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永 欣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体育活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锻炼身体、保证健康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方面,通过体育课程逐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所以说,在中学阶段的排球教学训练中,体育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方式不断加以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地实现新时期中学排球教学目标,以此来增强中学排球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
如今,很多中学校园都准备了专门的排球场地,这也说明大部分学校都是有能力开展排球教学的。但这种场地建设依旧存在不足,一些排球训练场地比较简陋,尚需提高利用率;部分场地缺少必要的排球网,场地地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没有清晰的场地线,可以满足排球教学的场地相对较少。
中学都存有排球,但一般都是以硬排球为主,气排球与软排球的数量相对较少。对于整个学校学生基数来说,排球的数量总体不足。而且,硬排球的质地都比较硬,在进行垫球的时候,往往会带来较强的疼痛感。另外,不少学校的排球缺乏必要的维护与更新,以致于外皮脱落,甚至球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与损坏等,难以满足学生们的体育训练要求,这也使学生们对于排球训练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中学阶段的排球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优秀的的排球教师是中学排球教学得以高效、顺利开展的保障[1]。中学阶段的排球技术动作示范与理论知识讲解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现阶段,很多中学都没有为排球课聘请专门的排球教师,以至于体育课上的排球运动开展总是存在局限,难以有效满足学生们对排球的学习需求。因此,应加强对排球专项教育的重视,提高招聘人才的力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以此来有效增强中学排球教学质量。
优秀的排球教师是提升中学体育排球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体育运动的首要因素,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等。专项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学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规范良好的排球技术,才可以做好相应的动作示范,才能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说服效果。从排球的理论知识来看,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尽可能保证自身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学生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与学习排球知识的兴趣。所谓兴趣,乃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可能有不少中学生过去都比较喜欢排球,但由于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往往会迫使他们选择放弃。
中学阶段的排球体育训练差不多都是在室外开展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与室外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一般在气温零下的冬季,学生往往只能在进行较少的手部操作,而排球又是一种通过手部发力支配的项目,因此很容易给排球教学带来困扰。
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的关注程度对排球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3]。目前,社会上依旧有很多人认为排球课没有开设的必要,因为不会对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起到太大的帮助作用,还不如多在文化课教学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平常也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排球比赛,对排球缺乏足够的关注。
在中学排球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激起学生的探索欲与求知欲,还能够进一步突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其寻找到自身的学习目标。另外,排球教师要擅于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体育师生关系,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活力,深入挖掘其潜力[4]。
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反馈与课堂体验的重视,以增强体育课堂的排球教学效果,形成学生愿学、教师愿教的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比如,在讲到正面上手传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这时候的中学生已经实现了对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掌握,但由于手腕、手指的力量相对较弱,而且之前缺乏对传球技术的了解,所以在排球教学中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课堂氛围,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咱们国家的女排都创下了哪些优秀的战绩?”这时候学生就会纷纷进行抢答,有的说奥运会冠军,有的说五连冠,有的说世界冠军,等等。然后教师可以接着说:“中国女排之所以拿到这么多优异的成绩,这和她们不懈的训练有很大关系,而同学们如果想要像女排那样打出出色的球技,就必须努力练习各种传球技术,现在就带领大家具体学习一下如何进行正面上手传球”。
通过这一连串的话语,学生们都会被排球教师渲染的氛围所感染,从而大大提高进行排球训练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抛传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传球方法,促使其传球动作变得更加连贯。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分解动作,包括一人一球自抛自传传准练习、两人一球自抛自传给对方接住的练习、两人一球传固定球练习、原地徒手练习等,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合适的技巧。借助各种各样的训练,学生的传球动作与传球意识都将得到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升。
在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游戏往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育教学的效率。一般来说,常见的体育类游戏可以按照特征分为四种:一是趣味型,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其学习热情。二是故事型,通常是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其思维。三是教育型,教导学生德育思想,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四是拓展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力与探究力,属于一种拔高类的游戏。中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体育游戏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必须按照实际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游戏,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进而激发其内在潜力[5]。
在进行排球训练的时候,中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课程知识。首先,教师可以用排球代替原本的徒手操,教导学生进行胯下运球“8”字环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控球灵活性,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排球运动的动作技巧。然后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分组进行垫球接力,也就是学生彼此间隔开站好,由每组第一个学生开始,一边前进一边垫击排球,要尽可能地保持球不会中途掉落,到第二名学生身边后进行交接,哪组最快完成便取得胜利。在所有学生都融入到排球课堂之后,教师还可以按照排球教学的特点专门设计一些特殊的游戏,如在每个学生手臂腕关节上方画上一条线,让学生听自己口令开始垫球,看哪个同学可以把排球又快又稳的垫停在线上。这个游戏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在具体操作上却需要下很大功夫,主要是避免学生出现手臂击球夹不紧、击球位置不固定等问题。在排球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小游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整理所学内容,使排球课可以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这时候可以尝试“保龄球”游戏,在远处把几个排球从左到右放好,然后以模仿保龄球的方式进行排球击球,让学生比谁打得最准。
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分层教学,并加强对不同水平学生感受的重视,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提高能力、增长见识。体育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要提供给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尽可能地保持教育公平[6]。另外,还要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以此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健康知识、体育规则等。体育锻炼能够为学生带来大量的乐趣,也是学生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在培养体育意识的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做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为学生体育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讲到正面双手垫球的时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排球垫球技巧,提高其协调能力与灵敏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示范,并带领他们一起进行学习,特别强调排球垫球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松要求,只需掌握基本的正面双手垫球技巧,可以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比赛中,并保障自身安全。而对于体育成绩良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对方除了要掌握正面双手垫球之外,还要尽可能地挖掘更多双手正面垫球的技巧,以取得更为突出的比赛表现。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对体育教学充满热爱,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还必须将自身作为咨询者与组织者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把课外活动、运动竞赛、体育教学等方面统一起来,为学生培育良好的体育意识。体育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科学锻炼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与意识的基础。所以,在中学体育排球教学中要加强基本知识教育,尽可能地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课堂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良好的课堂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推动高效体育课堂的实现。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体育教师必须进行更为灵活的课堂评价,增加语言多变性与人文关怀,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三个方面,不一样的评价方法带来的作用也不一样,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与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在中学阶段的排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寓教于乐,构建趣味性的高效课堂,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过往的课堂评价往往只是以对错为标准,用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教师要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理念,将各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排球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使其学会自主思考。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增强全民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中学体育排球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对体育课的认知,帮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中学体育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增强排球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其满足新课程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