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睢宁县开发区实验小学(221225)李艳梅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的互动”成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不能准确把握核心素养互动行为和实际实施有效策略,致使核心素养下的互动课堂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许多看似有趣的互动课堂却是无效课堂,有的甚至出现了“假互动”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反思。
核心素养下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情境。在此情境中,师生、生生进行思想、语言上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中传递与整合信息,在激烈的争论与合理的辨析过程中体会和感悟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使师生、生生真正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完全激发出创新的潜能、启迪智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的“内化—再创造”过程,促使学生能“学进去”,又能“讲出来”,让教与学共同走向深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者和知识建构者。因此,想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的问题。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畅谈所思、所想、所悟,同时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加有效的课堂互动,只有这样,师生互动才能正常有效地开展下去。
核心素养强调师生互动,通过有效的互动作用来达到信息的整合、感情的交流、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只有情感的融通,才能激发出师生双方互动的欲望,碰撞出创造的激情,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内化知识、活跃思维、展现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数学视野。
由于教师对核心素养下课堂互动理念的领悟与理解不够,以及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错误倾向。
由于教师对核心素养下课堂互动理念的领悟与理解不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了许多看似热闹,实质是浅层次的、表面的互动,并没有能触发师生、生生思维和情感的深层次互动。从形式上看,仅仅给予学生表面上的自由、自主的互动,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到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表面的、形式的一问一答,会造成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甚至无效及互动的形式化。
核心素养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退生进”。但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限制,部分教师积极与一些优等生互动,很少与学困生进行多边互动,使学困生一直处在教学的“边缘”。而当少部分优等生的回答超出自己课前预设的答案时,教师却又采取敷衍的态度。这种把教学过程当作展示个人授课表演的功利化的师生互动,削弱了教学过程中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完美结合,导致教师的教学走错了方向,也剥夺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权利,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学习的信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从表面上看,随意化的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个人自主权和个人选择的自由,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给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比较宽松的行为空间和充足的探究时间,但实际上,教师并不关注学生互动过程的实效性及互动结果。没有互动的实质性内容,失去主题性的自由参与,只能是无效的课堂教学,学生也很难从中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能在日常课堂上落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是逐步形成核心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的过程,是通过数学式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三会”理念、创新精神的今天,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形式化、功利化、随意化的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效果显然已不适合学生的发展和数学课程本身的需要了。那么,究竟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师生之间仅仅存在表面的互动,是没有展开真正、有效深层次的互动,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互动首先是情感上的互动,进而忽视了情绪上的、情感上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识规律,还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双向同步和谐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微信红包,告诉学生:“这是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发的红包,在没打开之前,你知道这个红包里有多少钱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笔者再让学生猜一猜会是多少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自由自在地猜红包中的金额。当有学生说出比200多的数时,其他学生提出质疑“微信红包不能超过200元,最多是200元”。在这过程中,学生自发、自主地体会,这样的一个微信红包金额是在0到200元以内任意一个数,这个数虽然有范围,但这个数是不确定的、未知的,突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本质特征。
营造学生感兴趣的互动氛围,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用字母表示数”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精神,使数学课堂充满智慧的活力和灵动的色彩,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快速发展的场所。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又是以一定的学法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时,要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提高心理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品质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互动顺利且有效地开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由于生活实际的需要,用数格子的方法已经满足不了解题的需要,学生此时不能准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笔者顺势启发:“请同学们积极动脑,利用之前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想办法创造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计算其面积。”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不仅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摆放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有关,而且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乘积有关,从而顺利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在此过程中,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点拨、指导,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也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探索、形成,从而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及内化,形成正确的数学见解和数学模型。
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在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提升。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真学习、真探究是实现“学讲方式”下互动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用问题激发学生研究的动机,增强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师生互动的目标落到实处。
例如,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笔者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入手,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熊大和熊二是什么关系;(2)熊大的弟弟是谁;(3)熊二的哥哥是谁?学生看到这几个问题,充满了探究的兴趣,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个个把手举高,急于回答这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笔者顺势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迁移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的动机和行为,不仅能帮助学生自发建构起新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快乐。
由于受课堂环境、教学内容、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想不到和说不清的现象,致使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逼真、形象地展示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更乐于投入到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去,使互动更为广泛、更加深刻而有意义。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总复习”时,笔者改变传统的从概念到公式的回顾与梳理,而是利用网络这个多项交互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引领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网站中,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进行生动的再现,帮助学生重新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巩固知识,使学生获得更清晰、丰盈的数学知识经验。然后,引导学生进入交流平台,并在互动中分享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并对学生的结论加以适当的点评、导拨和鼓励。利用网络技术,不仅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思维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引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好地促进教师、学生与课程资源之间的互动交流,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评价是推进师生互动的进程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因此,“学讲方式”下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参与过程性评价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评价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迸发出智慧火花。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阵地。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不仅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的理论依据,而且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对比,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获得知识和内化知识间的联系,使互动变得更为有效,真正做到“学进去”“讲出来”。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互动教学是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在实施有效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且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环境,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实现师生情感的融通、心灵的互动和智慧的碰撞。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让生命的灵性与活力时时闪现出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达到让学生“情智共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