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木雕艺术表现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2022-03-13 01:33佘向群bySheXiangqun
雕塑 2022年1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木雕艺术家

文/佘向群 by She Xiangqun

(莆田海慧雕刻)

在璀璨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木雕工艺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和源远流长的发展史。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材质材料与人们生活水平、艺术审美的飞速发展,木雕技艺本身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创作理念都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与未来前景。可以说,现代木雕融汇了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与丰富的表现手法。本文以现代木雕艺术表现手法的传承与创新为题展开论述。

一、木雕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内涵与重要性

传承是指对某种学问、技艺、教义等内容的传授和继承过程与行为,泛指后人对前人的经验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发展过程。对于木雕艺术而言,本身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材料易得、成本不高、效果明显、适应面广,样式美观大方,造型千姿百态;既可实用,又可美化生活;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爱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深层心理,传达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正如著名学者王蒙曾说,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由于木雕艺术是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艺,传承是其延续与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从概念上来说,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制造新的对应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西方学者弗里曼在《工业创新经济学》中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对于木雕艺术而言,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木雕艺术思维模式中,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木质材料载体,提出有别于常规的创作见解为导向,改进或创造木雕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内涵意蕴,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需要的行为。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创新是木雕艺术家更有广度、深度地观察和思考木质材料世界;从实践的角度说,就是木雕艺术家把创新作为一种日常思考与行为习惯实践于艺术创作之中。木雕艺术创新的本质是对旧有思维定势、常规戒律的突破,是艺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涉及造型设计、表现形式、内涵意蕴的创造、丰富和完善。

二、木雕塑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

分析而言,现代木雕塑艺术主要从造型方式与制作技艺两个角度上,进行传承与创新的。

1.造型方式上,当代木雕艺术家一方面继承了传统造型中浮雕、圆雕、镂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高浮雕与浅浮雕、叠雕与组雕的多种方式。

木雕艺术是一种对于木质材料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是通过减去废料并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由粗到细、由快到慢的渐变行为。在这种减法处理上,千百年来古人驾轻就熟,创造了浮雕、圆雕、镂雕等多种形式。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民众对物质与文化多元化需求的增加,催生了多元化的木雕艺术表现手法,导致现代木雕艺术家在表现手法上日新月异。通过在使用传统工具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现代工具,克服了种种技法上的不足,增补了造型上的多种处理技法,让木雕作品的表达效果更加生动活泼。

首先是叠雕,唐代和尚贯休在诗中曾说“琬琰雕镌赐重叠”,宋代文人李洪也有“层崖叠嶂雕苍颜”的诗句,堪为叠雕概念做了最早的注解。古代艺人有对于叠雕的最初探索,提出了“镶嵌木雕”的叫法,但在形式与技法上还没有成熟。现代木雕艺术家在对古代建筑构造模式的研究中中得到启发,在古代镶嵌式木雕基础上,综合了浮雕、圆雕、镂刻的传统技艺,借助现代的先进科技工艺与工具,把各个木雕元件雕刻完成后,采取叠装而非镶嵌的方法,由此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叠雕的造型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自然的视觉感受。

《净空》

其次是组雕。作为现代木雕艺术家极具创新性的又一种造型方式,组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单件作品中不同元件的组装,另一方面也指统一名称的多件单体作品的整体陈列。突破了以往木雕造型艺术利用点、线、形状、色彩、材质、肌理等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实现方式,丰富了作品的结构、空间关系。同时,也为作品营造了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新的美学关系。

2.雕刻技巧上,在传承了传统法则基础上,引起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抽象、写实、写意等类型。

古代木雕艺术大多严格按照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进行创作,所以流传下来的各个年代的木雕艺术作品形态大多完整、典雅、和谐,形成了对称、均衡、比例、主从、节奏、韵律乃至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和艺术形态。当代木雕艺术家则在传承了古代木雕造型技艺的基础上,继续沿用斧、刀、锉、锥等基本工具,但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与时代性的审美意识,创新性地形成了多种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雕刻出变化万端的物象世界,倾注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凝聚当代艺术智慧的璀璨结晶。

首先是写实技巧。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没有追求符合人眼规律的透视法则,而是有着一套独特的透视语言,木雕艺术家们把他对自然界事物的感受通过木质材料传达出来,追求气韵生动,倡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艺术心理影响下,导致古代人不注重客观写实,创作的作品在构图、比例方面缺乏严谨性。现代木雕艺术家很多具有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习的经历,接受了现代造型艺术的审美法则,能够充分地掌握物象造型的尺度大小、空间比例,在对已有的传统木雕表现法则上形成了新的突破,所创作的人物比例得当,形态优美自然,更能符合现代人心理的审美需求。《净空》观音人物形体比例准确,过度自然,与衣纹的曲线皱褶相协调,宛如天成。人物神态娴雅,整体形象华丽而端庄,衣纹褶皱流畅而自然,极富生气,可谓是难得的观音像佳作。《庭院深深》人物、道具比例准确,栩栩如生,极富生气,真实还原了人物明眸善睐、倚门回首、微微含笑的情境。

其次是抽象技巧。抽象一次源于西方造型观念,有半抽象艺术、非写实艺术或非具象艺术的说法,也有冷抽象、热抽象的划分。说到底,抽象艺术是指任何对真实自然物象的描绘予以简化或完全抽离的艺术,美感内容借由形体、线条、色彩的形式组合或结构来表现。现代木雕艺术在创作中,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了抽象思维,注重于对时间、空间等不同维度的使用,能够在一件作品中穿越时空地综合运用多种形象、场景,营造一种令人惊奇的梦幻感;一方面是形成了丰富的抽象技巧,在物象造型上进行变形、夸张、扭曲、移位处理,极尽艺术创作之趣。这种创作方式要求艺术家在木雕创作中,不仅要具备对形态艺术的表达能力,还要对生活有明确的理解和感受的能力,特别是有目的的提炼、加工,突出物象内容的本质特征,把最具有表现张力的因素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三是写意技巧。写意最早是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中的艺术创作术语,兴起于北宋。宋代陈造有“诗凭写意不求工”的诗句,欧阳修主张“忘形得意”,苏轼也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现代木雕艺术家把古代写意精神融汇于木雕艺术创作中,不去刻意追求形态的外在逼真性,以简炼的艺术语言反映事物的、神韵,强调内在精神实质的表现,从而达到借物抒情的目的,由此形成了新的木雕美学法则,也成为当代木雕艺术审美重心自觉转向主体性的重要标志。

三、结语

木雕艺术工艺作为一项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能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随着新时期文化、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木雕工艺将具有更大的未来发展与探索空间,理所当然地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新的形式法则与表现技巧传达新的审美理念与内涵意蕴,进一步从审美与实用两个方面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木雕艺术家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木雕鱼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