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明
(山西晋中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在我国某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其中涉及一段岩溶地质的施工地段。此种类型位于公路路基的基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挖方处理。施工区域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相对平缓,最大的高差仅为15 m。从坡度上来看,平均坡度为20°左右,在局部相对陡峭的地方,坡度大概为30°。坡面上存在发育良好的植被条件,大部分处于耕地的状态下。施工区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上层覆盖的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的素填土。从储存的构成成分来看,主要涉及粉质黏土、破残积红黏土和松软土等。灰岩和白云岩属于典型的下浮基岩,部分区域主要以硅质岩和泥灰岩作为表现特征。地表水、岩溶水和孔隙潜水等是沟槽水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不存在强大的蚀性特征,很难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框架。充分把握该区段的喀斯特地貌发育特征,消除岩溶地面叉叉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道路施工操作时,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整治处理。
在正式整治之前,深入了解覆盖性岩溶的基本特征。一般会选择钻孔注浆的手段进行处理。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切断工作,全面深入了解孔洞岩溶内部的基本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塌变形。对于开口型溶洞和浅埋溶洞,要做好地表碎石的换填处理。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地表密封层的各项处理,实现跨越处理和全面的调整。
从整治宽度来看,严格按照不同形式的道路原则进行处理。通常来说,路堑处理的过程中,对侧沟平台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尤其是路堤周围,将整治宽度进行全面的调整。至于超过6 m的路堤,更要结合整治宽度做出调整,使其处于45°的扩散角。此外,坡脚和堑顶外围要有明显的稳定性结构构造。通过有效的宽度整治,将原有的长度向外延伸到2 m。至于存在路肩和路堤的区域内部,要结合当前的情况,做好适当的处理和调整[1]。
选择未钻孔注浆进行整治操作,将其深度设置在5 m以上。若溶洞出现塌方,那么需要将其注浆深度调整超过2 m。至于其他顶板厚度的情况,做出特殊的处理和调整;顶板很容易破碎,尤其是涉及范围较大的区域,更要结合具体的整治方案做出合理判断,使其符合设计的相关要求。
在岩溶整治路段的区域内部,一般按照塌陷等级分为易塌陷区域和极易塌陷区域。参考设计的图纸和要领,关注其中的各项施工内容,注浆孔的孔洞布置条件如下。
易塌陷区。从一塌陷区域的情况来看,当前的路段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大小的溶洞和破碎带,以及土洞的各项形式。在处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探灌结合的手段对不良地域制进行处理。
极易塌陷区。全面诊治极易塌陷区域的各项内容,尤其是当前路段的支护结构不稳定时,要充分按照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做好性能的释放和处理。尤其是在整治的过程中,要对注浆孔进行加密设置,提升整体的情况和效果,注浆孔的施工原则要求如下:面对溶洞和垂直溶蚀破碎带,当长度没有超过30 m的情况时,要设置间隔深度为7 m的探灌孔。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程序调整,使其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1)在正式处理之前,还要结合施工图纸进行位置的定位。钻孔的误差如果控制在50 mm时,那么要结合周围的环境和地质条件做出孔位的调整。严格按照设计和监理单位的各项审核要求,全面推进当前的各项监理工作。
(2)当注浆成孔的孔洞大小超过130 mm时,基岩段孔径大小至少要控制在91 mm左右。
(3)在钻进成孔的过程中,随时关注溶蚀破碎带和松散土层的变化,改良当前地钻进工艺和方法。
(4)正式进行注浆施工操作之前,应当对孔洞进行全面的清洗。如果孔洞出现反水现象,要通过冲刷的形式将内部的结构进行全面的释放。钻孔没有出现反水时,如果遇到岩溶破碎和其他阻碍因素的干扰,要经过有效的冲蚀计量进行处理,并且保持10 min以上的处理概率。
(5)当溶石破碎带出现塌孔现象,那么要做好适当的填充处理。尤其是钻孔过程中出现成孔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反复施工的方式进行全面调整。灌注相关的加固效果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所以要通过泥浆护壁法进行钻进。
(6)等到注浆钻孔达到一定的深度之后,需要将注浆管依次放入到指定的位置中,使其整体的距离不能够超过50 cm。成孔孔洞经过有效的冲洗处理,相关的时间控制一般要处于24 h之内。通过有效的注浆操作处理,严格按照封闭的处理方式进行调整。正式注浆之前,反复进行测试检验,保证孔洞的深度符合相关的要求。
等到注浆停止之后,还要进行封控处理,封孔的材料通常会选择水泥砂浆。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参考周围的各项动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操作灵活的方法进行封孔测试,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2)至于那些钻探过程中存在不良地质的区段,由于受到长期的腐蚀和破碎影响,会出现漏水现象。一般会选择孔口管动态阻塞法进行处理。至于黏性土的覆盖层,严格按照其中的各项要求做出深度的处理。至于沙性土和卵石土,要关注其中的各项内容。
(3)完成终孔操作之后,验收的时间不应该超过指定的长度,避免出现严重的孔内垮塌。通过系统的封闭处理操作,我们能够结合其中的封孔处理,保证各项任务的全面实施。
在单液注浆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硅酸盐水泥配备水泥砂浆。在正式灌注时,选择合适的稀浆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指定的配合比灌注适当的水泥砂浆量,并保证其中的各种情况符合一定的内容。
(2)注浆时,孔口的各项压力指数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最终结束注浆操作之后,其压力范围控制在0.3~0.5 MPa。
(3)在关注基岩段的注浆量时,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充分设计;尤其是在土石界面的区域,随时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值。特别是严格按照一定的流量值大小进行估算,保证封孔的基本强度符合规范。
(4)如果遇到空溶洞和半填充溶洞时,在正式进行注浆操作之前,要通过高压充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操作。
(5)面对溶蚀裂隙等各种状况,要结合具体的粉煤灰和粉土进行全面处理。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控制其中的质量,做好系统的调整和处理。
(6)做好注浆标准的停止操作:全方位推进当前的各项压力释放,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注浆流速范围内。
综合以上分析,在路基岩溶施工的过程当想要提高整体岩溶治理水平,要明确公路路径岩溶的形成原因,采用科学的技术来提升整体的路基强度。在文分析中对注浆技术的工艺要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路基岩溶注浆技术的控制方法,目的在于推动公路项目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