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州市官桥镇中心学校 何德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由此,我们应该能对此加以重视,不断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环节也需重视阅读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这方面需要我们长期坚持,这也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和探索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所以,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现阅读教学课堂质量的不断提升,获得更好效果,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思考。
随着国家对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重视,全面深化落实小学新课程整体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虽然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在课堂及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够全面贯彻这一思想,秉承了素质教育精神开展课堂教学的活动,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阅读教学理念和模式比较落后;2.阅读教学仍缺乏有效针对性;3.教学主题偏离。
1.激发想象力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在执教小学一年级课文《地球爷爷的手》的时候,教师要对一些科学知识和自然现象进行介绍,使用小学生比较喜爱的童话方式进行叙事,把深奥的科学知识变成显浅易懂的内容向学生传递。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不是所有学生都对科学知识感兴趣,因此学生往往会产生阅读兴趣不佳的情况,课堂上我们需全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善于从各方想象中聚焦重点,归纳针对性强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询问学生:“我们能看到地球爷爷的手吗?”“文章里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呢?”等,让学生认真思考,地球爷爷的手是不是和自己的手一样,然后对自己的手相似部位进行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然后,教师有效地发挥已被激发积极性的那一部分学生的带头作用,让他们的兴趣形成发散种子,向班级整体传递,告诉同学们地心引力就是地球爷爷的手,引导他们对地心引力这一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拿出磁铁进行地心引力演示,增强学生直觉感受力,彻底释放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阅读时可以自主联系生活实际,对文章内容积极思考和想象,强化生活和阅读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也得到充分培养。
2.运用方法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要有方法、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了解文章大意和内涵,掌握如何对其进行探寻的技巧等。比如我们在执教《纸船和风筝》的时候,文章主要是借助两个小动物吵架后,为了把友谊进行维护和修复,使用两种意象作为想法传达的纽带,最终修复的故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纸船,什么是风筝等,并让他们了解其分别象征着什么,再引导学生泛读一遍文章,让学生整体了解文章大意,并根据大意概括归纳出理解提纲。然后,老师让学生精读一遍文章,对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重点把握,体会友谊需要呵护和维护的内涵,通过老师的提问和指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
3.以“全”促“特”,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此为基础,对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表示尊重和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置科学的目标,在分层教学法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指导和提升,同时还应对学生的个体性发展加以重视。比如,我们在执教《两小儿辩日》的时候,就应该设定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进行文章的梳理和讲解,设定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问题,把更多的思考空间提供给学生。设定讨论问题时,比如:同学们,你们认为两个小朋友哪个讲的对?说出你们的理由;或者:同学们,你们认为早上和中午的太阳哪个时间离我们最近呢?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深入讨论,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的全面思考、语言表达、总结归纳等能力。然后,老师可以把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课堂上传递,再通过动画演示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让学生了解真实情况,以兴趣为切入点,发展个性思维,从而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借此实现学生个性思维的培养,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