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 ……………………………………………… 李伯重(第1期)
社科期刊发展与学术共同体构建
目前社科期刊面对的十个矛盾与难题——社科期刊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应对 ………… 仲伟民 温方方(第2期)
论“学者办刊”——围绕“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开 ………………… 邹晓东(第2期)
生存结构与论文章法——基于写作与评阅的双重经验……………………………………… 邓曦泽(第2期)
美学与美育研究
狮子形象:跨文化的流动与变异 ………… 张法(第1期)
由“止观”生“极乐”:智顗经论的美学义解……………………………………………………… 祁志祥(第1期)
“天地境界”: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的新理学同题……………………………………………… 冯学勤(第2期)
论宗白华美学思想与方东树“气”论的互文关系 …………………………………… 韩清玉 黄长明(第2期)
中西美育精神的比较阐释及“游艺”范式的当代转化 ………………………………………… 柏奕旻(第3期)
席勒弥合现代性分裂的同感与审美交往判断力——基于哈贝马斯对席勒美育思想阐释的探赜 ………………………………………………………… 曾仲权(第3期)
论自然审美判断 ……………………… 薛富兴(第4期)
气氛美学:作为感性学的美学重构及其批判性 ………………………………………… 刘毅青 吴昊(第4期)
从艺术是什么到艺术定义:路径、目标及当代策略 …………………………………………… 殷曼楟(第5期)
理论与历史的美学“变奏”——保罗·盖耶教授访谈录……………… 保罗·盖耶 韩筱蓁 杨光(第5期)
论“简帛美学”的研究基础、学科性质与学术价值……………………………………………… 谭玉龙(第6期)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的交锋与融通 …………………… 莫崇毅(第6期)时代风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唐弢专题
唐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冷川(第1期)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前史发覆 ………………………………………………………… 宋声泉(第1期)
20世纪50年代鲁迅形象建构的唐弢模式——以唐弢对冯雪峰《阿Q正传》研究的批评为中心 ………………………………………… 刘绪才(第1期)
王瑶专题
“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相嵌——王瑶与清华大学课堂内外的学术关怀 ………………………… 刘子凌(第3期)
“现代”文学史家的当代生成——20世纪50年代《文艺报》中的王瑶 ……………………………… 何旻(第3期)
严家炎专题
晚清与五四——“起点”问题与严家炎的文学史观 …………………………………………… 李浴洋(第5期)
严家炎《李自成》研究的学术史意义 … 汪静茹(第5期)
建构武侠小说的“经典性”——论严家炎的金庸小说研究……………………………………… 李汇川(第5期)
记忆与重构——创造社研究
记忆如何重构历史:创造社同人的“创造社”回忆……………………………………………… 李跃力(第4期)
立足本土的“突变”:郭沫若与20世纪20年代社会科学思潮 ……………………………………… 熊权(第4期)
“上海体验”与大内隆雄对创造社的戏剧译介——以20世纪20年代在华发行的日语报刊为中心 ………………………………………………………… 裴亮(第4期)
中国新诗研究
以死亡突破悖论——戈麦生命诗学的贡献及其限度 …………………………………………… 西渡(第2期)
在自然与风景之间:中国新诗现代审美的生成及主要表现 ……………………………………… 李海英(第2期)
现代传播接受视域中的视觉转向与中国新诗形式变革………………………………………… 高健(第2期)
国际关系史研究
嵌入式关系视角下的中欧互联互通 … 鞠维伟(第2期)
1959年英国对苏石油进口禁令的出台及其原因 …………………………………… 尚彦军 梁占军(第2期)
外援对尼泊尔社会的不良影响及其原因 ……………………………………………………… 王艳芬(第6期)
1945年莫斯科外长会议与原子能国际管制机制的创设………………………………………… 刘京(第6期)
古史新视野
宋末元初湖州乡村的建置、人口与生计——基于《元代湖州路户籍文书》的考察 ………………… 耿元骊(第5期)
王安石变法中国家经济与财政行为的货币化导向——基于青苗、免役二法的考察 ……………… 俞菁慧(第5期)
理想模型:南宋货币议论中的北宋交子形象 ……………………………………………………… 王申(第5期)
古代文明研究
塞琉古帝国君主制的特征及其合法性 ………………………………………………………… 崔丽娜(第3期)
古亚述长途贸易的运营过程、组织形式与发展特征 …………………………………………… 史孝文(第3期)
伊西斯女神的追随者——木乃伊肖像画再解读 ……………………………………………… 颜海英(第3期)
考古学与19世纪后期墨西哥的古史重建 ……………………………………………………… 卢玲玲(第3期)
巴尔干研究
“巴尔干与世界历史巨变”笔谈 …………………………………………… 陈志强 马细谱 梁占军(第4期)
“合并”还是“吞并”:1918年波德戈里察大会研究 …………………………………………… 李建军(第4期)
1940年中“大罗马尼亚”的肢解与苏德关系的转变 ……………………………………………… 梁强(第4期)
信用研究
论习近平诚信观 ……………………… 阮德信(第3期)
论认同与信任 ………………………… 胡敏中(第3期)
诚信文化建设略论 ……………… 刘菁 杨柳(第3期)
职业打假的诚信失范及其治理——以食品安全为例 …………………………………………… 吴鹏(第4期)
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系统性 … 崔永东 张琪(第6期)
论地方信用立法的守成与创新 ……… 王文婷(第6期)
教育视频图像学研究
让图像说话:刍论图像的教育与教育学意义 …………………………………………………… 伍红林(第1期)
基于课堂视频图像的教师学习:意义转型与应用进路 ………………………………………… 刘径言(第1期)
图像转向下的当代教育图像研究 …… 陈红燕(第3期)
论教育学-现象学视频分析的理论基础…………………………………………………………… 彭杰(第3期)
教育研究中的三种图像学取向及其本体论转换——兼论通向生命成长的教育视频图像研究 …………………………………………………… 孙丽丽 屈博(第3期)
我国近二十年教育视频分析的回顾与展望 …………………………………………… 张蕊 李政涛(第3期)
教育焦虑探析
大都市家长的教育焦虑:忧心所向与忧虑几何?——基于上海等城市调查数据的分析与思考 … 董辉(第5期)
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35162名家长的实证研究 …………… 丁亚东 薛海平(第5期)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技术焦虑:成因分析与消解路向 ……………………… 赵磊磊 陈祥梅 马志强(第6期)
文化、经济、阶层和性别:过度养育的四维探究 ……………………………………… 韩丽丽 田国秀(第6期)
双减专题研究
“双减”政策下的教育APP监管:现状、困境与革新 ………………………………… 湛中乐 郑悠然(第6期)
课外补习决策过程中的城乡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 李佳丽 武玮(第6期)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供给侧优化的理论依据与发展路径 …………………………………………… 惠天罡(第1期)
融媒时代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与实践 ……………………………………………… 杨玉玲(第2期)
国际汉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因素研究 … 王巍(第3期)
国际中文词汇大纲和教材中的道德词汇研究 ……………………………………… 曾立英 王弘睿(第4期)
日本高校中文教育50年:回顾与反思 ……………………………………………… 王珍珍 王春辉(第5期)
YouTube中文学习资源大数据分析…………………………………………… 陈慧 李政泽 傅晓明(第6期)
媒介研究
委拉斯开兹与福柯:视觉凝视的话语深渊——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 杨向荣(第4期)
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三重视角 …………………………………………………… 孟丽(第4期)
数字文化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个人数据保护:欧美立法经验与中国方案 …………………………… 贾文山 赵立敏(第5期)
“元宇宙”发展逻辑及其对数字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 ……………………………… 师晓娟 孔少华(第5期)
哲学·伦理
论柏拉图的身体之爱和真理之爱 …… 汪民安(第1期)
对话与灵魂——论柏拉图对话何以成为灵魂的“高贵话语”…………………………… 李若愚 汪正龙(第1期)
唯物史观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关系 ………………………………………………………… 陈新夏(第6期)
道德与非道德知行合一之分殊 ………… 谭笑(第6期)
文学·语言
虞通之《妒妇记》新考 ………………… 李晓华(第1期)
日本内阁文库藏孤本《槜李二姬倡和》与晚明女性诗歌创作 ……………………………………… 刘晓萱(第1期)
“鲁迅为何没多写小说”新探 ………… 吴海洋(第2期)
“参差对照”的意义——重释张爱玲的“反戏剧化”…………………………………………… 张保华(第2期)
劳伦斯长篇小说中的家园风景构型与伦理焦虑 ………………………………………………… 张琼(第3期)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发生异化的社会生态研究 …………………………………………………… 刘莉(第3期)
真实与虚构:潜文本视角下《庄子》人物形象的再解读…………………………………………… 唐萌(第4期)
《文心雕龙》的“楚辞经典化”意义探论 ………………………………………………………… 赵红梅(第4期)
从表象到神秘:重论茅盾对梅特林克戏剧的评价 ……………………………………………… 翟月琴(第5期)
熊佛西定县戏剧的被误读及原因探析 ………………………………………………………… 丁芳芳(第5期)
生活的活力:赵树理小说与根据地基层文化 ……………………………………………………… 范雪(第6期)
经验与素材的新熔铸——鲁迅《颓败线的颤动》中的妓女形象重释 ……………………………… 颜炼军(第6期)
经典阐释中的辞气问题 ………… 夏静 张超(第6期)
“诗何尝无理”——李梦阳诗学观的一个侧面 ……………………………………………… 卜音安子(第6期)
历史·社会
追赠恩荣:汉魏晋南北朝丧葬仪制吉凶相参的历史演变………………………………………… 王铭(第1期)
从“顺朱”到“描朱”看学童习字方法的演进——以习字蒙书《上大人》为中心 …………………… 任占鹏(第1期)
从项羽封王到汉家记忆:秦汉王号字数分等现象初探 ………………………………… 冯璇 游自勇(第1期)
宋代紫色奇特的社会功能 …………… 程民生(第2期)
近世日本知识界的《韩非子》受容——以山鹿素行为中心的考察 ………………………………… 窦兆锐(第2期)
唐朝的“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 ……… 张天虹(第4期)
《拿骚协议》与美英核同盟关系的巩固 … 耿志(第4期)
“合化”:跨文化互动史研究中的一个分析范畴………………………………………… 李杨 岳秀坤(第5期)
无彩的奇异:宋代白色的社会功能 …… 程民生(第6期)
妥协与坚守之间:中世纪教会法对寡妇再婚的理解与规范 …………………………… 陈志坚 廖义珺(第6期)
教育·心理
权利救济视角下公民终身学习的法律保障 ……………………………………………………… 兰岚(第1期)
论我国教育扶贫法治化的基本逻辑 …………………………………………………… 张奇 湛中乐(第1期)
积极心理学视角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干预…………………… 席居哲 王云汐 鞠康(第1期)
回到原点,把握“学校改进与伙伴关系”的时代大势…………………………………………… 李政涛(第2期)
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的情境构建与伦理自觉 ……………………………………………… 苏尚锋(第2期)
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的三种模式及其拓展性转化 …………………………………………… 魏戈(第2期)
2020—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配置预测——基于与学前教育投入收益高的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 ……………………………… 胡咏梅 唐一鹏(第4期)
随迁子女家庭抗逆力框架的整合研究 … 冯跃(第4期)
二孩家庭母亲处理幼儿同胞冲突策略对同胞关系的影响…………………… 徐露 田彭彭 洪秀敏(第4期)
经济·法律
被遗忘权是一项宪法权利吗 ………… 郑贤君(第2期)
香港国安法的域外效力研究——从香港国安法第38条展开 ………………………… 顾敏康 王振华(第3期)
论出资未届期股权转让后原股东的补充责任 ………………………………………… 陈群峰 张衡(第3期)
语言游戏理论视角下隐私权的法律解释 ………………………………………………………… 徐凤(第4期)
关于区块链的经济学思考——基于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 …………………………… 何理 冯科(第5期)
行政审批改革对企业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 马骆茹 王自锋(第5期)
破产和解制度价值实现的困境与出路 ………………………………………………… 张世君 郑侠(第5期)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思考 …………… 方竹兰(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