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22-03-12 17:47:34尚丽媛
中文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考核院校

尚丽媛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作为教育教学与岗位之间的桥梁,就业导向对于学生的毕业就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明确教育发展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关系,有就业导向意识。对于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中,要侧重于就业需求,同时学生也要将就业需求作为学习的方向,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达到就业的目的。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对学生的毕业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将就业导向与教学相结合,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就业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向,进而帮助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岗位。

一、目前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

高职公共英语作为语言课程,对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仅停留在对课本内容教学上,对于学生的就业导向涉及较少。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进行分析,找出当前的就业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是解决教学现状不足之处的有效途径。

1.师资队伍对就业导向不明确

从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来看,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已跟不上当下时代的发展,教师对于就业导向的意识不强烈。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依然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搬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们进行灌输式教育,并且认为教学过程即为认知过程。这样的教学理念是过时的,对学生的毕业就业也没有太大的帮助。还有一些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清晰度把握不够,认为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英语知识的掌握量,是将课本上的学习内容都学到并成绩合格,但这样的想法并不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就业方向为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调查表明,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当前的教育理念有出入,这些问题都表现在日常的教学中。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时候对知识点只进行表层讲解,而没有进行深入介绍,更没有将其与专业相结合,与就业相联系。很多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后,并不能将所学内容与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也不能领悟到公共英语与自己的就业有什么样的关联,这样的教学效果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不适用的,也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消极的影响[1]。也有一些教师对于公共英语的讲解脱离了学生的接受范围,只顾运用高深的理论知识去讲解,而不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训练,导致学生在学习之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对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产生断点,最终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并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为技能,扩大职业选择范围。

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准确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不同于以往阶段的英语课程,高职院校的学生马上面临着毕业就业,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更加科学严谨地进行课程设置。但现实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内容整合时,并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融入到课程当中。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学校专业的课程系统,将知识与发展相关联,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当前公共英语课程却成了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单语言学科,被孤立在专业课程之外,成为一项与本专业“无关”的课程了。公共英语作为一项语言技能课程,对学生学习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讲,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有所偏颇的。当前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与专业的关联性不强,没有设置完善的相关课程,这对学生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没有设置交叉点,这样的课程在学生整合知识时,会出现知识断裂现象。而且公共英语应该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语言课程,应该与本专业的技术课程相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有更多的专业技能,也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英语应用技能在社会中是比较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大学期间如果没有将这一能力掌握的话,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会面临技能欠缺的问题。从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不难可以发现,现在高职院校在对英语教学的自身分类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现象。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同的专业却使用相同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都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更谈不上对于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了。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向,所有专业“大一统”式的教学是错误的,这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2]。

3.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考核评估不精准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着重要的反馈意义,要想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建立精准的考核标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也能够通过考核发现学生是否达到顺利就业的能力要求。但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时,都是通过试卷考试,考核内容单一,有的教师会设置一些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考试成绩,但是这样的测评结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检测仅仅能考核到课本上的知识。因为考试是以考试卷为检测方式,试卷的考核范围是有限的,考核的内容也都是一些知识点和语法等基础检测,而平时表现则是以出勤情况而得出的成绩,这更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了。所以传统的考核评估标准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状况[3]。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语言课程,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有相应的检测,这样才能够完整的考核出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且当前公共英语的教学方向要依据学生的就业导向而定,而传统的考核标准对于就业导向这一目标没有任何的考核。高职院校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要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工作中,推动未来职业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要发挥出语言课程的力量,所以要想完全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对当前的课程考核标准进行改革,实现就业导向下的英语教学目标。

从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评估,都是更加重视课程本身的内容,而忽视了对于就业的重视,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式,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明确的就业指导,这会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也很难在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分析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师的教学研究,找到解决措施,改革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们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以就业导向为改革方向,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更加科学的考核标准,是提高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有更好的发展而打下坚实基础的前提。

1.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未来就业岗位需求,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领先的育人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就业时增加一项技能,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研究,将公共英语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帮助学生找到专业课程的特点,再结合公共英语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多语言展现专业知识的能力。要对教学内容不断地整合创新,找出适合高职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能力。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将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以往教师总是以传授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学,利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教育。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大学生了,教师要作为引导者,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不断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户外活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真正走进英语课堂中来,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例如在课堂能力训练中融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思考思维能力、对英语运用的习惯、对英语的兴趣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帮助学生强化英语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将英语技能作为一项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革命,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使教师个体是双师素质,教师团队整体是双师结构。

2.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

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应符合社会的需求,要顺应社会发展来定向设置课程结构,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是未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将公共英语课程重新整合,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将公共英语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实践过程来渗透式加入英语教学。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上,不能总是停留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上,更多的是要强化应用,将学生带入到实践当中来,让学生真正走进实践训练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综合能力。应该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内容的编排,大力推进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线上预习,教师线下讲练,实施“双线并进”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外事能力,可以联系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将学生进行对外输送,建立实践课程。通过在岗位上的切实接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相关企业内进行实地参观,对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相应的讲解和培训,学生可以在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操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专业解答。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也能让他们在校园学习与未来工作之间有一个衔接。高职院校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内,还应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涉及到专业技能方面,应该广泛涉猎,建立不同的教学课堂,设置不同的教学课程,让学生们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加顺利。

3.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考核模式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要帮助学生有能力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当中,而公共英语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实操性。我们要对当前的考核模式进行改革,要让其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将考核的重点放在英语的实际运用中,在考核评价中注重职业习惯养成。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一定要平衡好英语等级考试与英语技能学习之间的关系,要严格控制学生仅在意英语等级而忽略英语技能。英语等级考试对于英语专业来讲,它代表着英语基础能力是否达标,所以在进行学业考核时,可以将英语等级作为一项考核标准,还可以设置一些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相关考核内容,让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考试等级很高,但是就是不敢开口讲,这对于英语的应用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还要让他们能够开口讲,能够利用英语进行社交,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在就业中将英语技能发挥出来。将就业导向作为英语教学的指导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多技能人才,帮助学生更好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岗位,让自己有更多的技能筹码,在未来的岗位上施展拳脚。

高职院校的课程不同于其它阶段的课程,高职院校毕业后,大多数学生是直接面临工作,他们需要通过在高职的学习,具备就业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要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革,找到最适合学生们就业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使学生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结语

努力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高职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以就业为教学导向,将岗位需求和岗位职责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作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树立类型教育的教育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三能力(授课能力、实践能力、研发能力)打造为关键,以教学改革推进为动力,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从各个方面入手,找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改革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率。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考核院校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家庭年终考核
海峡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32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