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封开县江口中学 陈柳成
目前,越来越多省份加入到“3+1+2”高考模式中,其中的1是历史和物理中选其一。学习历史,就是要我们要了解民族过去的荣辱兴衰,以史为鉴,明正现实;学习物理,就是要我们着眼未来,为科技兴国和科技强国贡献技术力量。作为物理老师,我觉得物理的教学核心为物理规律的教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上好物理规律这一教学课程呢?下面谈谈我的见解。
1.物理规律是人类的智慧成果,具有客观存在性。物理规律是人们通过实验探究、理论推导等方式方法对物理现象的科学总结、归纳,是客观实在的。伴随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将会更深入探索、研究未知的世界,不断发现和发展物理规律。
2.物理规律是连接各物理概念之间的纽带。物理规律可用文字、图像或者公式进行阐述,它是连接各物理概念之间的纽带,把各知识点有效整合。
3.物理规律的成立和应用具有条件性。人们在发现物理规律过程中,往往把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环境条件等理想化处理,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决定了物理规律的成立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条件。
物理规律的引入这一教学环节的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紧贴生活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多疑好问的天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只要在学生面前展示与预想不相符的物理现象或问题时,学生必然觉得眼前一亮,流露出惊诧之情,思维必然会活跃起来,动手做实验了解真知的欲望就会非常强烈。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把圆柱形强磁铁用绳子悬吊起来,可以让强磁铁做单摆运动;然后在桌面放两块不会被磁铁吸引的厚铝板,保证磁铁悬吊起来距离铝板少许空隙而不接触铝板,再次让强磁铁从高处下摆,可以看见强磁铁不再能做单摆运动,而是摆动到最低点后迅速停止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铝板中的磁通量有没有发生变化?若磁通量有变化,铝板中可有感应电流出现?感应电流的磁场会不会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发展就会自然而然地展开,也就能较好地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我们在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注重采取不同的探究方法,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中学阶段,我们主要采用科学演绎法和科学归纳法这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索、教学。
方法一:科学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探究方法,从常规物理现象中提出特殊条件下出现的课题,然后通过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分析,再通过推理论证并进行实验检验,最后总结基本规律和原理。
方法二:科学归纳法。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新实验得到最明显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现象,适时激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对新问题进行科学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得到规律。
1.注重强化学生的物理规律应用能力。在物理规律应用中,一要选择典型性的问题,通过实验演示、计算机模拟、师生讨论等方式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步提高分析能力,领会处理物理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精挑细选一些典型例题,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关联,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清带有规律性的解题思路,掌握有规律性的解题方法。
2.注意适时进行测试,提高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定期进行物理测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效果的有效、必要途径。通过反馈,一来可以检验老师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二来可以更有效发现学生的薄弱点,有利于老师针对性指导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规律的成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总结、推导而来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在满足相应的条件或范围内才可以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讲清楚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重点强调其适用范围,避免学生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导致错误。例如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为点电荷。教师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应该对关键词进行强调和解释,因为它是学生正确理解规律和应用规律的关键。例如,在进行楞次定律的规律教学时,我们要着重强调“阻碍”并对其进行解释,使学生明白“阻碍”只是延缓磁通量的变化,与阻挡或阻止变化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