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晗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国家综合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根基,从前比较偏重探究硬实力对国际话语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硬实力雄厚,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与国家硬实力还不相匹配,中国仍面临着“话语难说出”“说话少人听”的困境。在此背景下,研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的内在关系,在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提出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战略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尝试探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词意,辨析两者间内在循环互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路径。
“软实力”一词最早于1990年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此后,约瑟夫·奈在其著作——《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一书中进一步完善了软实力的定义,将文化、政治观念及政策吸引力这三因素视为软实力的根基,指出“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吸引力”[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特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报告将“文化”二字置于“软实力”之前,突出强调文化于国家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弱化政策吸引力与政治观念对软实力的影响。“不再把‘软实力’范畴中的文化吸引力、制度和价值观吸引力、掌握国际话语权能力平行并列摆开,而是在‘软实力’前面冠以‘文化’二字,以突出‘文化’在软实力中最高层次的定位,强调‘文化’对‘制度和价值观’及‘掌握国际话语权’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2]“文化软实力”这一全新提法赋予软实力以中国特色,表现出不同于西方软实力的宗旨、结构与功能。根据《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纲论》一书中对文化软实力的解析,此处将文化软实力理解为相对于国家的“硬实力”而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础,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具有动员力、感染力及号召力等功能表现为精神、情感、信仰的力量的实力。
话语一词产生于现代社会,《现代汉语词典》中“话语”的注释为“言语;说的话”。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福柯将话语与权力联系起来,提出了“话语是权力”的观点,在福柯看来话语不单是言语它更是权力的载体,它体现社会中的权力关系。话语权便是通过话语来表达观点、立场及态度等的权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国际话语权”将话语权主体变为国家,特指一国或一经济体在国际舆论场中表达自身观点、主张、意见与诉求的权力,以及由此对国际社会及他国产生控制、导向与感召等影响的能量,它实质体现着国际社会中的权力关系。国际话语权意义重大,“它事关对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捍卫,事关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世界各国能否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捍卫国家主权、荣誉和尊严,合理承担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其国际话语权大小是一个决定性因素”[3]。国家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早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便强调文化领导权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辅车相依。鉴于国际话语权的深厚影响及其与文化软实力的紧密联系,中国应从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着手提升国家综合实力,不可偏废,厚植国际话语权根基,为国家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国家实力是一国国际话语权赖以提升的根基,而文化软实力则是支撑国际话语权的内生力量,对内,文化软实力与民族自信密切相关;对外,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认同度密不可分,文化自信与国际认同是支撑国际话语权的坚实力量。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将为文化软实力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国内外发展空间。因此在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提升国际话语权能实现两者间的良性互促发展。
一个国家唯有实力足够强大,才能有底气在国际社会上发声,也才能有“资本”让别国倾听它的声音、认同它的观点。“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国家面临着在国际社会中“失声”“失语”的困境,近代中华民族的悲惨遭遇便是血淋淋的例子。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表现在精神、情感、信仰力量上的实力,是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软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内生力量,是提升国际话语权强有力的支撑与基础。
对内而言,文化软实力与民族自信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力量的根,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民族自信的重要基础,它让一个民族以昂扬的姿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以自信、有力而坚定的声音展现本民族的立场与风采。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厚的精神资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勇于创造、敢于梦想、善于团结、勤于奋斗的民族,它为世界留下了数不清的瑰宝,如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先进的技术;唐诗、宋词、元曲等伟大的作品;万里长城、故宫等宏大的建筑。彼时的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东方,在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外交活动中自信地展现本民族风采。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赶超与殖民压迫,中华传统文化一度遭受怀疑与否定,与此相伴,中华民族自信不断被消磨,那时的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常常表现的没自信、不敢说,自己的腰杆都直不起来自然不能说服他人。中国成为国际上沉默的“他者”。新时代,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硬实力”显著增强。但我国社会上却仍不时响起“国外月亮更圆、空气更甜、法制更完善、自由程度更高”等一系列“崇洋媚外”的声音,这一现象表明提升民族自信仅仅靠发展国家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注重提高文化软实力,让本国人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革命文化中体现的民族韧性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自信,使国家“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两方面都“硬起来”,只有这样从国家到国人才都能底气十足地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对外而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认同,使他国更愿意接收“中国之声”。文化软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当前部分居心叵测的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等子虚乌有的论调,此等论调实则反映出国际社会交往中时常有之的“恃强凌弱”“规则”。靠实力说话仍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交往准则”,当然这里的实力不仅包括“硬实力”还包括“软实力”,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都硬起来,才能“疏通”一些国家堵塞已久的听取“中国之声”的“耳朵”。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俾斯麦曾有名言:上帝眷顾着傻瓜、酒鬼和美国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常遭到欧洲国家的“冷眼”,被看作是文化底蕴单薄的“暴发户”。随着美国文化的蓬勃发展与输出及硬实力的夯实,“美国话语”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国家的硬实力如一把悬置于各国头顶的利刃,在“利刃”的威逼下或许他国家会暂时低头,但这绝非是提高国际话语权之良计。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社会上享有持久稳定的话语权,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国际认同,当世界其他国家看到一国文化的厚度、凝聚力及先进性之时,便会自愿、自觉、主动地接收该国的声音,由此一个国家才能在国际舆论场上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除发展经济夯实“硬实力”外,也都在努力发展文化,期冀通过文化传播在国际中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国际话语权对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对内,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营造团结奋发、万众一心的国内环境。对外,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赢得更多国际交流机会,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创造更开放、和谐的国际空间。
首先,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国内环境。中国每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发声都无不令国人心潮澎湃、满腔自豪,这些成功发声在无形中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了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世界范围内掀起“中国热”;疫情蔓延之际,中国主动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分享防疫经验,捐赠防疫物资。当中国在国际上积极、主动、正向发声受到国际认同之际,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也不断加深,国人更加愿意去学习、发展、传承、传播中华文化。与之相反,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中失声、失语时,民族文化便会遭到质疑与否定。近代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丧失国际话语权,任列强宰割,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却要被迫接受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国际舞台上的“挫败”使得近代中国人民,甚至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华传统文化失望至极,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根”,民族文化遭到全盘否定之际亦是文化软实力衰败之时。因此,国际话语权对文化软实力国内的发展环境影响重大。
其次,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将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创造更优国际环境。一方面,中国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才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更多国家的支持,才能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赢得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面对中国的崛起,不少西方国家感到压力并捏造出“中国威胁论”等荒唐论调,他们的目的就是“搞臭”中国的国际形象,打击中国的发展势头。在此情况下,中国积极在国际社会上发声,树立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对于维护中国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就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本就是以和为贵的民族,治国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齐家有“家和万事兴”,“和”已深入国人的骨血之中。近代中国被列强侵略,饱受战乱之争,因此更加渴望和平,更加懂得“和”之不易。当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大环境。诚如拿破仑所言“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但中国只有牢牢掌握国际话语权,才能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和”故事,让其他国家真正了解中国,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敌视、害怕的态度,赢得更多国家对中国的支持,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将为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播创造更加丰富的机会与广阔的平台,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与养料。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发声不仅仅是单向的传输更是期冀实现与他国之间双向的交流与借鉴,“孔子学院”“一带一路”等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通道,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些活动中其他国家更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中国也有机会对他国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文化正是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交融中更加灿烂。因此,强大的国际话语为本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加丰厚的养料。
中国在发展国家硬实力的同时也应看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增强本民族文化自信、优化话语的阐释及传播渠道、积极实践作为,最终实现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的良性互促发展,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与必然途径。
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高度自信,这个民族才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民族文化才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拥有强大而持久的文化软实力。当国人对本民族文化拥有充分自信,他们便会自觉将优秀文化传统外化为行为习惯,自觉自愿传承、传播民族文化,自觉自愿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在国际上的声音才更有底气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文化自信的丰厚滋养。“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发展好、传播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引导人民积极了解中国历史,在学习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源远流长。从华夏始祖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经历数十次朝代更迭,创造辉煌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驰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绵延不息的血脉传承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厚重的文明发展史,只有传播好、解读好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民才能了解文化脉络、掌握民族优秀文化。其次,要清晰、生动地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民在理解文化中传承文化。《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等都是中华文化瑰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古文言文中蕴藏着丰富哲学思想,这些文化财富对治国齐家、为人处事大有益处。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学习还不够普及,要加强对古代优秀思想的解读,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人民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帮助人民更好的理解这些文化宝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民化”“大众化”“生活化”。最后,进行适当的文化对比,在比较中凸显文化特色。世界各民族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但我们应该看到每个民族文化都存在差异,都独一无二。文化在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如“放鞭炮”“吃汤圆”等文化习俗无一不蕴藏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千年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独一无二,十分珍贵。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灵魂。提高文化自信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来展开。首先,要开展全民族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普及马克思主义,引导百姓了解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马克思主义是研究什么的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什么样的理想,人的全面发展是怎样的发展,让人民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解国家所走的“路”。其次,要讲好“四史”,充分利用红色文物,赓续红色血脉。学史明理,引导人民在学习历史中树立正确的观点,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政党,是科学的党,是人民的党。增强人民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国际舞台上散发吸引力、提高影响力的前提是国际社会能听到、能听懂中国发声。因此在话语阐释上精耕细作、整合文化传播渠道是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
清晰准确的解读是优化话语阐释的前提。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及用语习惯存在差异;汉语博大精深,存在一词、一字、一句多音多意的情况;且汉字表达常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与丰富的思想情感,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其他国家学习中国文化有一定难度,且容易造成误解。因此在对外话语阐释中要力求清晰准确,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及用语习惯,将中国文化作品翻译为多种不同的语言,以此提高国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度与接受度,尽可能消弭因语言差异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隔阂。其次,展现文化魅力是优化话语阐释的核心。在国际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要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阐释既要彰显民族厚重的历史,也要体现民族丰厚的底蕴。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华文化演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在对外话语交流中可以以文学、礼仪、服饰、建筑风格、伦理等领域的发展史为脉络,介绍历史名人、文化古城、名篇佳作等,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文化交流的内容及题材应力求丰富,上至天文下涉农耕,实现多领域文化交流,展现中华文化的浩瀚与博大。最后,多视角解读,增强话语生命力与感召力是优化话语阐释的重要技巧。在国际交流中要将宏大叙事与贴近生活结合起来,尝试以多样化的视角描绘中国文化与历史,话语表达中尝试使用网络流行语及日常用语,如以儿童的视角介绍中国的历史故事,力求文化的阐释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外国普通群众的生活。
整合话语传播渠道,一方面要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将线下系统的文化交流、推广与线上大范围话语宣传、传播相结合。要借助线下渠道,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通过创办孔子学院,支教落后国家、支持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等途径宣传中华文化、提高认同感。在线下文化交流中可将讲解、实景实物展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向国外群众有计划地系统地传递中华文化,让国际友人对中国有全面、客观和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也要利用线上媒体,借助网络、电视、图书等媒介,通过新闻、电影、电视节目、小视频等形式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提高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出镜”率,以此让更多国家与民众在潜移默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将官方媒体与自媒体相结合。国家应支持新华社、人民网等官媒发展与壮大、提高公信度,鼓励官方媒体扩展国际受众,“抢占”国际新闻版面,在国际舆论场中唱响主旋律,发挥官媒在对外宣传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厚植本国人民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自媒体的巨大“能量”,将中华文化、中国信仰、中国精神融入人民大众作品,借助自媒体用户兴趣识别、内容智能推荐等先进技术,发挥其内容容量大、娱乐性强等特点,以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中国民众与他国民众间的交流,以此增进国家间的理解与认同,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在优化文化阐释方式、整合话语传播渠道之际,中国更应注重对中华文化及价值观的践行,在实践中展现中华“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与胸襟,在实践中升华话语,使其他国家在见“中国行”中更愿闻“中国声”。
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本国利益是各国内政外交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国利益是各国在外交中最关切问题。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盛行,以美国为首的“世界警察”为谋求自身利益,时常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缺乏“安全感”与“归宿感”,在复杂国际局势下中国要坚定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尊重他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主权及利益,落井下石;倾听世界各国的诉求,公平公正地处理国际事务,以实际行动破解“中国威胁论”等居心叵测的论调。
积极作为,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当前气候问题、污染问题、传染病等全球性问题亟待解决,区域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有所抬头,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国际秩序稳定及人类永续发展,面对这一系列严峻国际问题,中国应积极作为,表明中国立场,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在一系列国际问题的解决中展现大国形象。中国应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等有效途径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应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授疫情防控经验,分享有效救治方案,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及相关传染病药物,帮助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医疗体系;中国在自己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应坚决反对任何国家非法侵害他国,要不断增强我国维和部队力量,打击国际恐怖势力,为维护世界稳定、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天下大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中国正是在践行这些优秀传统思想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国际认同、扩大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坚持合作共赢发展理念,一方面中国要依托一带一路坚持加强与各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组织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在合作与交流中深化友谊、共谋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要坚持援助、支持欠发达国家,这既包括物质技术等方面的帮助,更包括发展经验的传授与分享。中国应更加主动地为欠发达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及中国经验,为更多国家指明发展的方向,为世界人民带来福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提高国际公信力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