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创新与实践

2022-03-12 17:47:34黄玉梅
中文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馆藏管理人员图书

黄玉梅

(蕉岭县图书馆,广东 梅州 514100)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社会中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场所,其能够为地区内的人民群众提供图书借阅以及文化传播的服务,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我国人民群众平均文化素养的提升,对国家软实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诞生以后,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诸多企业与组织都运用了这些现代化技术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公共图书馆在经营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合理应用网络技术与新媒体平台来提高图书馆的借阅服务质量、创新图书借阅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让线下图书借阅服务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还能够创建出线上教育平台,提供电子图书、送书上门等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让更多的读者具备阅读图书的条件,拓展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让公共图书馆的教育效果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存在时间和地点限制

大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落实借阅服务的过程中都要求读者抵达图书馆,对自身需要借阅的图书进行找寻并登记,才能够实现图书的借阅。并且,公共图书馆有着固定的经营时间,读者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内,才可以在图书馆中借阅到自身需要的书籍,形成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服务存在着时间与地点限制的现象。

首先,虽然公共图书馆存在着公益性的特点,在公共图书馆内进行图书的借阅是免费行为,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都只能够进行线下图书的借阅,在读者前往公共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支付相应的路费,并且在借阅及归还书籍的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来说,在公共图书馆内进行图书的借阅是一种耗时耗力的行为,这也成了大部分忙于工作的年轻人不会去公共图书馆中进行图书借阅的原因。

其次,公共图书馆的营业时间有限,并且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营业时间与人民群众的工作时间重叠,对于工作的人群来说,其很难抽出时间到公共图书馆中享受借阅服务,只能够在周末以及节假日休息的时候进行图书的借阅。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到大量的信息内容,在未阅读图书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知识,互联网所提供的便捷也影响到了人民群众去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性[1]。

2.图书馆内图书错架现象严重

当图书馆存在着错架现象时,读者无法准确地找到自身需要的图书的具体位置,影响到了读者图书借阅的效率,给予读者的借阅体验感较差。公共图书馆不仅能够进行图书的借阅,还能够让读者在图书馆内进行图书的阅读,大部分的图书馆都为读者设立了相应的阅读区,每天也存在着大量的读者自行在图书馆内找寻图书并阅读图书,但是,存在个别缺乏责任心的读者在进行书籍选择以及归还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图书的摆放,只是将图书放在顺手的位置,造成了图书馆内图书错架现象,加大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另外,随着公共图书馆馆藏数量的不断提升,有部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存在着书架总数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图书的合理摆放。并且,在采购图书并摆放图书的过程中,由于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的缺失或是图书借阅率过高都可能会造成索书号模糊不清的情况,读者很难将图书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影响到了图书的规整。

3.图书管理经费短缺

读者在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的是图书本身,只有当公共图书馆馆藏数量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地区内所有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当读者前往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的时候,能够找到自身需求的图书。由于公共图书馆存在着公益性性质,其大部分的管理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注资及文创产品的销售,有很多公共图书馆都存在着入不敷出的现象。管理经费的缺乏导致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受到了影响,有许多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在藏书类型的多样化采购和藏书副本量增加式采购中拿捏不定,单一地选择无法满足所有读者的借阅需求。

二、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创新方向

1.服务理念创新

在时代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在落实借阅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转变服务理念,考虑到新媒体网络环境下读者的现实需求,给予读者质量更高的借阅服务。

首先,公共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需要有应用网络技术落实图书借阅服务的意识,在公共图书馆中,大部分的图书管理人员都有着较强的工作年限,在网络技术引入公共图书馆之前,其便应用传统的方式开展图书借阅服务,对传统的借阅模式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即使在公共图书馆引入了现代化技术之后,仍旧存在着沿用传统简约模式的方式,没有让借阅服务工作得到有效的创新。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引导管理人员进行服务理念上的转变,让其意识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服务的效率质量、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让管理人员做到接受、学习、运用网络技术[2]。

其次,公共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需要树立个性化服务理念,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很好地对人群进行画像,也为个性化服务理念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管理人员需要在读者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根据读者的需求、文化水平、职业、年龄等各项基础条件选择适宜的服务方式,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服务质量。

2.管理模式创新

在公共图书馆引入网络技术以后,可以充分应用网络技术来进行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从公共图书馆内图书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公共图书馆有着大量的馆藏,其中包括各个类目的书籍、期刊、会议记录等资料内容,图书管理人员很难做到将公共图书馆中的广场进行完整记忆,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公共图书馆的图书的摆放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对具体的类目分类进行标记,通过在图书上粘贴条码来记录图书的具体摆放位置,便于公共图书馆进行图书的管理,也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的书籍采购提供基础信息。其次,在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及信息化技术,为了有效提高图书馆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邀请读者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借阅服务质量进行线上匿名打分与评价,评价的结果与图书馆的人员的绩效奖金挂钩,这一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3.应用技术创新

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公共图书馆进行读者服务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都可以应用到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技术,通过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得到创新,应用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来替代部分人工工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应用网络技术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病毒的防范,在公共图书馆的线上图书库与服务系统中建立多重的防火墙,对所有的数据内容进行加密,采用身份验证的方式加强对系统安全性的把控[3]。

三、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的创新与实践策略

1.强化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只有公共图书馆具备丰富的馆藏才能够充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给予读者良好的借阅服务,因此,加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创新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的首要条件。首先,公共图书馆需要加强对馆藏的合理规划,公共图书馆本就具有较大的图书量,为了便于读者进行图书的找寻,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应该以特定的规律进行归类摆放,对图书馆进行合理的布局。其次,公共图书馆需要合理地分配图书采购资金,既需要进行馆藏的拓展,又需要保障成熟副本的数量。再次,在进行馆藏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到网络技术,基于互联网开发线上图书库,为读者提供线上借阅服务,通过购买图书的电子版权或将纸质版图书扫描进线上系统来丰富线上图书馆的馆藏量。并且,在线上图书馆中,还需要纳入更多的数字化资料,其中包括视频、图片等信息资料,让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更加丰富。

2.完善图书馆的检索借阅功能

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的效率,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引入了OPAC联机公共目录检索系统,将公共图书馆内所有的图书都在系统中进行关键信息录入,能够通过公共图书馆内的计算机对图书进行检索,获取图书的基础信息与具体位置,便于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的找寻。但是,检索系统的应用受到了错架现象的影响,当错架现象频繁发生的时候,即使找到了原图书摆放的位置,也无法对图书现在摆放的位置进行判断,削弱了检索系统的有效性。因此,为了保障检索借阅功能的正常发挥,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尽可能地控制错架现象的发生,对读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在发现图书出现错架现象的时候及时地进行图书整理,保障图书的规律摆放,为图书借阅服务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基础条件[4]。

3.创新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模式

在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难以得到较大的突破,为了顺应时代的改变与受众需求的变化,需要推出全新的图书借阅服务模式,改变以往的借阅服务形式,让图书借阅变得更加便捷、快速。

3.1 网柜借还模式

在一个城市中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有限,对于一些居住地距离公共图书馆较远区域的读者来说,图书的借阅仍旧存在着复杂性,通过设立公共图书馆的网柜能够让图书的借阅变得更加便捷。在距离公共图书馆较远的区域摆放图书网柜,读者可以提前一天,通过手机端或PC端进行书籍的选择与订阅,提交线上配送请求,公共图书馆馆内人员每天一早统计借阅的图书及数量,依照读者要求进行分发,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了更强的便捷性。

3.2 信用借还模式

信用借款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公共图书馆借阅过程中图书损坏的现象,配合芝麻信用分的应用能够更快地筛选出优质的读者,对优质读者进行免押金的借阅服务,能够减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简化了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过程中需要办理的手续,并且还能够有效避免押金纠纷的发生。在应用信用借款模式的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支付宝认证个人身份,针对芝麻信用分高于七百分的人群落实免押金的图书借阅,并且通过信用证明来记录读者真实的基础信息,对读者的借阅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降低图书丢失及损坏现象的发生概率。

4.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倘若每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都作为独立个体运营,在图书馆的馆藏管理、借阅服务工作落实过程中会存在着较大的成本支出,对于本就存在着公益性特性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其很难支撑高资金的运作模式,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进行图书资源的共享,降低馆藏成本,提高图书馆的馆藏数量,在读者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各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都会建设自身的线上图书库,在进行图书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可以将线上图书库中的内容进行同步更新,在某地区公共图书馆线上图书库内容更新的情况下,其他合作的公共图书馆线上图书库的内容也会随之更新,能够实现同步扩张馆藏量的目的。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前提下,公共图书馆会对馆内每本书籍的借阅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通过统计表格能够对读者的阅读喜好进行基础判断,各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中也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将受欢迎的图书类目、名称进行分享,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的书籍采购指引方向[5]。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现阶段的管理与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借阅方面的问题。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借阅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不够彻底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并且,馆藏的数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图书经常出现乱架现象、图书借阅系统中检索功能应用效果不佳,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服务质量。作为公共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时代的变化,积极运用现代化技术来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模式,让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服务更加贴合当下读者的生活习惯,提高读者在图书借阅过程中的便捷性,让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够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猜你喜欢
馆藏管理人员图书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