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疴中年的修行与自渡胡笑梅

2022-03-14 12:50
飞天 2022年3期
关键词:萤火诗歌人生

中年,是一个沉重的词语。

工作上“十年媳妇熬成婆”,早无新鲜感和斗志,因尚未退居二线不能懈怠,只为养家糊口无奈坚持。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经济上压力山大。伴侣如室友,数十年的烟火日常磨灭了所有的激情,彼此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情感上无所寄托,精神上无法沟通,身体器官也出现各种程度不同的病痛和罢工。

如果,更年期综合症是生理性的,尚有药物可以治愈;那么,中年综合症是心理性的,只能靠修行和自渡。也许,中年画家会挥毫泼墨,音乐家会引吭高歌,舞蹈家会水袖清影,旅行者会寄情山水,中年诗人自然会用生花妙笔,在语言文字的腾云驾雾、神游八荒里完成修行与自渡,这也是最简单、最生态、最易行的方式。

诗人李满强很聪明,很睿智,就像当年他用最擅长的诗意文字《画梦录》一样,博得同龄人的喝彩无数。如今,他在经历了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变故之后,痛定思痛,对人生的上半场进行沉淀、反省、总结。以“一个在生活的夹缝里侧身匍匐的人”的视角,客观描摹现实,反映社会,观照人生,在自我治愈中年沉疴的同时,也鼓励帮助同样“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的中年群体”(体育场里暴走的中年男人,半夜在QQ上纠结的女邻居,《就诊记》中的抑郁症患者“现在已是中年,我的口袋里/有着足够的金币,掌声和玫瑰/我的父母健在,儿女成双,可我/还是觉得空空荡荡,半夜会突然惊醒/在未知的道路上狂奔,无法停下来!”)砥砺前行。这,是李满强写作的初衷,亦是《萤火与闪电》的象征寓意。

人生天地间,皆如沧海一粟,山间草芥,蝼蚁蚍蜉。在浩瀚的夜空中,萤火半点,极其微弱而渺小。但,万千萤火,就亮如灯火,亿万萤火,就灿如闪电。甚至,有时候,身处迷茫逼仄的人生困境之中,一丁点微不足道的萤火给予人前程的照亮,内心的震撼,精神的启迪,也许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电闪雷鸣(例如,《暴雨中的事物》“迎着闪电的方向……这道德和法律无法限制的时刻/总有一些事物,需要忏悔,大声哭泣/总有一些事物,会因为冲刷和击打/而获得救赎与重生。”相比一帆风顺的人生,千锤百炼,烈火重生,凤凰涅槃,破茧成蝶的人生更值得经历与回味,更值得期待与赞美,因为它更富有价值和意义)。

相比《画梦录》的年轻气盛,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张狂浮躁,个别的大词假腔,《萤火与闪电》则显得低调内敛,沉稳从容,舒缓平和,韬光养晦,用词精微更接地气(例如,《梦中三日》“余生陡峭”,将未知的余生比作高耸入云、连绵起伏、“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峰峦,沟壑纵横,险峰丛生。四两拨千斤,给予读者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此种诗歌风格的变化,并非李满强刻意为之,而是年龄与心境使然。辛弃疾的《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此处最恰切的脚注。不惑之年的李满强,去掉了浮夸绮丽,去除了媚俗迎合,其人其文愈发返璞归真,感情更加率性,表达更加质朴,而意蕴则如静水流深,更加醇厚隽永。大道至简的文字,初读,虽语不惊人,有点儿像白开水,再读,却富有哲理(例如,《线索》中:“此时,地球的某一个地方/一颗炸弹,正在落下/无数水滴一样的人/就要永远陷入沉默——在偶然和必然之间/在活着和死亡之间/水龙头和它的滴答声,只是/被我虚构的一条线索”,触景生情,推己及人。提醒很多身处和平年代、富裕国度的人们,不要忘记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仍有许多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且不说解决温饱问题,就连生命安全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每天命悬一线,朝不保夕,他们根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比各色花里胡哨的饮料更能解渴。

毕竟,真情实感才是诗词文赋的第一要义。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意。”诚哉斯言!中年的李满强,已经过了“炫技”的年龄,也不再狭隘地沉浸在个人的小情小爱、小怨小恨、小格小调之中,他开始追寻活着的意义与答案,为内心的忧伤与热爱寻觅一处精神的落点,他开始主动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苍耳》“时隔三十年/我才消除了对一株植物根深蒂固的敌意”,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解,是人类自身的成长),关注人的命运和未来(《答案》中“活着,就是不断跨过每一个坎/就是和自己,打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但没有胜利可言”,在重大疾病和灾难面前,人类手足无措,除了接受和共处,无计可施)。如此,便水到渠成地开阔了写作的视野,厚重了写作的内涵,提升了写作的格局,这也是一个诗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回顾中国新诗的百年征程,在经历了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启蒙,80-90年代的狂欢与井喷之后,近10年,日渐归于沉寂与萧条,所以,能够自始至终坚持写作至今的诗人,都是叱咤诗坛的英雄和勇士,其精神可嘉、可歌、可泣、可叹。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李满强而言,“诗歌如同一条隐秘的河流,数十年来,一直在我身体里穿行,它让我开心、愉悦、兴奋,但不癫狂;它让我忧伤、冥思、流泪,但不绝望。我选择了这种方式,也迷恋这种方式。在阅读和写作中,我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获得了内心的安宁。”(《自序》)无疑,自创作伊始,诗歌就成为李满强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对话的路径,现如今,历经生活风雨捶打之后,深谙“藏锋不露势,口讷不激辩”的中年李满强,更把诗歌当作修行、自渡、渡人的方式。无论从生到死,从阳到阴,还是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此岸到彼岸,其目的都是为了直面现实,遇到更完美的自己,一起抵达更幸福的归宿。

诚然,“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其全方位的普及,给诗歌生态带来了诸多根本性、全局性的变化。挑战亦是机遇,为诗歌提供了多元、开放、自由、丰富、活力的创作沃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么,詩歌写作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如何呼应民情人心,如何与生活摩擦互动,就不仅是李满强,更是“李满强们”,应该大胆深入思考、试验、探索并积极加以实践的研究课题。

记得,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谁敢说几只萤火的光亮,不会集结成一道炫目的闪电,融汇为无垠的星辰大海呢?

3558500338249

猜你喜欢
萤火诗歌人生
诗歌不除外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人生中的某一天
萤火之间暗黑如伤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湖上
独一无二的你
萤火龙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