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智慧社区建设

2022-03-13 23:23郑红渠
重庆行政 2022年1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建设

郑红渠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的在于通过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健全智慧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精准化、精细化、精确化服务水平,打造“智慧、便利、舒适、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社区,构建智慧社区新型治理模式。智慧社区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一代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加快基层智慧社区建设,对于改善服务民生、促进产业转型、提升治理水平、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智慧社区建设有助于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社区是在统一规划、统筹谋划的前提下,以社区为单元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智慧政务、智慧小区、智慧民生、智慧家庭等智能化升级,达到便民利民惠民、打造智能生活、提升社区品质、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无缝对接、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决策、精准管理和实时控制,增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智慧社区建设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

智慧社区借助数字化手段、信息化渠道,迅速传达党和政府的新思想和新政策,传递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和新动态。与此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向社区延伸,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政府形象,为建设信息畅通、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社区创造条件。

(三)智慧社区建设有助于方便人民生活

智慧社区以亲民、利民、惠民、高频互动的智慧网络为基础,以创造安全、舒适、便利、愉悦的社区生活环境为目标[2],以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人格尊严感、幸福归属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高智能的社区管控、高级别的安防保障、高效率的办事体系、高度发达的“邻里中心服务”所构成,涵盖了社区居民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方方面面[3],从而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生存发展之需。

二、重庆市渝中区智慧社区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重庆市渝中区积极推广应用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各街道办事处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有序推广建设经验。依托渝中区时空信息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整合全区所有街巷、楼宇和平房院落的人、事、地、物、情等信息,打造街道—社区—小区—网格—楼栋五级信息管理。全面推进5G、3D-GIS等技术与社区建设深度融合,创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驱动的“1+3+N”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渝中区以满足群众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切实加强智慧社区建设,不断完善智慧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部分领域走在了全市乃至全国前列。比如,智慧警务“天眼工程”“雪亮工程”成为渝中区一张闪亮的名片;“智能物业示范小区”深得民心;“智慧城管”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为基础,实现数据共享、实时交互;石油路街道办事处与中国电信、重庆市勘测院等合作开发建设的智慧社区,成为全市首个通过“国家级智慧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的智慧社区。截至2020年,渝中区已完成23个智慧社区建设、10个智能物业小区改造、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系统建设、智能警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但随着社区治理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社区管理、网格服务、共治共建的任务日益繁重,智慧社区建设还存在数据汇聚不足、共享不充分等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智慧社区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不足

目前,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尚未建立,信息烟囱的格局仍未打破。比如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从上级要求和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分别建立了封闭管理和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并将劳动力资源、流动人口、计生科技、育龄妇女、低保业务等软件延伸派发到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导致同一数据源在不同部门的系统中多次出现,数据标准不统一(基本要素、数据来源、采集方法等)[4],造成社区工作人员反复采集和上报,基层负担重。同时,由于信息发布渠道过于单一传统,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无法得到保证,存在部分功能无法充分使用,使小区居民不能很好地体验到“智慧社区”带来的便捷。

(二)智慧社区建设缺乏统一规范标准

随着国家治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以国家为主导、多部委联动推进机制正在形成,特别是202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已明确将政务信息化项目单列管理。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智慧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加之参与智慧社区建设主体众多,在软硬件应用、服务提供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智慧社区生态建设分散,服务无法被有效整合。目前,渝中区仍未明确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的专项管理办法和规范的智慧社区建设标准,导致智慧社区建设步调不一、发展不平衡。据了解,全区街道社区共有254个已建系统,其中139个为上级行业单位延伸系统,占比55%,115个为自建系统,占比44%,统筹的跨部门系统仅2个,占比1%。部分街道办事处缺乏社区内部办公类、业务类系统、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及消防巡查考核管理系统。

(三)智慧社区高质量发展有待提高

由于建设运营模式不清晰,未形成多元化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社会资本参与不足,智慧社区投入渠道单一、建管运有脱节现象,有的社区“重政务轻社会”“重概念轻内容”,有的社区“重局部轻协同”“重建设轻考核”,有的社区“重系统轻数据”“重平台轻运营”。比如在建设投入上,主要依靠各部门、街道自有经费零散投入,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总体投入仍然不高,资源整合利用协同开发仍有较大差距,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改造难以持续。在社区服务上,由于参建的个别市场主体缺乏有效监管,后期运行中老百姓关心的一些真问题、真需求、真痛点容易被忽略。在信息安全上,智慧社区收集了大量用户信息,涉及用户隐私,一些涉密信息在传输和共享过程中,存在信息安全风险隐患。

(四)智慧社区建设高素质人才缺乏

智慧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与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业务服务、综合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既了解社区治理,又熟悉软件编程、系统安全、网络管理等专业的高级人员,以及掌握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知识的一般工作人员[5]。据了解,绝大多数社区欠缺专门的智慧平台建设管理人才,在信息化人才引入上、培养上、培训上等方面机制还不健全,致使智慧社区建设部分智能终端和应用系统操作能力不足、不能完全落地见效,远不能满足智慧社区发展的需求。

三、重庆市渝中区智慧社区建设的创新途径

智慧社区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现代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创新思维方式,优化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功能,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规划上、统筹上、运营上、资源整合上下功夫,按照“四个一”进行规划建设智慧社区。成立一个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职责明确的工作体系,组织协同公安、消防、卫生、环保、大数据等相关部门,不断探索与智慧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管理新机制;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就是建立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为一体的智慧社区数据系统,实时关注、感知、传达、发布、整合、共享数据信息,推广随时、随地、随需、随定智慧应用;联合一个运营公司:加强与腾讯、阿里、科达讯飞等合作建设统一智慧社区,按照“投”“建”“运”一体化,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运维模式,打造智慧社区建设生态系统才能行稳致远;明确一个规范标准:为推动科学有序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要从任务达标制向居民满意型转变,避免单纯为了政绩考核而忽视居民意见,盲目投入智慧社区建设[6],做好智慧社区建设的跟踪评估与评价,及时调整運行方案和措施。

(二)探索多元机制,形成共建合力

社区是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智慧社区建设要围绕社区核心业务分类推进,重点开展“五务活动”,即“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家务”[7]。社区“党务”为社区党组织、党员、管理人员(领导)及群众,提供一体化的党建信息化服务,主要包括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党务基础工作,党员服务、党员学习、党的监督等党建基础工作内容;社区“政务”是指在所在街道及政府部门指导和社区党委的组织领导下,积极推进社区共治共建和居民自治,主要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治理、社区政务、便民服务等内容,全力做好社区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有效维护社区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社区“商务”是以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住区为载体,以满足居民综合性消费需求为目标,开展的商业活动,如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圈的各项业务内容等;社区“服务”旨在为社区内居民提供公共类、生活类的服务,其中既有保障性需求的公益性行业,如公共环境卫生、基本医疗保健、就业指导帮扶、法律咨询援助等,又有开拓性需求的经营性行业,如物业管理服务、停车服务、车辆用能服务等;社区“家务”是在社区范围内以房屋为单位的社区内部事务的统称,包括家庭内部及家庭间的一系列日常事务,例如家庭内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社区邻里关系的构建等。通过“五务”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政府主导作用、居民基础作用、市场决定作用、社会协同作用,有效整合社区各种资源,促进各类主体互利合作,形成多元共建、和睦共治、成果共享的智慧社区。

(三)拓宽场景运用,提高生活品质

智慧社区功能涵盖面广,既涵盖社区家政、社区医疗、社区养老、线上缴费、智能开锁、垃圾分类等各类服务,又包括社区井盖、路灯、电梯等公用设施检测和维护,以及消防安全、水质安全、环境卫生等事件的监控和预警。一方面,拓展已建智慧社区的功能运用,比如对已建智慧社区可以进一步拓展开发数据感知、传导、储存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展消防安全、治安环境等功能,加强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共享共治,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智慧生活;另一方面,积极打造国家级、市级、区级智慧社区示范样板,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建设,唱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社区治理品牌,植入智慧化社区、生态化社区、国际化社区理念,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同时,又大大提升渝中区智慧社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智慧社区建设跟信息化密切相关,社区现有基层工作人员承担着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转,没有时间和精力应对高水平信息化发展需求,亟须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着重念好“三字经”。首先,要立足于“引”,加大信息化专业人才引入力度,组建多渠道、多形式、高质量的智慧社区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其次,要立足于“培”,通过促进学校与企业联合,创建培养智慧型人才的基地,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智慧社区平台的操作进行专项教育学习,在培训中不断完善培养机制,选择多种渠道和形式的培训。再次,要立足于“用”,通过大量工作实践,熟能生巧,稳步提升,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强化数据安全,建立保障机制

智慧社区以居民活动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其中不少信息涉及公民隐私,应遵循“分层管理、分级应用授权使用”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为避免不良信息对社区居民造成影响,应设置先进的监控设备,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和处理,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严防数据泄露被企业或个人用于谋取私利。同时,为进一步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应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打造道德规范体系,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觉悟,为构建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2019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新中国70年重庆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19YBDJ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珊珊,刘新吾,王珂.智慧社区 便民惠民[N].人民日报,2021-06-04(18).

[2]简敏,张亚辉.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与效能提升[J].重庆行政,2020,21(6):106-109.

[3]王雅妮.基层党建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研究——以萍乡市湘东区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21.

[4][7]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睿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2021) [EB/OL].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门户网,2021-10-20.http://www.sic.gov.cn/News/555/11134.htm.

[5]刘铄.智慧社区平台建设概述[J].城乡建设,2021(01): 36-37.

[6]马博轩.智慧社区建设:杭州滨江区实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作 者: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钟学丽

3878500338236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建设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