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泥塑在紫砂器物雕塑方面的创新

2022-03-13 01:33方荔清byFangLiqing
雕塑 2022年1期
关键词:泥塑器物紫砂

文/ 方荔清 by Fang Liqing

(宜兴砂乐坊)

紫砂泥塑技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功底。尤其在中国,泥塑手艺不但是古今民间艺人谋生的一技之长,更且是现代艺术市场“优胜劣汰”规律下和当今祟尚“工匠精神”行风中能得强手如林之业界认可的试金石之一。

笔者1972年出生于莆田市城厢区,1986年初中毕业后随时任莆田工艺一厂副厂长的叔父方文桃(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习事雕塑造像技艺至1988年8月,1988年9月至1990年7月在湄洲湾职业中学“旅游服务·工艺美术专业”学习。毕业后又随方文桃从艺至1999年;2000年任职于莆田文峰工艺品有限公司,从事产品设计并指导造像产品制作至2005年。2006年创办玉雕企业“艺扬堂”,研制汉白玉宗教造像。2013年“转型”到江苏省宜兴创办砂乐坊紫砂工作室,从事紫砂造像及器物雕塑研创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随师父方文桃承揽的第一桩宗教造像泥塑业务是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大雄宝殿彩塑佛像,紧接着就是乐山乌尤寺天王殿及罗汉堂五百罗汉等系列彩塑佛像;1990年至1995年又随师父方文桃在福建省泉州崇福寺、龙岩市中华山性海寺天王殿、连城冠豸山法云寺大雄宝殿、东山慧光寺天王殿、广东揭阳市双峰寺天王殿、韶关南华禅寺、福建省福州鼓山涌泉寺、长汀观音阁、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寺等寺院创作系列彩塑佛像;期间的1991年至1992年历时近三年,配合师父方文桃创作新加坡《十大历史人物》泥塑稿,这十尊将当代现实风格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造像,受到该国专家及媒体的一致好评,尤其由本人独立创作的莆田江口会庆堂彩塑关公和泉州安海雷藏寺彩塑玉帝,海生娘娘,六十甲子等造像,博得各方赞扬;1996年我又协助师父方文桃创作莆田南少林寺大雄宝殿“三宝佛”右侧高3.5米的“阿弥陀佛”泥塑造像,其石雕底座的作者署名刻上了师父和我的姓名;1997年协助师父方文桃在台湾花莲东富禅寺进行脱胎彩塑“五百罗汉”的设计与模型制作(其中近三十尊罗汉由本人创作)。

这十多年游艺五省著名寺庙的造佛历练,不仅使我的泥塑技艺愈渐得心应手,而且令我更加深谙造像仪规,例如“佛:肉髻螺发(番样:天冠颈缨),衲衣中裙(裳),结跏趺坐,背光罩身,释迦佛居中,一手托钵,一手舒掌复于膝盖,右为阿弥陀佛,双手合掌;左为药师佛,一手托钵,一手舒掌,以上三尊是“三宝佛”。如中为释迦佛;左有燃灯佛,两手捏前指;右有阿弥陀佛,手合十指。以上三尊为“三世佛”[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寺庙重塑造像的退潮,传统泥塑新题材、新材料、新市场.新客源的开发,在我脑海已然考虑并付诸实施。

创新,从来都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一大着力点。特别在材料应用这一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传统工艺美术从最早的宗教艺术,即传统造像起步,材料方面的运用经历了泥、木、玉、石,玻璃钢等等,说明传统工艺美术技艺适用于绝大部分的可塑性材料。2013年我暂别赋于我拿手塑艺的莆田,转型而不改行地来到江苏宜兴。

宜兴紫砂因世人皆知的紫砂壶而誉传天下,紫砂雕塑与紫砂壶同门同类,其历史几乎与紫砂壶同步。明朝周高起所撰《阳羡茗壶系》曾记载:“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摆塑,曲尽厥状”。这是有关于紫砂雕塑最早的文字记录。明代另一位艺人陈仲美曾“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鬘,不可思议”,这些虽足以证明紫砂雕塑的渊源,但也从侧面说明,紫砂雕塑的初期问世,不过是紫砂艺人在造壶过程之外的闲情逸致而已。由于紫砂雕塑并非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器物,与紫砂壶相比较而言,市场空间有所不同,故而紫砂壶行业习事传统造像者甚少,没有形成市场。以致上世纪初,紫砂雕塑几乎濒临湮灭,仅剩一些陶塑小玩偶,小茶宠等仍有少量生产。

初到宜兴,我便乘“盛世重收藏、收藏重精品”东风,瞅准产品空白,以紫砂泥作为载体,接连推出关公、达摩、观音等柴烧紫砂雕塑造像,以期开拓新市场。

柴烧紫砂雕塑色泽凝重古朴,适合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造象载体。窑火烧却下诞生的粗犷之美,化为其独特的魅力,造就了每个柴烧作品的独一无二。入窑一色,出窑万千,每一件作品都各有特色。柴烧的紫砂泥塑,在入窑温度超过1300度之后,高温使落灰化釉,产生自然的柴灰釉,每一尊佛像自窑中取出时,变幻的釉色和柴烧之后的质感,都使柴烧雕塑呈现出异于其他工艺雕塑的特点,既区别于瓷类雕塑的素色,又有别于通常紫砂雕塑的光泽。形色不一之釉色的自然披落,浑然天成,让雕塑作品的美感富有层次,也让雕塑有了自身的美学节奏,显得更宽容,更人性,散发出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有心有缘,无意却亦结缘:那是2021年的夏天,我刚完成一尊柴烧紫砂关公塑像的创作,就将其安放于正对店铺大门的方台之上。几日之后,恰巧有一位来自南京都府寺的住持法师带着弟子来宜兴寻购关公像,路过店铺时,一眼相中了这尊关公。一次无意的回眸,一次眼神的知遇,就是彼此之间波长的相对吻合,可以说是这尊关公像对于那位法师的吸引力。这位法师当即走进店铺,与本人热情交流。言谈之中,本人得知这位法师的法号为释隆硕,是南京市高淳区的佛教协会秘书长,师承松纯长老。释隆硕师傅对本人的塑像功底大加赞赏,甚至在一口价代弟子买下这尊关公像之后,还当即收藏了本人手创的一套柴烧紫砂雕塑《十八罗汉》。后来又诚邀我和我儿子将来去南京合作承办高端博物馆性质的“达摩院”,广罗以紫砂雕塑和木、玉、石、瓷等材质为主的各种达摩雕塑造像。

紫砂器物雕塑《方氏十二生肖虎》

第七届中国泥塑造像技艺大赛银奖作品《神昭海表》

与此同时,我设计的紫砂造像雕塑(如《皆大欢喜》等摆件)和器物雕塑(如《文房六件套》等器物雕塑礼品)在中轻联·中国礼仪休闲用品工业协会主办的“华礼奖” 中国礼物设计大赛中连获金奖,使我继而萌生创作实用性紫砂器物雕塑的意向;由于莆田工艺美术城是全国“沉、檀香产品工贸集散中心”,盛产各种线香、盘香及配套香具、香器。尤其是集观赏、保健、休闲等实用性于一体的独特香器一直畅销不衰。我叔父方文桃刚好应邀为某收藏机构设计金、银、铜雕香器,要求我配合开发一套十二生肖造型的紫砂雕塑香器。诚然,十二生肖的影响力谓之于中国人,就像是十二星座谓之于外国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肖,光是这一点,就预示“十二生肖”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之中,有不少可供发掘的创意。“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可分为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十天干、两极、四象、八卦等构成了中国古老的时间空间概念,架构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每个人的生命哲学”[2]。

我试塑的作品借鉴圆明圆十二兽首,又不照搬照抄,泥稿令造型各异的十二生肖身着古装汉服,呈坐姿并以之为香炉盖,盘坐(罩)于内放盘香的底座之上,一旦点燃盘香,便有缕缕香烟从各生肖微张的口中悠然飘出并凫凫上升。首批烧制的样品难得受到师父方文桃的认可,又几经修改,定稿后由该收藏机构以《方氏十二生肖虎》《方氏十二生肖牛》等十二份材料申请获批国家“外观专利”证书。

《方氏十二生肖虎》等器物雕塑,是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净化现代人心灵而创作的一款不同于传统造型的新型艺术香器。作品成功融合了学院派雕塑艺术理念与民间传统工艺风格,以严谨的造型、优雅的线条再现生肖虎等十二生肖的艺术特点,将生肖吉祥寓意与国人的人文精神完美结合,让传统生肖题材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从此香文化融合于器物雕塑文化。那不乏创意的薰香之气,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此乃古人的雅趣所在,也是今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更是器物雕塑的别出心裁。

回首成长历程,我最感恩的是师父方文桃,没有他在当年佛像泥塑时对我的点拨,哪有后来我在柴烧紫砂造像时的幸得知音;没有他在当年长乐显应宫脱胎彩塑妈祖创作时对我的调教,哪有《神昭海表》妈祖立像在全国泥塑技艺大赛中的勇夺银奖;没有他在《方氏十二生肖》香器设计中对我紫砂器物雕塑泥稿的认可,哪有现在外观专利证书的获批。

作为传统泥塑技艺的继往开来者,以上创新的每一进取都使我深刻感悟“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那些从过去走来,在今天仍然有价值和生命力,还可以继续和我们一起走向未来的那些东西。外来雕塑的本土转化,传统雕塑的现代传化生成了中国雕塑的现代雕塑,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雕塑又继续进行了当代转化,产生了“写意雕塑”“器物雕塑”的理论,这两个理论已经在开始改变中国雕塑的现实”[3]

我很高兴自己在器物雕塑的研创中践行了传统雕塑的当代转化。艺无止境,我将持续努力。

注释:

[1] 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8-30.

[2] 朱林.十二生肖汉字抽象雕塑创作感悟[J].雕塑2021:26-29.

[3] 孙振华.中国雕塑的新传统及其两个转化[J].文艺评论2020(05).

猜你喜欢
泥塑器物紫砂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