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流程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022-03-12 08:47张文凤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手术室科室标准化

肖 石,刘 丽,张文凤,唐 晴,韩 影,魏 蓝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收治的患者病情急、危重,需要进行切口手术治疗,虽然能够促进疾病转归,但手术均需要暴露切口,手术环境、器械消毒、医护人员手卫生或操作失误等均会增加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这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手术护理质量,因此,手术室医院感成为医护应重视的问题[1-2]。近年来,多种护理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而手术室护理工作繁杂、患者多,要求手术室护理质量规范和完善。标准化管理利用在手术室内实施全岗位、全流程、全方位及全员的标准管理体系,将医院发展的建设成果和管理创新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同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3]。本研究选取140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标准化流程管理取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1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0例。纳入标准:术前评估患者机体状况均符合手术相关指征;手术均为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心、肝、肾、脑等重要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术前已发生急慢性感染;急诊手术;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患者。对照组男527例、女173例,年龄3~72(44.27±12.34)岁;科室:骨科327例,神经外科82例,普外科198例,其他外科93例。研究组男519例、女181例,年龄3~71(46.28±13.27)岁;科室:骨科325例,神经外科83例,普外科195例,其他外科9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在患者实施手术前讲解手术流程、术中注意事项及配合事项,嘱患者及家属准备好用物;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其进行处理;术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处理好手术污染物。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理人员交接手术情况、留置管路问题[4]。

1.2.2 研究组 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

1.2.2.1 统一思想,落实标准 ①思想认知:培训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标准、实施标准,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科学管理、从严管理及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性。②目标分解:手术室人员应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实施的标准和计划,并认真落实。将管理目标分类,并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划分责任至每位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入脑、入心,入行动[5]。

1.2.2.2 建立标准化管理小组 护理部主任为组长,负责制订手术室管理计划,监督管理的实施,评估管理实施效果,并对管理进行总结和讨论。选取各科室护士长为组员,对手术管理相应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查,明确管理的缺陷,及时报告并讨论。完善手术室标准化管理,将护理工作具体分工,强化各级责任制,利用交流会、讨论会部署相应工作,每周组织例会进行讨论,总结工作实施情况,评定是否达到目标和要求。

1.2.2.3 建立护理质量及安全标准 ①任务目标标准化:利用标准化管理小组,制订合理、适用,且符合质量标准的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使护理行为规范化[6]。②流程管理标准化:首先建立完善管理标准,嘱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根据《标准化工作手册》《质量与安全管理通用标准》《标准化检查验收标准》《标准化检查验收细则》,总结关于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及质量控制等标准流程,这些流程均为院内科室工作行为准则为标准,手术室根据各科室不同特点结合验收细则,制订科室管理计划、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岗位职责、质量管理、不良事件应急、感染管理、安全管理、手卫生管理等。

1.2.2.4 考核机制标准化 建立符合手术室的考核机制,并保证考核的落实。定期进行有计划和有步骤的护理人员培训,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目标均达到医院管理要求,并通过网络信息进行定期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学习效果[7]。

1.2.2.5 技术操作标准化 制订严格的手术操作标准,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熟练的操作技术,其中包括无菌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抢救技术等,对各项操作技术制订评分标准,使每位护理人员均能够规范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进行手术室应急事件的演练,并组织科室全员进行学习,制订手卫生消毒流程图,粘贴醒目位置,保证每位医护人员均能掌握方法[8]。

1.2.2.6 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①制订管理实施计划,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做到护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逐渐使手术室护理操作程序化、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及服务规范化。制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使护理质量达到目标。具体质量目标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无菌技术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护理措施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9]。②规范培训:定期组织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术室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各岗位工作流程、手术间管理、特殊感染手术患者处理规范、物品消毒方法、手消毒规范等,并组织考核,以提问和答卷的方式进行。重点培训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制度及流程。③全面落实:利用PDCA循环工作程序将标准化管理流程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等步骤,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评估护理结果,对于护理中仍然存在问题继续下一轮的质量管理,并及时组织小组讨论会,全面落实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10]。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室消毒合格率、各科室切口感染率、病原菌株数和检出率及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质量:以问卷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估,问卷项目包括职业素养、器械准备、仪器管理、消毒隔离、配合技术及护理质量总分等,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消毒合格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消毒合格率比较[例(%)]

2.2 两组切口感染、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感染、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手术室是各科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手术是否顺利进行、疾病是否快速转归。手术室内多种不安全因素均会造成患者不良事件,如跌倒、感染、受伤、致残,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1]。有研究显示,患者在手术室获得感染引发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而手术环境、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及接台感染手术等均是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保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执行有效、规范、严格的预防感染管理措施,减少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标准化流程管理为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护理管理措施,其主要通过规范化、流程化及程序化使护理工作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12]。本次研究将标准化流程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护理质量控制中,通过统一思想,落实标准,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提高护理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并能够明确护理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建立标准化管理小组,使整个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质控和监督;通过建立护理质量及安全标准,使手术室工作任务建立目标,规范和完善护理工作流程,通过医院内各项标准手册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标准,以其作为准则和目标实施相应的管理;并通过考核制度标准化,技术操作标准化等,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和能力,从而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最后通过前期的铺垫,为标准化流程管理实施奠定基础,在管理中通过落实计划管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并以护理目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造成患者感染相关因素的同时,减少病原菌定植和手术室感染的发生[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菌株数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及其他科室患者切口感染等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职业素养、器械准备、仪器管理、消毒隔离、配合技术及护理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应用标准化流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流程管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手术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的认知,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按照目标和标准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手术室科室标准化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标准化简述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爱紧张的猫大夫