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东,方 方,李家明,李传润,张艳春,钟国琛
(安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药学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而创新药研发是药学研究的重心。当前,全球创新药研发已步入新阶段,化药、生物药迭代不穷,药物新范式、研发新技术与新策略不断涌现。创新药研发的新形势提升了医药工业对高素质研发人才的需求。1981年,Spady提出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强调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习成果产出为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资源[1]。高校系新药研发人才的供给侧,而药物化学作为新药创制的领航学科,其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研发人才的关键环节[2-4]。因此,应基于OBE理念,主动对接社会的研发人才需求,精准定位课程目标、精准优化教学内容、精准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与当前医药工业的人才需求脱节:课授内容更新滞后,未整合同类首创(First-in-class,FIC)、同类最优(Best-in-class,BIC)新药的前沿研发案例;在讲述药物发展历程时,重结构演化、轻结构-性质关联性,导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启发性不足;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未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其创新意识,亦未将创新能力纳入评价范畴。鉴于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药物化学”精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我们立足于创新药研发背景,确定了“药物化学”的课程目标,并拟在教改实践中,实事求是、不断优化完善。在知识上,使学生所掌握的药物设计原理、寻求苗头分子(Hit)与先导物(Lead)的基本途径、药物发现与发展历程,所了解的研发新技术、新策略,为其从事FIC及BIC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在技能上,使学生能运用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原理,解释药物的结构优化思路或性质差异,能结合分子结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合理点评药物的临床价值,以服务于其今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研发立项;使学生所掌握的药物制备路线,为其解决合成工艺问题提供一定参考。在情感上,启发学生的原始创新意识,激发其发现FIC、BIC新药的志向。
新近上市的一些FIC药物在其设计策略或作用模式上,与教材中的代表性药物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例如,阿司匹林、不可逆性质子泵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通过共价作用起效。尽管其风险不容小觑,但伴随一些老药的共价作用模式被揭示,共价药物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此类药物疗效持久、治疗剂量更低,且不易诱发耐药。RAS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家族,由于缺乏理想的小分子结合口袋,RAS蛋白曾一度被视作“不可成药”靶点。安进公司的研发人员利用KRAS G12C热点突变体异构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采用基于共价结合的药物设计策略,发现了治疗携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FIC药物Sotorasib,使KRAS直接靶向疗法的研究在数十年后再现曙光。再如,教材中靶向信号通路的抗癌药均作用于激酶的ATP结合口袋(正构位点),如BCR-ABL抑制剂伊马替尼、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等。较之正构位点,别构口袋同源性较低,基于其开展药物设计,有利于提升选择性,且可规避ATP的竞争结合,降低给药剂量;同时,亦可为克服ATP结合口袋突变所引起的耐药提供有效策略。诺华制药的研发人员利用别构口袋开展药物设计,成功研发出BCR-ABL1别构抑制剂Asciminib,该FIC新药有效解决了T315I突变患者对伊马替尼的耐药问题。鉴于上述FIC新药研发案例与教材中的共价药物、靶向抗肿瘤药物关系甚密,且颇为典型,将其引入课堂,有助于为学生从事FIC新药研发提供借鉴。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和新药创制的桥梁尚未架起,这主要体现在先导物发现效率低,以及未得到充分优化等层面。Hit与Lead的寻求途径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对启发学生的新药研发思路具有关键意义,然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未及时更新。近年来,从实验室走出,被大型制药公司广泛使用的DNA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DEL)技术,可通过构建和筛选数以亿计的含有特定DNA编码片段的化合物,发现Hit;较之传统的高通量筛选,DEL在建库难度、筛选通量、灵敏度、筛选周期以及耗费成本等方面优势巨大,在发现具有成药性的临床候选化合物上应用前景广阔。同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小分子药物的从头设计、合成、性质预测与优化带来了新机遇。在讲授Hit与Lead的发现途径时,将DEL、AI等药物设计新技术深入浅出地引入课堂,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原始创新意识,有助于其在新药研发中提升创新层次。再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氟维司群兼具受体降解功能。近年来,以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为先驱的蛋白降解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较之传统小分子药物“占位驱动”的药理学作用模式,PROTAC经“事件驱动”起效,作用强而持久,有利于克服耐药,且能降解“不可成药”蛋白。目前,由辉瑞与Arvinas联合研发的ER降解剂ARV-471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有望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疗法。因此,可在讲授氟维司群时,补充介绍PROTAC技术,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帮助学生了解PROTAC等模式化技术对新药创制的巨大推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其开展研发技术创新。
代表性药物的分子结构是“药物化学”的教学重点,亦是药物生物学性质的载体,而生物学性质决定了药物的临床价值,故“结构-性质-临床价值”是密切关联的。H1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剂、甾体雌激素、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历程均体现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理念。以往在讲授上述药物的发展历程时,只侧重分析结构特征、结构演化,而结构-性质缺乏关联性、教学内容碎片化,故知识与情感目标达成度不高。这导致学生在后续药物设计中,惯于分子结构上的盲目“创新”,而对结构设计所解决的性质问题(所关注的临床问题)缺乏应有认识。为服务学生今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新药研发,在讲授H1受体拮抗剂、ACE抑制剂的发展历程时,我们按“临床问题(?)-结构设计-性质改良(药效、药动、安全性等)-临床价值”形成闭环;基于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原理,解释结构变化所引起的性质变化,将“结构-性质-临床价值”融为一体,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故事性、趣味性、逻辑性与启发性,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充分调研学情,在讲授后续章节典型药物的发展历程时,以翻转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给出药物的分子结构及其演化历程,使学生犹如新药研发团队的一员,点评药物的临床价值或临床问题,从而提升其课堂参与度,以及教学情感目标的达成度,启发其今后针对临床问题作研发立项。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充分利用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国家精品课程、“药物化学”MOOC课程、试题库)等原有教学资源的同时,着眼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开展了教学资源的优化。
将与重点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FIC或BIC新药研发案例、药物设计新技术融入课件,采用生动形象的技术流程图、作用机制示意图、药物-靶标结合模式图,使讲授内容深入浅出;按“临床问题——结构设计——性质改良——临床价值”的逻辑闭环,梳理药物的发展历程,突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之主线。
如前所述,通过翻转课堂,由学生讲述药物发展历程、点评药物临床价值,将使其犹如研发团队成员,“参与”新药研发。自主学习应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进一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能力培养。然而,传统的自主学习资源仅局限于教材,缺乏生生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5]。着眼于上述弊端,我们对标课程的教学目标,着力开展了自主学习资源建设。药物化学主流期刊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以刊载研究快报为主,其中不乏FIC、BIC药物的研发报道,篇幅短小精悍、故事性强且相对易懂,适合作为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资源。此类信息快报有利于学生了解新药研发领域的前沿进展,能够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前沿案例的教育与启示作用。
小学期实训(第二课堂)是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后,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提升科研素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6]。我们结合本科生的知识体系特征、平台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合理设置实训任务,进一步夯实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传统的小学期实训(第二课堂)仅重视化学合成能力的培养,实训任务较单一,且学生的团队融入度不高。因此,在培养合成能力的同时,丰富实训内容,注重药物设计能力的培养,具有必要性。基于新结合位点开展分子设计是发现FIC药物的重要途径。别构药物具有重要的研发价值;近年来,别构位点识别技术获得了较大发展,AllositePro、AlloPred、PARS、AllosMod、CorrSite等预测方法已建立共享网站,可供用户免费使用,且易于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指定靶标蛋白,并提供参考文献。学生在学习靶标蛋白功能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从Protein Data Bank下载蛋白晶体结构;依次采用上述方法,对晶体结构作别构位点预测,并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结合蛋白功能的调控机制,判断可能的别构位点,供教师点评;在研究生指导下,开展基于新结合位点的虚拟筛选,掌握常规虚拟筛选流程。上述实训内容有助于在多个环节培养学生的FIC新药研发技能,对其今后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均具有启发作用。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鼓励学生参与横向课题、定期参加进展研讨会,以帮助其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产品研发理念与市场导向;教师带队造访企业实训基地,听取企业分享其候选药物的研发历程与研发经验,了解其研发思路、候选药发现过程与高校的异同。
《药物化学》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自主学习成绩、实验课成绩(因未涉及实验教学改革,该部分不做阐述)三部分组成。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重视药物“结构-性质-临床价值(临床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关注研发案例分析能力与创新潜能的评价。自主学习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分析、讲述、点评新药研发前沿案例,考查其知识拓展能力、创新潜力与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小学期实训(第二课堂)表现,综合考查学生的研发创新能力。
“药物化学”教学是高校培养新药研发人才的关键环节。遵循OBE理念,着眼于创新药研发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从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创新实践的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落实“药物化学”课程的精准教学;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并围绕上述方面作针对性改进,将为高校向新药研发领域供给高素质人才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