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艺圃乳鱼亭彩画分析及保护

2022-03-14 08:44谢嘉伟赵萨日娜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彩画纹饰颜料

谢嘉伟,杨 红*,徐 飞,赵萨日娜,赵 鹏

(1.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2.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江苏 扬州 225007;3.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苏州艺圃自明嘉靖年间袁祖庚创建以来,迄今已有400余年,其间历经袁祖庚、文震孟、姜、姜实节、吴传熊等主人,最后归至丝绸同业公会七襄公所,其中姜氏父子对艺圃园林艺术影响最为深远。艺圃主要建筑有世纶堂、东莱草堂、爱莲窝、乳鱼亭等。在众多的苏州园林中,乳鱼亭作为苏州园林中唯一保存建筑彩画的亭子,其价值意义深远。

乳鱼亭彩画自20世纪80年代修缮[1]揭露后,其保存环境骤变,同时面向公众开放,彩画已经出现大面积颜料层剥落、粉化等现象,部分彩画纹饰漫漶不清,彩画表面残存红色油漆,导致彩画保护难度增加。因此,为了有效保护已粉化、去除彩画表面油漆及防护保存较完整彩画,亟须科学的保护方法及专业的保护团队。

1 乳鱼亭历史渊源

乳鱼亭位于艺圃水池东南,南、北、西向三面临水,平面正方形,单檐攒尖顶(图1)。其建筑形制及装饰风格与艺圃住宅及花园内其他建筑迥异,下架大木及装修均刷油漆,上架大木绘饰彩画(图2)。

图1 艺圃乳鱼亭平面图(来源:文献[2])

图2 艺圃乳鱼亭彩画(来源:作者自摄)

艺圃自明代始建至清代晚期属于苏州小型私家园林,其修建行为主要依据宅园主人的功能需求及喜好而行,记载甚少。目前只发现清代初期、晚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及20世纪80年代的相关文献、绘画及修缮档案记载。

清初文学家汪琬《艺圃后记》载:“……横三折板于池上,为略杓以行,曰度香桥。桥之南,则南村,鹤柴皆聚焉。中间垒土为山,登其巅稍夷,曰朝爽台。山麓水涯,群峰十数,最高与念祖堂,相向者,曰垂云峰。有亭直爱莲窝者,曰乳鱼亭……”此段文字对乳鱼亭位置有粗略的描述,但对其建筑形制及装饰风格未做提及,而清初画家王①清初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形成“四王”画派。《姜贞毅艺圃图》(图3)则记录了艺圃的空间格局及建筑结构特征,虽然不全为写生,但也比较形象地描画出艺圃宅、园的景象。

图3 清王《姜贞毅艺圃图》(来源:文献[2])

清晚期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期间,听王陈炳文驻七襄公所,改为听王府;清道光三年(1823年),园归吴氏同族吴传熊(1777—1827年),期间均对艺圃修葺,但修缮内容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艺圃被苏州各单位占用。据文献记载,此时期对艺圃进行了修缮,修缮内容不详,但留下了修缮前后的影像资料。修缮前(图4)四周被低矮板墙围挡,桁枋表面涂层不详,宝顶不存;修缮后(图5)低矮板墙被拆除,未安装吴王靠及西侧楹联,桁枋表面涂层未做展示说明,但其修复效果与现状(图6)最为接近。

图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修缮前的乳鱼亭(来源:《苏州园林名胜旧影录》)

图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修缮后的乳鱼亭(来源:苏州市园林管理局)

图6 乳鱼亭现状(来源:苏州市园林管理局)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州市相关部门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修复艺圃的报告》,并于1983—1984年对乳鱼亭完成修缮。其中乳鱼亭建筑及彩画是本次修缮工程的重点,修缮过程以文字、照片及图纸方式进行了记载(图7)。此次乳鱼亭修缮工程,在艺圃修复工程乳鱼亭剖面图(图8)中可看到:“在水洗木构时,发现亭子内枋子、檐桁、搭角梁、平顶板上均有彩画痕迹,现需复原,方案另定。”在艺圃修复设计介绍中发现“亭桁、枋、搭角梁、天花等处的彩绘痕迹已用纸描下,为后人修复积累资料”,但是此次修缮未提及彩画表面水洗所用材料及水洗后彩画的效果,只通过图纸和影像图片做了粗略记录,所留取彩画纹样拓稿不知所踪。截至目前,此次修缮工程是首次发现乳鱼亭装饰彩画的信息(图9)。

图7 修缮前的乳鱼亭(来源:陆宏仁摄,苏州市园林管理局)

图8 1984年乳鱼亭剖面图(来源:苏州市园林管理局)

图9 1984年修缮后乳鱼亭彩画(来源:陆宏仁摄)

2 乳鱼亭彩画艺术特征

乳鱼亭彩画主要分布在天花平顶板、搭角梁及檐桁、枋等处。其纹饰为夔龙图案,局部构件涂饰白色颜料(表1),仅个别构件上残留其他颜色。

表1 彩画纹饰、构图分析表

目前,江南木构建筑龙纹饰彩画尚存多例,但夔龙纹饰彩画仅此一例,无连续应用的案例,也无准确的年代记载。经比较发现,乳鱼亭夔龙纹彩画与北方官式夔龙纹饰彩画非常相近。据此,乳鱼亭夔龙纹饰彩画按照北方皇家官式建筑彩画纹饰特征进行比较。

夔龙又称草龙,是由卷草纹饰构成的,区别于真龙清晰的身、爪,因此等级远低于真龙纹饰。一般旋子彩画中,夔龙与低等级彩画匹配时,用在方心部位;与中等级旋子彩画匹配时,用在池子、盒子等部位。由此可见:夔龙纹饰在北方皇家官式建筑彩画中应用极为广泛。

北方官式木构饰有夔龙纹彩画的分类有多种。按纹饰造型可以分为坐夔龙、升夔龙、降夔龙、行夔龙,把子夔龙;按贴金及工艺做法可以分为片金、金琢墨攒退、攒退活点金、玉做点金、无金;按卷草造型可以分为软夔龙、硬夔龙。而乳鱼亭夔龙纹彩画却与此不同,作染软夔龙,形态有行夔龙、升夔龙、降夔龙、回头夔龙。

北方官式木构现存夔龙纹饰彩画多为清中期以后的实物,清代中期、晚期夔龙纹彩画特征迥异。清代中期龙身粗细不均匀,变化丰富,飘逸感强,夔龙身上“包瓣”较多,夔龙底色多样[3](图10);清晚期的龙身粗细无太多变化,造型程式化,无气势,夔龙身上基本上无“包瓣”,夔龙底色单一[4](图11)。比较发现:乳鱼亭夔龙彩画(图12)纹饰造型特征与北方皇家官式建筑彩画清代中期夔龙纹饰特征相近,具备清中期官式彩画夔龙纹样的风格。

图10 清代中期彩画——夔龙(来源:作者自摄)

图11 清代晚期彩画——夔龙(来源:作者自摄)

图12 乳鱼亭彩画——夔龙(来源:作者自摄)

3 乳鱼亭彩画现状分析

3.1 工艺、材料分析

乳鱼亭木构件表面彩画纹样色彩以白色为主,在大斗等处发现少量绿色、黄褐色颜料。在构件最表层,普遍涂刷了1层红色覆盖层,其上另发现微量黄色颜料。2层所用颜料、工艺有明显差异,为探明底层彩画与表面覆盖层的做法及二者间差异,在乳鱼亭采集12处样本,利用显微剖面分析(cross-section microscopy)、颜料偏光显微分析(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E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手段综合分析,取样概况如图13及表2所示。

表2 显微分析及扫描电镜取样概况

图13 XRF取样位置示意图(单位:mm)(来源:赵萨日娜绘)

目前确定属于底层做法的彩画表层呈现出白色与绿色2种不同颜色,此外,彩画表面普遍有1层红色覆盖层,局部还有明亮的黄色。经现场观察,黄色覆盖在红色之上,应属于同期或更晚期的做法,剖面显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乳鱼亭彩画样本剖面显微分析结果

取自彩画的所有样本下层均有白色颜料层,推测为夔龙纹彩画的白色底色。RYT-13样本显微剖面照片层次丰富,可能全面反映了彩画的绘制工艺及后期的修缮信息:底层有小部分浅黄色涂层,紫外线下略有荧光;第二层为浅黄色颜料层,表面有断续的黑色,推测为灰尘;第三层为白色颜料层;第四层为绿色颜料层,颗粒明显;第五层为较厚的黑色层,紫外线下未见荧光,疑为勾勒花纹的墨线痕迹;第六层为红色覆盖层。此外,RYT-06样本显微剖面照片显示,在红色覆盖层之上局部还存在黄色颜料层,颜料质感十分细密,未见明显的颜料颗粒,疑为后期修缮过程中对彩画纹饰的勾勒。

RYT-05、RYT-08、RYT-12样本显微剖面最底层有少量木基层,说明此处原本未绘制彩画,红色覆盖层直接施于木材表面,木细胞中渗入有机物,与覆盖层中所含似为同一种物质。经红外光谱分析,红色涂层为现代醇酸树脂漆。

偏光显微分析主要是通过剥离样本颜料粉末颗粒制成观察样本,借助偏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将观察结果与颜料偏光标准样本比对,从而判断颜料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乳鱼亭彩画样本偏光显微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乳鱼亭建筑彩画使用的主要颜料有铅白、铁红、绿色铜盐、黄色铬/钴无机盐。此外,拉曼分析结果表明:白色颜料部分还含有石膏(CaSO4),推断石膏作为红色油漆的打底层使用。

由于现存绿色颜料纹饰较少,不能确定是彩画中使用绿色颜料还是被绿色物质污染,因此通过扫描电镜对RYT-09、RYT-13样本现存黄绿色颜料层和绿色颜料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颜料为铜盐,未见C、H、O之外的非金属元素。

黄色颜料主要是对RYT-06样本偏光颜料分析,其颜料颗粒直径小至2 μm左右,在正交偏光下表现出明显的颜料自身色彩,据其形貌判断为无机物。XRF检测结果显示其中可能含钴(Co),扫描电镜中未检测出显色的金属成分,偏光结果接近于若干种含铬(Cr)的无机盐;拉曼图谱判定黄色颜料为有机颜料,该颜材料可能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3.2 病害现状及原因

3.2.1 彩画病害现状

乳鱼亭彩画在1984年修缮时将木构表层醇酸磁漆清除,使密封在底层的彩画重现,导致彩画保存环境的骤变,彩画呈现严重的病害,主要表现为颜料层剥落、粉化、变色。目前,天花顶板彩画保存相对完好,出现小面积颜料层剥落、水渍、油漆污染、木板开裂,颜料层全部粉化、变色。搭角梁、檐桁、枋、斗、琵琶撑彩画保存较差,颜料层出现大面积粉化、变色、剥落见木骨等现象,局部出现水渍、油漆污染、木材开裂现象(图14)。

图14 乳鱼亭建筑彩画病害现状(来源:作者摄制)

通过寻找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像记录,揭示了乳鱼亭彩画在修缮完近40年的保存状况变化情况,观察发现:随着修缮完成时间的迁移,彩画的视觉效果逐渐变得漫漶不清(图15~图20)。

图15 2019年乳鱼亭西北搭角梁彩画(来源:作者自摄)

图16 2010年左右乳鱼亭西立面内侧彩画(来源:文献[5])

图17 2019年乳鱼亭西立面内侧彩画(来源:作者自摄)

图18 1984年乳鱼亭天花顶板彩画(来源:陆宏仁摄)

图19 1992年乳鱼亭天花顶板彩画(来源:钱勤学摄)

图20 2019年乳鱼亭天花顶板彩画(来源:作者自摄)

3.2.2 彩画病因分析

乳鱼亭彩画揭露至今,其病害程度逐步加深,为了有效减缓病害发展趋势,通过对保存现状、环境、材料3方面的分析,对乳鱼亭彩画病害建立新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人为因素:上架大木无地仗,其表面已出现风化现象,而乳鱼亭彩画采用直接绘制在木构的方式,木材的风化会导致表层的彩画一同剥落,间接造成彩画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涂刷在彩画表面的红色醇酸磁漆②醇酸磁漆在我国1947年前后开始应用,见:https//mip.bmlink.com/guanpai321/news/836925.html.,将底层彩画封存在密闭的环境中,改变了彩画原来的保存环境,加剧了底层彩画的损坏速度;20世纪80年代对乳鱼亭构件的水洗,导致彩画的颜料和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油漆的清除流失一部分,且其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彩画原有工艺的结构稳定性,加速了彩画粉化、剥落。此外,截至目前,彩画表面依旧残存部分顽固油漆,局部松动的油漆背后粘有大部分彩画颜料,导致醇酸磁漆背后彩画纹饰的清晰度明显低于暴露在外的彩画纹饰,严重影响了彩画的完整性。

(2)环境因素:乳鱼亭三面临水,保存环境温度高,湖水升腾作用明显,一旦遇冷极易在木构及彩画表面凝结水滴;彩画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其颜料黏接剂受到氧化作用会失去聚合力,导致彩画呈现粉化、颜料层剥落的现象。

(3)材料因素:木材存在各向异性,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了变形,导致了板材之间的拼缝开裂,致使绘制在上面的彩画发生错位。

4 乳鱼亭彩画的价值评估

4.1 历史价值

乳鱼亭上架大木表面无装饰—夔龙彩画—醇酸磁漆的变化,体现了明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同时代的建筑装饰风格随主人的更迭和使用功能而不断变化的特征,侧面反映了乳鱼亭彩画的营缮过程。

南方木构建筑多以大漆涂刷表面或不做任何涂刷为主,清代中期乳鱼亭上架木构作染夔龙彩画,下架大木涂刷大漆,沿袭了江南彩画及油漆的传统工艺做法,但采用彩画装饰园林建筑的风格在江南园林建筑中罕见,其夔龙纹饰彩画十分独特,是现存江南木构彩画中的第一例。由此可见,其彩画的历史价值极为珍贵,是研究清代中期江南地区私家园林建筑装饰及彩画类型的重要物证。

4.2 艺术价值

乳鱼亭在清代晚期以前是私家园林,亭子上架木构以彩画作为装饰,烘托出乳鱼亭在淡雅朴素艺圃中的重要位置,体现出主人对于乳鱼亭的喜爱,彰显了主人别具一格的造园手法与艺术追求。

乳鱼亭建筑彩画的装饰与红色醇酸磁漆的使用,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情感伦理以及艺术追求。夔龙纹饰彩画造型饱满、变化丰富、动感强烈,体现了江南彩画匠人独特的艺术创作、审美趣味。一方面给色彩单一的娱乐空间增添一丝活力;另一方面体现了艺圃主人对美好生活情趣的追求。彩画表面使用的醇酸磁漆,反映了20世纪中叶国家物质的匮乏及建筑工艺材料的改变,同时也体现了艺圃主人因功能需求的不同改变了对乳鱼亭的装饰风格,侧面反映了艺圃主人对于事物审美追求的改变。

5 乳鱼亭彩画保护实践

乳鱼亭彩画在江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虽然目前粉化、剥落、变色严重,鉴于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凡纹饰较为清晰的彩画均应尽可能保留。为了保证保护材料和方法的有效和无害,在实验室及现场先后对保护材料及方法进行了实验筛选和评估。根据实验效果优先采取了预防性保护措施,同时以最小干预为原则对乳鱼亭彩画进行保护。

5.1 保护思路及方法

乳鱼亭彩画为无地仗做法,受湿度及环境的影响较大,颜料层已经呈现严重粉化状态,随时会面临大面积剥落境地,亟须对颜料层加固;彩画表面残存的红色醇酸磁漆影响了彩画的完整性,且对于彩画继续保存产生了严重威胁,亟须对醇酸磁漆进行清除。此外,部分构件彩画颜料层脱落殆尽,为了有效保留现存彩画遗迹并阻止彩画病害进一步发展,需要采用具有一定隔离作用的保护材料对彩画表面进行防护,有效阻止彩画与外界的不利环境的接触。

根据乳鱼亭彩画保存现状、价值评估及实验效果评估,决定对现存彩画实施现状保留回贴加固和重点修复处理,同时为保证修复后彩画与原有彩画整体的和谐感,减少视觉感观上的差异,使修复后的彩画色调基本统一,实施过程中将以每个构件为单位进行修复。

(1)现状保留回贴加固:保存相对完好的部位;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积尘、变色、粉化,局部彩画存在颜料层剥落、裂隙等病害部位,需要对其进行清除积尘,尽可能去除红色油漆,对已经粉化的彩画进行软化、回贴加固(图21)。

图21 东立面檐步外侧(来源:作者自绘)

(2)重点修复:针对纹饰不清晰、颜料层大面积剥落或已露出木骨的彩画。首先清除积尘,尽可能去除红色油漆,对粉化的彩画进行软化、回贴加固;其次对彩画表面进行防护,补绘缺失彩画。此外,在材料分析时发现,白色颜料上存留极少量绿色、红色、黄色颜料,根据目前分析结果推测乳鱼亭彩画原状可能为彩色夔龙,但缺乏直接证据。因此,乳鱼亭彩画保护只对纹饰造型进行保护修复,不对色彩进行复原。

5.2 保护修复措施

5.2.1 颜料层预加固和清洗除尘

乳鱼亭彩画大面积粉化,鉴于颜料层较薄,在除尘前需要对已经粉化的颜料层进行预加固,实验选取了2%浓度的明胶溶液和V水:V水性环氧=4:1MU-601A型号水性环氧乳液进行了现场加固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均能对彩画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但相同条件下明胶溶液的初始粘接能力要低于水性环氧乳液。因此,在彩画粉化程度较为严重的乳鱼亭,选取水性环氧乳液对彩画进行加固,最大限度地保留彩画遗迹。

首先将水性环氧乳液以雾状喷洒在待加固部位(图22),其次使用洁净纯棉纸浸去离子水覆在彩画表面,施垂直弹性压力(图23)。此步骤起到彩画除尘和预加固作用,随着颜料层的加固,彩画表面的积尘等会一同吸附于纯棉纸上。

图22 喷洒水性环氧乳液(来源:徐飞摄)

图23 喷洒后按压(来源:徐飞摄)

5.2.2 红色油漆的清除

清除油漆前全面检查油漆的保存状况,根据油漆牢固程度选择清除方式,清除油漆时,遵循先物理、后化学(溶剂)的原则。由于彩画本身很脆弱,遇见粘接牢固的油漆,辅助以50%的乙醇水溶液和专用脱漆剂软化后,再用棉签工具滚擦。脱漆过程中基本看清彩画层就要停止脱漆操作,避免伤及彩画颜料层。

5.2.3 颜料层回贴加固

对已预加固、除尘、清除油漆后的彩画,待24 h干燥后,第二次对彩画表面喷涂水性环氧稀释液(V水:V水性环氧=4:1),干燥1 h后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压板压实,加固完成(图24、图25)。

图24 喷涂水性环氧乳液(来源:徐飞摄)

图25 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压板压实(来源:徐飞摄)

5.2.4 表面防护

主要针对彩画纹饰漫漶不清及白色刷饰的部位进行表面防护,防护材料对彩画外观(色差和光泽度)影响较小,同时能达到一定的憎水、透气、防尘效果。

实验分别选取了3%和5%浓度的B72和氟橡胶溶液,通过实验和评估发现:氟橡胶的憎水性、耐盐雾、耐紫外光能力、耐大气破坏能力优于B72,而对彩画外观的影响、防护强度与B72相近,二者均对彩画均有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氟橡胶作为新型保护材料,在江南地区彩画保护实践中已应用2 000余m2,如:2007年杭州孔庙大成殿彩画、2010年杭州文庙彩画[6]、2011年江苏如皋文庙彩画[7]、2013泰州学政试院头门彩画[8]、2016年江苏金坛戴王府彩画、2018年扬州盐宗庙彩画。经过10余年时间的检验,目前保护效果良好,无明显老化现象。此外,在氟橡胶防护层上进行的其他修复手段,可根据保护方法的更替,轻易地对防护层上的修复手段进行清除,为以后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向。综合来看,氟橡胶作为彩画防护材料优于B72,因此本次选择氟橡胶溶液作为彩画的防护材料。

根据《WW/T0037—2012 古建筑彩画保护修复技术要求》,乳鱼亭彩画防护材料选用3%浓度的氟橡胶溶液,采用羊毛刷蘸取防护剂直接涂刷的方式,一般在木构件表面同向刷2遍(图26)。

图26 涂刷防护剂(来源:徐飞摄)

5.2.5 补画彩画

表面防护和补画彩画作为重点修复部位的特殊方法,有效地保证了乳鱼亭彩画的完整性。补画缺失彩画严格按照现存彩画的工艺、材料和纹饰特征进行,修复材料主要为铅白和骨胶,最大限度地保证彩画的原工艺和材料(图27~图30)。

图27 拓描谱子(来源:杨红摄)

图28 拍谱子(来源:杨红摄)

图29 涂刷底色(来源:杨红摄)

图30 彩画做旧(来源:杨红摄)

5.2.6 二次防护

各木构件表面彩画修复完成后,需对修复后的彩画再次防护。此防护层主要保护修复后的彩画,减缓其出现风化现象,减少灰尘、雨水对其侵蚀(图31、图32)。

图31 彩画保护修复前现状(来源:作者自摄)

图32 彩画保护修复后效果(来源:杨红摄)

6 结束语

乳鱼亭为江南地区现存唯一一座饰有彩画的园林建筑,为清代中期重要的历史见证,极具历史价值。现场勘察发现的白色颜料、绿色颜料、红色油漆、黄色颜料对应彩画绘制的不同时期,反映了乳鱼亭彩画的营缮过程。此外,不同时期的建筑装饰方法及风格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情感伦理以及艺术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主人因功能需求的不同改变了对乳鱼亭的装饰风格,侧面反映了建筑使用者对于事物审美追求的改变。

针对当前乳鱼亭彩画呈现严重的病害状态,采用了成熟的氟橡胶喷涂防护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无地仗彩画保护的难点。一方面保护了底层彩画,有效地减缓彩画病害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防护层无晕光,不影响彩画保护后的视觉效果及后期保护的再处理。乳鱼亭防护层上补绘彩画的修复效果,全面展现了夔龙纹彩画生动的形象,层次丰富,但其是否为彩色纹样、设色规律如何,值得未来的学者做出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乳鱼亭彩画的保护实践,使得乳鱼亭建筑艺术形态完整呈现,文物的完整性得到重新阐释。此外,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附记:本项目为多团队合作项目,笔者作为设计人综合整个项目成果,执笔撰写苏州艺圃乳鱼亭建筑彩画保护项目勘察报告文本及保护方案文本。杨红作为设计负责人负责整体项目合作、开展项目计划、组织现场勘查测绘,指导撰写苏州艺圃乳鱼亭建筑彩画保护项目勘察报告文本和保护方案文本,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汇报方案与评审,并负责后期施工现场技术指导,组织召开竣工验收评审会并汇报项目成果。赵鹏作为整个项目负责人,宏观把控整个项目进展。徐飞老师作为南京博物院负责人,承担彩画保护修复方案制订及施工现场指导。刘畅老师作为清华大学负责人,负责相关材料检测分析和勘察工作。赵萨日娜具体负责彩画材料检测分析工作。感谢苏州市留园管理处为项目的保护和研究提供相关资料及勘查条件。

猜你喜欢
彩画纹饰颜料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地方彩画的研究与发展文献评述*
清三代青花瓷铭文与纹饰的认知特征与图文关系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关外纯色古朴天成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