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洋 常虹
党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要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且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则是任务的重中之重。文章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几个方面入手,对S 县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状进行分析,探讨S 县在两大战略衔接阶段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对应的实现路径,为S 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决策参考。
S 县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县域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在2017-2021 年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始终保持在15%左右,增加值由12.28 亿元增加至15.01 亿元,增长了22.23%。第二产业重明显下降,由55.01%降低为39.67%。增加值由48.16 亿元降至37.31 亿元。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增加,由30.96%增加至44.38%,第三产业增加值五年内增长了54%,这些指标均说明S 县产业调整成果显著。S 县在产业调整过程中,确定着重发展“茶、菌、果、畜、药”等特色产业,把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通过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加快提高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并且将特色产业发展与产业强镇、特色小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使得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速。
2020 年以来,S 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营造绿色宜居环境,健全网格化信息监管系统,守好生态安全红线,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S 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被命名为全省生态建设强县、森林旅游示范县,多次蝉联中国天然氧吧县。S 县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先后投资4000 万元,实施全域污水治理工程,新建镇污水处理站6 座,在8 个镇建成污水主管网85.81公里,丹江等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以上标准。秦岭“五乱”问题整治、小水电治理等环保工作成效明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6%,PM2.5 年平均浓度31mg/m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7 天。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上年降低1.80%。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6.5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同时,老旧小区改造也在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试运营,天然气管网即将全线贯通,投入运营。
S 县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和打造乡风文明试点村镇为载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一约四会两榜”阵地作用,重点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树新时代崇德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高质量、更有品位、更具魅力的富裕美丽幸福新县城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树崇德向善、弘扬文明新风,精神感召力不断提升。深度挖掘和善用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响群众性文化活动新品牌,文化支撑力不断提升[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多个“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村建成启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坚持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S 县通过不断创新农村治理方式,使得农村治理水平提高。首先,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建成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实现各片区设施联通、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创新精细化治理,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其次,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加强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镇办和村(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实现“一村一法官”“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广泛开展乡村治理样板村创建,依托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近年来,S 县在实现全县高质量摘帽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S 县在2017-2021 年五年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年均增长9.6%,2021 年突破万元。短短五年内,从7191元到10415 元,绝对值增长3224 元。2017 年S 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960,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将近三倍,而2021 年S 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这与2021 年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2.5 差距不大,说明S 县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缩减,农村居民增收效果显著。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稳居主体地位,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财产净收入增速最高,转移净收入大幅增长。家庭经营净收入增加最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特色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设施农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转移净收入增长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带回收入的增加。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目标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而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则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两者虽目标相通、主体一致、内容共通,但脱贫攻坚是基础任务,乡村振兴才是顶层任务,两者的转变在于由特惠性转为普惠性,目的在于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看来二者的衔接阶段是遏制“返贫”问题的最佳时期[2]。在目前看来怎样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落实多项政策,很多相关单位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缺陷,缺乏大局意识和长线思维。部分乡镇未建立二者衔接的长效机制,对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工作只停留在宣传层面,只注重外在形式。
随着我国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有效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S 县近年来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在农业特色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贡献率不高。2017-2021 年S 县二、三产业增长率波动较大。尤其是第二产业2020 年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第三产业2019-2020 年增长率也直线下降,二、三产业都直至2021 年才有所回升,第一产业相比来说增长率较为平稳,2017-2021 年间始终保持5%左右的增长率,与此同时也反映出第一产业发展缓慢。S 县2017 至2021 年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较缓慢,农林牧渔总产值五年间绝对值增长4.72 亿元,平均增长率4.6%。其中,种植业产值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年均增长6.2%,增长幅度不明显。林业产值五年间下降了38.58%,林业产业持续低迷。S 县非渔业资源丰富地区,产值较低,年均增长7.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亦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五年增长了53.91%。S 县产业发展整体缓慢,究其根本,首先是由于S 县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不足,难以不同产业间的要素融合,农业产业链较短,缺少精深加工,造成产品附加值不高,并且在物流、销售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短板。其次,农业产业主体偏弱,不足以支撑起产业融合,并且S 县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结构单一,使得农村产业融合支撑力不强。
S 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财政支出会不可避免的向城镇重大项目倾斜,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建设,但是总体投入不足始终是制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回报率低,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不强,给地方财政也带来了很大压力[3]。此外,S 县金融发展水平不高,难以给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S 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投入不少,但是还有一部分基础设施质量不高,配套服务跟不上。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多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作为农村直接受益者参与程度却不高,由于沟通机制缺乏,政府对于农民真实需求了解不够,如此以来,信息不对称导致基础设施供需不对等,时常会产生闲置的情况,难以发挥其职能,这也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S 县基础设施虽然在不断向城乡均等化靠拢,但是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用水保障、住房安全、道路建设等方面。与此同时,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如医疗、教育人才短缺,乡村文化建设形式化严重,生态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解决的。除此之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往倾向于民生保障领域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农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严重缺失。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导致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发展,这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形成了农村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的局面。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流失必将使得农村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支撑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流失的这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是因其受教育程度较高或有一定的劳动技能才选择在城市发展,此类群体很难再次回到农村助力农村发展。目前农村的发展环境与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不同步,难以实现人才回流。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治理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治理人才短缺,现阶段农村治理主要依靠老干部,缺乏年轻力量。老干部群体对专业的管理知识了解甚少,学习新知识也存在一定难度,这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相去甚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二者衔接长效机制,建立顶层设计,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稳步推进。首先,政府内部要加强对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思想认知,健全有效衔接长效机制,在过渡时期做好精准帮扶、因人施策,做好“特惠性”帮扶到“普惠性”帮扶的衔接工作,进一步完善帮扶体系,缩小相对贫困,防止“返贫”现象发生[4]。其次,政府要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逐步稳定各级基层干部队伍。同时打造S 县乡村振兴示范村(乡、镇),将有益的工作举措向其他乡镇进一步推广。
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村居民脱贫有很大贡献,首先就是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返贫监测机制,减少因返贫影响产业发展的现象。此外,针对重点产业及风险较高产业,应适当给予政策倾斜。要想突破S 县产业发展困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必要的。以S 县农村现有的产业为基础,依据地区资源优势,发掘地区潜力,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给予资金、技术等相关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5]。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因地制宜,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重点关注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在农产品的加工生产改造升级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完善技术、物流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打造一条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应发掘农业潜力,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与人文教育、旅游观光、休闲餐饮的融合,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
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是,增加农村基础保障设施投资力度,政府的投资应该稳定增长,确保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建设稳定发展,政府也可以吸引社会资本以PPP 模式参与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建设。二是,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分布均衡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政府应统筹管理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建设资金,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决定投资力度,同时对于资金进行监管,保证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发展。三是,充分听取民意,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参与度,充在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开展相关项目。四是,开展农村基础保障设施建设评估,利于提高建设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对农村基础保障设施项目开展全过程评估,保障项目建设的同时,多方面评估其有效性[6]。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是,挖掘培养当地人才。依据现有的人才队伍,丰富农民培训形式,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完善本土人才结构,推动当地的人才队伍建。二是,须尽快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吸引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为当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引导出身当地,在外有所成就的群体,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要提高人才待遇、加强引进人才力度,为吸引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建立人才发展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环节需要层层把关,加强对干部的教育与管理。选人方面,放宽干部选用标准,加强城乡干部流动。干部教育方面,通过培训、参观、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提升干部管理能力和水平。
引用
[1]张明皓,叶敬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和政策体系[J].经济学家,2021(10):110-118.
[2]董玮,秦国伟,于法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转换与调适——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农村经济,2021(09):64-72.
[3]左停,原贺贺,李世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维度与框架[J].贵州社会科学,2021(10):152-159.
[4]王太明,王丹.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类型划分及治理机制[J].求实,2021(02):51-69.
[5]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5-23.
[6]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202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