,效果越好。表3给出了四个影响因素的信度分析结果,Cronbac:h's Alpha>0.7,信度可以接受。

进一步对四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表4的均值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因素的难度系数都在3.5 -4.0之间,都是处于比较困难的程度。专业对口工作数量少是学生认为就业困难最主要的因素,均值达到3. 95,其次是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性不强,均值为3. 94,专业认可度低和对口工作要求高的均值均为3. 62,虽然与前两个相比略低,但是仍然给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4对策与建议

4.1提供就业指导,树立学生的求职信心

在学校安排的就业指导课的基础上,搜集能源经济对口招聘岗位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优势,定期邀请从事能源经济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工作经验分享。建立求职经验/信息分享及互助途径,引导学生应聘专业对口工作,树立学生的求职信心。

4.2了解市场需求,引导学生培养专业技能

通过能源企业或企事业单位能源岗位的实践实训活动,让学生了解市场上对能源经济人才的需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教學实践基地,寒暑假期间可以给学生安排不同实践基地的轮岗实习,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对能源经济人才的需求方向,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制定规划。

4.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社会对能源经济人才的需求,增强理论课程的技能性,开设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等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及各类比赛,丰富科研经历和项目经历,在理论课程和项目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探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