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古建筑地面保护措施研究

2022-03-14 08:44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石子金砖故宫

郭 泓

(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

故宫古建筑地面材质、铺墁形式多样,以黏土砖为主要材料,以细墁地面为主要做法,建筑室内细墁金砖或方砖,建筑廊步细墁花斑石、金砖或方砖,室外广场以御路石为中,两侧细墁城砖地面,院落地面细墁城砖,城墙地面糙墁城砖。

受自然环境因素与外力破坏的双重影响,砖体在烧造过程中产生的初始微裂纹和细小孔道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表面出现各类病害,主要包括残损、裂隙与断裂、泛碱、表面磨损4类病害。针对上述4类病害,传统的地面修缮方法主要有揭墁与挖补。其中揭墁是对地面砖拆除后重新铺墁,解决地面局部积水、坑洼不平,砖体残损、断裂严重的情况;挖补是用新砖替换残损砖体,解决砖体自身残损、开裂、泛碱致使砖体酥碱的情况。通过修缮,达到地面整体平整、排水通畅、砖体保存良好的目的。

故宫古建筑地面保护在自1925年开始的故宫建筑维修记录中每年都有所涉及,项目类别包括地面整体修缮工程、建筑区域修缮工程中包含的室内外地面修缮项目,零星地面修缮,石子路面专项修缮4类。

地面整体修缮工程主要涉及面积较大的室外广场地面,包括太和殿三台地面揭墁工程(1958年)、乾清门外地面揭墁工程(1965年)、乾清宫前地面揭墁工程(1973年)、前星门地面揭墁工程(1979年)、午门内地面揭墁工程(1981年)、宁寿门地面揭墁工程(1985年)、神武门东西两侧地面揭墁工程(1991年)、乾清宫及交泰殿东侧地面、坤宁宫南侧地面、保和殿后侧及东侧地面揭墁工程(1994年)、乾清门地面揭墁工程(2013—2014年)。

随建筑区域修缮进行的地面修缮项目主要涉及武英殿、文华殿、奉先殿、东西六宫、御花园、宁寿宫及宁寿宫花园、慈宁宫及慈宁宫花园的院落地面与室内地面,每年按计划进行修缮。

零星地面修缮为局部区域的地面保养项目,规模不大,做法相对单一,包括补墁西二长街砖地面(1938年)、景运门外补墁砖地面(1940年)、内东路陈列室地面保养(1957年)、太和门内石板路面揭墁(1962年)、隆宗门等处地面保养(1980年)、西长街地面揭墁(1993年)、贞度门地面揭墁(2016年)。

石子路面专项修缮为御花园石子路面的整体修缮及定期修补项目,包括御花园甬路铺墁石子路面工程(1959年)、九卿房及御花园石子路面修补工程(1964年)、御花园石子路面修补工程(1972年)、御花园石子路面修缮工程(1990年)、御花园石子路面修缮工程(2017年)。

故宫古建筑地面的保护历史体现了文物意识的不断提高,从最初仅满足开放使用功能的地面维修,到后来综合考虑在使用功能与文物建筑保护的前提下确定保护原则与具体方法,特别是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古建筑保护及修缮原则,使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更为准确的指导思想与法律依据,并以其为准则,开展了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探讨。从实践经验中不断总结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和方法,并将其最终运用到实际保护工作中,这种循环往复的认识过程,是故宫古建筑地面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

合理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地面,是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相比于古建筑的其他部位,古建筑地面作为观众参观游览的行走区域,还要满足博物馆与5A级景区开放游览及宣传教育等观众使用功能。随着观众数量的不断增加,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既要达到“保护为主”的目的,又要满足“合理利用”的需求,地面保护工作在此方面的平衡尤为重要和突出。本文以故宫古建筑地面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破坏速度较快、应用范围普遍的室外黏土砖地面、价值较高的室内金砖地面、工艺做法独具特点的石子路面这3类具有代表意义的地面类型,分析研究在满足不同类别地面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针对保护难点,如何确定各类地面的保护原则与具体措施,为古建筑地面保护与遗产利用提供借鉴。

1 故宫古建筑地面现状

故宫作为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地面形式多样,按铺墁材质分为砖地面、石材地面、石子路面、瓷砖地面;按铺墁部位分为室内地面、廊步地面和室外地面;按铺墁形式分为细墁地面、金砖地面和糙墁地面。

古建地面用砖皆为青砖,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配料制作成型,干燥后焙烧而成。青砖产地为河北和山东临清,在故宫太和殿广场地面修缮过程中便发现了有款识的临清砖(图1)。有史料记载,山东临清附近黄河多次泛滥改道,河流沉积物细沙土层层覆盖于当地黏性土壤上,形成了一层沙土、一层黏土的叠状结构。沙土浅白、黏土齿褐,层层相叠如莲花花瓣,当地人称其为“莲花土”,适宜烧制城砖。临清贡砖需经选土、碎土、澄泥、熟土、制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十几道工序方可烧制成功,工艺复杂精细,城砖色泽纯正、尺寸规整、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坚硬茁实。尽管砖料密实,但由于故宫常年开放,观众流量大,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故宫地面砖表面磨损现象频发。

图1 故宫太和殿广场地面临清砖(“丙戌年临清窑户”)(来源:作者自摄)

明清御窑金砖的烧造地为苏州府陆慕镇,这与此区域的地貌土质有密切关系,陆慕附近的阳澄湖地区,当地称为“湖砂土”,土壤下层较为黏重,具有《天工开物》所述“黏而不散,粉而不砂”的特点,易于胶结,适于制坯,烧结后的砖坚实致密,由此苏州陆慕的砖窑成了专为北京皇家烧造高级细料方砖的指定窑户[1]。

将金砖表面分别放大1 000倍和10 000倍的扫描电镜照片可见:放大1 000倍的金砖表面仍然致密,外界腐蚀性物质不易侵入金砖内部;放大10 000倍的金砖表面虽然致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微小的缝隙或孔道,这些缝隙宽度非常小,不到1 μm,肉眼观察不到,但这些缝隙是金砖表面被破坏的源头。外部受力、大气中的腐蚀性物质、冻融等因素都会导致初始的微裂纹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表面出现各类病害。青砖质地不及金砖,断裂的青砖肉眼可见的微小缝隙或孔道,同样是砖体被破坏的源头(图2)。

图2 放大后的金砖扫描电镜照片(来源: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报告)

故宫古建筑地面砖的病害主要包括残损、裂隙与断裂、泛碱、表面磨损4类(图3),造成这些病害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

图3 故宫古建筑地面砖病害种类(来源:作者自摄)

(1)残损:砖体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较明显的块状缺失和残损,根据破损程度可分为严重与局部残损2类;或者砖体受雨水侵蚀等自然环境影响,砖体表面强度降低,出现酥碱现象,酥碱程度不断深化,致使砖体局部残损。

(2)裂隙与断裂:砖体受到外力作用或者自然环境影响,砖体易在薄弱部位(缝隙、孔道)产生裂纹,裂纹不断深化,致使砖体断裂。

(3)泛碱:砖体中的可溶性硅酸盐成分随着砖体内部水分蒸发而向外析出,留在砖体表面形成白色结晶,泛碱现象易发生在潮湿的室内地面。

(4)表面磨损:砖表面坑洼不平,呈蜂窝麻面状,但整体性尚好,未达到残损病害级别。

基于以上主要病害,根据不同的位置,亟待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措施。本文以太和殿室外广场黏土砖地面、御花园室外石子路面、寿康宫室内金砖地面为例,说明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环境,所采取的方法会有很大差别,而最适用的保护措施正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完善的。

2 故宫太和殿广场地面的保护措施研究

2.1 保护难点

故宫太和殿广场是观众参观前朝区域的主要游览通道,也是通往太和殿的必经之路,观众自太和门两侧昭德门、贞度门进入到太和殿广场,通过对观众参观路线的观察记录,基本分为4条路线:一是自广场御路上三台参观太和殿;二是自广场东侧昭德门至中左门路线参观;三是自广场西侧贞度门至中右门路线参观;四是部分观众会在广场东西穿行,集中于体仁阁与弘义阁、左翼门与右翼门之间。

太和殿广场区域铺砖总面积为21 990 m2。经过档案查询,此区域未见整体保护修缮的档案记录。从地面砖的新旧程度与做法可见:太和殿广场地面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局部揭墁与挖补的零星修缮,揭墁主要集中于昭德门、贞度门、中左门、中右门区域的观众参观通道,挖补分布于广场各局部区域,未出现过像太和门广场地面那种由传统古建青砖改为水泥砖的、改变历史风貌的历史维修情况(图4)。

图4 故宫太和殿广场地面

太和殿广场地面因年久失修、地面大面积坑洼不平,造成局部积水、观众行走不便等问题屡有发生。虽然近年已陆续对观众重要行走通道、无障碍通道进行地面挖补、揭墁,但仍不能满足使用功能。因此需要对此区域地面进行整体保护,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2点需要权衡:

一是广场地面区域面积较大,又是观众参观游览的主要路线,既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砖地面,从而达到保留历史风貌的目的,又要找到便于观众行走的解决方案,满足博物馆的参观需求。

二是根据地面保存现状,若采取传统的地面揭墁和挖补方法,需要将较大数量的旧砖更换为新砖,才能满足开放参观的需求,工程量巨大,较难取舍旧砖地面的“留”与“不留”问题。

2.2 传统做法与保护措施

太和殿广场地面的现状做法是御路两侧均为传统直柳叶细墁砖地面,从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图4)可见,这种做法自清代一直沿用至今,未发生大的改变。经查阅文献资料(图5、图6)可知,直柳叶地面砖下部为墁地灰、2层平铺城砖垫层、灰土、黄黏土、多层碎砖与卵石交替的地下基础构造。结合现场勘察,太和殿广场西南角区域砖体残损严重,拆除面层砖后可见下面的平铺城砖垫层(图7),与文献资料上描述的城砖垫层一致。

图5 故宫保和殿东庑地下夯土层(来源:文献[3])

图6 故宫三台基础局部剖面实测图(单位:cm)(来源:文献[4])

图7 故宫太和殿广场西南角地面城砖垫层与地面构造图

对太和殿广场地面的保护首先要遵循传统做法,对地面进行局部揭墁或者挖补,但要与历史上进行的局部揭墁或挖补有所区别:一是要严格控制旧砖更换的比例和数量;二是以往局部挖补或揭墁均零星分布于广场各区域内,整体性不强,很难满足观众参观游览的便利性与舒适度,故保护时须进行统筹考虑。

基于上述分析,对此区域广场地面的保护提出了参考遗址参观路线的保护思路,依据观众行为模式与行走路线规划路网,对路网内的地面进行整体揭墁,路网外的地面以现状保留为主、局部挖补为辅的保护措施,解决保护难点。

以4条观众主要参观路线为基础路网,将路网内地面按照传统做法用新砖揭墁,与周围历史风貌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达到引导观众安全有序参观的目的。同时,对广场西南角坑洼不平、砖体保存普遍较差、局部积水区域重新揭墁,改善局部排水状况,从而达到保护区域内古建筑的目的。对于在揭墁路网区域拆除下来的保存状况较好的旧砖予以保留,用于挖补太和殿月台前御路东西两块严重坑洼地面,使旧砖得以在此区域继续保留并二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旧砖的价值与历史信息。上述3条保护措施涉及的修缮区域总面积为4 500 m2,大大减少了为达到保护目的而进行必要的修缮区域的总面积。

对太和殿广场地面的保护措施,是力求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一次有益尝试。经保护后的现场调研可见,“路网”的设计在规划观众参观路线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改善了参观条件;同时,可识别新旧地面的风貌对比,既能满足参观需求,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广场地面的历史风貌,使观众仍能看到旧日宫殿的沧桑感和保护下来的旧砖地面,获得了普遍认可(图8)。

图8 故宫太和殿广场地面路网分布与保护效果

3 故宫御花园石子路面的保护措施研究

3.1 保护难点

故宫院内石子路面的主要铺墁区域为4处皇家园林,即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与建福宫花园,其中御花园石子路面的铺墁面积最大,每趟石子路面以方砖甬路为中心,对称分布于甬路两侧;也有围绕假山、露台四周铺设,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工艺做法最具特点。

通过查阅历史照片,1901年历史照片显示御花园钦安殿后檐、承光门南侧地面和西井亭西侧地面均为城砖平铺地面,未见石子路面。1922年溥仪大婚后,婉容、文绣等人在御花园内的合影中清晰可见石子路面,且与现状保留下来的石子路面位置一致。由此推断御花园石子路面的出现年代在1902—1922年之间,即清朝光绪皇帝与溥仪皇帝时期(图9~图11)。

图9 故宫御花园承光门南侧地面

图10 故宫御花园西井亭西侧地面

图11 婉容、文绣等御花园合影(拍摄时间为1922—1924年)(来源:故宫博物院藏影像照片)

御花园石子路面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主要形式包括几何图案和带有吉祥寓意的动物花卉、人物故事、建筑及历史典故等内容。相比于太和殿广场地面,御花园石子路面的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比使用功能更为重要,因石子路面分布于方砖甬路两侧,甬路的功能以“走”为主,石子路面则以“看为主、走为辅”。但随着故宫作为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石子路面既要满足观众观赏的纹饰与图案的完整性要求,又要达到开放参观人行的强度要求,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2点:

一是御花园石子路面种类、纹饰图案、做法多样且数量巨大,石子路面的局部残损时常发生,如若保养不及时,经过2~3年便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残损。以往的修复仅仅坏哪补哪,未形成系统计划、针对不同病害分类实施的保护方法与完整的技术资料,未实现对石子路面的科学保护。

二是清晚期传统的灰嵌石子做法,石子路面强度可以满足当时的皇家观赏需求。但随着此区域使用功能的改变,由皇家园林改为公众参观的博物馆,环境改变,使石子路面的损坏程度与速度加剧,需要及时进行保护,才能保证石子路面的健康稳定状态和历史信息的延续。如何在保留传统灰嵌石子做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嵌石子的强度,满足使用功能与环境改变后的参观需求,是该区域重点思考的保护难点。

3.2 传统做法与保护措施

关于清代石子路面的传统做法,《清代匠作则例》第二卷《圆明园、万寿山、内廷三处汇同则例》[5]记载了墁石子地面的工料用量:“墁石子见方丈,三处例,每丈石子二千二百四十斤,白灰三百二十五斤,黄土每八丈五分、每丈六厘二毫五丝,瓦匠一工,壮夫一名,拣石子夫二名。”

御花园石子路面有砖雕和瓦条2种。砖雕路面以预制砖雕构成主体纹饰图案,用彩色卵石填充空白部分;瓦条路面则直接以瓦条圈出纹饰主体轮廓,用彩色卵石填充拼图。传统做法为掺灰泥墁砖雕地面或栽瓦条,挑选不同颜色与形状大小的石子备用,石子为河道冲刷而成的天然石子,按照纹饰图案用油灰嵌石子,石子一粒一粒的嵌入,以立栽为优,而非平铺。嵌好石子后,在石子上面整体拍打以达到稳固嵌入、高低一致的效果。待石子稳固后,用清水扫净浮灰,养护至强度达到行走水平即可(图12、图13)。

图12 故宫御花园砖雕石子路面——鹤鹿同春(来源:作者自摄)

图13 故宫御花园瓦条石子路面——太平(宝瓶)有象(来源:作者自摄)

御花园石子路面距今已有百年,从现状保留下来的石子与纹饰图案可看出期间经历过多次保护。近年来观众参观人数日益增长,御花园又是主要参观区域,每年数以千万的人次都要踏过石子路面。石子路面在砖雕或瓦条内以灰嵌石子,嵌石子平均深度5 cm、且整体性不强,因此耐磨性与抗压性都不高,经过长时间、高频次的踩踏磨损和自然侵害,石子路面必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类病害。残损的石子路面会存在安全隐患,凹凸不平的路面极易绊倒观众,且雨雪天又会造成积水或结冰。若不及时修复,就会使病害面积扩大或程度加深,最终丢失石子路面的纹饰图案、传统材料与工艺等历史信息,造成对文物本体的破坏。

御花园石子路面科学保护的前提是建立定位编号系统,才能准确定位,收集整理每幅石子路面的资料,以便保护档案的建立。定位编号系统以御花园东区和西区每趟甬路为单位定位一级编号,按照石子路面分布于甬路两侧的方向定位二级编号,按照甬路单侧方向的分布顺序定位三级编号,完成对御花园东区841幅、西区903幅、总计1 744幅石子路面的逐一定位编号。以定位编号系统为检索依据,形成石子路面信息资料库,统计每幅石子路面的尺寸、纹饰、材料、历史照片、修复照片等信息,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从而使石子路面的保护更科学规范。

解决御花园石子路面因使用功能与环境改变带来的保护难点,需要从最易损坏的薄弱环节、病害的初始阶段找到解决办法,也就是提高嵌石子的强度与牢固程度,避免出现石子脱落与缺失现象。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按照“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修复,确保石子路面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修复残损石子路面的同时不扰动周围石子路面和甬路地面。

石子路面传统灰嵌石子的做法,所嵌石子的强度与嵌石子用灰的干燥程度有直接关系,在嵌石子用灰未完全干燥、未达到预期强度时,应避免所嵌石子受外力破坏。以往对御花园石子路面的保护是在现场铺墁砖雕后开始嵌石子,而目前因开放需求无法在现场进行长时间封护养护。但短期养护后嵌石子用灰还未达到理想强度,经过观众踩踏受力,极易造成石子脱落和石子路面再次受损。通过强度检测,养护2个月的嵌石子灰试块比养护1个月的试块强度提高约30%,说明让其充分干燥达到理想强度,石子才能嵌合牢固。

为了解决现场养护与开放参观的矛盾,尝试改进御花园石子路面的保护方法,采用“预制”模式替代以往“现场”操作,即在原有预制砖雕的基础上,将现场嵌石子的工艺步骤改为预制工艺,制作完成砖雕和嵌石子的整体石子路面,经过充分养护干燥,达到理想强度后再进行现场铺墁。这样既保留了传统灰嵌石子的做法,进一步提高了嵌石子的强度,又缩短了现场修复时间,满足御花园观众集中参观游览需求(图14)。

图14 故宫御花园石子路面保护措施与效果(来源:作者自摄)

4 故宫寿康宫后殿室内金砖地面的保护措施研究

4.1 保护难点

故宫寿康宫后殿为寝殿,明间有工字廊与后罩房相连。乾隆二年(1737年)六月初十日《奏销档》中记载[6]:“寿康宫择吉于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兴修,至乾隆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告成。今修建宫殿大小房屋共二百八十八间,内续添房六十五间,宫门六座,慈祥门一座。”

清乾隆时期寿康宫区域作为崇庆皇太后颐养起居之所,乾隆之后此区域均为奉养太后、太妃之所,档案记载嘉庆、道光、光绪时期均进行过岁修。1949年后,寿康宫区域建筑由于长期作为文物库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未进行过整体维修保护。2006年启动了此区域全面维修,其中后寝殿室内金砖未作修缮保护,维持现状。完成全面维修后,故宫外西路区域的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寿康宫于201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首次对外开放,其中寿康宫作为崇庆皇太后起居之所的原状展示区域面向观众开放(图15)。

图15 故宫寿康宫区域建筑(来源:故宫博物院藏影像照片)

在对寿康宫区域建筑进行原状展陈布置时,后寝殿室内金砖地面的保存现状无法满足原状展示与公众开放的需求。金砖地面为清代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在2006年全面维修时没有对其进行更换或者挖补,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室内金砖地面,未作扰动与干预。由于后寝殿地处寿康宫区域最北侧,又通过工字廊连接后罩房,建筑环境潮湿,随着水汽从地下往上泛出形成盐析现象,使后寝殿与后罩房室内地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泛碱,有地面砖表层长毛现象,也有泛碱层积聚在地面砖内部,不断积聚深化造成砖体酥碱、残损情况发生(图16),最终形成了后寝殿室内金砖地面的4类病害—残损、裂隙与断裂、泛碱、表面磨损。

图16 故宫寿康宫后寝殿地面砖泛碱病害(来源:作者自摄)

寿康宫后寝殿室内原状展陈希望展示清代遗存的金砖地面,呈现良好的保存状态与观感,局部室内金砖地面上需要铺设地毯,但地面砖出现的4类病害,给原状展陈带来了困难、给观众参观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已存在病害的地面砖若不采取保护措施,会加速其破坏速度与程度,不利于保护,也不适宜面向公众开放,有必要在保护金砖地面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局部修复。原位置保留金砖地面,恢复其健康稳定状态,既能最小干预地保留清代遗存的金砖地面,又能满足开放参观需求,达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目的。

4.2 保护措施

寿康宫后寝殿金砖地面的平整度与整体性较好,仅局部金砖地面存在病害,传统修缮方法是用新烧制的金砖替换局部出现病害的金砖地面,但这种做法无法保留清代遗存的金砖地面,无法实现寿康宫区域原状展陈的目标。

寿康宫后寝殿室内金砖地面的病害仅出现在表层,最严重的残损深度未超过砖厚度的1/3,对结构安全稳定性不构成影响,可以在原砖上实现原位置修复,不扰动相邻构件,这为修复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局部修复的目的在于避免病害进一步深化,保护金砖地面,参考可移动文物本体修复模式,修复构件病害部位,恢复其健康稳定状态,是一种对金砖地面以保护为前提的局部修复措施(图17)。

图17 故宫寿康宫后殿金砖表层修复示意图(来源:郑建军绘)

通过对砖体修复层与金砖地面的检测数据①结论来源于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报告。显示,砖体修复层的正拉黏结强度在1.0 MPa左右,略低于金砖自身的拉拔强度,既能基本保证与原砖的结合良好,又不会因为黏结过牢而导致今后去除时对原砖造成过度损伤。经过冻融实验检验,砖体修复层的抗冻性能优于金砖地面,可有效保证在北京冬季寒冷气候下的长期使用性能。经过耐磨实验检验,砖体修复层的耐磨性能与金砖地面基本相同,明显高于青砖地面,在耐磨指标上可保证使用寿命不低于原古建地面砖。

在对金砖进行表层修复时,还需要有效去除泛碱部位,解决砖体出现病害的主要问题。经过实验,使用擦擦克林海绵是最有效、干预程度最小的方法,覆压后能很好地将盐类物质吸附出来,并且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同时,还要解决砖体修复层与原金砖地面的结合与隔离问题,在砖体修复层与原金砖地面之间涂刷界面剂,保证修复层与基层获得良好的结合效果,也起到了隔离修复层与基层的作用。

经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验相结合,最终确定对寿康宫室内金砖地面实施8步保护工法:基层处理→除碱→渗透增强→界面粘接→厚层修补→薄层刮面→随旧平色→表面封护(图18)。

图18 故宫寿康宫后殿室内金砖地面修复8步保护工法(来源:作者自摄)

寿康宫后殿室内金砖地面经过保护性的修复,在保留老砖地面的前提下,达到了强度与观感双重修复的目的,修复部位与金砖地面结合力强,表面无裂缝,敲打无空鼓、起皮、粉化现象,且与周边及整间地面色调一致,效果自然,接茬处平顺。既达到了保留室内金砖地面进行原状展示、展现历史风貌与开放目的,又为观众参观游览提供了便利与安全行走的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参观环境(图19)。

图19 故宫寿康宫后殿西次间室内金砖地面修复前后对比(来源:作者自摄)

5 结束语

作为观众数量每年超过千万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何在具体的保护项目中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是故宫整体保护工作一直以来面临的挑战。

以古建筑地面为例,通过对室外广场地面、石子路面、室内金砖地面保护案例的分析研究,3类地面的材质、使用功能、保护周期均不同,室外广场地面以“使用”为第一位,保护周期为阶段性的定期修缮项目;石子路面以“观赏”为第一位,保护周期为常态化的日常保养项目;室内金砖地面兼具“使用”与“观赏”的功能,保护周期为满足开放与展示需要的专项保护项目。

根据现状残损情况,3类地面面临着不同的保护难点,需要综合分析使用功能,在满足真实性与完整保护的前提下解决保护难点,选择基于传统的地面挖补、揭墁做法,以及更适合石子路面与室内金砖地面的专项保护方法,实现古建保护与展示利用的平衡与协调,达到“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目的。

故宫古建筑地面保护任重而道远,未来还需要结合科学分析检测手段,科学认知传统黏土砖的物理、化学性能,对目前市场上黏土砖质量不佳的情况做深入调研,结合国家环保质量要求,在符合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改进室外地面用砖的烧制工艺,进一步深入研究传统地面修缮做法与专项保护方法的标准化工艺,解决不同工匠操作工序与手法的标准统一问题,在科学保护理念与有效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实现地面修缮操作工艺的系统规范,提高地面修缮工程的整体水平与质量,为故宫古建筑地面保护工作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石子金砖故宫
雪中故宫
扔石子
窑里金砖的演绎
故宫
创新合作为金砖国家增色
巧猜石子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