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萌,赵 鹏,高 婷
(1.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2.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2)
现代的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欧洲,铺垫于启蒙运动之前,萌芽于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真正的发展大约是在19世纪的中后叶,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都走向成熟。其后又历经反思,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向前发展。这期间伴随着对文化遗产认知概念与范围的深入与扩展,保护目的和原则的调整与修正,以及实践环节的积累与总结。而有关文化遗产价值的相关议题,贯穿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中。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史,其实也是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史。”[1]
1994年通过的《奈良真实性文件》[2],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遗产价值的特殊性,重新定义了“真实性”,改写了原有的评判标准,要求“尊重其他文化及其信仰体系的所有方面。在多种文化价值观表现出处于冲突状态的情况下,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要求承认各方的文化价值观的合理性。”同时奈良文件也注意到附着于物质遗产的非物质遗产价值。从《威尼斯宪章》[2]中的“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到《奈良真实性文件》中的“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进步。
在建筑遗产保护整个过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与评估直接影响到后续文化遗产的定级以及后续保护措施的制定。2004年经第二次印刷与修改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第五条指出“……对文物古迹价值的评估应当置于首要的位置”[3],2015年修订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第四条再次明确提出“价值评估应置于首位”[4],充分表明了价值评估在整个保护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无论是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还是在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中,都仅对价值评估做了简单的概念描述,而没有操作细则。这就最终导致在许多的工程文本中,原本应该作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评估,仅仅作为评估报告的一部分内容淹没在整体的保护工程的文本中。随着价值导向越来越成为建筑遗产保护的核心与主体,建立一套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流程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为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于2017—2019年连续举办3期“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项目,旨在通过价值理论历史阐述、具体案例分析、现场讨论等方式,使学员了解中外建筑遗产价值概念的演变、内涵与应用以及遗产价值认定与阐释的方法,并加强学员遗产保护经验的交流。在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故宫研究院、中国紫禁城学会以及全国著名高校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从业者通过学习与分享,开始关注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的演变和内涵,培养深入分析保护措施对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的思考维度,在实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获得启发与广泛应用。
“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围绕故宫明清官式建筑、苏州园林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及典型特征要素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展开价值评估各个环节的讨论,通过多项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尝试梳理出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价值认知—价值评估—价值阐释—价值管理的4步流程。
价值认知来源于现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其过程就是对建筑遗产信息全面收集的过程,即首先要知道遗产是什么,包括了什么。
保护对象不同,需要调研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建筑遗产的基础信息,即对时间、空间、现存数量及实用性的调查。基础信息包括名称、地点、建造(生成)历程或者使用及管理情况,历次的调查评估及保护措施等。从时间的角度看,要着重了解建筑遗产相关的始建年代,所处的文化或者历史分期,各个阶段重要相关的人物及事件等;从空间的角度看,包括建筑遗产的结构与材料,形式与风格,所处的地理与文化环境。此外,仪器检测也是价值认知常用的辅助手段,不仅可以通过科学测定研究对象中所含元素来判定材质的形成年代,也可以基于成分的配比与层叠关系来判定原初的工艺流程。
以故宫养心殿彩画为例,其在历史上修过多少次,彩画颜料是什么,色彩饱和度如何……其实,这也是对一个建筑的历史、类型、材料等方面信息的全面收集过程,或者说,价值认知作为价值评估的第一步流程所需要掌握的内容。
有关养心殿彩画,在明代档案中还没有发现直接的材料可以证明其年代信息。目前有明确档案记载的3次大修都集中在清代乾隆时期,分别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十五年(1750年)、二十九年(1764年),如“乾隆十三年闰七月三十日,内务府大臣三和奏养心殿后殿工程约估物料银两。奴才三和谨奏,为奏闻销算用过银两数目事。奴才遵旨:修理养心殿后殿一座,计五间,穿堂一间,装修内里南栢木包镶板墙、罩座。油饰彩画、糊裱见新”[5]。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养心殿内外檐、抱厦、配殿以及其他附属建筑均照旧式油画见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养心殿区域的外檐彩画进行过保养,找补彩画油饰。
就养心殿彩画而言,除了历史档案资料,基于实物的经验判断至关重要。经过历次维修,这组建筑外檐彩画的等级规制及总体分布状况至今大部分仍保留着明代至清代中期的彩画①杨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调查与评估分项(十三):建筑彩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内部资料,2017年10月。。
彩画类型与建筑本体的营造变化、使用功能以及御居主人的变迁息息相关,是判断建筑年代信息的重要依据。养心殿区域的彩画类型包括明清旋子与和玺,尤其还保留有和玺与旋子、苏画框架构图组合的混合金线彩画,是故宫内稀有的彩画类型区域。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间(1522—1566年),原本是皇帝正寝宫殿一侧的便殿,清康熙年间(1661—1722年)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自雍正帝居住养心殿后,将其作为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后几经添建,逐渐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及皇帝读书、学习、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养心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大殿,外檐及抱厦内外檐绘彩画最高等级的环套箍头、龙和玺彩画。正殿前东西配殿曾作为佛堂与安供清代皇帝神牌所用,其外檐及廊内大木梁枋彩画同正殿一样绘有环套箍头、龙和玺彩画。养心殿后殿两侧各有耳房5间,东5间(体顺堂)为皇后随居之处,廊内大木彩画绘环套箍头龙凤方心金线混合体彩画;西5间(燕喜堂)为贵妃等居住,廊内梁枋大木则绘环套箍头龙凤方心、旋子与苏画混合体金线彩画。体顺堂与燕喜堂两侧各有围房,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其彩画绘有龙凤方心、旋子与合玺彩画及环套箍头龙凤方心、旋子与苏画混合体金线彩画等。养心门外东西值房是太监居处,所绘彩画为等级较低的龙锦方心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6]。
作为传统建筑营造的重要工艺,彩画作分为颜料层和基底层(地仗层),其中颜料层用料主要以颜料、胶料、其他材料为主。以成分区分,包括无机颜料(矿物颜料)、有机颜料(植物颜料)、化学颜料和金属颜料;以产地区分,包括国产颜料、进口颜料。
颜料成分有时可以辅助判断彩画的时期和价值,如:石青、靛蓝、石绿、朱砂、赭石、铅丹和雌黄等是中国的传统颜料;五代以后,绿色颜料主要开始使用更加便宜的人造合成氯铜矿,而并非一般认为的天然矿物石绿[7];至晚清,由于更便宜的俗称巴黎绿(醋酸砷酸铜)大量进口,迅速替代合成氯铜矿,成为一种到民国时期依然流行的绿色颜料;普鲁士蓝于1775年出口至中国,1827年前后在中国完成国产化[8],由于颜色相近,取代了部分靛蓝;清中期的故宫建筑彩画开始使用一种从欧洲进口的蓝色颜料Smalt,几乎可以成为这个时期的标志性颜料[9];清晚期,人工合成颜料群青,替代了大量石青的使用。
借助显微镜和紫外光对彩画进行观察,可见:一些有机质和矿物颜料在紫外光激发下会产生特殊荧光,可以使层次结构更加清晰,而且荧光有时也可以作为成分鉴别的判定依据。通过现场的无损检测与实验室的采样检测,可以判断:①养心殿顶棚和东西暖阁顶棚彩画颜料以石青、靛蓝、石绿、氯铜矿、朱砂和铅丹为主;②杨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调查与评估分项(十三):建筑彩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内部资料,2017年10月。养心殿天花板以下底层彩画颜料以石青、Smalt、石绿、氯铜矿为主,具有故宫清中期彩画颜料特征,表层彩画颜料以群青、巴黎绿、氯铜矿、朱砂、铅丹为主,颜料种类为清晚期常用颜料;③西围房和西配殿内檐彩画进行过多次过色见新,底层彩画颜料以石绿和石青为主,表层彩画以氯铜矿和石青为主;④养心殿抱厦(牌匾除外)、燕喜堂和西配殿等外檐彩画颜料以群青、氯铜矿和朱砂为主,其中西配殿外檐还发现了巴黎绿,均为清晚期常用颜料;⑤西围房和工字廊及后殿均有双层彩画,底层彩画颜料以石青、Smalt、氯铜矿为主,具有清中期彩画颜料特征;表层彩画颜料以群青、氯铜矿、赭石、朱砂为主,为清晚期典型颜料②(表1、表2)。
表1 故宫养心殿区域彩画采样情况
表2 故宫养心殿区域彩画颜料分析结果
续表2
价值评估,是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关键一环。价值的重要与否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根据不同的要求,判断不同的价值。时代的不同、人的需求不同,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估也会不同;亦即,价值评估不可机械地套用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的定义,否则只会流于“价值认知”。价值认知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在串联“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时候很难发挥作用,施工方甚至设计方很少会去解读价值认知出来的内容,如此便会导致“文物建筑保护方案中的价值评估流于形式,生搬硬套三大价值”[10]。进一步说,价值认知可以从各个价值方面去“拆分”解读,但价值评估应该是“打通”这些认知结果,形成一个整体的价值判断,进而指导保护工程实践。
此外,价值评估不是躺在文本里一成不变的条目,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更深入地了解建筑遗产本体,价值评估也随情而变,在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人员的意识中,必须把价值保护作为首要目标。
经过上一步价值认知,养心殿区域彩画的各种信息得以获悉,下一步价值评估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放在更大范围的背景下,彩画的价值是什么?
以养心殿区域的燕喜堂为例,综合木构及彩画的特征分析,建筑室内前檐额枋处彩画为明代官式彩画样式。由于其木构架的始建年代不早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基本可以判断室内前檐额枋彩画的上限为该年份前后,但其纹饰造型延续了明永乐((1403—1424年)至正统(1436—1449年)间做法。
燕喜堂与养心殿区域始建同步,在勘察过程中发现:其西山墙为包金土墙作法,且有多块砖款有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题记。该建筑的多处木构特征也符合明代做法,如:①室内四架梁造型为鱼腹形③也可称之鱼腹梁,是明代梁架的特征之一,自梁中部向两端逐渐收分,形成一平缓曲线,形象地比喻为鱼腹,具有宋代月梁的遗风,工艺考究,造型优美。;②额枋与柱头相交处采用增肩做法;③外檐金步斗斗底斗幽页明显;④木材的材种鉴定为大木构架以楠木为基础,局部构件为硬木松④木材材种鉴定由中国林业科学院完成,楠木是明代紫禁城大木构架最常选用的木材材种。。前檐部位绘有彩画的额枋为楠木,且端部有增肩做法,这就为下一步彩画的年代上限的判定提供了依据。
再结合彩画分析,燕喜堂室内前檐额枋彩画因多次被纸张裱糊于内,颜料被浆糊及纸张粘去大半,纹饰已辨识不清,仅依稀可辨其轮廓。从整体风格来看,额枋彩画的端头绘一整两破三卷如意头,以如意头为母题的彩画历时久远,《营造法式》“彩画作”中,如意头造型普遍用于梁枋类构件的端头部位,如:“檐额或大额及由额两头近柱处作三瓣或两瓣如意头角叶……”[11]。元明官式彩画一直延续此法,且由3段弧线组成的如意头造型外轮廓来分析,也更偏向于明早期造型,明晚期从现存例证来看,3段外弧已经逐渐转为1段外弧线。
以上分析,不仅依赖于主持彩画保护工作的人员对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和熟悉程度,更需要紧密与木构、墙体、裱糊等领域专家的沟通会诊,以期获取更多的遗产信息来支撑彩画的年代判定,亦即,使彩画的历史价值评估落到实处。
再者,彩画的艺术价值评估又与历史价值密不可分。以养心殿明间脊部彩画为例,通过实地勘测故宫20余处明代建筑,寻找时间标准器,选取明代彩画构图与纹饰重要的大线轮廓、找头与盒子3类型制特征进行年代排列,对比分析明代早(永乐—弘治(1487—1505年))、晚(正德—崇祯(1627—1644年))2个时期彩画的演变规律,最终确定养心殿明间脊部彩画的艺术风格属于明晚期[12](图1),其价值评估的结论之一为:“明代嘉靖、明末清初、清代中期、清代晚期几个不同历史时段的建筑彩画真实地反映了明清紫禁城建筑的历史变迁,是对紫禁城建筑年代判定的有利佐证,对于研究紫禁城明清两代的建筑格局变迁具有重要意义。”⑤杨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调查与评估分项(十三):建筑彩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内部资料,2017年10月。
图1 故宫养心殿正殿明间脊部彩画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古建部)
关于彩画的价值评估,还仅限于遗产保护专业内部在宽度和深度层面进行的比较研究。倘若将眼光放远,跳出专业自身的局限,则会有更大的发现,这也恰恰就是价值评估的“价值”所在。以故宫庆寿堂垂花门保护工程为例,基于多种原因,不同的参与方有不同的诉求。通过有效的价值评估,最终打破了常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本体现状,充分体现对遗产价值的尊重。
庆寿堂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位于宁寿宫区域的东北部,是一组四进院落。光绪末年(1908年),慈禧居乐寿堂时,曾将此处作为醇王福晋、恭王女、庆王女等进宫暂居之处。庆寿堂的主要出入口是一殿一卷式垂花门。
因年久失修,庆寿堂垂花门天沟处的檩子糟朽严重,亟待更换。修缮过程中,替换的檩子直径为30 cm,而空档处位置间距只有22 cm,无法放入。设计方现场提出4种解决方案,并与施工方、建设方、监理方等共同讨论实施:方案1将瓦顶和木基层拆除,更换新檩,重新铺设望板;方案2将木梁剔除一部分,腾出8 cm,放入新檩;方案3将椽子锯掉3 cm,放入新檩;方案4将新檩竖向分解成2部分,分次放入。方案2与方案3对原有结构造成破坏,从修缮原则上讲很容易被排除,各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方案1与方案4(图2)。
图2 故宫庆寿堂垂花门修缮现场(来源:作者自摄)
方案1作为传统做法最开始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尤其是大木师傅更倾向于这个方案,谁也不希望整料被劈成两半。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先将瓦顶拆除,将新檩置入,最后再将瓦顶复原。而原有琉璃瓦因为年代关系,已经存在细小裂纹,在拆装过程中,很容易受损乃至更严重的碎裂,只能通过云石胶粘结复原,导致价值受损。
方案4属于非常规的处理方法,将新檩锯为两半,会影响木料本身的受力。但从建筑本体结构特点来看,天沟部位受力有限,目前旧檩糟朽,天沟未出现大的结构问题也说明了这点。以最大限度不扰动建筑本体现状的方式置入新檩,同时从技术层面的分析可确保新构件的安全性,消除未来隐患。而且,瓦作师傅更倾向于这个方案,乃因对瓦脊件的干预最小。
最终,经过现场反复讨论,各方经投票确认采用方案4。此结果源于从价值认知走向价值评估进而指导施工的过程。瓦顶琉璃构件尤其是正吻,根据其纹饰特征、釉色、胎体等本体信息以及历次修缮档案判断,应为乾隆时期原物。灰背层做法与乾隆花园多处建筑做法相似,分层清晰,推测下限为清晚期。基于此价值认知,各方评估瓦顶现状和新替换檩件的价值后,遂得出以上结论。
在更换新檩时,施工人员将更换信息和理由在新檩上标注清楚,为后人的保护研究工作记录下翔实可靠的信息(图3)。
图3 故宫庆寿堂垂花门新檩安装(来源:作者自摄)
针对不同的建筑遗产类型和保存情况,目前常见的展示利用手法主要有原状展示、标识展示、复原展示、模拟展示4大类。可移动文物的展示利用已较为成熟,近年来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利用也在逐步积累经验教训中蓬勃发展。同时,全社会也愈发关注遗产与人的互动,更加重视公众参与性,引发共鸣,以更好地促进公众从遗产的精神认同向遗产的保护行动的转化,这就涉及价值阐释的意义和方式。上一步的价值评估直接指导保护措施,但在具体执行时,常会因揭露检查而有所新发现,也就是说,价值评估往往要在保护工程实践中不断予以修正。当保护工程完成后,将最需要向公众传达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手段加以展示,建筑遗产方才得以有效利用与传承,也就是价值阐释。如:在故宫倦勤斋的展陈设计中,就是紧扣遗产本体和历史功用,并非简单的罗列堆砌,而是基于价值研究艺术化再现历史,并兼具了科学属性。
故宫宁寿宫区域的倦勤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52年),位于乾隆花园东北角,是一座面南坐北的硬山卷棚顶建筑,是乾隆帝为自己退位后准备的冬季休闲场所。倦勤斋的装修舒适豪华,以大型通景壁画和精美曲蔽小室为特色,也是一个“以文玩贮文玩”的大百宝箱。档案中记载倦勤斋的炕柜、炕阁繁多,内置多件套装珍玩的“百什件匣”或“百式件箱”,实际上是乾隆帝珍藏及鉴赏珍玩的雅室。此后的嘉庆(1796—1820年)、道光(1820—1859年)、光绪(1875—1908年)年间,均有皇帝于此活动的记载。虽然摆设藏品、字画贴落等多有增减,但装饰装修没有大的改变,基本保留了乾隆时期原貌(图4)。
图4 故宫倦勤斋各类室内装修(来源:故宫博物院张介鸣摄)
基于历史及现状的研究,故宫博物院决定对倦勤斋采取原状陈列展示的方式,以倦勤斋在乾隆时期(1736—1795年)独特的使用功能为切入点,再现倦勤斋的历史景象。由于倦勤斋开间小、曲室多、空间低矮,复原设计并没有类似以往原状陈列程式化的摹写,而是以形象为主要表现形式,艺术化地再现历史。
在明确了倦勤斋的使用功能和原状展示陈列的主题后,13座“炕”作为重要的价值载体,成为串联起丰富展示素材的线索,并且炕的不同用途仍是以炕上的铺陈来反映,如储藏文玩的炕柜、炕格等家具,及墙上的字画贴落等。而炕上的丝织铺垫因陈旧褪色已无法继续展陈,为此,特别按照乾隆时期的风格、特点仿制了一批刺绣铺垫和云锦面料,缝纫制作合成铺垫、帐帘等丝织品,以此构成完整的空间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仿制丝织陈设品的色彩、纹样等严格遵照倦勤斋的历史和使用功能。如:选择仿制范本,是在档案记载及宫廷绘画的基础上,在故宫织绣库房中挑选出花型小、色彩柔和、与倦勤斋装修精美的小环境相吻合的范本,包括清早期“湖色地折枝花卉杂宝纹宋式锦”、清雍正“蓝地曲水喜相逢锦”、明末“黄地金团龙团凤花卉锦”、清乾隆“黄地缠枝菊花纹妆花绒”、清“蓝缎彩绣平金五龙炕褥”及地毯样、炕毡等。清代绣制的铺垫工艺精美,但在使用时需要再套上1层罩子,材质也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更替。根据倦勤斋展示宫廷冬季生活场景的需要,仿制刺绣、云锦、漳绒、炕毡及地毯成为制作重点,最终采用的是南京云锦、苏州刺绣,并通过多方协调努力,甚至克服工艺失传的技术难关,复原了加金彩色漳绒等传统工艺。
价值的认知、评估、阐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价值管理则是这些前设行为的保障,确保对价值方面的挖掘不断持续下去,同时也是预防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文旅融合的热潮催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更加刺激了建筑遗产在传统之外寻求保护和传承的新突破。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保护主体,甚至是不同利益方的介入,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共同参与形成大规模的保护利用运动,打造出基于公共价值的集合体甚至是传播品牌,由此生成基于价值阐释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的新意义。如: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平江路)的业态置入,作为遗产保护利用的典型实践案例,凸显了遗产保护过程中价值管理的重要意义。
平江路是苏州古城内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特色与价值(图5)。平江历史街区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耦园以及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传统建筑16.7万m2。早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版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就划定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绝对保护区。此后,相关规划陆续编制出台,成功实施了“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古城内街坊基本完成了有机更新。
图5 苏州平江路(来源:作者自摄)
平江路的价值主要体现3个方面的内容:①独特的历史格局,水路结合,河街平行,基本保留了唐宋城防格局,是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杰出典范,被称为活的宋“平江图”;②整体风貌保存完整,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古井、古树等历史文化遗存类型丰富,构成历史风貌的文化遗存和环境要素,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建筑为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③作为一个商业街区,包含有丰富的活态遗产,包括丝绸、纺织、刺绣、雕刻和吴门画派书法、吴门医派、昆剧、评弹等。
在平江路的价值管理工作中,以体验并实践“老苏州、慢生活”的理念为指导,很好地展现了街区在苏州文化中的传承脉络。如:明代方氏老宅改造后变身具有江南民居韵味的平江客栈;清代潘氏老宅整合后成为独具大家风范的礼耕堂会所;董氏义庄、张氏老宅、汪氏义庄以及一些明清建筑在平江历史街区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图6、表3)。
图6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图(来源: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审批文件:苏府复〔2014〕14号)
表3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续表3
但应当看到,平江路在整体环境、室外管线、建筑风貌、店铺招牌、室内装饰空间以及业态选择上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对商铺的装修风格、内部陈设应有严格的要求,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可分为保留并展示原空间结构和氛围、部分改变原空间结构和氛围、完全改变原空间结构和氛围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未来倘要实现对街区价值信息的最大化保护,避免利益相关者的破坏,重点是探讨和确定苏州的风貌标准和样式库,以用于政府部门对整治项目的审批和验收,以及指导居民及其他单位的自行修缮提升活动。
整治前的平江路以本地居民居住功能为主,商业业态多为居民生活服务,米铺、药房、酱园、茶庄等沿街排布。平江路实施整治的前10年,努力探索保护与利用的结合机制,积极引导形成历史文化街区特有的文化产业品牌,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休闲产业,出现了针对旅游者的多种业态,以住宿、餐饮、购物为核心的商铺数量飞速增长,生发出强大的平台效应。
近5年来,平江路逐步向文化旅游转型,出现了一批新业态,包括但不限于旅游演艺、文化餐饮、园林式精品酒店、禅茶小铺、文创商品等,让游客在游览平江路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表4、表5)。
表4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类型 单位:个
表5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类型分布
在业态的管控中,应根据与居民生活相关度调研,优化整体,清退部分,扶植文化,保留一部分的旅游接待能力,以保障民生。在实施路径上,要注重精细化导则的制定,以指导发展管控,划分三级管控单元,包括重点管控单元(核心保护范围)、一般管控单元(建设控制地带)、地块管控单元。
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逐步构建“利益共享”的遗产保护管理参与模式,并积极构建动态的数据库,形成统一的数字化监管平台。从促进社区价值认同出发,应当始终认识到居民(使用者)是文化遗产的利益主体,是其存在根基,也是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他们的保护行为具有正当性,应当得到补偿。因此,需要探索合适的社区激励机制。建立遗产地保护反哺机制,明确反哺资金来源和比例。建立社区公众教育长效机制,让遗产保护理念得到所在行政区域的民众认可,从而提高社会多方参与遗产保护管理的机会;将遗产地以及周边区域作为一个保护整体进行管理,确保基础建设中的景观一体化、功能协调化,让遗产地以其突出的品牌价值带动周边协同发展。
近几年,中国城市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的深水区,街区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生活如何可持续发展?街区发展的好坏谁来评价,标准谁来制定?街区存量空间如何提质?街区的规划设想如何落地实施?在实践过程中遗产保护工作者更多的要面向空间中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单一学科和单一的评价标准,应对不了复杂街区的多样性需求,问题的解决关键就在于工作的细度与管理机制的精密闭环。
反思20世纪30年代至2000年,近70年时间的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从发端到形成自身体系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关学科,特别是建筑史学研究对它的深刻影响,经历了从形成观念,到实践和技术发展,再到对观念进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实践的强调和关注远胜于对保护观念哲学层面的思辨,这也是中国建筑遗产保护重要的特征[14]。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在面对今天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时,在以价值为宗的保护理念基本达成共识的大环境中,如何在“价值评估应置于首位”这一程序性要求下真正落实规定,是本文开篇所言期待解决的出发点。
每一处建筑遗产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内涵。对于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研究应该是全面的、深入的、动态的。只有准确深入地认识到建筑遗产的价值,对其采取的一切保护手段才可能科学有效。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出的从价值认知、价值评估、价值阐释到价值管理的4步流程,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命题,只有持续深化调整并回应发展需求,才能在不断反思中建立长效的管控机制。
致谢:本论文源于“中国建筑遗产价值评估培训班”团队合作项目,笔者作为策划人和主要执行人全程参加项目;卢叶女士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指导本项目的推进;总体课程设计来源于苏州大学陈曦老师和东南大学沈 老师,2位老师亦为本文的写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感谢所有参与本项目的老师、学员及相关的工作人员。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杨红老师及其团队对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彩画专项进行了深入研究,用丰富翔实的现场资料、扎实细致的研究细节为本文提供了大量基础材料,在此一并致以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