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内外服制度

2022-03-14 21:37王洁惠
民族文汇 2022年1期

王洁惠

摘 要:内外服制度是夏商周三代所特有的政治制度,对研究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周时期,经过大规模的政治和军事经营,其政治地理疆域都大不同于夏商时期,所以西周在对王畿的内外治理中除了因袭殷商时期的内外服制度,还开始了一项新的举措——封建诸侯,这一举措使得内外服制度与宗法分封制结合起来,成为西周政治统治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西周 内服制度 外服制度 宗法分封制

正文:

西周内外服制度的构成与商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在体制方面同样是内服与外服,内服为王畿,外服是诸侯,但是由于西周时期确立了分封制,将宗法血缘关系与内外服制度结合起来,其内外服制度在结构、内容和形式上与商朝都有很大的区别。商朝的内服成员主要由王族、多子族等居于王畿地区的与商王同姓的贵族或者异姓姻亲组成,而西周时期分封制建立,周王将贵族、功臣、姻亲或者古帝王之后分封到王畿之外的地方,“以藩屏周”,同时在王畿地区分封一批功臣、同姓及异姓诸侯。因而在西周内服成员中呈现出一种以政治为纽带的同姓异姓杂居状态。商周两代的外服制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慑于商王强大的武力而服属于商王的异邦族,双方并不具备血缘关系,所以极不稳定,而周朝由于实行分封制,将大批同姓贵族和功臣分封于边远地区,他们以血缘宗族关系为纽带,成为周朝外服的骨干,构成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

一、西周的内服

周代的内服是指居住于王畿地区的以周王的同姓贵族或异姓姻亲为骨干的贵族,西周的王畿有两部分,即宗周镐京和成周洛邑为中心的周王直接统治地区。周王室的子弟以及诸多姬姓贵族,如周、召、毕等,他们不仅在王畿内为王朝的卿士,并且在畿内还领有周王所封赐的采邑作为俸禄,其家族之人世代任职于朝廷,为周王室服务,为“畿内诸侯”。吕文郁曾论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西周时期的采邑就是分封在王畿之内的诸侯国,采邑主就是典籍中所提到的“寰内诸侯”或者“直内诸侯”。

西周王朝在两大王畿内封有众多的封邑,但是周天子所封的诸侯并非均要前往其封地,一些有才能的人作为西周的重臣是要留在王朝任职的,其分封可由长子或他人代封。《史记》中记载作为周初重臣的周公和召公,他们不仅在王朝内担任重要职位,而且在王畿内领有封邑作为傣禄,直接为周天子服务。另外,周初召公封燕,其长子代替父受封,为第一代燕侯,后克之子燕侯则称为第二代燕侯。召伯父辛为召公次子,留守宗周王畿继承召公之官职,即“召伯”,其长子亦世代为王官。作为周王朝卿士的周公和召公,不仅终身在王畿内任职,而且世代周王朝担任王官的职务,“奕世为卿士”,服务于周天子。

西周时期,周王拥有自己的主力军队,如“殷六师”,“成周八师”,与此同时各诸侯在封邑内也有自己的宗族武装,而且他们的武装听从周天子的调遣,随时奉王命出征,是周天子强有力的军事保证。昭王时器明公簋铭曰:“唯王令明公,遣三族伐东或(国)。”明公是周公的儿子明保,在当时是周王室的卿士,东国指的是东夷小国,三族为明公本宗族之人。从铭文记载可见,西周的封建贵族在发生叛乱时,奉王命统率本宗族的武装出征镇压叛乱,他们同族为伍,是周王有力的军事后盾,为西周王朝提供了强大的军事保障。

周初大量封建诸侯,受封者除姬姓贵族之外还有异姓的姻亲贵族。他们是王畿内的异姓贵族与姬周贵族通婚,而被周王封为诸侯国或周王朝的卿士,为周王服务,如姜姓的申侯、吕侯。早在晚商时期,姜氏便与进入岐邑的姬周结为姻亲,此后姬姜两族世代通婚,于是便有姜嫄荒野屡巨人足迹,生周始祖后稷,成了周人的祖母的事迹,而姜氏一族也与姬周成为了甥舅关系,至后来姬姜两族联盟东进灭商。姜姓申伯作为姻亲在文献中多有记载,《毛诗序》曰:“《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巾伯焉。”《笺》日:“尹吉甫、申伯,皆周之卿士也。尹,官氏。申国名。”可见,所记的申伯、吉侯都在周王朝担任卿士。申伯原为畿内的姻亲诸侯,后来周王将其改封于南方。关于申侯所封的诸侯国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在当时生产力和交通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将其分封与南方以巩固周王朝对南方的统治,即以藩屏周。由此也可以看出姻亲诸侯国作为周的屏藩,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军事上都对周王朝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姜姓族外,姞姓氏族也常与周保持婚姻关系。“吉”为“姞”,是周室婚姻的旧姓。《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是诸侯国君娶姞氏,与其结为姻亲的见证。文献有记载,姞姓支姓尹氏为周世卿之族,在成周王畿地区有尹邑,如周宣王时有尹吉甫,《左传》成公十六年有“尹武公”,《左传》襄公三十年有周大夫“尹言多”,《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有周卿士“尹文公”与“尹辛”,均为周王室及列国公卿大夫氏族之证。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中可知作为周之姻亲的这部分诸侯,他们世世代代与周通婚,不仅在王畿地区有自己的封邑,还可以世代在朝中担任官职,世代为王之卿士。而在军事上,这些姻亲之族与周王室也是亲密的联盟关系,共同对抗外来侵扰。

二、西周的外服

周朝国家在周王的中心统治区域外,就是《酒浩》里所说的“外服”,也是文献和金文中所说的“四方”。周代的外服制因袭于商代,最早出自《国语·周语上》载祭公谋父说:“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荀子·正论》论及周人侯甸宾要荒五服制的时候说:“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家同服不同制。”由此可以得出“诸夏之国”为侯宾二服,而“戎狄蛮夷之国”则为要服、荒服。对于《周语》中的五服制,其依旧是作为一种指定的服役制,本质含义没有改变,仍然是对诸侯对周天子所服义务的规定,主要是服从周天子的统治,朝觐纳贡,战时出征等。令彝铭文中记载“眾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说的正是作为外服的诸侯对周王的服属。

周朝的外服成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周天子分封的大批同姓或异姓诸侯,另一部分则是服属于周王的異族邦方。西周王朝通过对姬姓为主的贵族进行分封,使西周时天下的格局焕然一新,据荀子讲,周武王灭商后分封了71个诸侯,其中姬姓诸侯有40国,故有王国维先生说:“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周初分封的目的在众多先秦的文献中都可以看出是为了“以藩屏周”,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形成众星捧月的局面,从而使周王朝的统治更加巩固。

这些畿外诸侯作为周王朝的外服的骨干,是周朝国家的主要的统治对象。他们代表周天子对封地进行管理,同时又向周天子履行朝觐纳贡、述职、从征等政治、经济和军事各方面的义务。文献记载,武王灭商后分封了众多的同姓贵族,作为周的屏藩。这些诸侯并非都要前往其封地,由于政治需要或者其他原因都需要留在宗周,如周公被分封于鲁国,但由于当时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王朝的政治需要稳定,周公则继续留在王畿内,在周王朝任职服务于周王室,辅佐成王,故由其长子伯禽代替前往鲁国受封。伯禽也曾在王畿内任职,经担任过周朝的大祝官。《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说:“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可见他们虽为诸侯,有自己的封地,但都曾在王朝为官,为周天子服务。《史记·鲁周公世家》记:“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也,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由此可见,封国与周王朝的政治联系十分紧密,诸侯国虽然受封在外,但是有宗法血缘关系作为纽带,他们与周王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

此外,这些诸侯在军事上还有极高的重要性。成王命伯禽为方伯,“监七百里诸侯”,让伯禽作为周王的代表对殷商遗民进行统治;伯禽受封后淮夷、徐戎一起联兵攻打鲁国,鲁为之而“东门不开”,伯禽迅速召集军队在费地誓师与之大战,并大败之。这不仅巩固了周王朝在山东南部和江淮地区的统治,而且反映出鲁国作为周朝的藩国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是周朝巩固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

诸侯國同周王朝之间除了政治上依附和军事上的服从关系,诸侯国还有向周王朝纳贡的义务。诸侯国君要定期来朝觐见周天子,并按照规定缴纳军赋和贡税,朝觐时还要献特定的礼物给周天子。距离周天子较远的邦国也要定期入朝,缴纳朝贡,并作述职,只不过时间隔得较长,所纳贡物品的次数和数量少一些。

上述可知,作为周王封建之畿外的诸侯国,对周王的臣属关系表现在政治上的臣属,军事上的服从和经济上的纳贡等方面。

周初,除了分封大批姬姓诸侯和姻亲诸侯之外,还自然存在着一些少数民族的方国,他们也属于周朝的外服成员。《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的史伯之语说:“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当成周者,……北有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韦昭注说:“卫、康叔之封;燕昭公之封:皆姬姓也。狄,北狄也。鲜虞,姬姓在狄者也。潞、洛、泉、徐、蒲、徐皆赤狄,魄姓也。”可见,在当时周王畿的四周有众多的作为周的外服的少数民族方国。他们尊周天子为王,承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并按照规定的时间来纳贡并且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则对这类的外服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并且制定了一定的惩罚方法。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地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关系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一些方国呈现出对周王朝时叛时服,导致双方经常兴动干戈,存在着战乱的隐患。

史籍记载,西周前期民族政策较为缓和,鉴于西周王室较强大,作为外服的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方国虽也是表现为时叛时服,相对来说是严格遵守外服制度,履行外服义务的。但是到了中后期,周王室穷兵黩武,周王朝内部政治混乱经济落后,对诸侯国的控制逐渐削弱,使得这些外服成员离心离德,民族矛盾激化,造成“荒服者不至”的局面。另外,加上周王所分封的那些同姓或异姓的畿外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统治阶级内部也开始争权夺利,到了西周末年甚至联合异族进行反叛,如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嫡立庶,引起了申候的不满,申侯勾结犬戎杀掉周幽王,最终导致平王东迁西周灭亡。从西周后期开始周王室的势力便日益衰微,周天子的地位也大不如前,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国纷纷独立于周王室,甚至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战,进行争霸战争,各路诸侯纷纷崛起,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此时内外服制度也逐渐走向解体。

内外服制度自产生至消亡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夏代是内外服制度的雏形时期,商代则是其发展完善时期,内外服制度成了商朝维护统治的重要制度,到了西周内外服制度与宗法分封制相结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这是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西周时期政治发展的一大特色,直到西周末年,政治混乱,经济落后,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纷纷独立,内外服制度名存实亡,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完全被封建制度所代替。

参考文献:

许倬云著. 西周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12.

葛志毅著. 周代分封制度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12.

赵伯雄著. 周代国家形态研究[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03.

吕文郁著. 周代采邑制度研究[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11

周书灿著. 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朱凤瀚著. 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07

连劭名.殷墟卜辞所见商代的王畿[J].考古与文物,1995,(第5期).

邵蓓.《封许之命》与西周外服体系[J].历史研究,2019.

武刚.“内服”还是“外服”:西周甸服问题研究——兼论西周王畿的形成过程[J].史学月刊,2018.

398050033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