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华 by Zhang Hua
(河北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
提起郭宝寨先生,我们会想到澳门金莲花广场的铸铜贴金雕塑《盛世莲花》,但从他的从艺生涯来看,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大型城市雕塑作品,还有很多能够反映他个人化情趣的陶塑作品。不管是他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还是小型的架上陶塑作品,总是有一种叙事性特点贯穿其中。其一是“宏大叙事”——重大历史题材的雕塑和纪念性标志性城市雕塑,其二是“个人叙事”——即充满着浓郁情趣的北方农村生活场景和人情世故的陶塑。
叙事性是现实主义雕塑特质,作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中国雕塑家,自然受到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洗礼。对于雕塑叙事性之于广大公众的教育和审美熏陶功能,整整那一代的雕塑家自然比较看重。但有所不同的是,郭宝寨先生恰到好处地将宏大叙事赋予具有大尺度的室外纪念碑上,凸显作品的国家、民族、红色革命的重大主题;而将欢喜雀跃、鸡犬相闻、走街串巷的百姓生活感受倾述在了陶塑作品上。两副嗓子,精彩相当。
就笔者的兴趣而言,更喜欢他后来一直在做的这批陶塑作品。这些陶塑作品是一种个人叙事,讲述了他儿时对北方农民生活的记忆。与此同时,郭宝寨先生作品的讲述也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相呼应,在这个意义上,他的雕塑作品既具有怀旧的乡土性,还具有历史的时代性。面对陶土和熊熊燃烧的陶炉,郭宝寨先生就像一位北方村头的老者,絮叨着冷暖人生和街头巷尾的轶闻趣事。
一位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其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题材、风格、审美倾向等诸多方面。如果想真正看懂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那么我们得了解这个艺术家的成长和过往。
1.郭宝寨的童年
郭宝寨先生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郭庄。1952年10岁的郭宝寨由于父亲工作原因从无极老家搬到了保定生活。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初中班首次招生,14岁的郭宝寨参加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初中班。历史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只办过一届初中班,共在全国招收了40名学生,郭宝寨就是这40个幸运儿中的一个。
《拼搏》郭宝寨
《盛世莲花》郭宝寨
《纺纱女》郭宝寨
《保卫赤区》郭宝寨
郭宝寨先生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大环境下,郭宝寨先生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那时候的北方农村生活让郭宝寨先生终身难忘,成了他一生的创作源泉。
2.郭宝寨的青年
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并保送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自此正式开始了雕塑专业学习。大学期间,郭宝寨师从我国老一辈留法的著名雕塑家滑田友先生。在一次聊天中,郭宝寨先生回忆说:“从滑田友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能看看浓厚的中国传统雕塑的风格,他在留法之前对中国传统雕塑有研究并且修复过庙宇的雕塑,虽然他在法国学的是西方的雕塑样式,但是他八岁开始读四书五经,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他的骨子里已经生根了,他将西方的写实雕塑方法和中国传统雕塑相结合,做出了具有中国味道的雕塑作品。滑先生的教学主张作品中的“贯穿”“饱满”,这对我影响很大。”在中央美院的学习期间,郭宝寨先生在雕塑上练就了一身扎实的雕塑基本功。滑田友先生的雕塑主张也为郭宝寨先生一生的雕塑创作埋下了种子。
1967年郭宝寨先生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1969到北京美术公司雕塑室,从事雕塑创作工作。1976调到河北省话剧院舞美队工作。1980调到河北省画院工作,主要从事雕塑创作与研究。1993由于工作需要调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研究所工作。
3.郭宝寨的晚年
郭宝寨先生2002年退休后,他的生活中心从城市中心转到了郊区,工作重心从大型城市雕塑转向了小型陶塑。陶塑的主要题材是农村的生活场景,这是一直以来他想要追求的艺术生活。在他工作和居住的小院里,他的作品产量可谓惊人,数量已经超过500件。到目前为止郭宝寨先生一直保持着每天做雕塑的习惯。种菜、钓鱼、画画、做雕塑是郭宝寨先生的田园式生活方式,这种田园的生活方式在滋养着郭宝寨先生的艺术创作,每天他都在这里和他的那些陶制“老乡亲”们“拉家常”,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1.纪念性雕塑
具有科班出身的专业雕塑家,都有较为深厚的户外雕塑的专业修养和将作品建立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好理想,郭宝寨先生并不例外。在他的雕塑生涯里,为纪念性城市雕塑的创作而不懈努力。尤其是在他年富力强时期,城市雕塑是他的主要创作形式。
然而在中国,纪念性雕塑与城市雕塑发展的最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看看以下的作品清单,就可以得知郭宝寨先生在室外雕塑与城市公共艺术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1983年为河北省体育馆广场创作设计石材雕塑《拼搏》(高5米)。1996年为河北省涉县革命博物馆创作石材雕像《徐向前同志》(高3米)。1997年为河北省南戴河旅游区设计锻铜雕塑《雄师观海》(长22米)。1999年为长春市设计完成大型纪念性雕塑《抗洪胜利纪念碑》(高20米)。1999年为北京市朝阳区设计完成城市雕塑《凤》《生命之源》。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设计铸铜贴金雕塑《盛世莲花》(高6米)。2002年为庆祝中日友好建交30周年,受国家旅游局委托设计石材雕塑《中日友好万人林纪念碑》(高5米),由江泽民同志题字,座落于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2008年为山东临沂革命博物馆设计《支前大军》。2009年为澳门民族园完成雕塑《乌兹别克族》铜像。2010年完成室外雕塑《陈景润》铜像。2011年为北京地铁新宫站设计完成浮雕《远古回声》和《南囿秋风》。2011年完成北京密云文化广场雕塑《伏羲》(高18米),十八尊石刻《帝王像》,《百家姓》图腾。2013年完成兰州大型雕塑《霍去病》《诸葛亮》。担任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他组织并参加设计创作完成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广场大型户外雕塑,该作品创作团队荣获2010建设部及文化部颁发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2016年为四川巴中完成五组大型花岗岩红军组雕等。
郭宝寨先生的城市雕塑,或波澜壮阔,或稳如泰山,或风起云涌,或一往无前,体现出了他一贯的恢弘叙事之风格,作品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兼具,雅俗共赏,是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亮点。
在他众多的城市雕塑清单中,尤有《盛世莲花》地位显赫。它是郭宝寨先生设计的代表性城市雕塑作品,是1999年中央政府赠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礼品。当时中央政府选择了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作为设计竞标单位,郭宝寨先生当时作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研究所的一员责无旁贷,于1998年开始设计历时半年的时间完成,制作过程中郭宝寨先生用各种材质尝试制作莲花,设计草图画了无数张,方案修改了无数次,单莲花的花瓣模型就做了300多个。现在《盛世莲花》已经成为了澳门标志性的雕塑,这件作品2010年荣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盛世莲花》虽然是一件单体的标志性雕塑,但是郭宝寨先生在整体造型的比例、体量、空间控制、尺度与环境关系、花瓣的形态和角度、开合分寸的拿捏等雕塑语言的组合中完善了生命萌发,欣欣向上的诗性叙事,好似是一首献给澳门回归的赞歌,永远矗立在澳门的金莲花广场。
2.陶塑作品
说书人以口头述说的方式讲故事,其媒介是声音;小说家以文字写作的方式讲故事,其媒介是文字;画家则以图像的方式讲故事,其媒介是画面。郭宝寨先生的陶塑作品是通过场景来叙事,其媒介是陶泥。郭宝寨先生的陶塑作品大多以场景雕塑出现,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情景当中,尤其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郭宝寨先生出生在农村,农村的生活场景是他晚年主要的表达对象,这有一种情怀在里边。
建国初期的北方农村土黄色是主色调,房子、田地、道路甚至农村人穿的衣服都是偏土黄色的,这也是当时的一个特点。为了寻找能够表达当时农村生活,他在雕塑材料上做了很多尝试,最终选择了用陶这种材质来表达,并且是偏黄色的陶土,这跟记忆中的颜色很接近,并且制作出来的作品朴实无华。
作品《看大戏》是看戏的场景再现,在作品中郭宝寨先生表现了男女老少一起看大戏的场景,这个场景在之前的农村很常见。人物形象夸张但是感觉很亲近和真实,郭宝寨先生是具备扎实的学院派雕塑基本功的,但是在他的陶塑作品中他好像在刻意回避学院派雕塑的造型方法,更多的借鉴了适合陶艺的民间手法进行创作。作品具有写意性,就好比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小节,并且将学院派的所学隐藏在陶塑作品的背后。
郭宝寨先生说:“我是一个乡土情结很重的人,有这种乡土气在里面,就找对了自己的语言,做自己心中北方农民的形象就特别得心应手,特别舒服,一做就感觉是那个味儿。”“淳朴、善良、乐天、憨态可掬的陶塑小人儿,承载的都是我们对家乡的情义。”[1]《看大戏》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他脑海中的形象,这些都是他当年在农村生活时的大伯、大娘、二叔、三婶、小妹、小弟……这些人物形象在他的脑海中不知道已经推敲了多少遍,他把自身的感情带到雕塑的创作中,雕塑自然有了感情,带着感情做出来的作品自然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郭宝寨先生是学院派雕塑家,但是他晚年的作品更加偏向于民间面人的感觉,不再讲究学院派的结构严谨,更多地凸显一种自然的流露。对人物形象高度概括,讲究传神,讲究贯穿,讲究一气呵成。笔者曾经见过郭宝寨先生做陶塑,如果这个形象没有一次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他会选择毁掉重做,而不是修改原来的。在他看来那个人物的形象已经在他脑子里了,第一次没做好那就再来一次。
《看大戏》郭宝寨
《祥子和虎妞》郭宝寨
《兄妹开荒之二》郭宝寨
《兄妹开荒》是郭宝寨先生儿时的记忆,关于这个题材他做了很多作品,有的扛着农具快乐的走在路上,有的正在播种。人物面部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这是当时的农村耕种时的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郭宝寨先生用陶这种富有泥土气息的材料来表达当时人们心中的喜悦。
憨厚的兄妹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人物形象特征鲜明,郭宝寨先生在处理人物形象和服装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是人物形象的捏塑,一个人物形象在郭宝寨先生手中能够信手拈来,按他所说:“这些人物形象在他的脑海中,可以随时调出来,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其次是衣服的泥片成型,泥片成型在陶塑作品中是常用的方法,郭宝寨先生通过不同的肌理来表现人物的上衣、帽子、裤子等不同的质感。
《走街串巷》系列中郭宝寨先生沿用之前的人物处理方法,将当时农村中的四个场景进行再现。比如《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耍木偶的》《走街串巷——锔盆锔碗儿》《走街串巷——小吃摊》是郭宝寨先生表现农村生活的又一个系列,是农村里走街串巷的场景。在那时候的农村买卖东西是靠走街串巷的方式来实现的,那是当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郭宝寨先生将这种生活方式通过陶塑的形式制作出来,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追忆。时至今日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再也看不到手举冰糖葫芦的大爷,再也看不到锔盆锔碗儿的师傅,再也看不到耍木偶的艺人。郭宝寨先生用陶塑的形式将这些曾经的过往记录了下来,不管对作者自己还是对观者都是一种乡情和怀旧。
《走街串卷——卖糖葫芦的》郭宝寨
《走街串巷——小吃摊》郭宝寨
在郭宝寨先生的陶塑作品中还有几件是表现老舍名作《茶馆》和《骆驼祥子》的。使用陶塑对经典名著进行诠释,同样是他花尽心思琢磨的创作。陶塑作品《茶馆——王掌柜》中的王掌柜是小说《茶馆》中的人物形象。郭宝寨先生将场景和人物形象进行提炼,王掌柜的头高高抬起,身穿小马甲,大棉裤,两只手并拢,空旷的茶馆场景,将王掌柜的人物形象特征表现的很是传神,能够把观众带到了那个年代的茶馆中,并且让人有一种想跟王掌柜聊一聊的冲动。
陶塑作品《虎妞和祥子》同样是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人物形象。郭先生沿用了场景叙事的创作布局,用造型语言来讲述文学故事。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车夫。虎妞是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待人泼辣但很爱祥子的女人。作者通过一辆洋车虎妞和祥子两个人物组成的一个场景传达了原著《骆驼祥子》的意境。
通过对郭宝寨先生的经历和雕塑艺术的简要梳理,得出以下启示:
1.深厚的雕塑语言功底。不管在大型雕塑还是在陶塑创作方面,郭宝寨先生都体现出一种游刃有余的专业语言功底。不管是场面的组构还是人物形像的刻画,不管是面对严谨的纪念性肖像还是具有随性和写意性的陶塑,不管是创作题材的选择还是对创作主题的提炼,都显示出作者那种进退自如,收放有度的老练和表达上的潇洒。
2.扎实的生活体验,敏感的生活触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告诉我们,没有生活的创作是干瘪的,是死的。郭宝寨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是作品中洋溢的鲜活性。尤其是他的陶塑系列作品,其质朴、生动和大气,与传统的汉代陶俑如出一辙,郭宝寨先生的那些陶塑势必成为时代的经典流传后代。
3.始终如一的创作热情。退休后的郭宝寨先生,恰如其分地找到了自己的创作媒介——陶塑。于是非常智慧地延伸了他的雕塑创作生涯,一干又是20年。他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创作环境,陶塑工作室,还有自己的陶炉,一切都在自足中完善了自己的创作,其创作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开辟出自己一片新的创作天地,令人惊喜。
郭宝寨先生今年已是80岁的高龄,从1956年14岁进入附中学习开始,到今天已从艺66载。几十年如一日地创作不止,这种精神值得我辈学习,郭宝寨先生的陶塑在越来越得到国内关注的同时,也得到了外籍人士的欣赏与好评。“每一个雕塑都异常生动,或随意或优雅,却仿佛都在言语,甚至能听见他们说话的声音,让人忍不住想贴近他们,听听他们到底说些什么。”塞舌尔驻华大使菲利普勒加尔参观他的展会后说。朴实无华、憨态可掬是郭宝寨先生作品的一种写照,在笔者看来这更是郭宝寨先生本人的一种写照。
《走街串巷——锔盆锔碗儿》郭宝寨
《走街串巷——耍木偶的》郭宝寨
注释:
[1]《“盛世莲花”屹濠江——记澳门“盛世莲花”设计者郭宝寨教授》[J].张迎潮.共产党员(河北).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