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2022-03-14 14:12
中学语文 2022年33期
关键词:花木兰想象文本

顾 怡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对情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可见,情境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以境入情,才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赋予课堂别样的魅力和精彩。因此,本文运用真实的教学案例,分析情境创设在初中阅读课堂的运用方式。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有多种形式,其中运用效果最好,对学生影响最佳的莫过于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融合音乐、视频、图片等元素于一身,可以为学生构建多姿多彩的情境。这些方式直观生动,因为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原本单一的文字形成全方位的感知。这些直观生动的情境可以将干巴巴的文字转化为学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学生不止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心灵去体会,自然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前展示花木兰的不同形象图片,利用图片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比这两种形象的不同,同时趁势向学生提问,“你认为历史上的花木兰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以此引出文章课题,让学生探究文本,发现历史真相。除了图片以外,教师还可以从网上搜集有关花木兰的一些精彩的影视剧片段,向学生进行播放。在正式授课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梳理文本内容,和学生一同深入感知花木兰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并从“英雄气概”和“红妆天性”两个角度分析花木兰的人物形象特点,以此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原本冷冰冰的文字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在这种直观的情境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从探究文本中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二、丰富想象情境,诱发学生好奇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很容易因为自身的经历及体验而形成很多想法,并渴望倾诉。对于初中生来说,当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或新的事物时,他们很容易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同时结合大脑的二次创造从而产生新的认知。而想象力的优势在于帮助学生创造出实际生活中缺失的东西,如果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为学生构建想象的情境,就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在为学生构建想象情境时,教师要发现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突破口,这样才能扩大文本带给学生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的不只是文字,而是通过想象发现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内涵。例如,在教学《使至塞上》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让学生根据诗句内容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如诗中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画笔进行描绘,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画中的内容。于是学生结合此前营造的意境,尽可能地用自己的语言去展现这幅画面。比如有的学生用金色画笔展现出茫茫大漠的苍凉,上面是一轮浑圆的落日,一缕孤烟直上云霄。在学生的描述中,他仿佛置身在这苍凉的大漠上,背后是一轮即将下沉的落日,内心感到无比的苍凉。其他学生静静地聆听这位学生的发言,也在内心深处想象这幅令人荡气回肠的景象。由此可见,通过想象力的加持,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初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想象的情境,让学生以想象为翼,纵情驰骋在文本的天地中,从而领略更加精彩的风景。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阅读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作品都融汇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学习的内容越是接近于现实生活,他们就越容易接纳所学的知识。因此,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链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有机会和作者展开深入的情感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社戏》时,这是鲁迅先生所著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经典之作,主要展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经历。考虑到这篇文章具有十足的水乡韵味,而且刻画了非常逼真的生活场景,但学生很难通过想象了解这些内容。因此,教师不妨结合生动的视频或图片为学生展现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使学生近距离地体验江浙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班级中有过江南地区生活经验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独特经历,聊一聊乡村地区发生的那些有趣的故事,或是谈一谈自己的童年生活,并将学生的思维及互动的话题引向课文中展现的妙趣横生的月夜,以及散发着豆香的水乡。这样既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憧憬,还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使学生深入领略阅读的乐趣。

在初中阅读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也不知道如何拉近学生和文本的欣赏距离,但是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授课内容相链接,就可以有效实现上述目的,让学生真正从阅读中感悟生活的意义。

四、采用游戏情境,实现寓教于乐

很多人提到游戏都会想到小孩子,其实初中生也同样喜欢游戏。游戏是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有效方式,也是他们的天性所在。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此时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对周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游戏对他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竞赛或者角色扮演等游戏方式,为学生构建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文本,体验文本,最终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这样轻松的教学氛围里,学生的心灵是敞开的,他们也更容易感受到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本,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主要展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官宦以及知识分子在名利场中的各种表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逐功名利禄的不良社会风气。范进作为书中的代表性人物,其中举的经过同样值得深思。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批判讽刺主旨的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饰演“范进太太”“范进”“范进妈”“胡屠户”“报喜人”等角色,要求学生在立足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想象,利用表演的形式展现文本所叙述的场景。通过这种近似于舞台剧的授课形式,可以有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角色表演中,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情境,从而体验人物的行为举止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的性格心理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角色表演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形式,也是良好的授课模式。尤其在学习小说、戏剧类文本时,角色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文本的领悟能力。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角色表演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大幅度提升授课效果。教师应潜心研究新课标,转变传统的授课理念,积极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创新运用,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语文教学效果,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花木兰想象文本
快乐的想象
花木兰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安阳有个“花木兰”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