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 张敏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李国军
镇平县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北侧,域内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小麦生长,是国家产粮大县之一。近年,镇平县着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调优粮食种植结构,稳步推进优质小麦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镇平县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示范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优质小麦种植,促进优质小麦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镇平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33 万hm2,2020 年优质小麦面积1.5 万hm2,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产粮乡镇,主导品种有西农979、郑麦119、郑麦369 等强筋小麦,以及泛麦8 号、郑麦0943、兰考198 等中筋小麦。据调查,2020 年,优质小麦平均每667 m2产量460 kg,且价格比普通小麦价格高出0.2~0.5 元·kg-1。
优质小麦生产主体主要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农户对小麦的选种决策随户主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从性别看,男性户主家庭种植户远高于女性;从年龄看,中年户主家庭选种优质小麦的倾向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从文化程度而言,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户主家庭选种优质小麦的比例较高。
镇平县从事优质小麦种植的主体多采取“小麦+玉米”和“小麦+花生”的轮作模式;经营模式呈现出“土地托管”“联户经营”“成立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小麦种植在种植主体家庭农业经营中的地位较为突出,所需农资多通过合作社或企业统一购买,且多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进行订单试生产。
2020 年镇平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9%,其中,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在 99% 以上。由于优质小麦种植具有专种、专管、专收、专运等特性,种植户无论是自有农机作业还是购买农机服务,其机械化耕作水平都高于普通小麦种植户,这与优质小麦种植需要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耕种的要求有很大关系。
多年试验表明,南阳市气候和种植习惯不适宜生产优质强筋小麦,即使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且按照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小麦,经品质鉴定仍达不到优质强筋小麦指标,仅能达到中强筋指标。因此,镇平县应为中强筋小麦适生区。
优质小麦要求规模化,区域化连片种植,而目前部分优质小麦种植户种植分散,种植品种多而杂,导致小麦品质下降,达不到国家品质标准。同时,分散种植户市场信息不畅通,缺乏销路,出现优质小麦原料产销脱节现象。
在栽培管理上,优质小麦生产要求比普通小麦严格,农资投入、机械投入和各项农田作业等成本相对较高,受市场影响常出现优质不优价现象,导致优质小麦种植户效益得不到保障,生产积极性不高。
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贮等需要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专业化种植,但当前从事种植业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种植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当前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形势需要。
镇平县种子技术服务等单位要做好优质小麦品种的考察引进,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筛选适合本地气候、土壤和种植习惯的优质小麦品种,并加强对小麦优良品种的推荐引导、推广宣传,不断改善县域小麦品种种植结构,为镇平县小麦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种质资源。
选择交通便利、地力基础好、种植习惯较好的南部平原乡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积极与粮食加工企业沟通对接,推进统一供种,标准化种植,实现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种植,确保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小麦原料。
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等单位要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应用,农机农艺融合,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南部乡镇建立优质小麦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促进优质小麦品质提升。
优质小麦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想念、标点、麦香源等食品加工企业与第一产业加强对接,形成“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订单式产销模式,实行优价收购,实现农企双赢。通过科技创新、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提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镇平县优质小麦产业。
总之,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指导下,镇平县要做好优质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保证品质,实现优质优价,提升优质小麦种植户收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优质小麦全产业链支撑体系,从而推进镇平县优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