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森 陈世淦 张莉莉 娄兆文(通讯作者)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运用机器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改造化工行业的今天,新技术新设备一方面支撑了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凸显了化工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亟待提高[1-2]。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新兴高科技化工企业,在多年的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中,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一套以技能培训课程建设为核心的职工培训体系。在系统建设化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环等高端实操实训基地基础上,课程规划设计与案例教学法等实施过程密切结合,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开发教材、教案、实训指导书,共同组建机电化工一体化培训教学团队,探索在新化工背景下综合性、复合型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和员工岗位适应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为推动化学品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基本实现致力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结合的“中国制造2025”或“工业4.0”目标,现代化工已经有了新的含义。从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的角度看,用新化工概念表述以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管理为特点的现代化工阶段,符合教育部2017年启动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建设新工科专业的战略,有利于研究现代化学工业发展中人才需求知识结构和质量素质等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
新化工对从业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远较传统化工企业高。员工岗位控制范围扩大,要求员工掌握多项专业技能。另外,员工岗位涉及多种技术领域,要求员工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高的智力技能操作能力,拥有跨专业领域的复合技能,有突出的团队合作、对外交流等核心能力。
目前,选择化工行业就业的青壮年人数一直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招工难,导致招工降维、降准。而作为特殊行业,用工可又万万不能降低标准,企业人力资源及员工培训部门向用人部门提供合格的操作工更难。另外,根据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培训工作必须贯彻企业领导的战略意图,培训内容应该有适当的超前,这也导致各方面不同意见。总之,化工行业新入职员工的上岗培训,以及老员工的轮训,均面临许多问题。
企业用工难,特别是在宜昌等青壮年人口比例比较低的地区,化工企业用工更难。在企业新入职的一般人员中,学历从初中生到大学本科生,跨越几个层次。由于中职及以下员工比例偏高,多数学生的化学基础尚没达到正常的初中毕业水平。学员来源复杂,在进行新入职员工岗前技能培训时,就难以按基本目标界定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授课进度等。以前是通过二级单位集中组班,每班学员人数60人左右,采取任课教师课堂调控,按学员基础情况分组辅导或分组实操训练等方式,实际效果不是太好。通过统一协调全公司各园区员工的培训工作,按学历结构及线上线下入学考试结果组班,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尤其是针对性地进行理化基础补习,培训效果有了明显改观。
目前,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我国高校毕业生由于专业划分过窄,专业学生比例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人生规划与职业规划相左等多方面原因,化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化工企业就业人员中的比例并不高。面对大量的泛文科专业学生做化工方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师与学员在思维、观念、方法方面沟通困难。采取以实操为核心,理论教学围绕实操需求展开的教学逻辑导向,加强岗位操作能力培训,辅以生产岗位顶岗实习,避免陷入理论基础及知识结构不一而导致的相互排斥境况,有助于员工获得文科向理工科、向化工转变的良好感受,进而增强化工行业的认同感。
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职业伤害、事故灾难、脏乱苦累等状况,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学生、家长、社会都谈化工变色。加强新化工教育,用现代化工的实际例子影响学员,进而影响和改变家长与社会观念,改变学生、家长、社会对行业的看法。
企业员工培训,培训设施、设备、师资、经费等,都是培训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决定性因素。化工技能培训涉及化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环等众多领域,远较其他职业技能培训复杂,场地要求高,设备投资大,导致许多企业难以实现全员培训、合格培训。兴发集团作为国有上市骨干企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巨资兴建的技能培训中心,以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可同时进行200人的培训,不仅满足了集团内部员工的各类各级技能培训,也成为省、市区域行业的培训基地,在国内同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关于企业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往往是站在不同角度或处于不同位置的评价者各有不同的看法。员工以是否懂和会、是否学到东西为判据,用人部门以是否适应岗位需求为标准,管理部门以考核结果以及各方面反映为根据。由于学员、岗位的多样性,多数人的标准实质上是建立在个性化培训基础上的,作为有一定规模的统一的短期培训,是做不到令人满意的个性化培训的。我们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邀请各合作院校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等形式,提出并实施“以综合性化工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统一培训内容,以《化工操作工必读》为参考教材,采取统一行业通用技能培训与分散的行业特定职业能力培训相结合的策略,尽量进行小班制培训”的培训方案,统一思想,解决了工作难和学员培训适应性差的问题。
在化工技能培训中,以综合型、复合型员工培养为目标,以提高实际技能为基本内容,通用职业能力培训与特定职业能力培训相结合,分层次、分级别,组织管理统筹协调。
1.明确界定三个课程模块及其功能
(1)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群。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指员工素养,包括敬业精神、责任心、自我学习、团队合作、普通文化知识、计算机等工具使用、语言交流等,是所有任课教师在所有课程中都应该十分重视的。课程功能为鼓励和引导学员在工作、生活中时刻注重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职业思想,规范职业人行为,凝练技能过硬、品德高尚、务实肯干、敬业爱岗的工匠精神[4]。
(2)化工行业通用能力课程群。化工行业通用能力是员工技能培训的重点工作、主体内容,是化工企业岗位操作工必备的基础能力。课程包括安全、健康、环保、质量知识、化工识图、化工工艺、化工设备、化工单元操作、经济核算等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不同培训对象、在不同培训阶段均应把握好“度”这个关键点。课程功能为通过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狠抓实用操作技能培训,使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培训对象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实现参训学员受益、用人部门满意、企业领导放心、相关行业认可的培训效果。
(3)特定职业能力课程群。特定职业能力是培训工作的特色所在,是建立在行业通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的对某一特定生产装置、设备、工艺、技术等的操作能力。课程功能在于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以及学员工作意向,通过促进学员掌握至少一项特定职业能力,激活员工行业通用能力,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利于学员认识并适应生产岗位。
2.优化课程设计,强化通用能力培养
(1)要突出机电化工一体化培训。根据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的共性要求,结合新化工的需要,统筹安排电器、设备、仪表、安环、工艺等课程,突出现代化工自动化、智能化、数值化、绿色化条件下机电化工各课程之间的联系,特别注重提高学员对现代数据或信息处理工具及其在化工行业应用的认识与了解,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能力。
(2)新员工入职等培训采取综合培训方式。根据新入职员工专业复杂、学历差别很大,以及未来岗位差异大的实际情况,新入职员工的培训,甚至公司组织轮训等,均宜按综合的方式组织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挂钩制度,按《化工总控工》《无机化学反应生产工》《有机合成工》等综合性专业(工种)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组织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
(3)统一规范通用能力培训。在新员工入职等综合培训中,职业核心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的培训是基础,是培训的主体内容。在实践中,我们统一规范这类通用能力培训,统一安排授课时间,课件内容大致统一。根据《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分解电气、设备、仪表、安环、工艺等知识与技能要求,统一制定内容大致相同的行业通用能力的培训课程模块,规定这个模块内容是技能培训最低且必须达到的要求,按国家标准要求,专业规范,参照教材内容制定相应课程教学大纲,形成相对统一的教案和合适的授课课件。
3.加强特定职业能力培训
特定职业能力的培训是培训工作的画龙点睛部分,对受训学员的学习成就感及获得感,影响很大。我们根据用人单位安排,或者是学员已有的岗位经历,或者是学员自己兴趣所在等,在实际培训工作中酌情处理、区别对待。
(1)厘清培养通用职业能力与培养特定职业能力的课程内容边界,调整课程内容。以化工工艺课程为例,将蒸馏、萃取等化工单元操作的培训内容分成两块。一块用于培养化工行业从业人员通用职业能力,主要是了解、认知性质的,学生通过理论课、仿真课学习认识相关知识后,通过实操训练,初步掌握开停车、安全巡查、设备保养等一般技能,学时相对较少。第二块用于培养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特定职业能力,重点针对某一种特定单元操作或技能,包括化工工艺,电气、仪表、设备以及安全类等,分组专门选修相关内容组织专门学习,教学方式多样,保障学习时间。
(2)以服务学员培训目标为导向,开设“特定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化工行业“特定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可以是生产系统(例,合成氨、烧碱、硫酸等),也可以是单元操作系统(例,蒸馏、萃取等8大单元操作)。对“特定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有明确要求的学员,可以至少学习1个生产系统或1个单元操作系统。对于实训中心尚不具备实操培训条件的“特定职业能力”培训项目,例烧碱生产工、有机硅生产工等,尽量安排到生产现场进行适当培训,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培训考核。
(3)根据学员来源与去向,拓展“特定职业能力”课程。对“特定职业能力”没有明确要求的学员,或专业发展方向指向非化工生产一线岗位的学员,其特定职业能力培训不必选经典的化工行业工种,可在化工单元操作以外的电气、设备维修、化工仪表、安全环保等方向选择,也可参与其他学员所学的“特定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中。
(4)特定职业能力培训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衔接。在特定专业(工种)技能培训中,按相应的技能等级标准,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组织培训,符合条件的,按国家标准进行考核鉴定。
1.课程定位
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一般有管理、技术、营销、技能、研发等5个通道,其中,技能通道是5个通道的基础通道,是所有新员工的必经之路。以化工作为主业的企业,化工相关的基本职业技能是企业内所有从业者必须具备的,或者说员工共性的职业技能是建立在化工行业通用职业技能基础上的。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级别企业员工的技能及技能相关培训,无论是新员工培训,还是老员工综合培训,都要以化工行业通用职业技能培训为起点。因此,课程定位,特别是新入职员工培训的课程定位,就是培养“化工行业通用职业技能”。
2.结合生产实际开设理论课与实训课
在教育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作为企业相关机构组织的培训,本来应该不存在脱节问题,但由于传统(普通)教育的惯性,由于教师、教材、通用教育方法等都不是企业固有的,都脱胎于传统(普通)教育,在直面企业和具体技能岗位时,这个问题就变得尤为突出了。
怎样解决培训适应性问题,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工作的社会认同度,这几年国内研究交流十分活跃。我们认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来说,绝对是唯一正确的途径。要在具体的技能培训实践中践行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的理念,就要调整教育内容和形式,课程建设必然是核心。
3.正确对待不同教学形式的技能培训课程
技能培训中的课程,从教学形式看,分理论课与实训课两类。当然,现在还有一类所谓的“仿真”训练,一般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用。其中,结合生产实际的实操训练课程无疑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决定性的教学环节。
技能培训课程讲究的就是实践性,要使实操训练达到一定的质量,切实提高实操的效率,教学中要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教师要强调技术的人文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技术的思想与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将冷冰冰的技术社会化、生活化,才能对学生的认知与能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理论课必不可少,但内容要适度,有助于学员理解或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有助于突出实训课教学。理论课要融入人类社会活动与科学技术和谐统一的观念,要思政进课堂,使学员了解并掌握一些技术概念、技术原理以及技术的发展史、技术现象等基本知识,适当讲解具体技术、具体操作的一般原理,要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工艺操作规范等。在一定技能等级的培训中,特别是中级及以下的培训中,并非一定要回答最底层的原理,例如,讲“泵”的问题,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泵最初的、最浅显的结构与原理,讲能量传送给流体(水等)后提高流体的能量(落差等),讲叶片式、容积泵等各大类泵的功能差异与操作要领,而不宜讲烦琐的能量、效率计算,更不宜具体到所有种类泵的具体结构与工程参数。
4.实训课要与现实相结合,所学技能要能用于实际生产
实训课程的关键在于要能学到真实有用的技能,不仅要注重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在实操训练中,学生通过获得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操作过程,举一反三、加深印象,将简单、机械的被动操作升华到系统、有趣的主动操控状态。
在课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是解决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问题的最直接途径,但真正做起来却又非常艰难,职业技能培训也不可避免遇到这样的难题。传统教学按课程展开,每门课程讲究系统完整,教学中就往往容易出现理论课“满堂灌”或“理论大集合”、实践课“走过场”或“照方抓药”的现象,近些年出现的仿真课也是如此。究其原因,还是课程的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解决好。
1.课程建设应强调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密切结合
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是课程建设中的两个核心要素。规划设计解决设置课程的问题,研究解决“教”什么;实施过程解决教学模式建设问题,研究解决怎样“教”。课程两要素之间以培养目标为纽带,互为依托。在以提高学员实际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技能导向明确,实用的特点非常明确,加之教学培训时间较短,相应课程建设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密切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技能培训工作要紧扣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划设计课程,同时,要注重实施过程,课堂怎样讲,重点讲什么,实操怎样做,要达到怎样的效果,需要结合技能导向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2.以案例教学法推动课程模式建设
在培训工作中,要落实“技能导向”“用工需求”等课程设计要素,按课程规划设计要与实施过程密切结合的基本要求,我们以案例教学法作为实施过程采用的主要方法,以典型案例或企业实际事例为基础开发课程[5]。该课程模式或课程建设模式包括以下要点:根据教学目标选取特定案例,在完成包括解读(认识)、解剖(分析)、解释(认知)、解决(实操)等在内的教学环节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凝练核心要素,再反过来以案例教学法实施的需求,修改完善课程的规划设计。在实际教学中,选取的案例可以是一个事件,例安全事故、设备故障、项目建设等,也可以是一套(件)设备,例蒸馏装置(换热器)等,也可以大到一套装置,例如草甘膦生产装置。
3.课程模式风险分析
实施案例教学法并依此来推进课程建设,培训内容的完整性可能是该课程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认为,技能培训内容的完整性不能以传统课程的系统性为标准来衡量,短期培训最重要的是满足受训员工的当下需求,学到最重要、最关键的东西。不用担心系统性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员工必须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之路还很长。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法,特别是引入代表新化工面貌的实际案例,例如兴发集团最新建立的合成氨装置、离子膜烧碱工艺等,学员以掌握点的操作及相关知识为基础,在兴趣的驱动下,明显扩大了求知范围,增强了后续学习的动力。
近年来,兴发集团的技能培训扎实推进,卓有成效。与三峡职业学院等院校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兴发学院,机电化工一体化,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员工近10期,该合作项目近期被教育部列入案例库;2021年7月培训中心大楼建成后,联合武汉工程大学、三峡职院、兴山职校等学校教师,在教案、课件、授课及实操指导等方面全面合作,已进行10余期技能培训,该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受到国家应急部门和当地政府、相关行业的好评;以集团实际生产装置、产品工艺等为案例,组织编写了27本内部教材,为实施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技能培训奠定了基础。目前,兴发集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满足新化工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为培训目标,以实操为培训的核心内容,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执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开启了新一轮技能培训课程建设,将会显著提升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